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德育目标的实施现状及成因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件最基本也是最平常的事情,这个话题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并无新鲜感,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但现实教学中渗透效果如何呢?为此,我们围绕这个问题,以本区域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城乡接合部学校、矿区学校、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跟踪调研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600份(学生问卷450份,教师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学生400份,教师100份),收集教学案例50节、个例研究对象30人。经调查分析,目前语文德育目标在落实上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语文德育目标的实际效果较弱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每节都会涉及一些思想品德的教育,但谈及对自己的影响时,其中80%的学生表示影响不大,只是上课听听而已;谈及是否在生活中具体落实这个问题时,仅有10%的学生表示在生活中有具体落实。笔者还以听课的形式,就语文的德育渗透问题进行了专向调研。通过调研发现,95%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德育渗透,但采取的形式和教学深度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70%的教师是将其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放在课堂的结尾进行,采用的形式多为教师总结或学生发言总结;有15%的教师是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在50节教学案例中,听后能引起教师和学生情感共鸣的课仅占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将德育目标的实施纳入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上能体现德育目标的实施,但教学实效却不尽如人意。
2.语文课堂重形式而轻内容,德育目标的实施流于表面
通过对50节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在落实德育目标时,更多的是重形式而轻内容。很多课堂对于作者在文本中体现的情感不是建立在师生对文本的深入品析之上自然生成,而是以不同的“灌输”形式来实现。部分课堂以教师的个人讲解或少数优秀学生的发言来实现。有的课堂虽然有教师的引导,但这种引导因缺少铺垫往往显得比较突兀。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驿路梨花》这一课时,前面先讲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讲了悬念和误会的写作技巧,第三个环节是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到了结尾部分突然把文章的中心拔高到公民的道德素养层面上来收束全文,表面看课堂有了德育渗透的痕迹,但是因为前面缺少必要的铺垫和衔接,给人感觉过于突然,课堂的生成也显得较为生硬。还有些教师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课堂中以“小组讨论”“辩论”“表演”“小游戏”“竞答”等活动方式来落实文本的德育目标,但因为缺少对文本必要的深读,学生的发言显得有些肤浅,辩论也偏离了文本的主题,导致德育渗透只是蜻蜓點水、流于表面。
3.德育目标的实施止步于课堂,远离于课外
语文课本中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精品之作,对德育目标的实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的情况如何呢?在对被选定的30名调查对象的跟踪调研中,课下及课后能准确答出课文主题思想的学生占83.3%,但能就本文的主题思想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的学生仅占16.7%,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写作的仅有6.7%。从调查的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学习,只限于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而在生活中却很少融入。
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自身的局限性,使德育目标的实施流于表面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特殊对话,是理解文本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首先要通过自己的深入阅读来读懂作者,完成与作者之间的深度交流,才能准确而又自然地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但现实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略显陈旧,个人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从听课中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的只是阅读了教参,对文本缺少深入理解,更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中更多的是照搬教参,使德育目标的实施显得生硬肤浅,难以触动心灵。
(2)不当的教学方式,使德育目标的实施收效甚微
教学方式是教学效果能否落实的重要条件。从听课的情况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都有非常明确的情感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追溯其根源,是因为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差异。有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通篇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有的教师虽然设计了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但这些教学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却脱离了文本,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有的教师在设计中只注重了教学的形式,而对于内在的细节缺少深入研究,导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3)学生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德育目标的实施难以深入渗透
经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的限制,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导致课堂接受理解能力低下。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 “生拉硬拽”。这是德育目标的实施难以落实的主要根源。
二、语文德育目标的实施策略
1.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德育目标的实施效果
好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教学目标更好落实。为此,我们对前面的50节教学案例进行了一些改进,优化了教学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可以说是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能快速地将学生引入教材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学《说和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教师引入了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的视频资料。在闻一多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学生很自然地走入了文本的情境中。在《荷叶母亲》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领悟文本所体现的母爱精神,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了课前让学生搜集的母亲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照片,很自然地将本文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借助多媒体展示了2008年“最美母亲”的图片和资料,很自然地将全文的情感升华了。在上述教学课例中,教师巧妙借助多媒体,为课堂学习营造了恰当的情境氛围,对于德育目标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借助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建构主义学说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对客体的认识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产生一种注意的倾向性,从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可适当通过“游戏”“辩论”和“情景表演”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时,为了让学生体验阿长对“我”的关爱之情,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再现阿长历尽千辛万苦为我买书的情境。在这个表演中,学生通过不断揣摩、反复改进,真切地体会到了文章要表达的深厚情感。
