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企业家受审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法官庄严的槌声击碎了顾雏军、张海们令人炫目的商业传奇,也让处于歌舞升平幻境中的中国商学院尴尬不已:这些站在被告席上的昔日企业家虽然背景不同,但在案发前却都有着被众多商学院捧为座上宾的共同经历,有的甚至是著名商学院MBA兼职导师。
这让人不禁对商学院产生质疑,我曾受到邀请前往中国某著名大学参加一个论坛,同去的还有一位当时被商学院奉为神明的企业家。这位企业家演讲的主题为“如何塑造企业文化”,但他的演讲内容缺乏最基本的逻辑,和现代管理理念完全背离,他所讲述的企业文化发展史就是他的发家史。而可悲的是,台下的教授频频颔首,学生则不断报以掌声。
掌声雷动,却令人担忧,对这些未来的商业精英们而言,求学期正是商业伦理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此时接受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轨迹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问题企业家”们讲授的自以为是的发家史,充斥着狭隘和愚氓的偏见,不仅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健康的现代商业社会的长远构建。
在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史促使各种制度相对成熟,市场环境和经济结构相对稳定。但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在不断变化,一些投机者依靠政策漏洞迅速积累起巨大的财富,而这就是一些知名企业家的成功之道。
正如前述那位大谈如何塑造企业文化的“明星”企业家,他四处布道的那套管理理论没有经受住现实的考验。去年,他的企业集团遭到多家银行联合索债,诸多内部问题被曝光,转瞬之间,他的企业便如沙滩上的巨厦,摇摇欲坠。像这样的企业家在特定环境中“获得”的所谓的成功经验,对商学院的学员而言,当然不具有学习价值。
或许,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未必清楚企业家管理水平的优劣,但这些讲座的组织者──负有鉴别真伪义务的商学院,难道也真的被“星”们迷了眼,失去了最起码的鉴别能力?
如果商学院的教授真的无法辨别孰优孰劣,则很容易让人怀疑他们是否拥有名副其实的造诣。毕竟,作为商业研究的核心机构,宣称拥有众多教授的商学院,竟然聘请的是这些昙花一现的企业家前来授课,这本身就很荒谬。
相反,如果商学院的教授对企业家研究颇有心得,能够判断出这些企业家商业运作中隐藏的重大缺陷,但为了获得赞助费,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不顾一切地向“钱”看,依然跟风“追星”,邀请这类企业家前来讲学,则更让人对商学院的现状感到担忧。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的商学院,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牺牲学生的利益,那么,这些商学院已然失去了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众所周知,中国商学院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教授队伍,发掘中国商界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探讨商业运作的普遍规律,严格学术规范,为未来培养商界领袖。但从他们浮浅的“追星”之举中,却让人更多地感受到浮躁,甚至是职业道德的缺失。
正是这种狭隘的视角,导致中国商学院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从案例研究来看,中国顶尖商学院仅挖掘出约200个中国企业案例,而哈佛商学院教员每年所做的案例研究就达到了这个数字。《财富》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近一半已毕业的MBA学员表示,如果重新选择,他们不会再攻读MBA学位。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大部分商学院热衷于追求炫目的光环,没有为学生提供真正的价值。商学院应该把自己视为提供优良产品的供应商,有责任开发、讲授精品课程,有责任为未来培养优秀的企业领袖。譬如美国哈佛大学、法国INSEAD工商管理学院等欧美顶级教育机构,就始终把聘任最好的老师、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放在首位。
当然,企业家开设讲座,担任兼职教授,的确能够提升商学院学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但盲目聘请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师资力量是商学院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只有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才能创造一流的品牌,学员对商学院的认同感也源于此。如果商学院依然跟风“追星”,让“顾雏军们”在各大讲坛、高校穿梭讲学,将严重损害商学院的品牌形象,其成为国际一流商学院的梦想也只能是色彩斑斓的Soap Bubble(肥皂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