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勤、捡、节、约”中抓好政治生态德育课堂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1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本教育,是当前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束缚,教学流程中程式化,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瓶颈。笔者试图从“勤、捡、节、约”四个维度探寻政治生态德育课堂教学流程,建构思想政治生态德育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生本教育 生态德育课堂 有效性
  一、建构政治生态德育课堂的困境
  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人,以生为本,开展生本教育是当前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根本方向。卢梭认为“教育必须顺其天性而为”,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做了积极的尝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传统教学中“题海战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很多教师不断转变课程理念,部分教师依然我行我素,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让学生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1]。”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把课堂还给学生”,[2]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理念,笔者以为,构建政治生态德育课堂,贯穿生本教育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教育回归生态教育本质内在要求。
  二、政治生态德育课堂的意义和基本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后,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譬如:依据《指导建议》《经济生活》教学中 “面对市场经济”“生活与消费”等专题的相关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重大部署,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在《生活与哲学》中课程标准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专题,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口舌,主旨在于让生态德育进课堂,进入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贯彻生态德育的必由之路。
  课程改革中基于“生本教育”形成生态德育课堂是一种新德育观[3]。它要求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把生态道德观教育、生态危机教育、人道主义教育、自然人道主义教育和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及维护生态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力求实现政治课堂与生态德育主题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生态智慧、全面发展的人。
  三、因势利导,建构生态政治德育课堂
  构建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管理、互助约束的德育教育政治生态德育课堂,赋予政治课堂“开放、主动、多元、和谐、依存、可持续”特质,以人的生命存在为主体的生态性道德教育为支撑,做到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坚持以生为本。
  1.“勤”是构建政治生态道德课堂的前提
  宋邵雍《弄笔吟》提出:““勤能补拙”,这就要求学生在德育课堂中尽力尽责,勤奋不怠。勤是好学者的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集中表达。它从积极性、纪律性、责任心纬度出发,要求生态德育课堂要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在需要,从机制上养成学生勤奋的学习状态。“勤”乃开源之泉,学习者既勤奋努力,热爱劳动,又尊重生态,关心社会效益,这是勤的时代内涵。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主张在课程目标中融入生态人文理念,为学生全面创设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具有主体性、主动性和平等性的活动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形成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信念,全面丰富完善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自由人格。
  2.“捡”是构建政治生态课堂的重要途径
  “捡”者察看;检查,《后汉书·张湛传》提出“捡阅库藏,收其珍宝”。 查漏补缺建构生态德育课堂的必要条件。“它山之石,可以功玉”。学习者在《学科指导意见》与《浙江考试》的宏观调控下,教师加以巧妙的引导,学生要依据自身的条件和主观需要自主、协作、快乐学习,注重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广泛汲取一切生态德育资源,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在合作探究中同存异兼收并蓄,尤以教学反馈为契机,善于查漏补缺,形成错题集以便厚积勃发。建构多元化的政治生态课堂。
  3.“节”是丰富和完善政治生态道德课堂的必要条件
  “节”为开源节流之意。《荀子·富国》中提出要“节其流,开其源”。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一方面要“开源”,即广泛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手段,博采众长,厚积勃发,另一方面要“节流”,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精简重点,避免浪费过多的信息点而导致教学有效性降低。例如在《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目中精选时政热点光盘行动,紧扣绿色消费理念,避免材料多和杂,让学生树立低炭、环保、
  4.“约”是丰富和发展生态德育课堂的激励机制
  笔者主张建立制约机制,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在学习环节注重学生内生机制培育,从包括舆论导向、组织管理、法规制度、责任目标等方面思想政治课堂的主体进行制约、监督和保证。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是强调学生在政治课堂上追求和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对待和解决好道德本性的基本问题,用道德的本性辅助法律的规范,追求人生意义的真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具备生态教学观,关注教与学和谐,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学生严而有度,注重政治课堂的全体性、个体性、有效性、自然性、生成性、社会性和发展性,最终实现“学生终身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统一,建设学习型社会,促使教育和谐发展。
  “入木三分找差距,精益求精谋发展。”从以上四个维度笔者作出了大胆的设想,旨在构建科学的生态道德教育课堂。因为生态道德教育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评价生态道德教育是品质状态,我认为生态道德更始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敬畏和责任,政治生态道德课堂的研发在我国虽然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历程,但在现代社会中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2】江家华.“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3】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如何告别零敲碎打,真正带领学生自主探究走进文本呢?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的体会,探索用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来统领全文的教学,以问题引领学生自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的重点从表面转到内在,对语文学习要求不仅仅是了解阅读的基本内容,还要学生了解其内在的实质,即学生要进行深度阅读。对于小学这个语文阅读比较重要的阶段,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加强学生阅读的能力。而且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便可以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从而更加容易去用文字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感。这样,语文能力才算是真正有了提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群文阅读的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学生干部→小组长→学生,典型的“一元化”领导。这种管理讲压服,不讲信服;重权威,忽视民主。因此,管理结果是:学生表面应承敷衍,内心对立、逆反,失去教育认
这学期,鉴于教师的流动机制,我交流到了一所乡镇学校工作。  我担任的是四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第一次进入这个学校的班级上课,我先自我介绍了一下:“我是从方洲小学过来的老师,以后由我来和大家一起上科学课,你们喜欢科学课吗?”我理所当然的以为学生会大声的回答“喜欢——”可只有几个学生轻声说了句喜欢,其他同学都保持沉默,我有点诧异。一节课下来,学生端坐了一节课,课堂纪律特别好,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班级,我有点
【摘 要】  低年级正是学生识字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需要掌握的常用汉字有1600—1800个。面对这么多的常用汉字,教师必须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才能够让学生有效积累。教师如何把握汉字特点,绽放识字教学魅力?本文将结合具体教材和实践分析,从观察图画、动作演示、结合生活、课堂活动等方面来浅要分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识字教学 低年级 策略探寻
阅读是阅读者对文本的吸纳、认同、质疑、重建行为,是基于生命多样性的阅读主体和创作主体间的心灵沟通,也是基于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生命交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话。但是,对话不是漫话。对话不同于漫话的,就在于对话活动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性和实现目标的客观时效性。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景,难掩其背后的萧条与沉寂。“你读他读大家读”不能说明学生真正经历了阅读并学会了阅读;“你说他说大家
在"合作、讨论、探究"的教育大背景下,笔者所在的市局提出了"导学单"教学模式,并在一定范围内的试验后,面对全市全面推动。所谓的"导学单"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材、学情的内容制作的,
【摘 要】  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特别突出强调:应充分发挥阅读期待以及阅读反思、批判等环节的功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全面提高阅读质量。基于此背景,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引发小学生阅读期待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阅读期待 策略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应更多的聚焦于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
位于南方丝路、茶马古道上的邛崃市,是历史上成都通往西南的要津之地。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此交汇,或者途经此地,或者定居于此,由此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本文从历史渊源、经历
【摘 要】  培养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非常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良好的阅读能力也能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新课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探究阅读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本文对小学生如何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读书思路的选择以及读书环境的建立等做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读书 阅读 探讨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切实抓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