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c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荀子是中国先秦思想集大成者,他信崇孔子以儒家为本,兼涉百家,独成荀学。荀子是首位提出“化性起伪”去除“人性之恶”,把“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入礼,据礼制法的哲学家。荀学精髓“隆礼重法”思想开儒法合流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对于现代社会的建设管理仍然有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荀子 人性恶 礼法 隆礼重法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事频繁,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原有的价值体系土崩瓦解。诸子百家从时代要求出发,针对怎样才能有效的协调社会关系各抒己见。荀子立足现实,从社会实用性出发倡导“隆礼重法”。他认为正是因为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和人性的“恶”即私欲膨胀才会出现纷争,导致国家和人民贫困。于是荀子倡导社会分工和分配要以“礼”为准绳衡量道德,用“法”做制度来规范行为,以法入礼,礼法结合,以“隆礼重法”为手段,通过“外儒内法”来达成王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荀子政治思想吸收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精华部分,是先秦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为利益而不尽的冲突,根源于人性的“恶”即人的自然属性。“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荀子·性恶》)荀子看到了礼义对人类欲求的有效调节,认为“人性本恶”,只有用“礼”来“化性起伪”才能化解人的自然属性中无止的欲望,真正成为具有社会性的人,也只有通过礼义教化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书中专有一文名为《礼论》。“礼”的普及就是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性作为人的第一属性,以“礼”为准绳调节自身的欲望,生产关系得以和谐,社会得到稳定发展。“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意思是说“礼”是“先王”为了人们从内在思想上提升、避免利益纷争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即调节人类自身的欲望;“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
  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了礼教的规范,社会才能有适宜人类生活生产的和谐环境。“礼”即是个人生存立业的依托,也是社会关系得以协调国家稳定发展的根据,“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荀子·强国》)。“礼”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源泉,“国无礼则不正”(《荀子·王霸》)。如果人的自然属性毫无约束——“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贪利争夺”,就会导致社会混乱。有了“礼”的规范,个人才能发展、提升主体意识;以“礼”为准绳,社会关系得到协调,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社会面貌会焕然一新,“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等,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荀子·礼论》)
  以“礼”做为社会道德规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们生产生活才能顺利开展,国家才能稳定社会和谐。那么怎样才能保障“礼”的规范性在社会中彻底的得到实现,化解“人性之恶”呢?荀子与孟子不同,他认为“礼”不是万能的,单纯的礼义教化没有外在约束是不够的,需要有“法”来补充并保障礼义的普及。“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严刑罚以戒其心”(《荀子·富国》)。“法”在当时主要指刑罚才能有效的治理国家。礼法思想正是荀子思想的精髓所在,内在的道德建设需要有外在的强制性规范才能更彻底的实现。“度量分界”既包括“礼”也包括“法”。
  “法”的地位在荀子思想中仅次于“礼”,“礼”先于“法”,“法”源于“礼”。“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在制定法令时,必需以礼义为依据,“法”服务于“礼”。“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如果不按照礼义作为依据来指定刑罚,就会“害事乱国”。其实在荀子心中“礼”和“法”是一个概念,“礼”是不成文法的“法”,“法”是具有约束性的“礼”。“礼”“法”思想同源,以礼入法,皆为化解“人性之恶”为用。“礼”“法”二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分别从内在警醒和外在约束来达到“化性起伪”。
  “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相对于“法”来说更侧重内在的道德建设,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厚祭奠净化人的心灵,使人从内心产生敬畏感,加上法的外界约束辅助从而“化性起伪”以成“君子”。“礼”又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法”是为了维护“礼”而根据“礼”的原则制订并服务于“礼”。礼义为先行,刑罚为辅助。虽然刑罚根据礼义来制定,礼义比刑罚更根本,不论是礼义还是刑罚都是统治者治国理民的工具和手段,二者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来达成王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荀子·成相》)。
  荀子“隆礼重法”在他的时代具体实行时又各有侧重的对象。“礼”的适用对象侧重于上层统治阶级;“法”则针对下层被统治阶级,特别是那些不听教化的被统治者而言。“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荀子·王制》),“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治之”(《荀子·富国》)。
  一味强调礼义教化会无法解决社会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政策,过于理想化而也不能维持社会稳定;过分推崇刑罚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这种理论可能在短时期内见效,却不可能长久维持,因为它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反抗,从而导致政权的崩溃。单纯的倡导礼治是不能解决社会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单纯的推行法制更不是长久之策。荀子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批判的继承了孔子的礼治,并吸收了法家的先进思想。以刑罚来辅助礼义,就会让人怀着敬畏的态度去崇尚礼义;有了礼义做刑罚的依据,才能让人从思想上切实的去遵循法律。荀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手段最终指向“外儒内法”,礼仪刑罚作为工具和手段以达成王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荀子“隆礼重法”对孔子“礼学”思想有所裨益,相对于孔子主张天人合一即主观与客观完全符合的绝对精神,荀子要更注重客观现实,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至于师承荀子的法家代表韩非子、李斯在秦国完全推行重法的暴政统治,则是把荀子的法制思想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
