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坚持以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广大学生,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在民办高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也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思想教育;法律思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她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形式是: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要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培育和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不仅如此,学校还要重视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传统教育,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先进文化和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当代民簇精神的科学内涵。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红色文化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不竭动力。原江西师大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说过:“水木清华可以育人,人文传统更能熏陶心灵。大学生应当在校园里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与社会抱负,形成追求真理的性格与批评意识,建立崇尚学术、兼容并蓄的价值标准。大学既然打开大门接受了这些年轻人,就有义务营造一种适合青年人成长的精神环境。”高校更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课堂、校园,了解祖国的秀美河山和社会的和谐文明。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现状和违法乱纪等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论信仰模糊、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谈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各类民办高校受招生体制影响,生源质量较差且基础参差不齐。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错位、道德缺失、违法乱纪不良行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当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
大学生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了高度认可,并对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是,调查结果也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昂的民族情感与短缺的民族认知矛盾:信仰方面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奉献的价值认可与务实的选择上的脱节;否定历史人物和中国优秀文化、向往西方民主等;还存在着追求荣誉和个人利益等问题,在就业选择、西部创业和三支一扶等方面也心存疑虑;面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关系需要摆正位置。一些违法犯罪案例:如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杀人事件,上海机场留日学生弑母案等,无不显现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甚至触犯法律。同时还有功利化比较严重等客观事实。另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较多:环境角色的变化、学习压力过多、人际关系紧张、情感问题增多、就业压力较大等等,都需要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也确实存在着不少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意志品质差、人格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增多等。另外,学生中普遍存在铺张浪费,脱离实际,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弄虚作假现象严重,信用意识缺乏,恋爱动机不纯,网络道德虚拟,不尊重长辈,缺乏孝心,等等。现在一些社会现象总让人感到不可理解,但又耐人寻味。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培养高学历的人才却是低素质,低能力?这到底是教育的失败,还是德育的缺失或者不到位?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
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意,使之牢记祖国嘱托,肩负时代重任,强化国家意识,牢固树立中国情怀。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学生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追求和责任,做到诚实守信,艰苦创新。这既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切实担起时代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坚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在学生中进行自我教育“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讲道德、讲感情、讲奉献、讲诚信。把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自觉行动紧密联系,并付之于行动。把学生培养成思想上先进,行动上踏实,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的青年学子们也在不断地展现当今大学生的可贵精神风貌和尽忠尽孝的高尚品德。2012年11月,湖北“90后”大学生程威,含泪送别了自己的母亲。他“打工救母”、“带母上学”、“休学伺母”的孝行依然在网上转播。一个月前,当医生告诉他,母亲的病已经晚期。程威毅然决定,暂停学业,休学回老家陪母亲走完她人生的最后阶段。“功课以后可以补,但报恩却不能补,毕竟妈妈的生命只有一次”。程威如此坦陈心迹。这个事例对我们倡导真孝尊老的传统道德、中华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簇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簇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高校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要让学生深刻领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做到失意不失志,立志先立德,坚信更要坚守。 有的学生讨论:邓稼先和杨振宁是同窗好友,留学美国,而杨却没有回来。邓稼先这个“娃娃博士”学成回国,为了我国的国防事业呕心沥血,过早辞世。殊不知,中华民族永远没有忘记“两弹一星”的元勋邓稼先,他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素质脆弱化。要把学生平时的评先评优,各种奖学金评比,培养入党对象、国家优惠政策等荣誉和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民族精神鼓舞人,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用榜样的力量带动人。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成才成长,创造美好人生,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当代高等院校学生在就业创业、建功立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指明方向。让学生去质疑当今流行的这段话:“现在的人不缺吃穿用,就是缺德,缺心眼。”“现在不是无钱无物的时代,而是无肝无肺的时候”。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我们要从以下几个关键处下手:加强师德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和氛围;建立完善的道德建设评价机制,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大学生自身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确立法制意识同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它以其巨大的理论力量、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去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成为我们的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它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提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潮和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和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改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好和践行这方面知识,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昂扬斗志,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树立法律思想,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案例,让人深思,也在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009年11月,重庆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他哭问父母“你们不是说要助人为乐吗?”再到各地的“彭宇案”:法院的判决,做好事担责,让社会道德沦丧!法院对“做好事者”以分担责任、冤枉赔偿的判决导向,让公众心寒、雷锋蒙冤、爱心羞辱,好人难做!社会的不良之风、不正之处、不好现象等各种形形色色的实际问题困扰着我们大学生,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献身国防,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敬老爱幼,宽容理解,相互帮助,报名做志愿者,为社会服务。当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民族文化中固有的、持久的和优秀的历史传统,是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
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学生走好人生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主动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人生更有意义;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毅力。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并且可以激励广大学生要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六、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主要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吸收借鉴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不断的提升我们受教育者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多的智力资源,造就一大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刘上洋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11月。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3]《科学发展观》江西省教育厅社政处和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8月
