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境界说的版本流变:二元归一的人本指向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人间词话》分别有手稿本、初刊本、时报本三种版本,版本与版本间呈现出的文本变化体现了王国维如何在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中做出取舍,本文尝试以初刊本第三则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各版本有关境界说的论述,期望能以辩证的角度挖掘《人间词话》所蕴含的“二元归一”历史深意。
  关键词:《人间词话》 版本流变 境界说 二元归一
  于《人间词话》这一著作,作者王国维对其进行了多次删改,而其中的思想流变与取舍也由此留下探讨空间。《人间词话》最初于1908-1909年发表于《国粹学报》,通称为学报本或初刊本,后经修改于1915年发表于《盛京时报》,该版本通称为时报本,而初刊本经手稿本修改得来,《人间词话》手稿本、初刊本、时报本的三种版本在内容上呈现出各种差异。就历时性而言,手稿本为起步阶段,初刊本为过程阶段,时报本则“代表了王国维词学的终极形态” ,在文本变化中体现出了王国维在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中所做出的取舍,而在《人间词话》的不断调整中,“都由境界说作为开篇,都由元曲来终篇” ,可见境界说在这一词学论著中所居地位极为重要。本文尝试以初刊本第三则作为切入点,主要通过分析初刊本与手稿本有关境界说的论述,探究境界说如何体现出王国维对中西学说的取舍,期望能以辩证的角度挖掘《人间词话》所蕴含的“二元归一”历史深意。
  一、同情之理解: “我与物”的增添
  初刊本第三则为王国维“境界论”的重要词则,以古人具体词作为例,说明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具体表征如何,初刊本原句为: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耳。”
  手稿本原句则为:
  “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耳。”
  由此可见,在手稿本中,本无“以我观物”与“以物观物”二句,且在“何者为物”后尚有“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一句,总体而言,此为王国维以中学为本、去西方化的立场体现。
  一方面,就初刊本较之手稿本增添的部分而言,版本对比之下可见王国维西学话语下的中学治学视野。“以我观物”与“以物观物”的词学治学方法,从表面观之,分别以“我”与“物”切入分析词作的视角看似形成了物我相对的二元关系,实则是评论家以“同情之理解”的态度,将自己放置于词人作词的心境当中,琢磨其如何将心境熔炼于词作之中。作者在当时创作的时空中,或以我之感情色彩附着到本无情感的外物之中,或以超然之眼凝视万象景物,從而于词作中形成一独立的艺术境界,不论如何,沿此路径得出的词学论说,皆秉持着“同情之理解”的态度 ,将自身置身于当时当景之中,尽量与作者心境两相共鸣,从而评判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否与词中文字是否契合,进而观其“境界”是否出自“真景物”“真感情”,当属“知人论世”的治学态度。
  二、二元归一:“主观与客观”的删减
  接前文所述,就初刊本较之手稿本删减而去的部分而言,“主观诗”与“客观诗”的说法不免为其词学论说增添西学色彩,即主观与客观两相对立的二元对立思维传统。以“同情之理解”的立场观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之下,主观与客观实则是“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的关系,以西学概念分而论之,难免陷入执其一端而无法窥其全貌的局面,这与中学传统所追求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二元归一指向无疑产生了龃龉。
  尽管王国维在后来的初刊本第十七则中亦讨论了“客观之诗人”与“主观之诗人”的差别 、看似回到了西学概念的场域之中,但结合具体词则的语境来看,二者的最终指向依旧是二元归一、以人为本的主情观念。
  初刊本第十七则为: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第十七则所述之“客观”“主观”,最终皆复归于世事与人情的指向。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客观之诗人的创作以描摹世间百态为主,诗人通过阅世所积累的世间万象,凝练至文学作品中,创作而成的叙事或为虚构,或为半虚构,但其内核始终来自真实世间,个中蕴含的真实人性与真实情感得以打动读者,因而为“真感情”之作。而主观之诗人的创作以表达自身情感为主,故只需在创作中将其赤子之心尽数袒露,而不需借助过多繁复的媒介,亦能创作出引起读者共鸣的佳作。
  加之王国维在第六十则中说明“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在初刊本第六十一则提出“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于创作者而言,所谓“内外”“主观客观”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尽管在最终创作而成的作品中会呈现出一定的偏向而无法兼顾,但二者依然具备内外互为渗透的关系。
  诚然,评论者与读者理应承认生命个体与外部事物之间的界限,但也应窥探得见二元解构后重新构成的整体,在诗词创作的语境下,所谓“主观”“客观”最终指向人生世间所在,故而读者能在“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有我之境中体会词人之情感转移,亦能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中感受词人之物我两忘,不论是有我之境或是无我之境,皆为词人熔铸“真感情”而成打动人心的真情深挚之作。
  三、主情真挚:人文归属的共鸣要求
  综上所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手稿本与初刊本的删改中,使得《人间词话》形成了二元归一的美学指向,这不仅与“诗缘情”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遥相呼应,也与王国维所重视的“隔”与“不隔”说联系紧密。
  据学者彭玉平在《<盛京时报>本<人间词话>校订并跋》 一文对三种版本的《人间词话》考察可知,从手稿本到初刊本再到时报本,《人间词话》的内容不断经历着调整与删改,而“隔与不隔”一则即初刊本第四十则,其重要性在不断地整合中被不断地强化着 。只有在诗词中做到“不隔”,才能将作者之情感不失真地穿越时空、传达至每一代读者心中。
  正如王国维本人在《人间嗜好之研究》中所述,“若夫真正之大诗人, 则又以人类之感情为其一己之感情。彼其势力充实不可以已, 遂不以发表自己之感情为满足,更进而欲发表人类全体之感情。彼之著作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 而读者于此得闻其悲欢啼笑之声, 遂觉自己之势力亦为之发扬而不能自已。”,其力主以哲人之思开词史新境的美学主张,亦是以文人姿态注视人生世间,力求将诗词超越时空界限,打破主客观的二元对立而复归得一,以人类普遍之感情达到共鸣共情之效果,这与王国维在“主观与客观”“我与物”的一破一立间关系紧密,并在其“去西学化”、以中学为本的学术立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王国维著,周锡山评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
  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彭玉平:《论王国维“隔”与“不隔”说的四种结构形态及周边问题》,《文学评论》,2009年06期
  彭玉平:《朱光潜与解读王国维词学的西学立场——<人间词话>百年学术史研究之五》,《学术研究》,2008年02期
