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西宁市所属三县中,湟中、湟源为六盘山片区贫困县,大通为国家重点贫困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责任,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第一,扶贫产业同质化的问题
脱贫,根本是要体现在农民增收上,而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是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这也是西宁市“1+8+12”精准扶贫政策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但调研中发现,一些贫困村的扶贫产业遵循市场规律仍不够,还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同质化导致的往往是相互压价、销路不畅,造成事倍功半、丰产不丰收。分析其原因,一是政府部门规划指导不足,对贫困村缺乏统筹沟通,造成贫困村“饥不择食”,做法不切实际;二是贫困户对市场调研对接不够,对市场供需了解不深入,缺乏产业链和农产品品牌;三是自身基础不稳固,贫困户思想不够解放,“等靠要”思想严重,对自身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没有明确的思路,周边什么产业“火”就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鉴于此,建议:一是在规划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全市“川水现代都市农业、浅山精品农业、脑山高效特色生态农业”的农业发展总格局下,对扶贫产业的市场前景、本地实际、周边情况等作深入调查、综合分析,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科学指导、统筹规划本地的扶贫产业。二是在市场上下功夫。引导贫困户适应市场、研究市场、应对市场。动员和鼓励其加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依托他们抗击市场风险;引导采取土地入股、帮扶金入股等方式对扶贫对象保底帮扶。其中更重要的是“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办”。曾听到过一件事,某地政府引导鼓励农民种辣椒,结果产品滞销,农民将辣椒倒了政府一院子,并质问“你说明年种什么?”政府的职责是提供服务,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三是在特色上下功夫。外地的成功经验只能借鉴,不能完全照搬、简单复制,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的要求,在因地制宜、做精做优、做特做强方面深入探索,加大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力度,把同质化的产品提升成高品质的独一无二的品牌,增加附加值。
第二,干群热情差异化的问题
在调研中还发现,仍然存在两种极端,一是群众热情高,干部没实招;二是干部帮着干,群众蹲着看。这两种极端在主观层面上制约着脱贫进程。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向全市330个村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派驻各级驻村干部1093人,市县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培训和监管,建制度、列清单,先后对60名干部进行了调换,对7名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了召回问责。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干群“两张皮”,仍然是一个难题,建议除了从严从实管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让扶贫干部有奔头、能安心。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离开原机关单位,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非常辛苦,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要靠反向约束,但更重要的是正向激励,对在驻村工作期间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群众公认度高、工作实绩显著的优秀干部,组织上应在政治上更加关心、工作上理解支持、生活上厚爱一分,让大家能沉下去,有耕耘、有收获,有付出、有回报,使扶贫一线真正成为出人才、出干部的地方。二是让贫困户有志气、能主动。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在幫扶,帮扶再多也富不起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充分参与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要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总结推广脱贫致富成功经验,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引导群众,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认真开展送政策、送精神、送温暖、送志气、送信心的“五送”活动,把贫困群众自己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机能,不断积累和提高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引导群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三是让全社会有恒心、齐用力。市委书记王晓强调,要充分调动组织层面、干部层面、群众层面的积极性,变“一旁看”为“一起干”,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创新社会扶贫工作机制,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各单位、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尤其要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进一步动员国有、民营企业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活动。积极拓展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结对帮扶内容,提高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实效,务求帮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充分利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积极与南京市对接,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整体水平。
第三,脱贫成效反复化的问题
调研中发现,个别贫困户去年脱贫了,但今年又陷入贫困的现象仍有发生。这一方面是因为贫困是一个阶段性的相对概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病因灾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使扶贫数据和成效一直处于动态;另一方面是个别地方存在形式主义、数字脱贫和急躁症,贫困户自身发展基础不牢固、相关方面帮扶措施不到位。只有坚持“常”“长”结合,在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才能有效解决脱贫成效反复化的问题,这也是扶贫工作“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的题中之意。建议:一是建好“班子”。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党员干部,首当其冲就是要结合今年全市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建强支部、配强班子,把村里听党话、跟党走、有本事、能带富、肯干事、干成事、自身正、威信高的干部选出来,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摆脱贫困。二是开好“方子”。这个“方子”,就是致富之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紧紧依托贫困地区资源和人文禀赋,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准确定位贫困地区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立足资源优势和自身发展能力,科学选择产业发展项目,提高产业发展项目的精准度。积极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条,从生产源头、田间管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实现就业和收入“双稳定”。三是扎好“笼子”。制度建设事关长远,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管用、实用的制度机制,用好的制度激励人、约束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调研,把握问题,针对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在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总结报告、联系制度、贫困村退出、脱贫保险、考核评估、档案管理等方面健全完善制度规范,用制度的“笼子”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坚决打赢西宁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办公厅)
