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身在战场背后的英雄
皖东大地有个大囤圈,圈圈里经常飞机轰鸣、炮声隆隆。大囤圈里有个绿圈圈,这是一片丘陵,零星散落着几个村庄。绿圈圈中有个小圈圈,那便是空军某退役航弹处理站,是空军唯一担负退役航空弹药销毁任务的单位。
“穷山沟里飞凤凰”,就是这样一支与苦为伴、扎根山沟的单位,常年从事空军退役航空弹药销毁技术研究、集中销毁处理、指导部队实施就地销毁处理、帮助军地排除未爆危险弹药等工作,扫清部队生活训练中潜在的“夺命符”,被誉为和平时期“天天上战场、日日穿硝烟”的特殊群体。
有一天,战士王志辉在销毁作业区发货,工作台上职工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拆弹作业,离他不远处,职工王浩正在进行弹头装箱。突然,一发12.7毫米枪弹头曳光管发生自燃。这时工作台上还摆放着几十公斤的发射药(曳光管在燃烧过程会把弹头抛到几十米以外),一发弹头自燃会引起几发,甚至几十发弹头的燃烧。弹头就会从箱子里飞出去,严重威胁他们身后新人库的几吨废旧弹药。如果引燃工作台上发射药,那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志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边让职工们快速撤离,一边迅速把箱盖扣上,想把弹药箱抱到站台下。但箱子太沉了,他只好用尽全身力气把弹箱推下站台。看着站台下六枚燃烧的弹头熄灭,王志辉才长舒了一口气,20多名战友侥幸逃过一劫。
像这样死里逃生的经历对于外出排弹的官兵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一次野外弹药集中销毁中,操作员王代进按下起爆按钮已经10多分钟,堆满弹药的销毁坑却毫无动静。30分钟后,仍没有听见爆炸声。现场总指挥丁军二话没说,穿上防爆服,把战士留在掩体,只身前往排故。“不要炸,不要炸,千万不要炸!”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念叨。突然,弹药堆里冒起一股浓烟。丁军迅速转身往回跑,在飞奔十几米后急忙扑倒。刹那间,一声巨响,惊天动地,无数弹片和他擦肩而过,许军从地上从容爬起,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笑着说:“又闯过了一次鬼门关。”
面对“死神”威胁,处理站官兵之所以能一次次平安凯旋,全身而退,不仅仅靠机敏与运气,更加靠严谨、顽强的作风。2006年2月,在空军某试验基地组织某型子母弹实验中,出现了上百颗哑弹。由于该型子母炸弹子弹采用电压式引信,对静电非常敏感。为了避免人体静电引爆子弹,排弹人员必须往手上浇水。当时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水一浇就迅速结冰,手就会像刀割般疼痛。处理站的官兵就这样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强忍着剧痛,小心翼翼地排除了全部哑弹。
一次,空军进行实弹演习,一枚数百公斤的某型航弹因为尾部阻力伞未打开,落在了距离靶标1000多米远的鱼塘里。其中弹箱头部部分子母弹已经出箱,处于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之中。处理站官兵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站领导带头下水,小心翼翼地摸出淤泥中小西瓜状的子弹,轻轻抱到塘边。在子弹数与原装填数相符,确认鱼塘内无遗留弹后集中引爆子弹,为村民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该站组建34年以来,安全接收和销毁退役航空弹药6万余吨;成功排除末爆危险炮(炸)弹数百万枚(颗);帮助地方销毁处理战争年代遗留的日制、美制未爆航弹300余颗,创造了一个个销毁奇迹,上演了一出出生死传奇。
屹立长存的精神丰碑
然而,这支屡建奇功的队伍却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