  彭玉平:《<盛京时报>本<人间词话>校订并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徐梵澄:《老子臆解》,第2页,武汉:崇文书局,2018年
  徐梵澄:《老子臆解》,第117页,武汉:崇文书局,2018年
其他文献
摘要:《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著长篇小说。“喜福会”是移民美国的母亲们为打麻将而取的聚会名,有许多中国译者对其进行汉译,本文选取的是程乃珊2007年译本。本文将从回译出发,探讨《喜福会》中拼音的翻译策略。当中文与拼音有匹配的词或句子,并且译文与上下文语境衔接得当,就可以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当中文与拼音无法达成一致,或者与上下文衔接不当,会让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此时译者就需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
期刊
马克思说过:“人是第一个有个体的生命的存在。”但不可忽视的是,自然却是人类社会历史存在的前提。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共享一個地球家园,共享资源,相互竞争,却又有其每个层次上的微妙的生态平衡:人与动物、植物之间,微生物与寄主之间、竞争的寄生物之间、宿主与食物之间都是如此。即使是人类自身的生命组织中,都充斥着无数个微小的生态平衡。几万年来证明,只要人的生物进化同寄生物、食肉动物和猎物的进化保持着同步,这幅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渐趋丰富和复杂,法律问题越来越凸显,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民法和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本文选取其中部分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法律法规;法律部门;民法;概念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  在法治时代,法律常识是大众生活的“日常必需品”,因为法律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理财消费、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创
期刊
摘要:《燕台再游录》是朝鲜访华使者柳得恭撰写的一部游记,是《燕行录》的一种。游记行文大多直接使用汉语词,也有一部分作者利用汉语语素创造的汉字词以及与汉语词同形异义的词。《燕台再游录》中,后两类词汇的生命力较弱。汉朝两民族之间的语言接触与作者的思维和认知活动是《燕台再游录》词汇形成的两大动因。  关键词:域外汉籍;《燕台再游录》;汉语词;语言接触  一、《燕台再游录》的词汇来源  (一)直接来自汉语
期刊
摘要:笔者从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十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英语教學一直都存在的多个方面的问题。例如,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设备不齐,教学效率低下等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浅谈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重视程度;教学效率低  一.存在的问题  1.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不好  我们这个地区小学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三年小学英语学习的内容基本涉及了初中三年,涉及面
期刊
摘要:本文在纽马克的文本類型视角下,从纽马克的语言的三大功能对旅游文本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表达功能型文本、信息功能型文本和号召功能型文本。分析了在旅游翻译中这三类文本的特点,指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语言功能;旅游文本;翻译方法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旅游就成为了各国人民实地了解中国风土人情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旅游翻译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英文旅
期刊
--对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两个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由一人担任,即“一肩挑”,是近年来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是对农村干部队伍的一次精兵简政,是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这一创新型的执政模式,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崇。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比例是30%。比较高的有海南98.7%,湖北96.5%,广东7
期刊
摘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视力需要从小保护,因为这是人们的重要身体器官,是不容损坏的。幼儿作为成长的初期,家长和幼儿园需要正确保护幼儿的视力,教育幼儿爱护眼睛,科学保护自己的眼睛,从而指导幼儿从小养成行为习惯。本文对幼儿视力保护基本方法及要点进行分析探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视力保护;基本方法及要点  幼儿园的建立是为了正好的教育幼儿,指导幼儿,协助家庭来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做出保障。现
期刊
摘要: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在新时期要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抓手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建水县中学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加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关键词:建水县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途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文化事业发展进程中,图书馆行业如何对对目前逐步普及的志愿者活动进行运用的问题,通过对基层图书馆——龙海区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及服务情况的现状的认识,介绍了基层图书馆利用志愿者宝贵的社会资源的方法,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建设志愿者队伍的意义。研究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基层图书馆的志愿者活动分析,初步在规章制度、招募方式、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探讨志愿者队伍长效机制建设。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