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是情感浇注的课堂,本文从四方面即入境动情、虚实相生、美读传情、创编升华,来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引导。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更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材文本是情感的源头,它是作者情感及智慧的结晶。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用感情来打动学生。然而情感是生命主体的内在体验,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不能由教师来替代,也不能由教师来灌输。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批文入情,以情动人,使学生产生情感的愉悦与共鸣呢?
1 入境动情
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与经验积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全身心地体验作品情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其实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就是一个情感的“心理场”,学生进入情境,亲历现场,感受与体验文本,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从而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们可以根据“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来创设情境,开始就让学生把它当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来欣赏,启发学生从景物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来感知形象。然后从这些学生的感知形象引发开来,指出这诗中有青松、清泉、溪石、翠竹、绿荷等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在柔和月光的辉映下又别有一种朦胧美;既有明月照松间的宁静,又有“竹喧”、“莲动”的喧闹,这是一种动静相生的和谐美;更有“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当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与期待,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从而潜入诗人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诗人的思想。语文教师应善于营造一种“场”,使学生在感受真实的基础上去体悟文本。
2 虚实相生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如是说。由于文学作品是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虚与实、情与景的统一,学生只有调动心理因素中的关键因素——想象,才能“复活”作品形象,才能完整地体悟作品。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经验,引导他们联想、想象,使作品在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必然性与普遍性,借有限的景看到无限的情。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学生虽没亲眼见过这荷塘上的月色,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他们可以借助“泻”、“浮”、“洗”、“笼”这些词,调动自己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来构筑属于他们自己的“塘上月色”图。那么,学生与朱自清的情感就能积极地融为一体,景有限而情无边。
3 美读传情
语文是一门情感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研究也表明,琅琅的读书声可促使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品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的人格、思想和情操。如《琵琶行》,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要与人物的處境、心情相联,感悟其中所饱含的情感——琵琶女“门前冷落”与江州司马“谪居卧病”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情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
4 创编升华
对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要让学生深情凝视,发现其中浇注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也要让他们用心感悟,诱导他们去体会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韵,同时也要让他们调动平时的观察与体验去升华这种情感。如小说《项链》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当堂想象路瓦栽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的情形,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在这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创编实践中,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情感积累,不断地充实阅读文本所获得的体验,从而促使学生主体体验的积淀、发展与升华。
感情是教学艺术生命中流动的血液,没有贯注感情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和运用作者凝聚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情源”,品味文本中的情味,构筑起阅读教学的“情感场”,让学生在“情感元素”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轻轻松松地投入到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去,使教学成为学生真正参与,真切体验,真情流露的过程,让课堂生动起来!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更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材文本是情感的源头,它是作者情感及智慧的结晶。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用感情来打动学生。然而情感是生命主体的内在体验,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不能由教师来替代,也不能由教师来灌输。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批文入情,以情动人,使学生产生情感的愉悦与共鸣呢?
1 入境动情
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与经验积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全身心地体验作品情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其实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就是一个情感的“心理场”,学生进入情境,亲历现场,感受与体验文本,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从而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们可以根据“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来创设情境,开始就让学生把它当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来欣赏,启发学生从景物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来感知形象。然后从这些学生的感知形象引发开来,指出这诗中有青松、清泉、溪石、翠竹、绿荷等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在柔和月光的辉映下又别有一种朦胧美;既有明月照松间的宁静,又有“竹喧”、“莲动”的喧闹,这是一种动静相生的和谐美;更有“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当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与期待,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从而潜入诗人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诗人的思想。语文教师应善于营造一种“场”,使学生在感受真实的基础上去体悟文本。
2 虚实相生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如是说。由于文学作品是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虚与实、情与景的统一,学生只有调动心理因素中的关键因素——想象,才能“复活”作品形象,才能完整地体悟作品。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经验,引导他们联想、想象,使作品在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必然性与普遍性,借有限的景看到无限的情。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学生虽没亲眼见过这荷塘上的月色,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他们可以借助“泻”、“浮”、“洗”、“笼”这些词,调动自己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来构筑属于他们自己的“塘上月色”图。那么,学生与朱自清的情感就能积极地融为一体,景有限而情无边。
3 美读传情
语文是一门情感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研究也表明,琅琅的读书声可促使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品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的人格、思想和情操。如《琵琶行》,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要与人物的處境、心情相联,感悟其中所饱含的情感——琵琶女“门前冷落”与江州司马“谪居卧病”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情所感活脱脱地表达出来。
4 创编升华
对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要让学生深情凝视,发现其中浇注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也要让他们用心感悟,诱导他们去体会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韵,同时也要让他们调动平时的观察与体验去升华这种情感。如小说《项链》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当堂想象路瓦栽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的情形,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在这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创编实践中,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情感积累,不断地充实阅读文本所获得的体验,从而促使学生主体体验的积淀、发展与升华。
感情是教学艺术生命中流动的血液,没有贯注感情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和运用作者凝聚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情源”,品味文本中的情味,构筑起阅读教学的“情感场”,让学生在“情感元素”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轻轻松松地投入到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去,使教学成为学生真正参与,真切体验,真情流露的过程,让课堂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