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下的网络信息庞大而繁杂,如何正确有效的收集利用信息至关重要,尤其是互联网已经进入高校,为教职工和高校学生所应用,在高校这样一个传授知识和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保证对互联网的清晰认识和正确使用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也颇具研究价值,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真实身份的隐蔽性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对信息汲取的便利,也带有不良信息的干扰。利弊兼具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如何透彻的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探究有效应用互联网服务于高校工作的途径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亚丽,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110
一、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福利
(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拓宽了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授中,以面对面讲授的方式为主,局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授课的效果也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且讲授过程仅此一遍,不可复制重听。而在互联网社会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可以大展身手,学校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传达信息,结合最前沿的知识,综合家庭以及社会的期许,清晰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且学生可以拷贝授课内容,反复学习,提高效率。
网络的出现,使得高校学生可以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里与老师聊天,谈心,倾诉,答疑等等,也可以自己上网寻求想要的答案。
这样一方面,便于高校学生排解心中的困惑,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和真实情感,方便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互联网的应用,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互联网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互联网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大不可比拟,所容纳的资源不因区域和时间而受到局限。高校工作者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资料,尽情应用互联网提供的有效信息。尤其是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最新动态、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比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以前局限于几本可以借阅到的书目相比,互联网不只是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工作者的激情。
另外,互联网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着高校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克服过去的死板守旧式学习方式。
(三)互联网时代提升了高校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学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一直都是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高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互联网时代代替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以说教为主的授课方式,不再是教师威严至上地“填充”学生的头脑,而是平等互敬互爱的学习,网络带给学生的或许已经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学生不再中规中矩地听讲,他们的独立性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
另外,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环境的改善,为高校学生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十分有帮助。学生不再只是中规中矩地听讲、被动的接受、等待知识的补充,他们反问思索探究的能力大大提高,平时借助互联网平台主动求索,自己动手动脑学习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进步的主要途径。
(四)互联网延伸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高校,最让人担忧的是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时妥善地处理学生的这些问题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身处互联网时代,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逐渐变得敏感、自我,因此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十分复杂。
不过,互联网也正是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了途径,现在随着校园网的覆盖,微博微信的应用,高校能够迅速掌握学生的动态和心理状况,同时更加便利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问题的了解和掌控,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调整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因而能够做到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二、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互联网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高校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经过老师的精心筛选和准备的,学生所接触到的也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通过反复强化学习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水准和政治素养。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范的教学模式。虽说互联网提供的有效资源让我们受益匪浅,但其中也掺杂着各种不良的信息,而高校的大部分學生还是尚未成熟的受教育者,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
最常见的就是,网络暴力的影响,这使部分痴迷于网络暴力游戏的学生深受其害,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规范性”正弱化着高校学生的道德观念。另外,长期沉溺于网络中,容易被虚拟的世界误导,与现实脱节,严重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正常学习、生活。
(二)互联网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发出挑战
互联网时代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教师不得不在计算机应用技能上和对信息的处理上下功夫来弥补不足。
另外,受到区域和校园文化环境以及自身教育素养的影响,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教育方式和内容结构等方面相对狭隘,相对于广袤的互联网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持续胜任存在危机。加之一些老年的教育工作者,对新兴事物、网络新潮文化等的接受能力较差,固执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范式,便失去了更新自己的机会,也失去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样势必会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时为自己充电、不断完善自己,是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 (三)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造成的干扰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熟知和应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向高校袭来。而在虚拟网络世界里,由于开放性和良好的隐蔽性,对垃圾信息的管控增加了难度,从而缺少辨别能力,三观尚未成熟的高校学生很容易受到干扰,严重威胁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类体制的攻坚转型阶段,也是国家政治思想意识比较脆弱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更容易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破坏学生已经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安定分子更是趁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制造混乱,而这种种破坏行径往往将网络视为斗争的主要阵地,因此来自互联网的蓄意干扰迷失了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给优良的高校环境带来了灰色气焰。
三、互联网时代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提升高校学生的网络资源鉴别能力
当代的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个性鲜明的90后,对互联网中的新鲜内容富有兴趣和探索热情,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出现,面对形色各异的社交软件和林林总总的国内外信息,总是敢于接触、尝试应用,正是因为这一点,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缺少对网络资源的鉴别能力的高校学生更容易掉进网络的陷阱中。
因此,为了给予高校大学生更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高其对网络资料的辨别能力筛选能力。对此,单纯的从课堂上教学中施加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既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的主要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要从互联网入手,创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传递相关的教育知识和信息,潜移默化地引导高校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做到识别有方,坚决抵抗不良信息的干扰。
(二)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是高校教学育人的重要理念。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教学理念由以往的传统封闭转为开放、互动式的,让学生的眼界走出校园走向世界,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作用,最大限度开拓高校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所需要的服务,使学生们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活泼有趣味有吸引力,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下足功夫,用最少的时间转换到新的教学轨道中来,而且要对最新的时代感召有充分的嗅觉,自然地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
此外,教育工作者要擅于做好高校学生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尽快的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跟上教学进度。
(三)利用互联网,创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授课的过程中,习惯性将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和经验视为权威的象征,对学生的疑问或个性想法不加以重视。事实上,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着众多弊端。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体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方面,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得高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另一方面,在任何一所高校,学生本身就是教育服务的中心,“以学生为本”应当是高校教书育人统一的准则。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在高校的校园网页面中体现以學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办属于高校自己的微信平台、微博平台,校园门户信息服务点等等,开展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高校学生的现实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人追求。体现互联网教育系统的时效性,全面培养高水准的思想政治教育下的新思维高校学生。
注释:
朱乐喜、尹姿云.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中国报业.2012(6).
