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光年间,人们站在六百多米宽的珠江岸边时,会惊讶地发现,在谷埠(长堤对开江面)、沙面一带江面上,似乎存在着另一座“广州城”,成千上万的船只,密密麻麻,几乎铺满江面,构成了一个迷宫般的水上城寨,外国人管它叫“floating city”(水上城市)。
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中,细致地描述了这个水上的壮观场景。他写道:“河面上挤满了本地船只,包括那些现在差不多完全绝迹的沿海航行的中国帆船。当时它们航行于中国南北各口岸、西里伯斯岛、婆罗洲、爪哇、新加坡,以及马尼拉等。一长列盐船排在珠江南岸,这些船从电白和澳门的西南海岸把盐运到这里。”他说,从内地来的货船、客船、疍家艇和内地来的船艇、官府的巡逻船及花艇等,数量十分惊人。“此外,还有舢板,以及来往的渡船,还有一些剃头艇和出售各种食物、衣服、玩具及岸上店铺所出售的日用品的艇等;另外还有算命和耍把戏的艇——总而言之,这简直是一座水上浮城。这条江给人一种极好的感觉——毫不停息的活动,低微的噪音,生机勃发和愉快欢畅。”这是站在一个旅游者角度的观感。乾隆年间随马戛尔尼使团来过广州的安德森(Anderson),以敬畏的语气总结:“在这条宽阔的河流航行所带来震撼让人无法形容。”
谷埠汇聚了无数脂粉寮,也就是伍锐麟说的“娱乐艇”。低级的自称推拿艇、酒菜艇,乌篷船头挂着一盏荧荧小灯,随波漂荡。穿着大襟衫的艇妹,一边摇橹一边唱:“买花哩,买花哩,买到桥头一朵花。”男人趁夜色爬到艇上,一壶比水鬼还淡的酒,一碟南乳花生,和艇妹打情骂俏一番,听一两段《叹五更》,说些胡编乱造的故事,就消磨了一个晚上。广州人把这叫作“蠄蟝局”。
高级的“娱乐艇”叫紫洞花艇,错彩镂金,灯彩辉煌,极尽纷华靡丽。出身官宦家庭的公子哥张心泰,在《粤游小志》這本书中,描写紫洞花艇:“艇有两层,谓之横楼,下层窗嵌玻璃,舱中陈设灯洋镜,入夜张灯,远望如万点明星照耀江面。纨绔子弟,选色征歌,不啻身到广寒,无复知有人间事。”当过番禺县教谕的刘世馨在《粤屑》中,也有类似的摹述:“裙屐少年,冶游公子,日集于楼船寮馆之间,庖厨精美,珍馐毕备,喧闹达旦。当夫明月初升,晚潮乍起,小艇如梭,游人若市。卖花声过,素馨、茉莉之香,阵阵扑鼻,莫不往来穿插于曲港之间。十里繁灯,朗争星斗,而亭台箫鼓,画舫笙歌,锽聒杂沓之声不绝,真消金之窝,迷魂之阵。”
一年中有一个日子,陆上人家与水上人家共同狂欢的,那就是端午扒龙舟。端午节在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这一天,人们纷纷在门前插艾,挂葛藤、菖蒲,用雄黄、艾绒、苍术熏烟驱除瘟疫,打午时水,包粽子,还有扒龙舟。清同治朝《番禺县志》载:“五月,自溯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叶,以象阴阳包裹。浴女兰汤,饮菖蒲、雄黄醴,以辟不祥。士女乘舫观竞渡海珠,买花果于蛋(疍)家女艇中。”
珠江三角洲各处都有端午扒龙舟的活动,广州以车陂、猎德、石牌、杨箕、棠下、官洲和泮塘各村最为热闹。俗谚云:“四月八,龙船随海滑。”每年夏历四月初八“起龙舟”(亦称“龙出水”)。清同治朝《番禺县志》又载:“四月八日‘浴佛’,采面荭榔,捣百花叶为饼。是日江上陈龙舟,曰‘出水龙’。”这天各村都会举行拜祭仪式,燃放炮仗,把平日埋在河涌淤泥中的龙舟挖出来,清洗、舀水,然后搬到岸上,再用船灰执漏、上桐油,放在岸边晾晒。龙舟有用坤甸木做的,也有用樟木做的。坤甸木结构细匀,材质硬重,不太适合龙舟竞赛,但强韧耐腐,抗蛀力强,置于潮湿处也不会朽烂,在水中越浸越坚实。
夏历四月二十前后,择一个好日子,进行“推水采青”。“推水”也称“进水”,即是采青。是日人们张旗鼓,备仪采,以烧猪、元宝、香蜡拜祭北帝,禀告神明即将扒龙船,祈求神明保佑龙船活动一切顺利,平平安安。然后为龙舟安装上龙头和龙尾,重新上彩、点睛。桡手(俗称“扒仔”)举着罗伞,敲着铜锣,把禾青分别放在龙头和龙尾,在龙船中间的神庵请上供奉的神灵,用意是让“神龙”吃饱,精神焕发,保佑今年诸事顺利、生生猛猛、五谷丰登、扒龙活动平安。
按传统习俗,家有白事的村民和怀有身孕的妇女不宜围观采青;围观者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女士不能触碰龙船上的禾青。完成“推水”仪式以后,端午“扒龙船”活动便正式开始了。身强力壮的桡手登上龙舟。每条龙舟视其大小不同,平均需要五六十名桡手。在一片喧天锣鼓的助威声中,桡手们动作整齐划一,齐声发出“嗬呦,嗬呦”的吆喝,船头有一位旗手,观察前方,挥舞小旗,校正航向,艄工随旗手所指,掌舵前进;龙舟中的大鼓是总司令,头桡、二桡跟随着鼓声的节奏,全船桡手则跟随着头桡、二桡的节奏,一起一落划桨,所谓“以旗为眼,以鼓为节”。龙舟在河涌上来回游弋,不时燃放炮仗助威。
扒龙舟有“趁景”与“斗标”之分。前者是龙舟到表村访问,联络感情,每年夏历五月初一到初五,是各村互相进行龙船探亲趁景的日子,各村在岸边设景,准备若干红凌、白凌龙船饼等,给桡手补充体力和招待其他表村(兄弟村之间常以“表亲”相称)来“趁景”的龙舟。后者是放标比赛,也就是“赛龙夺锦”活动。端午前由一村向表村发出邀请,谓之“招景”;表村接受邀请,谓之“应景”。龙船景当日,如约派龙舟前往主办龙船景的村落探访,就叫“趁景”。按照传统习俗,来趁景的龙船会在招景处来回划几趟,然后上岸给河神上香礼拜,递上“龙船柬”给主人方,主人方招待他们休息吃饼,并回一封“谢帖”,对他们来趁景表示感谢。趁景的龙船在离开前,还要再划两三个来回,以表谢意,这叫“回龙”。