1977年部队组建时,没有营房,没有设备,甚至连正常的饮用水都很难保证。建设初期,工程需要的大量建材都是上级从各地计划调拨,连普通的水泥、木材都需经铁路运到驻地货站,然后用汽车经过九曲十八弯,一颠一簸地运到山沟里。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砖瓦,驻地买不到,部队就自建了一个砖窑厂,成立了烧砖中队自己烧制。烧砖窑24小时不停工,三班制连轴转,下班后每个人都是泥脸,汗水浸透衣背,衣服上、鼻孔里全是灰尘。部队没有洗澡的地方,只能每周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到附近的南空靶场澡堂洗一次。没有住房,他们就搭建起临时住房。一个勤务排四个班32人住在一间20多平米的茅草房里,房间内被大通铺填满,只有一米宽的人行道……
在这一批建设者中有一位令人敬佩的销毁老兵,他是销毁室工程师刘秀。1978年入伍的他,3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销毁一线,他当年栽下的油松如今已把光秃秃的山头装点得满目苍翠;他先后送走了五任站长,自己却一直舍不得离开岗位;长年累月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刘秀患了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疼痛难耐;长时间接触弹药中的汞等有害物质,他常常感到恶心、头疼。但是一有紧急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他总说:“我是老同志,经验多,能多于一点是一点。”
老一辈军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处理站不断传承。新一代的年轻官兵也在不懈奋斗。
2010年10月份,刚从西安学习归队的司务长赵建军,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和战友王润明、叶俊华三人到几十里外的小红山负责电力保障和指挥室建设。由于工期短,他们与地方工作人员吃住在山上,一呆就是半个月。山上天气恶劣,一天晚上,风雨交加,帐篷被刮到山脚下,大家奋战了近3个小时才将帐篷支好,每个人从里到外全部淋湿。当时夜里温度已经降到了四五摄氏度,许多人冻得说不出话来,但大家的艰苦努力没白费,指挥室保质保量提前完工。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到山下条件好一点的地方住呢?他们只是说:“处理站没有经费补贴,我们要向老一辈学习,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身许山沟,奉献军营”,这是来检查工作的一位将军为处理站题下的一句话,它不仅是全站官兵献身军营的真实写照,也不断激励着一代代官兵继承发扬。
寻找战胜恶魔的“金钥匙”
废旧弹药就是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官兵们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随时可能因为意外而丢命,他们每拆一枚航弹引信就是一次对生命的考验,由于航弹生产年代久远造成弹药发生变化,加之一些其他的非人为因素,即使完全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也难保万无一失。拆卸航弹不仅对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对其心理素质要求也非常之高。
航弹从生产到使用都有安全使用年限,过期的航弹就是“恶魔”,随时会吞噬残害人的生命,弹药销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正如一位拆弹专家说:“航弹销毁不出问题不可能、不现实,关键是要想办法把发生事故的可能向后推得越远越好。”
随着武器弹药的更新换代,退役航弹数量越来越大,传统的集中引爆销毁的方法既工效低,又容易发生事故,而且资源得不到回收,浪费很大。那么如何才能走出一条高效率、高效益、高安全性的新路子呢?