(2)紧扣关键词,生发情感
“言为心声。” “情”是“言”的出发点,“言”是“情”的载体。在教学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往往是打开作者情感大门的钥匙。例如,在教授《孔乙己》一课时,教师从文章结尾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一关键语句出发,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大约” “的确”,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中的细节和课下注释品味、交流,探讨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读出这句话的情感。在对关键词的品析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走入了文本的情感世界,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保德育目标的顺利实施
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弱的问题,我们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践研究,采用了课前预读、课后延伸阅读的方式,具体落实到学生的课前“三读”,即相关时代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简历、初读文章大意;课后“两读”,即与本文作者或与本文作品内容相关的其他作品,如学完韩愈的《马说》后,再进行《龙说》的阅读,链接与本文相关的社会现象或焦点问题的阅读,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学习后链接现代社会关于尊师重教这一热点话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的体会。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该班学生平均每人撰写读书笔记达50篇,课堂发言率由10%提升到了60%,作文平均分由30分提升到38分。由学生作文反映出的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学生作文由原来的空洞无物、情感匮乏转变为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3.联系实际,深化德育目标的实施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唯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语文课堂的动人之处,其实也源于对生活的感知。例如,在教学《散步》一课时,教师提出一个话题:“在你心中,谁对你们家的贡献最大?”看似平常的问题,因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意外地开启了学生情感的阀门,一度沉默的课堂瞬间被打破,学生踊跃举手、畅所欲言,好多學生一度哽咽,教师也听得动容。在这种动情的氛围中,学生最终懂得了“责任源于爱,爱涵养责任”的道理。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初中语文德育目标的实施现状,首先要从教师入手,提升教师的阅读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次,要做好学生的阅读保障工作和课下指导工作,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比如图书、网络资源),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课下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要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的德育目标达到“落地有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第五中学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件最基本也是最平常的事情,这个话题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并无新鲜感,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但现实教学中渗透效果如何呢?为此,我们围绕这个问题,以本区域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城乡接合部学校、矿区学校、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跟踪调研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600份(学生问卷450份,教师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学生400份,教师100份),收集教学案例50节、个例研究对象30人。经调查分析,目前语文德育目标在落实上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语文德育目标的实际效果较弱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每节都会涉及一些思想品德的教育,但谈及对自己的影响时,其中80%的学生表示影响不大,只是上课听听而已;谈及是否在生活中具体落实这个问题时,仅有10%的学生表示在生活中有具体落实。笔者还以听课的形式,就语文的德育渗透问题进行了专向调研。通过调研发现,95%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德育渗透,但采取的形式和教学深度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70%的教师是将其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放在课堂的结尾进行,采用的形式多为教师总结或学生发言总结;有15%的教师是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在50节教学案例中,听后能引起教师和学生情感共鸣的课仅占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将德育目标的实施纳入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上能体现德育目标的实施,但教学实效却不尽如人意。
2.语文课堂重形式而轻内容,德育目标的实施流于表面
通过对50节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在落实德育目标时,更多的是重形式而轻内容。很多课堂对于作者在文本中体现的情感不是建立在师生对文本的深入品析之上自然生成,而是以不同的“灌输”形式来实现。部分课堂以教师的个人讲解或少数优秀学生的发言来实现。有的课堂虽然有教师的引导,但这种引导因缺少铺垫往往显得比较突兀。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驿路梨花》这一课时,前面先讲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讲了悬念和误会的写作技巧,第三个环节是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到了结尾部分突然把文章的中心拔高到公民的道德素养层面上来收束全文,表面看课堂有了德育渗透的痕迹,但是因为前面缺少必要的铺垫和衔接,给人感觉过于突然,课堂的生成也显得较为生硬。还有些教师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课堂中以“小组讨论”“辩论”“表演”“小游戏”“竞答”等活动方式来落实文本的德育目标,但因为缺少对文本必要的深读,学生的发言显得有些肤浅,辩论也偏离了文本的主题,导致德育渗透只是蜻蜓點水、流于表面。
3.德育目标的实施止步于课堂,远离于课外
语文课本中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精品之作,对德育目标的实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的情况如何呢?在对被选定的30名调查对象的跟踪调研中,课下及课后能准确答出课文主题思想的学生占83.3%,但能就本文的主题思想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的学生仅占16.7%,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写作的仅有6.7%。从调查的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学习,只限于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而在生活中却很少融入。
