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摘要】:音乐课堂的组织管理,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成分。在小学课堂上受到了高度重视。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注意,根据课堂的真实情况,做出相对的反应,本文分别从语言、行为、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管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小学课堂;组织管理
音乐课堂的组织管理,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成分。在小学课堂上受到了高度重视。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注意,根据课堂的真实情况,做出相对的反应,让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从而保证教学顺利完成。
一、老师在小学音乐课课堂中教学存在的语言问题
在组织管理课堂时,语言是最直接的方式。语言作为一门科学,一种艺术,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方法。人人都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尽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但语言却是最直接、效率颇佳的方法。
1.语言指令缺乏精确性
由于师范生本身在综合素养方面有所欠缺,课堂语言也缺乏精炼性,如此一来,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以及音乐课堂质量的高低。比如,在一次竖笛课上,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来吹这首曲子的前两排,老师来吹其它的。老师吹的是哪一个部分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往往是这样的小问题,日积月累下来,便在无形中影响着课堂组织的管理。再仔细回想,老师并没有将自己的任务对学生解释清楚,学生会产生认知模糊的概念,在学生心中,老师是自己学习的对象,所以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如果学生长期处在语言指令模糊的学习环境里,就不能养成优良的音乐课堂常规习性。
2.语言无效性
师范生在课堂上,会使用较多的口语话,每当要求同学们接下来要干什么时,会习惯性的在最后说上一句,好不好?或者是好吗?学生们大多会习惯性的回答一句,好。这样的问题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就导致了课堂上的语言无效性,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共识,也会影响老师和学生的感情。
3.语言缺乏生气与活力
动听的语言可以像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即使教学的方法有万千,但语言仍然是最直接,用处最多的,是多少教学活动也不能取代的。师范生在课堂上,一开始会多注重教学的设计,对课堂的实际情况也不够了解,若是声情并茂的讲解,就会很容易将大家带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去。
4.评价语言不够准确
个性化的学生评价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管理和评价能有效维持课堂的秩序以及调控课堂的行为问题,帮助学生保持思路通畅,有助于学生潜能的释放。
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在课堂上师范生评价学生时,语言往往过于普通,比如,“你回答的真棒”、“回答得很好”等一些评价。不仅仅内容单一,结构也缺乏多样性。学生最期待的便是老师给予自己的肯定和赞许,虽然师范生的确缺乏教学经验,但老师应该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
二、老师在小学音乐课课堂中存在的行为问题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每位老师都必须遵守的要求,既约束教师教学的行为,又对教师起着引导、制止作用。但教师的行为规范自身是单方面的,它必须要通过客观的实际教学来检验。
1.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
通过我本科在中小学的实习,我发现师范生会更多的注意课堂流程,而忽略了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或是对学生的关注不够。老师在面对真实的课堂时,就会紧张以致于担心接下来的步骤,所以对学生的关注就降低了,比如,我观察到在师范生上课时,学生就会相对放松,不遵守课堂纪律,和四周的同学交头接耳,但老师由于欠缺教学经历和威信,往往只是眼神警告学生,效果并不显著。这类的事情并不少见,对于特别调皮的学生,老师应当通过行为去教育他,否则既不能管教学生,也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就不能更好的管理课堂,使课堂教学达到高质量。
2.课堂上的不规范行为
在学生眼中,老师就是模范,是指导自己学习的人,所以老师随意的一个动作,可能都会被学生记住。 比如,用手缕头发,或是竖笛吹完随手放下,这一类的动作,虽然不至于影响课堂秩序,但老师在课堂上的举动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在细节方面也需注意。
3.范唱、范奏歌曲完整度不高
在音乐课上,范唱和范奏歌曲流畅性也对课堂教学有着促进作用,通过一年多的微格实训,师范生应该都积累了一些教学的方法,但我发现,在面对学生时,师范生会不自然的紧张,导致范唱、范奏歌曲的效果不佳。若是完整度达不到,会直接影响音乐课的美感,对学生的感染力也不够,不能把学生带入到老师设定好的教学情景中去,那么学生就不能深刻的体会整首歌的情绪,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4.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关注过少
教师在实行教学活动的经过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引导,以辅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在引导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我的观察,我了解到师范生对这类的学生关注过少,学生自己不能单独完成老师的给出的任务,可能就会慢慢失去学习的热情。
三、老师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上存在的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对课程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可以让老师较为轻松的教学,学生愉快的学习歌曲,从而优化教与学的效果。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按照新课标的三个维度表述,老师与学生之间认识时间较短,对学生的现状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能按照情况制定计划,所以教学目标得不到充分体现。
2.学习进度过快
通常老师都会认为,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教师在教学上的合理设计,会是获得好的教学成效的重要要素。但是我在旁听师范生的课时,和我自己对于学生的反馈以及课后的总结,我观察到师范生上课的进度容易偏快,学生对前半部分的知识理解不了,后面的部分学习起来就会相对困难,对歌曲的情绪、感情也不能深入理解,就算歌曲完整的学习了,但学习的效果也不佳。
3.内容缺乏多样性
音乐具有审美性,在课堂上若只是枯燥的讲解,而不加入其他听觉或视觉上的内容,就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若是加入学生喜爱的小游戏或律动等,学生不仅仅会提起学习的兴趣,也能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四、总结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音乐,教师通过组织教学,以及语言的描述或者情境的创设,让无形的音乐具体化,培养学生在认知音乐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教学等来完整的开展音乐课。音乐课本身是一门审美教学,教师在音乐课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而组织教学的最终的目的还是感受音乐的美,通过感受音乐的美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来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重难点。
参考文献:
[1]罗炜,《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03第一版
[2]尹红,《音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學出版,2002-02 第一版
[3]郑莉 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004年5月第一版