要找出战胜恶魔“金钥匙”,就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所长乔治军带领攻关组,瞄准世界弹药处理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决心设计一套高效安全的拆卸弹设备。
没有资料,没有图纸,没有实物参考,一切都从零开始。正课时间,他们走进车间,通过分解一枚枚航弹,仔细分析每个步骤,探究各个部件的特点,构思工艺流程;业余时间,他们四处求教,先后走访了安徽、江苏、石家庄等军地院校取经。为补充必要的知识,他们白天实践,晚上学理论。其中很多人自学了计算机应用、模糊数学、可靠性工程等专业知识。
经过3年多的刻苦攻关,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某型航空炮弹引信拆除系统。为检验其性能,课题组成员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上机操作实验。经检测,这种机器比手工操作效能提高十多倍,并彻底避免了因意外爆炸而导致的危险,被誉为“弹药处废行业走向机械化、智能化的一个标志”,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尝到依靠科技创新的甜头后,他们又改进销毁技术,先后研制出“报废火工元件自动化烧毁炉”、“环保型航空炮弹底火击发机”等20余项成果,其中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等奖”,11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完成了从原始手工作业到安全隔离机械化智能化作业的重大转变。
皖东大地有个大囤圈,圈圈里经常飞机轰鸣、炮声隆隆。大囤圈里有个绿圈圈,这是一片丘陵,零星散落着几个村庄。绿圈圈中有个小圈圈,那便是空军某退役航弹处理站,是空军唯一担负退役航空弹药销毁任务的单位。
“穷山沟里飞凤凰”,就是这样一支与苦为伴、扎根山沟的单位,常年从事空军退役航空弹药销毁技术研究、集中销毁处理、指导部队实施就地销毁处理、帮助军地排除未爆危险弹药等工作,扫清部队生活训练中潜在的“夺命符”,被誉为和平时期“天天上战场、日日穿硝烟”的特殊群体。
有一天,战士王志辉在销毁作业区发货,工作台上职工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拆弹作业,离他不远处,职工王浩正在进行弹头装箱。突然,一发12.7毫米枪弹头曳光管发生自燃。这时工作台上还摆放着几十公斤的发射药(曳光管在燃烧过程会把弹头抛到几十米以外),一发弹头自燃会引起几发,甚至几十发弹头的燃烧。弹头就会从箱子里飞出去,严重威胁他们身后新人库的几吨废旧弹药。如果引燃工作台上发射药,那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志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边让职工们快速撤离,一边迅速把箱盖扣上,想把弹药箱抱到站台下。但箱子太沉了,他只好用尽全身力气把弹箱推下站台。看着站台下六枚燃烧的弹头熄灭,王志辉才长舒了一口气,20多名战友侥幸逃过一劫。
像这样死里逃生的经历对于外出排弹的官兵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一次野外弹药集中销毁中,操作员王代进按下起爆按钮已经10多分钟,堆满弹药的销毁坑却毫无动静。30分钟后,仍没有听见爆炸声。现场总指挥丁军二话没说,穿上防爆服,把战士留在掩体,只身前往排故。“不要炸,不要炸,千万不要炸!”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念叨。突然,弹药堆里冒起一股浓烟。丁军迅速转身往回跑,在飞奔十几米后急忙扑倒。刹那间,一声巨响,惊天动地,无数弹片和他擦肩而过,许军从地上从容爬起,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笑着说:“又闯过了一次鬼门关。”
面对“死神”威胁,处理站官兵之所以能一次次平安凯旋,全身而退,不仅仅靠机敏与运气,更加靠严谨、顽强的作风。2006年2月,在空军某试验基地组织某型子母弹实验中,出现了上百颗哑弹。由于该型子母炸弹子弹采用电压式引信,对静电非常敏感。为了避免人体静电引爆子弹,排弹人员必须往手上浇水。当时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水一浇就迅速结冰,手就会像刀割般疼痛。处理站的官兵就这样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强忍着剧痛,小心翼翼地排除了全部哑弹。
一次,空军进行实弹演习,一枚数百公斤的某型航弹因为尾部阻力伞未打开,落在了距离靶标1000多米远的鱼塘里。其中弹箱头部部分子母弹已经出箱,处于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之中。处理站官兵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站领导带头下水,小心翼翼地摸出淤泥中小西瓜状的子弹,轻轻抱到塘边。在子弹数与原装填数相符,确认鱼塘内无遗留弹后集中引爆子弹,为村民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该站组建34年以来,安全接收和销毁退役航空弹药6万余吨;成功排除末爆危险炮(炸)弹数百万枚(颗);帮助地方销毁处理战争年代遗留的日制、美制未爆航弹300余颗,创造了一个个销毁奇迹,上演了一出出生死传奇。
屹立长存的精神丰碑
然而,这支屡建奇功的队伍却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