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自身的局限性,使德育目标的实施流于表面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特殊对话,是理解文本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首先要通过自己的深入阅读来读懂作者,完成与作者之间的深度交流,才能准确而又自然地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但现实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略显陈旧,个人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从听课中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的只是阅读了教参,对文本缺少深入理解,更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中更多的是照搬教参,使德育目标的实施显得生硬肤浅,难以触动心灵。
(2)不当的教学方式,使德育目标的实施收效甚微
教学方式是教学效果能否落实的重要条件。从听课的情况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都有非常明确的情感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追溯其根源,是因为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差异。有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方法过于单一,通篇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有的教师虽然设计了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但这些教学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却脱离了文本,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有的教师在设计中只注重了教学的形式,而对于内在的细节缺少深入研究,导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3)学生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德育目标的实施难以深入渗透
经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的限制,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导致课堂接受理解能力低下。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 “生拉硬拽”。这是德育目标的实施难以落实的主要根源。
二、语文德育目标的实施策略
1.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德育目标的实施效果
好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教学目标更好落实。为此,我们对前面的50节教学案例进行了一些改进,优化了教学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可以说是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能快速地将学生引入教材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学《说和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教师引入了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的视频资料。在闻一多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学生很自然地走入了文本的情境中。在《荷叶母亲》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领悟文本所体现的母爱精神,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了课前让学生搜集的母亲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照片,很自然地将本文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借助多媒体展示了2008年“最美母亲”的图片和资料,很自然地将全文的情感升华了。在上述教学课例中,教师巧妙借助多媒体,为课堂学习营造了恰当的情境氛围,对于德育目标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借助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建构主义学说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对客体的认识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产生一种注意的倾向性,从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可适当通过“游戏”“辩论”和“情景表演”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时,为了让学生体验阿长对“我”的关爱之情,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再现阿长历尽千辛万苦为我买书的情境。在这个表演中,学生通过不断揣摩、反复改进,真切地体会到了文章要表达的深厚情感。
(2)紧扣关键词,生发情感
“言为心声。” “情”是“言”的出发点,“言”是“情”的载体。在教学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往往是打开作者情感大门的钥匙。例如,在教授《孔乙己》一课时,教师从文章结尾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一关键语句出发,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大约” “的确”,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中的细节和课下注释品味、交流,探讨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读出这句话的情感。在对关键词的品析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走入了文本的情感世界,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保德育目标的顺利实施
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弱的问题,我们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践研究,采用了课前预读、课后延伸阅读的方式,具体落实到学生的课前“三读”,即相关时代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简历、初读文章大意;课后“两读”,即与本文作者或与本文作品内容相关的其他作品,如学完韩愈的《马说》后,再进行《龙说》的阅读,链接与本文相关的社会现象或焦点问题的阅读,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学习后链接现代社会关于尊师重教这一热点话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的体会。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该班学生平均每人撰写读书笔记达50篇,课堂发言率由10%提升到了60%,作文平均分由30分提升到38分。由学生作文反映出的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学生作文由原来的空洞无物、情感匮乏转变为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3.联系实际,深化德育目标的实施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唯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语文课堂的动人之处,其实也源于对生活的感知。例如,在教学《散步》一课时,教师提出一个话题:“在你心中,谁对你们家的贡献最大?”看似平常的问题,因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意外地开启了学生情感的阀门,一度沉默的课堂瞬间被打破,学生踊跃举手、畅所欲言,好多學生一度哽咽,教师也听得动容。在这种动情的氛围中,学生最终懂得了“责任源于爱,爱涵养责任”的道理。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初中语文德育目标的实施现状,首先要从教师入手,提升教师的阅读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次,要做好学生的阅读保障工作和课下指导工作,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比如图书、网络资源),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课下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要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的德育目标达到“落地有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