传统的斗标,都是选在比较宽阔和没有弯道的河涌或江面进行,中间设浮标或立竿划界,使两支船队不能越界。比赛时鸣锣擂鼓,夹岸呐喊震耳。龙舟尤如一条条出水蛟龙,在水上腾飞,势若排山倒海。头尾旗手在折返点和冲刺点必须各夺一旗(青),而且在冲刺点夺旗(青)后,头旗手必须在船上停留数秒不落水才为胜。比赛途中越出赛道,阻碍别的船前进,或有人落水都算输。经过几轮比赛,获胜者即为“状头”(冠军)。获主办者授予“状头”锦标,簪花挂红于该龙舟之上,并大排宴席庆祝,以示荣耀。 扒龙舟活动结束后,还要举行“送龙”“藏龙”仪式。把龙舟重新埋到河涌泥底,等待明年再挖出来。全村一起吃“龙船饭”,庆祝活动圆满结束。菜式通常有九个或十个,九个菜寓意“九子登科”“长长久久”,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席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大家互诉亲情、友情、兄弟情。
广州人什么节庆活动,都免不了要大吃一顿。在端午前常出现的龙船饼,其实是多种广式糕点的总称,包括红凌饼、白凌饼、黄凌饼、核桃酥、鸡蛋糕等。由于是端午节扒龙船时必备的食品,故称“龙船饼”。其实相同的糕饼出现在婚嫁时,也可称作“嫁女饼”。名称不同,品种都是大同小异。
酥饼的做法是把水、油、面粉和成饼皮,再用猪油和面搓成酥芯,加上馅料,烘烤而成。白凌饼的馅料,由白糖、椰丝、芝麻、花生、南北杏做成,味道相对香甜可口,五种馅料寓意五子登科、五谷丰登,再经过猪油和面搓成的酥芯,经烘烤后,油而不腻。红凌饼的馅料,主料为莲蓉,除白糖、椰丝、芝麻、花生、南北杏食材外,还加入糖冬瓜等,莲蓉馅寓意连年有余、荣华富贵,口感偏柔滑香甜。还有一种黄凌饼,皮呈淡黄色,和白凌饼红凌饼外表近似,只是颜色不同而已。主要的馅料是冰肉(用糖酒腌过的肥猪肉),现在多改用叉烧,再用香麻油调和,口感较为肥腻。龙船饼多种多样了,除了上述品种外,还有核桃酥、皮蛋酥、莲蓉酥、豆沙酥、冬蓉酥、爽糖酥等。
端午扒龙舟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吃龙船饭。有一种龙船饭是招待龙船手的,通常是六个菜,有时会加上鸡肉、烧鹅等家常肉菜,变成“九菜一汤”。一方面是出于节约,另一方面也是怕菜式太丰富、肥腻会影响龙舟手的体能。六个菜中必有一道冬瓜、薏米、木棉花煲猪骨,主要为了袪除暑气。还有就是把豆角粒、辣椒圈、咸萝卜、花生粒混在一起炒成下饭菜。豆角粒去水气,辣椒圈刺激胃口,咸萝卜补充盐分,花生粒补充体能。活动最后那餐称为“散标饭”,吃过散标饭,意味着一年一度的龙舟活动结束了。
吃大盆菜也是岭南地区龙船饭常有的形式。传统大盆菜用料有萝卜、枝竹、鱿鱼、猪皮、冬菇、炆鸡、鱼球和猪肉;现在的大盆菜用料更加丰富,包括猪、鸡、鸭、鹅、鱼、虾、蟹、冬菇、鱼球等,配料则有鱿鱼、虾干、猪皮、枝竹、萝卜等。材料一层一层有序地叠进大盆之中,烹饪时汁液往下渗,因此吃的时候一层一层往下吃,一层比一层更有滋味。用大盆菜招待村民与宾客,显得更加亲热,也更加热闹。总之,在广州,吃是所有节日的永恒主题之一。
20世纪初,受美国华盛顿城市规划及城市美化运动影响,“花园城市”“田园城市”一类概念,在中国大行其道。1921年孙科担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时,就把欧美近代城市规划中的“田园城市”理论,引入广州,提出限期把东山一带的丛墓迁走,在松岗、竹丝岗、马棚岗一带建筑新式住宅区,把孙中山的“新市街”设想,付诸实现。
1929年制订《广州政府施政计划书》;1930年再由工务局编订《广州工务实施计划》,确定了广州市区范围与界线、城市功能分區、珠江南岸发展计划和确定了道桥建设与内河堤岸建设规划。林云陔把广州未来的住宅区,划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在老城区、西村和珠江南岸一带兴建平民住宅区,二是在东山兴建模范住宅区,三是在石牌、员村一带兴建园林住宅区。
广州市近代许多重大的市政建设项目,都是在林云陔任内启动或完成的,包括兴建海珠桥、市府合署楼、中山纪念堂、越秀山仲元图书馆、文德路中山图书馆、高第街平民宫、越秀山水塔、东山水塔,修复越秀山镇海楼,改建为广州博物院;开辟和修整城区马路。1928年,广州市政府组织筹备委员会,公布《修正筹建广州市模范住宅区章程》,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和建筑工作。根据规划,整个模范住宅区的总面积为40.8万平方米。
模范区第一期的建设,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了。拓宽旧马路,开辟新马路,通电、通水、通车、通电话,铺设地下排水管道,兴建新式住宅,各项工程,紧锣密鼓,次第兴办。警察局东山四区二分署负责在区内调查户口;清除各马路和街道的阻碍物和污秽物,清洁环境,改善观瞻。林云陔身为市长,整躬率物,在大水牛岗侧购寺右村土地一幅,兴建邸宅,1929年成为第一位入住模范村的“村民”。
1930年,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总指挥陈济棠在村里兴建公馆,从而确立了梅花村在松岗模范区的中心地位。陈济棠公馆是一座园林式的别墅建筑,位置在林云陔公馆的西面。公馆分为主楼、后楼、东楼和西楼,中间用天桥连接。清水红砖,雄伟的圆柱、高大的窗口,气势不凡,四周种满了郁郁葱葱的龙眼树、鸡蛋花树和凤凰树。
陈济棠,字伯南,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7)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次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1928年,陈济棠升任第四军军长,次年任第八路军总指挥,其后又将第八路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