刘慧芳.浅论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电力教育CEPE.2009(150).
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马春蕾.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应对措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8).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亚丽,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110
一、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福利
(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拓宽了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授中,以面对面讲授的方式为主,局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授课的效果也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且讲授过程仅此一遍,不可复制重听。而在互联网社会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可以大展身手,学校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传达信息,结合最前沿的知识,综合家庭以及社会的期许,清晰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且学生可以拷贝授课内容,反复学习,提高效率。
网络的出现,使得高校学生可以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里与老师聊天,谈心,倾诉,答疑等等,也可以自己上网寻求想要的答案。
这样一方面,便于高校学生排解心中的困惑,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和真实情感,方便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互联网的应用,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互联网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互联网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大不可比拟,所容纳的资源不因区域和时间而受到局限。高校工作者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资料,尽情应用互联网提供的有效信息。尤其是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最新动态、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比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以前局限于几本可以借阅到的书目相比,互联网不只是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工作者的激情。
另外,互联网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着高校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克服过去的死板守旧式学习方式。
(三)互联网时代提升了高校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学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一直都是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高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互联网时代代替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以说教为主的授课方式,不再是教师威严至上地“填充”学生的头脑,而是平等互敬互爱的学习,网络带给学生的或许已经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学生不再中规中矩地听讲,他们的独立性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
另外,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环境的改善,为高校学生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十分有帮助。学生不再只是中规中矩地听讲、被动的接受、等待知识的补充,他们反问思索探究的能力大大提高,平时借助互联网平台主动求索,自己动手动脑学习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进步的主要途径。
(四)互联网延伸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高校,最让人担忧的是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时妥善地处理学生的这些问题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身处互联网时代,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逐渐变得敏感、自我,因此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十分复杂。
不过,互联网也正是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了途径,现在随着校园网的覆盖,微博微信的应用,高校能够迅速掌握学生的动态和心理状况,同时更加便利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问题的了解和掌控,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调整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因而能够做到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二、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互联网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高校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经过老师的精心筛选和准备的,学生所接触到的也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通过反复强化学习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水准和政治素养。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范的教学模式。虽说互联网提供的有效资源让我们受益匪浅,但其中也掺杂着各种不良的信息,而高校的大部分學生还是尚未成熟的受教育者,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
最常见的就是,网络暴力的影响,这使部分痴迷于网络暴力游戏的学生深受其害,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规范性”正弱化着高校学生的道德观念。另外,长期沉溺于网络中,容易被虚拟的世界误导,与现实脱节,严重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正常学习、生活。
(二)互联网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发出挑战
互联网时代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教师不得不在计算机应用技能上和对信息的处理上下功夫来弥补不足。
另外,受到区域和校园文化环境以及自身教育素养的影响,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教育方式和内容结构等方面相对狭隘,相对于广袤的互联网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持续胜任存在危机。加之一些老年的教育工作者,对新兴事物、网络新潮文化等的接受能力较差,固执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范式,便失去了更新自己的机会,也失去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样势必会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时为自己充电、不断完善自己,是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手段。 (三)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造成的干扰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熟知和应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向高校袭来。而在虚拟网络世界里,由于开放性和良好的隐蔽性,对垃圾信息的管控增加了难度,从而缺少辨别能力,三观尚未成熟的高校学生很容易受到干扰,严重威胁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类体制的攻坚转型阶段,也是国家政治思想意识比较脆弱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更容易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破坏学生已经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安定分子更是趁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制造混乱,而这种种破坏行径往往将网络视为斗争的主要阵地,因此来自互联网的蓄意干扰迷失了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给优良的高校环境带来了灰色气焰。
三、互联网时代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提升高校学生的网络资源鉴别能力
当代的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个性鲜明的90后,对互联网中的新鲜内容富有兴趣和探索热情,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出现,面对形色各异的社交软件和林林总总的国内外信息,总是敢于接触、尝试应用,正是因为这一点,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缺少对网络资源的鉴别能力的高校学生更容易掉进网络的陷阱中。
因此,为了给予高校大学生更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高其对网络资料的辨别能力筛选能力。对此,单纯的从课堂上教学中施加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既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的主要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要从互联网入手,创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传递相关的教育知识和信息,潜移默化地引导高校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做到识别有方,坚决抵抗不良信息的干扰。
(二)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是高校教学育人的重要理念。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教学理念由以往的传统封闭转为开放、互动式的,让学生的眼界走出校园走向世界,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作用,最大限度开拓高校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所需要的服务,使学生们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活泼有趣味有吸引力,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下足功夫,用最少的时间转换到新的教学轨道中来,而且要对最新的时代感召有充分的嗅觉,自然地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
此外,教育工作者要擅于做好高校学生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尽快的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跟上教学进度。
(三)利用互联网,创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授课的过程中,习惯性将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和经验视为权威的象征,对学生的疑问或个性想法不加以重视。事实上,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着众多弊端。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体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方面,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得高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另一方面,在任何一所高校,学生本身就是教育服务的中心,“以学生为本”应当是高校教书育人统一的准则。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在高校的校园网页面中体现以學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办属于高校自己的微信平台、微博平台,校园门户信息服务点等等,开展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高校学生的现实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人追求。体现互联网教育系统的时效性,全面培养高水准的思想政治教育下的新思维高校学生。
注释:
朱乐喜、尹姿云.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中国报业.2012(6).
刘慧芳.浅论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电力教育CEPE.2009(150).
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马春蕾.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应对措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