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剑桥之争的历史起源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i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一方是人文科学家,另一方是自然科学家,这似乎是很多人心中固定的公式。剑桥大学类似中国的清华大学,以理工科著称,出了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牛津大学则和国内的北京大学一样,以文科著称。
  
  “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
  
  剑桥大学的历史比起牛津大学要晚了60年。牛津大学成立于1168年。1209年,牛津的一位学生在练习射箭的时候将镇上的一名妇女误杀,从而激化了早已蕴含在牛津市民与学生、学者之间的矛盾,两名学者竟然被当众吊死。整个牛津人心惶惶,学校停课,有教师和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逃离牛津。他们来到剑桥,发现这个宁静的小镇十分适合学习和研究。他们在当地教会的帮助下在剑河旁安营扎寨,潜心文化传播和学术钻研,从而开创出一片新的学术天地。有趣的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竟然是剑桥的派生体。
  1637年,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的毕业生约翰·哈佛移民美洲。在去世前,他将自己一半的产业和图书馆捐献出来,建立了哈佛学院,形式完全仿照伊曼纽学院。以后便发展为哈佛大学。而哈佛所在的小镇,也被命名为Cambridge,为了区别于英国的剑桥,中文译名称为"坎布里奇"。对此,有人打趣说:"一只不错的英国老鸟孵化出美国的巨鹰来。"每一年,都有许多哈佛毕业的本科生申请来剑桥读研,为的就是圆一个追根寻源的梦。有人这样形容牛津、剑桥、哈佛这三所世界名校的渊源: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
  
  牛津与剑桥,同为世界一流的知名学府,两者之间的对抗关系似乎永远存在。在各个方面,他们都不乐意承认他们的共通性其实大过了差异。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一方是人文科学家,另一方是自然科学家,这似乎是很多人心中固定的公式。剑桥大学类似中国的清华大学,以理工科著称,出了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牛津大学则和国内的北京大学一样以文科著称。
  在牛津大学就读过的英国首相,几乎可以排成一个排。坎宁、艾德礼、艾登、麦克米伦、道格拉斯霍姆、威尔逊、希思、撒切尔、布莱尔——唐宁街10号简直就是牛津大学开的分校!还有许多有影响的政界人物,像巴基斯坦的贝·布托、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原香港总督彭定康,以及一大批的影视明星、著名作家、制片人,都毕业于牛津大学。
  同样的悠久历史,同样的杰出地位,造就了同样心高气傲的牛津人和剑桥人。
  据说,牛津人相信是他们统治着世界,而剑桥人会撇撇嘴:我们根本不在乎是谁在统治世界!牛津和剑桥都喜欢称对方为“另一个地方”,好像这是最大的贬低似的。前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是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1994年剑桥大学也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头衔。对于他曾接受牛津的荣誉称号一事,剑桥大学的人用一句话轻描淡写:“不要紧,一生中总要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在近几年英国综合性大学的排行榜上,牛津的位置一直排在剑桥之后,这多少让牛津人有些愤愤不平,于是就拿两校校徽上的区别做起文章来。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牛津人嘲笑剑桥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没想到剑桥人毫不犹豫地回击:“哪儿啊,是你们读书太慢,我们都学完了,你们还在学。”
  
  “牛剑之争”的起源
  
  作为英格兰民族知识界的双驾马车,牛津、剑桥之间的互不服气也算历史久远了。
  19世纪20年代,两个分别跻身于这两大名校的好友突发奇想,既然牛剑在学术教育上互不服输,不如举行一次划船对抗赛来较量一番。原来这两所大学都位于河畔,分别依傍着康河和查韦尔河。划船运动在两校都很受欢迎,唯一的不同是划船的方法:在剑桥,船头朝前,划船人站在船尾;而在牛津,则是船尾朝前,划船人站在船头。划船比赛的两个创始人碰巧都叫做查尔斯。剑桥的查尔斯·莫瓦尔出身名门;牛津的查尔斯·华兹华斯更是有来头,他的叔叔就是英国著名的“湖畔派”桂冠诗人威廉·华茲华斯。老华兹华斯还曾是剑桥的学子。
  1829年3月12日,剑桥向牛津下了战书:“剑桥大学在此向牛津大学挑战,在伦敦或靠近伦敦的泰晤士河上进行一次8人赛艇比赛,时间定在复活节期间。”同年6月10日,划船赛在伦敦泰晤士河牛津郡的亨利段河面进行,牛津大学在首次比赛中获胜,从此拉开了两校间百年恩怨的序幕,前一年的失败者就成为下一年的挑战者。在过去的151届比赛中,剑桥赢了78次,而牛津赢了72次。在1877年的那次对抗赛中,两队同时抵达,由于当时并没有终点摄像设备,所以被裁定为平局。目前,剑桥大学保持着时间最长的连胜纪录——1924年到1936年连胜13次,而牛津只有一次10连胜(1976年到1985年)。
  