陈济棠落户模范村后,广东几乎所有高官显宦,都争相在村里盖房子。先后入住的有国民党元老古应芬、萧佛成,陈济棠的哥哥、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务处长陈维周,广东省政府委员及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陆匡文,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兼土地局局长陆幼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民政厅厅长林翼中,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厅长兼财政部广东财政特派员区芳浦,继林云陔任广州市市长的刘纪文,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军长李扬敬,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缪培南,第六十二师师长香翰屏,第一集团军副参谋长杜益谦,广东空军第一大队长黄光锐等大批军政要员。
以村中纵向的西马路为界,西面是陈济棠和陈维周、区芳浦、李扬敬、林时清等亲信的住宅区,东面是以古应芬、林云陔、萧佛成为代表的国民党元老派的住宅区。模范村成了广东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权力中心,陈济棠俨然成为“村长”,在这里处理公务,发号施令。广东、广州的许多重要建设规划,都是在模范村商议、决定的。
1932年8月,广州市政府公布《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这是广州市第一部正式的城市规划文件,主要内容有:把全市地域划分为工业、住宅、商业、混合四个功能区。其中工业区分布在临江一带,如西村、石围塘东南部、牛角围、牛牯沙、罗冲围等处。原有的商业区在旧城区内,新辟的商业区设在黄沙铁路以东,珠江南岸西北部,东山以东,省府合署地点以西一带。住宅区分为两种,一是风景优美的住宅区,分布在珠江南岸中、北部,东山以东一带以及车陂东部、白云山至飞鹅岭之东南麓等处;二是工人住宅区,主要分布在与工业区毗邻的地方,如市西泮塘及芳村茶滘等地。 模范村已初具规模,范围包括福今路东西两侧,三育路以南大片,中山一路以北地区。全部马路都铺上了沥青,排水大渠亦已筑成。政府规定,住宅区新开辟的30米宽马路两旁,均要求栽种三行树木;25米宽的也要种植树木。绿化树种以马尾松、桉树、白千层等为多。安老院东边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北街与东马路交汇的东南角是一个球场。西马路以东,南街以南也有一个操场,再往东是市立第八十八小学校,位置挨着今中山一路。模范村西南角(今育才中学)是广九铁路的苗场。西北角(今广东省气象局处)有一所临时疗病院。西、北、东边还保留着一些菜地。警察局在村内设有派出所,派驻20名警察,加上各高官显宦都配有警卫人员,因此治安良好。1932年5月19日在第七次市政会议上,新上任的广州市市长刘纪文提议,把模范村改名为梅花村,获得会议通过。自此有梅花村之名。
1936年,陈济棠联合桂系发动反蒋(介石)的“两广事变”。失败后被免职,出洋游历,模范村的建设因此停顿,只完成了松岗模范区的住宅和马路的主要部分,其他公共设施项目,如幼儿园、游乐场、图书馆等,则大部分未实施建设。
计划中的平民住宅区,以兴建大南路平民宫为起步,逐步推进。拆城墙后,在城墙基上开拓了大南路,路的东头原为大南门,因此得名。与大南路并行有一条仙湖街,是挨着城墙的街道,清代康、雍年间,建有三座纪念祠,一为濂溪祠,祀周敦颐;一为白沙祠,祀陈献章;一为朱文公祠,祀朱熹。
仙湖街名字,很有一些来历,因与南汉时的仙湖(西湖)相邻而得名。文溪西支(今吉祥路)流入西湖,再从仙湖街汇入珠江,南汉时建有宝石桥,残迹清代尚存。明代六脉渠正南一脉由此处出城,与昔日南汉时湖水出城的水窦相同。由于六脉渠年久淤塞,仙湖街一带常遭水浸。雍正十二年(1734)五月大雨,仙湖街、清源巷、书坊街同遭水灾。
仙湖街有惠福巷,传说是金花娘娘的出生地。附近原来有一座灵应祠,祀金花娘娘,相传妇女求子,诚感咸应,后因岁久圮毁。成化五年(1469),巡抚都御史陈濂在旧址兴建金华夫人庙(金花庙),香火复盛。前往祈嗣的妇女,络绎不绝。这座庙在明、清两代,多次被官府拆毁,然民间信仰,根深蒂固,屡毁屡建,最后迁到了珠江南岸石鳌村。大南路开通后,历史悠久的仙湖街,遂成了一条与大南路平行的内街。
1930年11月,广州市第一座平民宫,在大南路原省政府军事厅旧址,奠基动工。由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师林克明负责设计,《广州市政公报》说,“一切务求美观、庄伟”。
按市政府制定的《平民宫建设简章》要求,开办平民宫的目的,是“为谋一般无地寄宿之平民及工人利便起见”,应多多设置床铺,以广收容,而利普及;还应附设新式厕所、浴室,并隨时清洁,以重卫生;要有图书馆、阅览室及夜校,以便工余修业而增长工人知识;要有游戏运动的场所,以便工余有正当娱乐。