  荀子哲学思想社会实践性很强,“隆礼重法”是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既要以道德的柔化教导作用温情脉脉的收拢人心,又要以法的绝对指令制约调整规范秩序,礼教刑罚异曲同工,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治国理民提供了制定政策的礼法基础。韩愈评论《荀子》一书“大醇小疵”,皆因荀子虽信崇孔子但是提出与孟子的“人性善”截然相反的“人性恶”。但是荀子正是从解决“人性本恶”这一核心问题入手,进而提出“隆礼重法”为主要手段和工具的政治思想,兼容并蓄了孔孟德治与法家法治思想的精华部分,成为先秦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隆礼重法”正是儒法结合,外儒内法的集中体现,成为汉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采用的政治文化模式。可以说,正是荀子使礼治结合法治这一模式在理论上臻于成熟。因此,无怪乎谭嗣同《仁学》谓:“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隆礼重法”治国思想虽然是为当时统治者服务,但是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我国是处在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各阶层情况都很复杂,再加上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对我们的冲击等等一些因素不容忽视,致使我们必须推行以法制为主体,德治为辅助的政策。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需要并重,不可以偏废。法治为德治做必要的法律保障,德治则为法治做必要的精神准备,德治说到底就是发挥社会舆论力量对社会的调节作用,法治和德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的,共同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荀子不但有敏锐的目光发现问题,更有深邃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荀子不愧是位不同凡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
   [2] [美]本杰明·史华兹,程刚译,刘东校:《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
   [3] 赵艳茹、李俊文、李俊秀:《中西哲人智慧》,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作者简介:余淼淼,女,1982—,河南人,四川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其他文献
摘要 自80年代中期起,朦胧诗人中北岛、杨炼、严力和多多等人漂泊海外后,在创作中便遭遇语言危机。本文将着重探讨危机在文本中的呈现、危机产生原因以及解决途径,试图为仍处于漂泊状态中的朦胧诗人及其他流散作家寻找一条超越危机的途径。  关键词:流散作家 朦胧诗人 语言 危机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岛、多多和杨炼等朦胧诗人,从他们跨越海岸线起,便伴随着一种
期刊
摘要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与史传对于同一人物的记载叙事体例相同,但二者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描述内容和叙事视角三个方面。  关键词:仙传 史传 道教 仙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与史传的交集    在小说史和道教史上,出现了大量的杂传体志怪小说,如《列仙传》、《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外传》、《神仙传》、《洞仙传》、《神仙感遇传》、《
期刊
摘要 《淞隐漫录》作为《聊斋志异》一部流传广泛的仿作,在写作手法、描写对象及创作体裁上都基本模仿《聊斋志异》,但又具有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聊斋志异》的“鬼狐性情化”写作手法,与《淞隐漫录》的“凡人灵异化”的写作手法,形成了一对有意味的参照,体现了中国近代文言小说中鬼狐形象逐步消解的趋势。而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蒲王二人所处的迥然不同的社会时代环境,以及由此所带来
期刊
摘要 朱希真是一位经历坎坷、思想复杂的词人,经历青年隐居、中年流离和辗转为官、晚年归隐的曲折道路。于是他的词创作,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风格,有婉约浓丽、哀怨忧伤的;有清旷潇洒、空灵高远的;也有沉郁豪放、慷慨悲壮的。  关键词:朱希真 生平思想 词 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
期刊
摘要 对《说文解字》中所涉及的阴阳五行学说,许多学者都持否定的态度。本文拟从许慎著书目的、生活时代背景及其思想体系,综合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说文解字 阴阳五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说文解字》千百年来被尊为经典,奉为圭臬,不仅因为它保留了先秦小篆字体及词汇面貌,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探求文字的本意,更因其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到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期刊
摘要 诗体与词体的区别表现在题材内容、语言特色、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诸多方面。宋词在表现手段上特别讲究事物的衔接与联系,这与电影术语“蒙太奇”有异曲同工之效。本文将从视距、景深的综合运用,对比、跳跃和淡化、叠印等三种较为基本的蒙太奇手法出发,为宋词提供一种解读方式并对这种现象形成的两点原因略作探讨。  关键词:宋词 蒙太奇 蒙太奇技巧 意境 哲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先秦典籍《左传》用词上呈现出的特征展开论述,对“以”、“所”以及“告谕”等词进行了总结性的分析,并着重指出在《左传》中,行人辞令的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着重分析了辞令中呈现出的委婉含蓄、不卑不亢、刚柔并济等特点,并进一步指出其审美价值。  关键词:《左传》 辞令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左传》作为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的先秦语
期刊
摘要 文学的“内部研究”发端于西方,中国文学的“内部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虽然在“内部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出现了很多研究的瓶颈,至今无法解决。本文认为,从学者知识结构构成的角度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西学背景薄弱造成的西方哲学底蕴的不足;另一方面是语言学的困境。  关键词:“内部研究” 语言学 哲学 困境  中
期刊
摘要 《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国际电影大师黑泽明将其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并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大奖。本文就作为小说的《罗生门》和作为电影的《罗生门》,进行解读和比较。  关键词:《罗生门》 小说 电影 语言  中图分类号:I131 文献标识码:A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十分讲究写作技巧,注重艺术形式的完美,表达了本世纪初日本小资产阶级不满现实而又苦于无出路的心情。他的代表作短篇小说《
期刊
摘要 童话故事最显著的特征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或无生命的物品以人的感情,并隐喻含教,从而达到倡导人类树立勇敢、热情、善良、乐观的品性,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的人性的目的。格林童话《小精灵》也毫不例外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尤其故事中魔力与自我创造力关系的隐喻极富深意。笔者在本文中将从深层次一一探究其背后隐意。  关键词:《小精灵》 隐喻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