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在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识字量大、枯燥无味、学生学得快忘得快”等问题,识字成了机械的、重复性的读和写,不但学生感觉枯燥,教师也倍感单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识字教学?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小朋友,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家庭有着自己独特的富有美好寓意的名字,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却有对别人十分好奇的心理,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好好利用孩子们的这种思想和同学交往心理特点,给孩子们创设条件。
我利用学生信息表给孩子们做了名片,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等,并且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名片,上面有你们自己的名字,如果你想认识别人和他(她)做朋友就去问他(她)要名片,作为名片的主人,要告诉你的朋友你的名字,这样才有诚意。”通过这样的人际交往手段,孩子们识字热情高涨,一个月内,全班同学都已经能够认识班中同学的名字了。而且连上面的“姓名”、“学校”、“电话”等都认得了。这种看似无意却是有意的方法,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越来越强烈。
二、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识字
低年级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特点,采用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联想方法,编成字谜让学生猜,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对字形记忆的准确性。
比如,在教学“碧”时,我编了这样的谜语:“白先生和王先生同坐在一块石头上。”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我还鼓励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自己动脑筋编字谜帮助识字,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学习“思”时,学生编出了这样的谜语:“十张口,一颗心。”
三、将汉字与实物进行联系识字
学习象形字,应引导学生对象形字进行猜测,“说说这是什么,按照什么东西的样子画下来的呢?”“这些画不像画,字不像字的东西与我们现在的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通过把汉字与实物进行联系,将现代汉字与古代造出的象形字进行对比,挖掘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赋予了汉字的生命活力,使这些汉字成了有生命的东西,并且发生了变化,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级变为高级。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生动、有趣,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四、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在教材中,一节课少则有七八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多则有十五六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如果只是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记忆,说完这个字说下一个字,确实不便于学生进行记忆。但是如果能把要认的这些字归归类、分分组的话,就会好得多了。
比如,这一课的生字中有几个字可以用同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在说出其中一个字的识字方法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说出同种方法记忆的另几个字;再比如,在要认的这些生字中有几个字的结构、偏旁是一样的,也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指导学生记忆;另外像一课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同音字或形近字,也可以把他们放在一起,通过让学生比较进行记忆,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就要求认识“喝”和“渴”,这两个字最容易混淆,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学生从读音、从字形分别进行比较,然后说说哪儿相同哪儿不同,再通过组词、语境中选字训练进行区分……其实,随便翻看教材每一课后面的生字,都可以找出有几个字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都可以把它们按归类的方法进行指导。
五、 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然而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儿童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持之以恒,让学生插上翅膀,在识字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作者单位: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江苏】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小朋友,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家庭有着自己独特的富有美好寓意的名字,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却有对别人十分好奇的心理,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好好利用孩子们的这种思想和同学交往心理特点,给孩子们创设条件。
我利用学生信息表给孩子们做了名片,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等,并且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名片,上面有你们自己的名字,如果你想认识别人和他(她)做朋友就去问他(她)要名片,作为名片的主人,要告诉你的朋友你的名字,这样才有诚意。”通过这样的人际交往手段,孩子们识字热情高涨,一个月内,全班同学都已经能够认识班中同学的名字了。而且连上面的“姓名”、“学校”、“电话”等都认得了。这种看似无意却是有意的方法,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越来越强烈。
二、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识字
低年级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特点,采用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联想方法,编成字谜让学生猜,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对字形记忆的准确性。
比如,在教学“碧”时,我编了这样的谜语:“白先生和王先生同坐在一块石头上。”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我还鼓励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自己动脑筋编字谜帮助识字,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学习“思”时,学生编出了这样的谜语:“十张口,一颗心。”
三、将汉字与实物进行联系识字
学习象形字,应引导学生对象形字进行猜测,“说说这是什么,按照什么东西的样子画下来的呢?”“这些画不像画,字不像字的东西与我们现在的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通过把汉字与实物进行联系,将现代汉字与古代造出的象形字进行对比,挖掘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赋予了汉字的生命活力,使这些汉字成了有生命的东西,并且发生了变化,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级变为高级。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生动、有趣,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四、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在教材中,一节课少则有七八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多则有十五六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如果只是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记忆,说完这个字说下一个字,确实不便于学生进行记忆。但是如果能把要认的这些字归归类、分分组的话,就会好得多了。
比如,这一课的生字中有几个字可以用同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在说出其中一个字的识字方法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说出同种方法记忆的另几个字;再比如,在要认的这些生字中有几个字的结构、偏旁是一样的,也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指导学生记忆;另外像一课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同音字或形近字,也可以把他们放在一起,通过让学生比较进行记忆,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就要求认识“喝”和“渴”,这两个字最容易混淆,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学生从读音、从字形分别进行比较,然后说说哪儿相同哪儿不同,再通过组词、语境中选字训练进行区分……其实,随便翻看教材每一课后面的生字,都可以找出有几个字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都可以把它们按归类的方法进行指导。
五、 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然而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儿童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持之以恒,让学生插上翅膀,在识字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作者单位: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