1931年12月15日,平民宫正式启用,在平民宫二楼举行简单而热闹的开幕典礼。主礼台四面花团锦簇,台下宾客云集。粤路总工会赠送了一条长长的贺词横幅:“努力建设,惠及平民;幈幪大厦,百度维新。同人恭祝,如月之恒;幸参盛典,载道欢腾。”悬挂在主礼台上方。政府的银乐队,奏响欢快的乐曲,程天固发表演讲。他说,今天广州的人口,富者仅两成,贫苦大众占七成,市民有自己房产者是极少数,租屋住的人甚多。今天平民宫落成了,每月仅收回些少租金,贫苦而单身人士即可入住。但平民宫毕竟地方有限,对于广大贫苦民众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
他当场宣布,市政府有一个宏远的计划:再建筑平民住宅900所。希望富有者能共襄盛举,完成这桩美事,让贫苦者有屋住,广州的社会秩序才会稳宁。近期的目标,希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建成500间平民所,每间有三房一厅,每间建筑费约1000元,大约每月每间收回租银三四元。但目前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当天,平民宫开始为有意入住者登记。几千名参观者,把大南路挤得水泄不通,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热气腾腾,附近卖油炸鬼、芋头糕的小摊档,卖“郭什”(牛羊肉)的店铺和卖茶叶、羊咩包、酥烧卖、饼子、馍馍等各种回民食品的小店铺,都生意大旺。热闹,嘈杂,欢笑,叫嚷,喜气洋洋,步履轻快,每个人都从心底感到兴奋,整条街如同欢乐的河流一般。
刘纪文市长在《平民宫记》中写道:“万间广厦,古叹其难,虽市府加设平民宿舍,从事补苴,而芸芸市民尚多无以为家之叹。”政府希望多多兴建平民宿舍,以解决低下阶层的住宿问题。1934年,陈济棠提倡并发起筹集巨款,由市府设计建造劳工住宅,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者,计有八旗会馆第一号、八旗会馆第二号、又居里第一号、又居里第二号、海珠桥南边桥脚和海珠桥北边桥脚等六处劳工住所。海珠桥南斜坡下为第一劳工安集所,北斜坡下为第二劳工安集所,分别设有士敏土上下床位220个和312个,限于男性劳工可入所留宿,每晚每人收暂宿费铜仙二枚,日间不得在所内留宿。自此露宿街头的人少了,街道也干净了许多。
拆城墙筑马路以后,市面日益繁荣。百货业户如栉比,绫罗绸缎、西装革履、胭脂水粉、毛巾雨伞,土洋杂陈,包罗万象。饮食业门如鳞次,茶楼酒家,中餐西餐,各擅胜场,飞潜动植,炒煎焗炆,炸煲炖扣,样样精美。服务业多如星布,裁缝染洗、理发梳头、照相裱画、旅游住宿,宾至如归,无微不至。娱乐业更是繁如丝纷,电影粤剧、音乐歌舞,笙箫管笛,吹拉弹唱,各种形式的表演,昼夜不停。
不少具有岭南风情的骑楼街,相继兴建,大南路是其中之一,还包括惠爱路、海珠南路、大新路、一德路、泰康路、文明路、丰宁路、太平路、中华路(解放路)、永汉路(北京路)、维新路(南段)、长堤大马路、靖海路等。由于骑楼是私人投资兴建,设计也就各施各法,任意发挥,有仿哥特式的,有南洋式的,有复古主义的,有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有巴洛克的,也有洛可可的,几乎西方建筑中的元素,骑楼无不尽备,构成广州街头一轴长长的风景画,纷繁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在“花园城市”“田园城市”观念影响下,政府对究竟是发展骑楼街,还是绿化街,一直举棋不定,颇有鱼与熊掌的犹豫。
惠福路是政府建绿化街的试点。惠福路在清代分几段,互不相通,东为惠福巷,中段为早亨坊,民国时打通扩筑为马路,按当时的市政规划,惠福路是一条绿化路,沿街植樹,不建骑楼。设计者聪明地选择大叶榕作为路树。这种树较为粗生,成长迅速,很快便形成了一条交柯覆盖的绿色长廊。惠福路是广州建成的第一条绿化马路,在取得经验之后,陆续在其他马路推广,而树种也变得丰富多样,有细叶榕、尤加利、楹树、银桦、木棉、石栗等,把广州的街道装点得郁郁葱葱,四季如春。
在这个亚热带城市,人们一如既往地热爱鲜花。双门底大街扩宽为永汉路后,沿街的牌坊、庙宇全部拆去。以前广州的常年鲜花市场,以各个城门为主,而只在除夕前,才在城内主要街道设大型花市。双门底的除夕花市,至少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已经形成。清人张心泰的《粤游小志》有记:“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清人徐澄溥的《岁暮杂诗》咏双门底花市:“双门花市走幢幢,满插箩筐大树秾。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
自从双门底开辟为大马路后,每年腊月二十至除夕夜的花市,规模更大,也更热闹了。从原藩署前一直到教育路、西湖路一带,全部成为茉莉、含笑、绯桃、月季、菊花、茶花、夜合、珠兰、白兰、玫瑰、夜来香的海洋。后来,桨栏路也开设花市,马路两旁摆满了芍药、吊钟、柑桔、水仙、大丽花,粉白黛绿,姹紫嫣红。许多卖字画、古玩、杂架、冬果、陶瓷、漆器的摊档,夹杂在万花丛中。
从东山来的军政要人、东山少爷、番书仔、斯士她,从西关来的西关小姐、西关亚瓜、凑仔婆、梳傭老妇,还有从大南路平民宫来的工人大佬、趿屐友、流浪汉,汇聚一街,摩肩接踵,享受这欢乐的一刻。欧阳山在《三家巷》中描写1925年的花市:“那里灯光灿烂,人山人海。桃花、吊钟、水仙、腊梅、菊花、剑兰、山茶、芍药,十多条街道的两旁都摆满了。人们只能一个挨着一个走。笑语喧声,非常热闹。”
直到迎接大年初一到来的炮仗声在全城爆响,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才告结束。花市散后,由当地的庙祝、更夫负责清扫场地,后来改由各花档档主向警局缴费,由警局派人清洁。岁暮花市是广州人过新年的习俗,流传至今,称之为“逛花街”。