第一,扶贫产业同质化的问题
脱贫,根本是要体现在农民增收上,而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是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这也是西宁市“1+8+12”精准扶贫政策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但调研中发现,一些贫困村的扶贫产业遵循市场规律仍不够,还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同质化导致的往往是相互压价、销路不畅,造成事倍功半、丰产不丰收。分析其原因,一是政府部门规划指导不足,对贫困村缺乏统筹沟通,造成贫困村“饥不择食”,做法不切实际;二是贫困户对市场调研对接不够,对市场供需了解不深入,缺乏产业链和农产品品牌;三是自身基础不稳固,贫困户思想不够解放,“等靠要”思想严重,对自身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没有明确的思路,周边什么产业“火”就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鉴于此,建议:一是在规划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全市“川水现代都市农业、浅山精品农业、脑山高效特色生态农业”的农业发展总格局下,对扶贫产业的市场前景、本地实际、周边情况等作深入调查、综合分析,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科学指导、统筹规划本地的扶贫产业。二是在市场上下功夫。引导贫困户适应市场、研究市场、应对市场。动员和鼓励其加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依托他们抗击市场风险;引导采取土地入股、帮扶金入股等方式对扶贫对象保底帮扶。其中更重要的是“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办”。曾听到过一件事,某地政府引导鼓励农民种辣椒,结果产品滞销,农民将辣椒倒了政府一院子,并质问“你说明年种什么?”政府的职责是提供服务,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三是在特色上下功夫。外地的成功经验只能借鉴,不能完全照搬、简单复制,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的要求,在因地制宜、做精做优、做特做强方面深入探索,加大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力度,把同质化的产品提升成高品质的独一无二的品牌,增加附加值。
第二,干群热情差异化的问题
在调研中还发现,仍然存在两种极端,一是群众热情高,干部没实招;二是干部帮着干,群众蹲着看。这两种极端在主观层面上制约着脱贫进程。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向全市330个村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派驻各级驻村干部1093人,市县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培训和监管,建制度、列清单,先后对60名干部进行了调换,对7名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了召回问责。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干群“两张皮”,仍然是一个难题,建议除了从严从实管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让扶贫干部有奔头、能安心。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离开原机关单位,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非常辛苦,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要靠反向约束,但更重要的是正向激励,对在驻村工作期间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群众公认度高、工作实绩显著的优秀干部,组织上应在政治上更加关心、工作上理解支持、生活上厚爱一分,让大家能沉下去,有耕耘、有收获,有付出、有回报,使扶贫一线真正成为出人才、出干部的地方。二是让贫困户有志气、能主动。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在幫扶,帮扶再多也富不起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充分参与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要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总结推广脱贫致富成功经验,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引导群众,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认真开展送政策、送精神、送温暖、送志气、送信心的“五送”活动,把贫困群众自己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机能,不断积累和提高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引导群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三是让全社会有恒心、齐用力。市委书记王晓强调,要充分调动组织层面、干部层面、群众层面的积极性,变“一旁看”为“一起干”,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创新社会扶贫工作机制,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各单位、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尤其要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进一步动员国有、民营企业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活动。积极拓展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结对帮扶内容,提高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实效,务求帮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充分利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积极与南京市对接,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整体水平。
第三,脱贫成效反复化的问题
调研中发现,个别贫困户去年脱贫了,但今年又陷入贫困的现象仍有发生。这一方面是因为贫困是一个阶段性的相对概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病因灾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使扶贫数据和成效一直处于动态;另一方面是个别地方存在形式主义、数字脱贫和急躁症,贫困户自身发展基础不牢固、相关方面帮扶措施不到位。只有坚持“常”“长”结合,在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才能有效解决脱贫成效反复化的问题,这也是扶贫工作“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的题中之意。建议:一是建好“班子”。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党员干部,首当其冲就是要结合今年全市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建强支部、配强班子,把村里听党话、跟党走、有本事、能带富、肯干事、干成事、自身正、威信高的干部选出来,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摆脱贫困。二是开好“方子”。这个“方子”,就是致富之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紧紧依托贫困地区资源和人文禀赋,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准确定位贫困地区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立足资源优势和自身发展能力,科学选择产业发展项目,提高产业发展项目的精准度。积极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条,从生产源头、田间管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实现就业和收入“双稳定”。三是扎好“笼子”。制度建设事关长远,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管用、实用的制度机制,用好的制度激励人、约束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调研,把握问题,针对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在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总结报告、联系制度、贫困村退出、脱贫保险、考核评估、档案管理等方面健全完善制度规范,用制度的“笼子”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坚决打赢西宁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