[4]《民办高校德育探索与研究(三)》王占铭彭祖雄主编江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7月。
【关键词】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思想教育;法律思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她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形式是: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要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培育和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不仅如此,学校还要重视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传统教育,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先进文化和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当代民簇精神的科学内涵。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红色文化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不竭动力。原江西师大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说过:“水木清华可以育人,人文传统更能熏陶心灵。大学生应当在校园里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与社会抱负,形成追求真理的性格与批评意识,建立崇尚学术、兼容并蓄的价值标准。大学既然打开大门接受了这些年轻人,就有义务营造一种适合青年人成长的精神环境。”高校更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课堂、校园,了解祖国的秀美河山和社会的和谐文明。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现状和违法乱纪等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论信仰模糊、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谈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各类民办高校受招生体制影响,生源质量较差且基础参差不齐。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错位、道德缺失、违法乱纪不良行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当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
大学生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了高度认可,并对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是,调查结果也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昂的民族情感与短缺的民族认知矛盾:信仰方面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奉献的价值认可与务实的选择上的脱节;否定历史人物和中国优秀文化、向往西方民主等;还存在着追求荣誉和个人利益等问题,在就业选择、西部创业和三支一扶等方面也心存疑虑;面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关系需要摆正位置。一些违法犯罪案例:如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杀人事件,上海机场留日学生弑母案等,无不显现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甚至触犯法律。同时还有功利化比较严重等客观事实。另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较多:环境角色的变化、学习压力过多、人际关系紧张、情感问题增多、就业压力较大等等,都需要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也确实存在着不少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意志品质差、人格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增多等。另外,学生中普遍存在铺张浪费,脱离实际,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弄虚作假现象严重,信用意识缺乏,恋爱动机不纯,网络道德虚拟,不尊重长辈,缺乏孝心,等等。现在一些社会现象总让人感到不可理解,但又耐人寻味。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培养高学历的人才却是低素质,低能力?这到底是教育的失败,还是德育的缺失或者不到位?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
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意,使之牢记祖国嘱托,肩负时代重任,强化国家意识,牢固树立中国情怀。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学生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追求和责任,做到诚实守信,艰苦创新。这既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切实担起时代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坚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在学生中进行自我教育“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讲道德、讲感情、讲奉献、讲诚信。把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自觉行动紧密联系,并付之于行动。把学生培养成思想上先进,行动上踏实,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的青年学子们也在不断地展现当今大学生的可贵精神风貌和尽忠尽孝的高尚品德。2012年11月,湖北“90后”大学生程威,含泪送别了自己的母亲。他“打工救母”、“带母上学”、“休学伺母”的孝行依然在网上转播。一个月前,当医生告诉他,母亲的病已经晚期。程威毅然决定,暂停学业,休学回老家陪母亲走完她人生的最后阶段。“功课以后可以补,但报恩却不能补,毕竟妈妈的生命只有一次”。程威如此坦陈心迹。这个事例对我们倡导真孝尊老的传统道德、中华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簇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簇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高校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要让学生深刻领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做到失意不失志,立志先立德,坚信更要坚守。 有的学生讨论:邓稼先和杨振宁是同窗好友,留学美国,而杨却没有回来。邓稼先这个“娃娃博士”学成回国,为了我国的国防事业呕心沥血,过早辞世。殊不知,中华民族永远没有忘记“两弹一星”的元勋邓稼先,他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素质脆弱化。要把学生平时的评先评优,各种奖学金评比,培养入党对象、国家优惠政策等荣誉和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民族精神鼓舞人,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用榜样的力量带动人。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成才成长,创造美好人生,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当代高等院校学生在就业创业、建功立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指明方向。让学生去质疑当今流行的这段话:“现在的人不缺吃穿用,就是缺德,缺心眼。”“现在不是无钱无物的时代,而是无肝无肺的时候”。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我们要从以下几个关键处下手:加强师德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和氛围;建立完善的道德建设评价机制,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大学生自身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确立法制意识同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它以其巨大的理论力量、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去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成为我们的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它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提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潮和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和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改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好和践行这方面知识,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昂扬斗志,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树立法律思想,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案例,让人深思,也在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009年11月,重庆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他哭问父母“你们不是说要助人为乐吗?”再到各地的“彭宇案”:法院的判决,做好事担责,让社会道德沦丧!法院对“做好事者”以分担责任、冤枉赔偿的判决导向,让公众心寒、雷锋蒙冤、爱心羞辱,好人难做!社会的不良之风、不正之处、不好现象等各种形形色色的实际问题困扰着我们大学生,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献身国防,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敬老爱幼,宽容理解,相互帮助,报名做志愿者,为社会服务。当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民族文化中固有的、持久的和优秀的历史传统,是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
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学生走好人生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主动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人生更有意义;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毅力。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并且可以激励广大学生要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六、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主要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吸收借鉴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不断的提升我们受教育者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多的智力资源,造就一大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刘上洋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11月。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3]《科学发展观》江西省教育厅社政处和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8月
[4]《民办高校德育探索与研究(三)》王占铭彭祖雄主编江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