鲜花于广州人而言,不仅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装饰,而且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广州人一见到鲜花,往往会很自然地接受“繁荣兴旺”的暗示。有一位在下九路开绸缎铺的老板,已快要破产了,对外却谎称找到了新股东,准备扩充营业。为了让人相信,他在除夕夜买回大株桃花,摆在铺头。其他行家一见桃花盛开,便像中蛊毒一样信了他的谎言,向他赊出大批货物,结果这老板还没等桃花谢尽,已卷货潜逃了。事后大家纷纷自嘲:“看他桃花开得这么靓,怎么会估到骗人呢?”广州人对鲜花,就是如此毫无免疫力。
1930年代修筑的绿化路,还有维新路(北段)、法政路、越秀北路、应元路等。据政府的统计,到1934年,全市已种植路树万余株,品种有石栗、大叶榕、细叶榕、尤加利、银桦、南洋楹、紫荆、黄槐、金合欢、梧桐、相思、秋枫、红豆、木棉、阴香等。绿荫深处,烦嚣的市声,也有了清凉之意。
责任编辑:杨 希
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中,细致地描述了这个水上的壮观场景。他写道:“河面上挤满了本地船只,包括那些现在差不多完全绝迹的沿海航行的中国帆船。当时它们航行于中国南北各口岸、西里伯斯岛、婆罗洲、爪哇、新加坡,以及马尼拉等。一长列盐船排在珠江南岸,这些船从电白和澳门的西南海岸把盐运到这里。”他说,从内地来的货船、客船、疍家艇和内地来的船艇、官府的巡逻船及花艇等,数量十分惊人。“此外,还有舢板,以及来往的渡船,还有一些剃头艇和出售各种食物、衣服、玩具及岸上店铺所出售的日用品的艇等;另外还有算命和耍把戏的艇——总而言之,这简直是一座水上浮城。这条江给人一种极好的感觉——毫不停息的活动,低微的噪音,生机勃发和愉快欢畅。”这是站在一个旅游者角度的观感。乾隆年间随马戛尔尼使团来过广州的安德森(Anderson),以敬畏的语气总结:“在这条宽阔的河流航行所带来震撼让人无法形容。”
谷埠汇聚了无数脂粉寮,也就是伍锐麟说的“娱乐艇”。低级的自称推拿艇、酒菜艇,乌篷船头挂着一盏荧荧小灯,随波漂荡。穿着大襟衫的艇妹,一边摇橹一边唱:“买花哩,买花哩,买到桥头一朵花。”男人趁夜色爬到艇上,一壶比水鬼还淡的酒,一碟南乳花生,和艇妹打情骂俏一番,听一两段《叹五更》,说些胡编乱造的故事,就消磨了一个晚上。广州人把这叫作“蠄蟝局”。
高级的“娱乐艇”叫紫洞花艇,错彩镂金,灯彩辉煌,极尽纷华靡丽。出身官宦家庭的公子哥张心泰,在《粤游小志》這本书中,描写紫洞花艇:“艇有两层,谓之横楼,下层窗嵌玻璃,舱中陈设灯洋镜,入夜张灯,远望如万点明星照耀江面。纨绔子弟,选色征歌,不啻身到广寒,无复知有人间事。”当过番禺县教谕的刘世馨在《粤屑》中,也有类似的摹述:“裙屐少年,冶游公子,日集于楼船寮馆之间,庖厨精美,珍馐毕备,喧闹达旦。当夫明月初升,晚潮乍起,小艇如梭,游人若市。卖花声过,素馨、茉莉之香,阵阵扑鼻,莫不往来穿插于曲港之间。十里繁灯,朗争星斗,而亭台箫鼓,画舫笙歌,锽聒杂沓之声不绝,真消金之窝,迷魂之阵。”
一年中有一个日子,陆上人家与水上人家共同狂欢的,那就是端午扒龙舟。端午节在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这一天,人们纷纷在门前插艾,挂葛藤、菖蒲,用雄黄、艾绒、苍术熏烟驱除瘟疫,打午时水,包粽子,还有扒龙舟。清同治朝《番禺县志》载:“五月,自溯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叶,以象阴阳包裹。浴女兰汤,饮菖蒲、雄黄醴,以辟不祥。士女乘舫观竞渡海珠,买花果于蛋(疍)家女艇中。”
珠江三角洲各处都有端午扒龙舟的活动,广州以车陂、猎德、石牌、杨箕、棠下、官洲和泮塘各村最为热闹。俗谚云:“四月八,龙船随海滑。”每年夏历四月初八“起龙舟”(亦称“龙出水”)。清同治朝《番禺县志》又载:“四月八日‘浴佛’,采面荭榔,捣百花叶为饼。是日江上陈龙舟,曰‘出水龙’。”这天各村都会举行拜祭仪式,燃放炮仗,把平日埋在河涌淤泥中的龙舟挖出来,清洗、舀水,然后搬到岸上,再用船灰执漏、上桐油,放在岸边晾晒。龙舟有用坤甸木做的,也有用樟木做的。坤甸木结构细匀,材质硬重,不太适合龙舟竞赛,但强韧耐腐,抗蛀力强,置于潮湿处也不会朽烂,在水中越浸越坚实。
夏历四月二十前后,择一个好日子,进行“推水采青”。“推水”也称“进水”,即是采青。是日人们张旗鼓,备仪采,以烧猪、元宝、香蜡拜祭北帝,禀告神明即将扒龙船,祈求神明保佑龙船活动一切顺利,平平安安。然后为龙舟安装上龙头和龙尾,重新上彩、点睛。桡手(俗称“扒仔”)举着罗伞,敲着铜锣,把禾青分别放在龙头和龙尾,在龙船中间的神庵请上供奉的神灵,用意是让“神龙”吃饱,精神焕发,保佑今年诸事顺利、生生猛猛、五谷丰登、扒龙活动平安。
按传统习俗,家有白事的村民和怀有身孕的妇女不宜围观采青;围观者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女士不能触碰龙船上的禾青。完成“推水”仪式以后,端午“扒龙船”活动便正式开始了。身强力壮的桡手登上龙舟。每条龙舟视其大小不同,平均需要五六十名桡手。在一片喧天锣鼓的助威声中,桡手们动作整齐划一,齐声发出“嗬呦,嗬呦”的吆喝,船头有一位旗手,观察前方,挥舞小旗,校正航向,艄工随旗手所指,掌舵前进;龙舟中的大鼓是总司令,头桡、二桡跟随着鼓声的节奏,全船桡手则跟随着头桡、二桡的节奏,一起一落划桨,所谓“以旗为眼,以鼓为节”。龙舟在河涌上来回游弋,不时燃放炮仗助威。