1977年部队组建时,没有营房,没有设备,甚至连正常的饮用水都很难保证。建设初期,工程需要的大量建材都是上级从各地计划调拨,连普通的水泥、木材都需经铁路运到驻地货站,然后用汽车经过九曲十八弯,一颠一簸地运到山沟里。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砖瓦,驻地买不到,部队就自建了一个砖窑厂,成立了烧砖中队自己烧制。烧砖窑24小时不停工,三班制连轴转,下班后每个人都是泥脸,汗水浸透衣背,衣服上、鼻孔里全是灰尘。部队没有洗澡的地方,只能每周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到附近的南空靶场澡堂洗一次。没有住房,他们就搭建起临时住房。一个勤务排四个班32人住在一间20多平米的茅草房里,房间内被大通铺填满,只有一米宽的人行道……
在这一批建设者中有一位令人敬佩的销毁老兵,他是销毁室工程师刘秀。1978年入伍的他,3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销毁一线,他当年栽下的油松如今已把光秃秃的山头装点得满目苍翠;他先后送走了五任站长,自己却一直舍不得离开岗位;长年累月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刘秀患了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疼痛难耐;长时间接触弹药中的汞等有害物质,他常常感到恶心、头疼。但是一有紧急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他总说:“我是老同志,经验多,能多于一点是一点。”
老一辈军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处理站不断传承。新一代的年轻官兵也在不懈奋斗。
2010年10月份,刚从西安学习归队的司务长赵建军,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和战友王润明、叶俊华三人到几十里外的小红山负责电力保障和指挥室建设。由于工期短,他们与地方工作人员吃住在山上,一呆就是半个月。山上天气恶劣,一天晚上,风雨交加,帐篷被刮到山脚下,大家奋战了近3个小时才将帐篷支好,每个人从里到外全部淋湿。当时夜里温度已经降到了四五摄氏度,许多人冻得说不出话来,但大家的艰苦努力没白费,指挥室保质保量提前完工。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到山下条件好一点的地方住呢?他们只是说:“处理站没有经费补贴,我们要向老一辈学习,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身许山沟,奉献军营”,这是来检查工作的一位将军为处理站题下的一句话,它不仅是全站官兵献身军营的真实写照,也不断激励着一代代官兵继承发扬。
寻找战胜恶魔的“金钥匙”
废旧弹药就是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官兵们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随时可能因为意外而丢命,他们每拆一枚航弹引信就是一次对生命的考验,由于航弹生产年代久远造成弹药发生变化,加之一些其他的非人为因素,即使完全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也难保万无一失。拆卸航弹不仅对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对其心理素质要求也非常之高。
航弹从生产到使用都有安全使用年限,过期的航弹就是“恶魔”,随时会吞噬残害人的生命,弹药销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正如一位拆弹专家说:“航弹销毁不出问题不可能、不现实,关键是要想办法把发生事故的可能向后推得越远越好。”
随着武器弹药的更新换代,退役航弹数量越来越大,传统的集中引爆销毁的方法既工效低,又容易发生事故,而且资源得不到回收,浪费很大。那么如何才能走出一条高效率、高效益、高安全性的新路子呢?
要找出战胜恶魔“金钥匙”,就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所长乔治军带领攻关组,瞄准世界弹药处理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决心设计一套高效安全的拆卸弹设备。
没有资料,没有图纸,没有实物参考,一切都从零开始。正课时间,他们走进车间,通过分解一枚枚航弹,仔细分析每个步骤,探究各个部件的特点,构思工艺流程;业余时间,他们四处求教,先后走访了安徽、江苏、石家庄等军地院校取经。为补充必要的知识,他们白天实践,晚上学理论。其中很多人自学了计算机应用、模糊数学、可靠性工程等专业知识。
经过3年多的刻苦攻关,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某型航空炮弹引信拆除系统。为检验其性能,课题组成员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上机操作实验。经检测,这种机器比手工操作效能提高十多倍,并彻底避免了因意外爆炸而导致的危险,被誉为“弹药处废行业走向机械化、智能化的一个标志”,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尝到依靠科技创新的甜头后,他们又改进销毁技术,先后研制出“报废火工元件自动化烧毁炉”、“环保型航空炮弹底火击发机”等20余项成果,其中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等奖”,11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完成了从原始手工作业到安全隔离机械化智能化作业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