  “牛剑”,在竞争中成长
  
  几百年来,牛剑两校激烈地竞争着,但他们同样互相尊重,难舍难弃。
  哈维尔·马里亚斯的观察十分精辟:“对世界上其他任何大学毕业生都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蔑视态度的牛津人,唯独对剑桥人表现得特别尊敬,那种尊敬,似乎意味着唯独有与他们同样独特的人们相伴,才让他们感到舒服。”其实,牛津剑桥在学术交流、人才流动等很多方面配合得十分默契,它们相互携手保持着顶尖高等教育水准。
  竞争未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它也可以开创一种双赢的局面。生命是需要对手的,没有对手就不可能成长。或许正是这几百年来互不服输的竞争,才促使这两所世界名校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他是个黑人老头,她是个白人老太。他和她,坐在花坛边。澳大利亚春末的明媚阳光,将他们身后悉尼Blacktown(黑人聚居区)的老人院两层小楼的影子拉得很长。离他们十步开外,我就清楚地看到,他在说着什么,嘴巴不停地动;她的眼角,还有嘴角,挤满了笑。  我微微倾身,说:“我叫Leo,新来的义工。我能分享你们的快乐吗?”老太没有反对,老头看着我,轻轻点头:“我在讲述我对她66年的爱,你愿意听吗?”  我没
期刊
起初,人们叫他三少爷。后来是三爷。再后来,段三儿。再再后来,段老。只有她,对他的称呼一辈子都没有变:“哎——”   也算是世家了。父亲是济南名士,书中念出了黄金屋和千钟粟,在大明湖畔住一幢三进出的宅子,后花园是三面桃梨半院泉水,粉粉白白从院内流过,清凉腻滑。她随父亲来做客,他正持柳枝逗弄一条悠然摆着尾巴逐落花的锦鲤,听她“哎——”了一声,抬眼看,梨花树下,小小的人儿如粉雕玉琢,有一对天生的酒窝。是
期刊
买菜要舍近求远    2008年12月17日清晨6点,坚持晨练多年的张建华照常起床洗漱,之后带着一个买菜用的布口袋下楼跑步。晨练之后顺便到菜市场转转,买点儿新鲜蔬菜,这是许多三鹿女工的生活习惯。菜市场距离三鹿乳业集团公司家属区很近,这里的菜贩早已经把晨练的三鹿女工当成第一拨儿买菜的主要消费群体。  今年48岁、性格开朗的张建华被这里的菜贩称为“胖嫂”,但胖嫂已经3个月没有光顾过这个菜市场了。以往总
期刊
时光如流,仿佛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随着厚厚的霜色而枯萎凋敝。当我听到第一次有小青年喊我叔叔时,我并没有因为这种尊敬的称呼而感到快慰。相反,我感到伤感。它让我警觉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已经流逝,岁月从不饶人。  日子突然变得琐碎、繁杂、忙碌起来。生活像一面魔镜,在我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它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手忙脚乱,让我无所适从。特
期刊
童年——菠萝烧肉:香甜可口,人见人爱,回味无穷,只不过当你想细细品味时,已经没有了。  上学——凉拌苦瓜丝:苦中带甜。当我端上桌时,朋友碍于面子,不得不吃几口,可当真正品出味道时,菜也见底了。  上班——油炸花生米:淡淡的香。只能一颗一颗地慢慢品尝,当你吃烦了,想换一道其他的耐吃的菜,结果换上来的其实只是水煮花生米。  金钱——红烧肉:异香扑鼻,肥而不腻,吃上去很过瘾,满嘴流油,但不宜吃多。适量即
期刊
杞人生于杞国,虽系大禹后裔,但原本籍籍无名,不过是个“忧天派”的小草民。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那个流传了两千余年的笑话:他吃饱了饭撑的,成天“忧天地崩坠”,以至“身亡所寄,废寝食”。后人于是形容庸人自扰、无谓担忧的可笑心态为“杞人忧天”。嘲笑人要有本钱,跛足道人笑铁拐李只有一条好腿,自然算不上智者。还是先贤孟子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樂”。千百年来,那些嘲笑杞人以至如鲁迅先生所云“狗窦大开”者
期刊
“悲伤的终点是爱”,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印度哲学家、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他的书《爱的觉醒》中写的,那么厚厚的一大本,唯有这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悲伤,爱。爱,悲伤。以前怎么没想到过,这两个词组合到一起,会产生如此令人惆怅的效果呢?  在书中,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是,人只有成为旁观者,才有爱的能力,而作为旁观者,就必须是孤独的,无拘束的,所以爱是悲伤的终点。按照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说,人处在爱
期刊
朋友经常指责丈夫“重友轻色”:“我这个做老婆的说一万句话,还不及他朋友一个电话。”她丈夫在朋友堆里绝对是个百分之百的好男人,义气、幽默、得体、热心……但回到家里,却是另一副模样,朋友为此痛苦不堪。  “女人重情,男人重义”,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人性現象。男人的“义”,指义气、责任、守信和忠诚。“君子有信”,梁山好汉,桃园三结义,多是传唱男人之间的这类友谊。生死之交被男人们视为最高道德理想和精神情感。
期刊
是的,我这里说的是给爱放假,而不是为爱放假。并且,是对初恋者们的一种建议,主要是对初恋女孩们的一种建议。   为爱放假,意思谁都明白———无非是说为了初恋之爱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该给自己放假,就当机立断地给自己放一天或几天假。  但我的建议恰恰相反,我的意思是———该为爱放假之时,只要并非正在离开了自己就不行的岗位上当着班,那就自己给自己放一天或几天假,扣工资就扣工资,扣奖金就扣奖金;而该给爱放假之
期刊
84岁的澳大利亚女作家奥赫恩,是第一位透露自己“慰安妇”身份的欧洲女性。2007年2月,她在美国国会作证,揭露日军在“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真相。这位勇敢的女性,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公之于众,震惊了西方世界。4个月后,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相关议案,谴责日军暴行。  1923年,奥赫恩出生在印尼爪哇的一个荷兰农场主家庭。1942年,日军入侵爪哇时,将当地的3000名妇女儿童关进了安巴拉瓦集中营,19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