扒龙舟有“趁景”与“斗标”之分。前者是龙舟到表村访问,联络感情,每年夏历五月初一到初五,是各村互相进行龙船探亲趁景的日子,各村在岸边设景,准备若干红凌、白凌龙船饼等,给桡手补充体力和招待其他表村(兄弟村之间常以“表亲”相称)来“趁景”的龙舟。后者是放标比赛,也就是“赛龙夺锦”活动。端午前由一村向表村发出邀请,谓之“招景”;表村接受邀请,谓之“应景”。龙船景当日,如约派龙舟前往主办龙船景的村落探访,就叫“趁景”。按照传统习俗,来趁景的龙船会在招景处来回划几趟,然后上岸给河神上香礼拜,递上“龙船柬”给主人方,主人方招待他们休息吃饼,并回一封“谢帖”,对他们来趁景表示感谢。趁景的龙船在离开前,还要再划两三个来回,以表谢意,这叫“回龙”。
传统的斗标,都是选在比较宽阔和没有弯道的河涌或江面进行,中间设浮标或立竿划界,使两支船队不能越界。比赛时鸣锣擂鼓,夹岸呐喊震耳。龙舟尤如一条条出水蛟龙,在水上腾飞,势若排山倒海。头尾旗手在折返点和冲刺点必须各夺一旗(青),而且在冲刺点夺旗(青)后,头旗手必须在船上停留数秒不落水才为胜。比赛途中越出赛道,阻碍别的船前进,或有人落水都算输。经过几轮比赛,获胜者即为“状头”(冠军)。获主办者授予“状头”锦标,簪花挂红于该龙舟之上,并大排宴席庆祝,以示荣耀。 扒龙舟活动结束后,还要举行“送龙”“藏龙”仪式。把龙舟重新埋到河涌泥底,等待明年再挖出来。全村一起吃“龙船饭”,庆祝活动圆满结束。菜式通常有九个或十个,九个菜寓意“九子登科”“长长久久”,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席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大家互诉亲情、友情、兄弟情。
广州人什么节庆活动,都免不了要大吃一顿。在端午前常出现的龙船饼,其实是多种广式糕点的总称,包括红凌饼、白凌饼、黄凌饼、核桃酥、鸡蛋糕等。由于是端午节扒龙船时必备的食品,故称“龙船饼”。其实相同的糕饼出现在婚嫁时,也可称作“嫁女饼”。名称不同,品种都是大同小异。
酥饼的做法是把水、油、面粉和成饼皮,再用猪油和面搓成酥芯,加上馅料,烘烤而成。白凌饼的馅料,由白糖、椰丝、芝麻、花生、南北杏做成,味道相对香甜可口,五种馅料寓意五子登科、五谷丰登,再经过猪油和面搓成的酥芯,经烘烤后,油而不腻。红凌饼的馅料,主料为莲蓉,除白糖、椰丝、芝麻、花生、南北杏食材外,还加入糖冬瓜等,莲蓉馅寓意连年有余、荣华富贵,口感偏柔滑香甜。还有一种黄凌饼,皮呈淡黄色,和白凌饼红凌饼外表近似,只是颜色不同而已。主要的馅料是冰肉(用糖酒腌过的肥猪肉),现在多改用叉烧,再用香麻油调和,口感较为肥腻。龙船饼多种多样了,除了上述品种外,还有核桃酥、皮蛋酥、莲蓉酥、豆沙酥、冬蓉酥、爽糖酥等。
端午扒龙舟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吃龙船饭。有一种龙船饭是招待龙船手的,通常是六个菜,有时会加上鸡肉、烧鹅等家常肉菜,变成“九菜一汤”。一方面是出于节约,另一方面也是怕菜式太丰富、肥腻会影响龙舟手的体能。六个菜中必有一道冬瓜、薏米、木棉花煲猪骨,主要为了袪除暑气。还有就是把豆角粒、辣椒圈、咸萝卜、花生粒混在一起炒成下饭菜。豆角粒去水气,辣椒圈刺激胃口,咸萝卜补充盐分,花生粒补充体能。活动最后那餐称为“散标饭”,吃过散标饭,意味着一年一度的龙舟活动结束了。
吃大盆菜也是岭南地区龙船饭常有的形式。传统大盆菜用料有萝卜、枝竹、鱿鱼、猪皮、冬菇、炆鸡、鱼球和猪肉;现在的大盆菜用料更加丰富,包括猪、鸡、鸭、鹅、鱼、虾、蟹、冬菇、鱼球等,配料则有鱿鱼、虾干、猪皮、枝竹、萝卜等。材料一层一层有序地叠进大盆之中,烹饪时汁液往下渗,因此吃的时候一层一层往下吃,一层比一层更有滋味。用大盆菜招待村民与宾客,显得更加亲热,也更加热闹。总之,在广州,吃是所有节日的永恒主题之一。
20世纪初,受美国华盛顿城市规划及城市美化运动影响,“花园城市”“田园城市”一类概念,在中国大行其道。1921年孙科担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时,就把欧美近代城市规划中的“田园城市”理论,引入广州,提出限期把东山一带的丛墓迁走,在松岗、竹丝岗、马棚岗一带建筑新式住宅区,把孙中山的“新市街”设想,付诸实现。
1929年制订《广州政府施政计划书》;1930年再由工务局编订《广州工务实施计划》,确定了广州市区范围与界线、城市功能分區、珠江南岸发展计划和确定了道桥建设与内河堤岸建设规划。林云陔把广州未来的住宅区,划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在老城区、西村和珠江南岸一带兴建平民住宅区,二是在东山兴建模范住宅区,三是在石牌、员村一带兴建园林住宅区。
广州市近代许多重大的市政建设项目,都是在林云陔任内启动或完成的,包括兴建海珠桥、市府合署楼、中山纪念堂、越秀山仲元图书馆、文德路中山图书馆、高第街平民宫、越秀山水塔、东山水塔,修复越秀山镇海楼,改建为广州博物院;开辟和修整城区马路。1928年,广州市政府组织筹备委员会,公布《修正筹建广州市模范住宅区章程》,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和建筑工作。根据规划,整个模范住宅区的总面积为40.8万平方米。
模范区第一期的建设,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了。拓宽旧马路,开辟新马路,通电、通水、通车、通电话,铺设地下排水管道,兴建新式住宅,各项工程,紧锣密鼓,次第兴办。警察局东山四区二分署负责在区内调查户口;清除各马路和街道的阻碍物和污秽物,清洁环境,改善观瞻。林云陔身为市长,整躬率物,在大水牛岗侧购寺右村土地一幅,兴建邸宅,1929年成为第一位入住模范村的“村民”。