【摘要】:音乐课堂的组织管理,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成分。在小学课堂上受到了高度重视。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注意,根据课堂的真实情况,做出相对的反应,本文分别从语言、行为、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管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小学课堂;组织管理
音乐课堂的组织管理,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成分。在小学课堂上受到了高度重视。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注意,根据课堂的真实情况,做出相对的反应,让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从而保证教学顺利完成。
一、老师在小学音乐课课堂中教学存在的语言问题
在组织管理课堂时,语言是最直接的方式。语言作为一门科学,一种艺术,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方法。人人都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尽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但语言却是最直接、效率颇佳的方法。
1.语言指令缺乏精确性
由于师范生本身在综合素养方面有所欠缺,课堂语言也缺乏精炼性,如此一来,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以及音乐课堂质量的高低。比如,在一次竖笛课上,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来吹这首曲子的前两排,老师来吹其它的。老师吹的是哪一个部分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往往是这样的小问题,日积月累下来,便在无形中影响着课堂组织的管理。再仔细回想,老师并没有将自己的任务对学生解释清楚,学生会产生认知模糊的概念,在学生心中,老师是自己学习的对象,所以老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如果学生长期处在语言指令模糊的学习环境里,就不能养成优良的音乐课堂常规习性。
2.语言无效性
师范生在课堂上,会使用较多的口语话,每当要求同学们接下来要干什么时,会习惯性的在最后说上一句,好不好?或者是好吗?学生们大多会习惯性的回答一句,好。这样的问题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就导致了课堂上的语言无效性,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共识,也会影响老师和学生的感情。
3.语言缺乏生气与活力
动听的语言可以像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即使教学的方法有万千,但语言仍然是最直接,用处最多的,是多少教学活动也不能取代的。师范生在课堂上,一开始会多注重教学的设计,对课堂的实际情况也不够了解,若是声情并茂的讲解,就会很容易将大家带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去。
4.评价语言不够准确
个性化的学生评价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管理和评价能有效维持课堂的秩序以及调控课堂的行为问题,帮助学生保持思路通畅,有助于学生潜能的释放。
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在课堂上师范生评价学生时,语言往往过于普通,比如,“你回答的真棒”、“回答得很好”等一些评价。不仅仅内容单一,结构也缺乏多样性。学生最期待的便是老师给予自己的肯定和赞许,虽然师范生的确缺乏教学经验,但老师应该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
二、老师在小学音乐课课堂中存在的行为问题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每位老师都必须遵守的要求,既约束教师教学的行为,又对教师起着引导、制止作用。但教师的行为规范自身是单方面的,它必须要通过客观的实际教学来检验。
1.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
通过我本科在中小学的实习,我发现师范生会更多的注意课堂流程,而忽略了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或是对学生的关注不够。老师在面对真实的课堂时,就会紧张以致于担心接下来的步骤,所以对学生的关注就降低了,比如,我观察到在师范生上课时,学生就会相对放松,不遵守课堂纪律,和四周的同学交头接耳,但老师由于欠缺教学经历和威信,往往只是眼神警告学生,效果并不显著。这类的事情并不少见,对于特别调皮的学生,老师应当通过行为去教育他,否则既不能管教学生,也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就不能更好的管理课堂,使课堂教学达到高质量。
2.课堂上的不规范行为
在学生眼中,老师就是模范,是指导自己学习的人,所以老师随意的一个动作,可能都会被学生记住。 比如,用手缕头发,或是竖笛吹完随手放下,这一类的动作,虽然不至于影响课堂秩序,但老师在课堂上的举动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在细节方面也需注意。
3.范唱、范奏歌曲完整度不高
在音乐课上,范唱和范奏歌曲流畅性也对课堂教学有着促进作用,通过一年多的微格实训,师范生应该都积累了一些教学的方法,但我发现,在面对学生时,师范生会不自然的紧张,导致范唱、范奏歌曲的效果不佳。若是完整度达不到,会直接影响音乐课的美感,对学生的感染力也不够,不能把学生带入到老师设定好的教学情景中去,那么学生就不能深刻的体会整首歌的情绪,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4.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关注过少
教师在实行教学活动的经过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引导,以辅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在引导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我的观察,我了解到师范生对这类的学生关注过少,学生自己不能单独完成老师的给出的任务,可能就会慢慢失去学习的热情。
三、老师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上存在的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对课程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可以让老师较为轻松的教学,学生愉快的学习歌曲,从而优化教与学的效果。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按照新课标的三个维度表述,老师与学生之间认识时间较短,对学生的现状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能按照情况制定计划,所以教学目标得不到充分体现。
2.学习进度过快
通常老师都会认为,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教师在教学上的合理设计,会是获得好的教学成效的重要要素。但是我在旁听师范生的课时,和我自己对于学生的反馈以及课后的总结,我观察到师范生上课的进度容易偏快,学生对前半部分的知识理解不了,后面的部分学习起来就会相对困难,对歌曲的情绪、感情也不能深入理解,就算歌曲完整的学习了,但学习的效果也不佳。
3.内容缺乏多样性
音乐具有审美性,在课堂上若只是枯燥的讲解,而不加入其他听觉或视觉上的内容,就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若是加入学生喜爱的小游戏或律动等,学生不仅仅会提起学习的兴趣,也能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四、总结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音乐,教师通过组织教学,以及语言的描述或者情境的创设,让无形的音乐具体化,培养学生在认知音乐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教学等来完整的开展音乐课。音乐课本身是一门审美教学,教师在音乐课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而组织教学的最终的目的还是感受音乐的美,通过感受音乐的美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来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重难点。
参考文献:
[1]罗炜,《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03第一版
[2]尹红,《音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學出版,2002-02 第一版
[3]郑莉 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004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