1930年,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总指挥陈济棠在村里兴建公馆,从而确立了梅花村在松岗模范区的中心地位。陈济棠公馆是一座园林式的别墅建筑,位置在林云陔公馆的西面。公馆分为主楼、后楼、东楼和西楼,中间用天桥连接。清水红砖,雄伟的圆柱、高大的窗口,气势不凡,四周种满了郁郁葱葱的龙眼树、鸡蛋花树和凤凰树。
陈济棠,字伯南,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7)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次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1928年,陈济棠升任第四军军长,次年任第八路军总指挥,其后又将第八路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
陈济棠落户模范村后,广东几乎所有高官显宦,都争相在村里盖房子。先后入住的有国民党元老古应芬、萧佛成,陈济棠的哥哥、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务处长陈维周,广东省政府委员及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陆匡文,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兼土地局局长陆幼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民政厅厅长林翼中,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厅长兼财政部广东财政特派员区芳浦,继林云陔任广州市市长的刘纪文,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军长李扬敬,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缪培南,第六十二师师长香翰屏,第一集团军副参谋长杜益谦,广东空军第一大队长黄光锐等大批军政要员。
以村中纵向的西马路为界,西面是陈济棠和陈维周、区芳浦、李扬敬、林时清等亲信的住宅区,东面是以古应芬、林云陔、萧佛成为代表的国民党元老派的住宅区。模范村成了广东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权力中心,陈济棠俨然成为“村长”,在这里处理公务,发号施令。广东、广州的许多重要建设规划,都是在模范村商议、决定的。
1932年8月,广州市政府公布《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这是广州市第一部正式的城市规划文件,主要内容有:把全市地域划分为工业、住宅、商业、混合四个功能区。其中工业区分布在临江一带,如西村、石围塘东南部、牛角围、牛牯沙、罗冲围等处。原有的商业区在旧城区内,新辟的商业区设在黄沙铁路以东,珠江南岸西北部,东山以东,省府合署地点以西一带。住宅区分为两种,一是风景优美的住宅区,分布在珠江南岸中、北部,东山以东一带以及车陂东部、白云山至飞鹅岭之东南麓等处;二是工人住宅区,主要分布在与工业区毗邻的地方,如市西泮塘及芳村茶滘等地。 模范村已初具规模,范围包括福今路东西两侧,三育路以南大片,中山一路以北地区。全部马路都铺上了沥青,排水大渠亦已筑成。政府规定,住宅区新开辟的30米宽马路两旁,均要求栽种三行树木;25米宽的也要种植树木。绿化树种以马尾松、桉树、白千层等为多。安老院东边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北街与东马路交汇的东南角是一个球场。西马路以东,南街以南也有一个操场,再往东是市立第八十八小学校,位置挨着今中山一路。模范村西南角(今育才中学)是广九铁路的苗场。西北角(今广东省气象局处)有一所临时疗病院。西、北、东边还保留着一些菜地。警察局在村内设有派出所,派驻20名警察,加上各高官显宦都配有警卫人员,因此治安良好。1932年5月19日在第七次市政会议上,新上任的广州市市长刘纪文提议,把模范村改名为梅花村,获得会议通过。自此有梅花村之名。
1936年,陈济棠联合桂系发动反蒋(介石)的“两广事变”。失败后被免职,出洋游历,模范村的建设因此停顿,只完成了松岗模范区的住宅和马路的主要部分,其他公共设施项目,如幼儿园、游乐场、图书馆等,则大部分未实施建设。
计划中的平民住宅区,以兴建大南路平民宫为起步,逐步推进。拆城墙后,在城墙基上开拓了大南路,路的东头原为大南门,因此得名。与大南路并行有一条仙湖街,是挨着城墙的街道,清代康、雍年间,建有三座纪念祠,一为濂溪祠,祀周敦颐;一为白沙祠,祀陈献章;一为朱文公祠,祀朱熹。
仙湖街名字,很有一些来历,因与南汉时的仙湖(西湖)相邻而得名。文溪西支(今吉祥路)流入西湖,再从仙湖街汇入珠江,南汉时建有宝石桥,残迹清代尚存。明代六脉渠正南一脉由此处出城,与昔日南汉时湖水出城的水窦相同。由于六脉渠年久淤塞,仙湖街一带常遭水浸。雍正十二年(1734)五月大雨,仙湖街、清源巷、书坊街同遭水灾。
仙湖街有惠福巷,传说是金花娘娘的出生地。附近原来有一座灵应祠,祀金花娘娘,相传妇女求子,诚感咸应,后因岁久圮毁。成化五年(1469),巡抚都御史陈濂在旧址兴建金华夫人庙(金花庙),香火复盛。前往祈嗣的妇女,络绎不绝。这座庙在明、清两代,多次被官府拆毁,然民间信仰,根深蒂固,屡毁屡建,最后迁到了珠江南岸石鳌村。大南路开通后,历史悠久的仙湖街,遂成了一条与大南路平行的内街。
1930年11月,广州市第一座平民宫,在大南路原省政府军事厅旧址,奠基动工。由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师林克明负责设计,《广州市政公报》说,“一切务求美观、庄伟”。
按市政府制定的《平民宫建设简章》要求,开办平民宫的目的,是“为谋一般无地寄宿之平民及工人利便起见”,应多多设置床铺,以广收容,而利普及;还应附设新式厕所、浴室,并隨时清洁,以重卫生;要有图书馆、阅览室及夜校,以便工余修业而增长工人知识;要有游戏运动的场所,以便工余有正当娱乐。
1931年12月15日,平民宫正式启用,在平民宫二楼举行简单而热闹的开幕典礼。主礼台四面花团锦簇,台下宾客云集。粤路总工会赠送了一条长长的贺词横幅:“努力建设,惠及平民;幈幪大厦,百度维新。同人恭祝,如月之恒;幸参盛典,载道欢腾。”悬挂在主礼台上方。政府的银乐队,奏响欢快的乐曲,程天固发表演讲。他说,今天广州的人口,富者仅两成,贫苦大众占七成,市民有自己房产者是极少数,租屋住的人甚多。今天平民宫落成了,每月仅收回些少租金,贫苦而单身人士即可入住。但平民宫毕竟地方有限,对于广大贫苦民众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
他当场宣布,市政府有一个宏远的计划:再建筑平民住宅900所。希望富有者能共襄盛举,完成这桩美事,让贫苦者有屋住,广州的社会秩序才会稳宁。近期的目标,希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建成500间平民所,每间有三房一厅,每间建筑费约1000元,大约每月每间收回租银三四元。但目前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当天,平民宫开始为有意入住者登记。几千名参观者,把大南路挤得水泄不通,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热气腾腾,附近卖油炸鬼、芋头糕的小摊档,卖“郭什”(牛羊肉)的店铺和卖茶叶、羊咩包、酥烧卖、饼子、馍馍等各种回民食品的小店铺,都生意大旺。热闹,嘈杂,欢笑,叫嚷,喜气洋洋,步履轻快,每个人都从心底感到兴奋,整条街如同欢乐的河流一般。
刘纪文市长在《平民宫记》中写道:“万间广厦,古叹其难,虽市府加设平民宿舍,从事补苴,而芸芸市民尚多无以为家之叹。”政府希望多多兴建平民宿舍,以解决低下阶层的住宿问题。1934年,陈济棠提倡并发起筹集巨款,由市府设计建造劳工住宅,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者,计有八旗会馆第一号、八旗会馆第二号、又居里第一号、又居里第二号、海珠桥南边桥脚和海珠桥北边桥脚等六处劳工住所。海珠桥南斜坡下为第一劳工安集所,北斜坡下为第二劳工安集所,分别设有士敏土上下床位220个和312个,限于男性劳工可入所留宿,每晚每人收暂宿费铜仙二枚,日间不得在所内留宿。自此露宿街头的人少了,街道也干净了许多。
拆城墙筑马路以后,市面日益繁荣。百货业户如栉比,绫罗绸缎、西装革履、胭脂水粉、毛巾雨伞,土洋杂陈,包罗万象。饮食业门如鳞次,茶楼酒家,中餐西餐,各擅胜场,飞潜动植,炒煎焗炆,炸煲炖扣,样样精美。服务业多如星布,裁缝染洗、理发梳头、照相裱画、旅游住宿,宾至如归,无微不至。娱乐业更是繁如丝纷,电影粤剧、音乐歌舞,笙箫管笛,吹拉弹唱,各种形式的表演,昼夜不停。
不少具有岭南风情的骑楼街,相继兴建,大南路是其中之一,还包括惠爱路、海珠南路、大新路、一德路、泰康路、文明路、丰宁路、太平路、中华路(解放路)、永汉路(北京路)、维新路(南段)、长堤大马路、靖海路等。由于骑楼是私人投资兴建,设计也就各施各法,任意发挥,有仿哥特式的,有南洋式的,有复古主义的,有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有巴洛克的,也有洛可可的,几乎西方建筑中的元素,骑楼无不尽备,构成广州街头一轴长长的风景画,纷繁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在“花园城市”“田园城市”观念影响下,政府对究竟是发展骑楼街,还是绿化街,一直举棋不定,颇有鱼与熊掌的犹豫。
惠福路是政府建绿化街的试点。惠福路在清代分几段,互不相通,东为惠福巷,中段为早亨坊,民国时打通扩筑为马路,按当时的市政规划,惠福路是一条绿化路,沿街植樹,不建骑楼。设计者聪明地选择大叶榕作为路树。这种树较为粗生,成长迅速,很快便形成了一条交柯覆盖的绿色长廊。惠福路是广州建成的第一条绿化马路,在取得经验之后,陆续在其他马路推广,而树种也变得丰富多样,有细叶榕、尤加利、楹树、银桦、木棉、石栗等,把广州的街道装点得郁郁葱葱,四季如春。
在这个亚热带城市,人们一如既往地热爱鲜花。双门底大街扩宽为永汉路后,沿街的牌坊、庙宇全部拆去。以前广州的常年鲜花市场,以各个城门为主,而只在除夕前,才在城内主要街道设大型花市。双门底的除夕花市,至少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已经形成。清人张心泰的《粤游小志》有记:“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清人徐澄溥的《岁暮杂诗》咏双门底花市:“双门花市走幢幢,满插箩筐大树秾。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
自从双门底开辟为大马路后,每年腊月二十至除夕夜的花市,规模更大,也更热闹了。从原藩署前一直到教育路、西湖路一带,全部成为茉莉、含笑、绯桃、月季、菊花、茶花、夜合、珠兰、白兰、玫瑰、夜来香的海洋。后来,桨栏路也开设花市,马路两旁摆满了芍药、吊钟、柑桔、水仙、大丽花,粉白黛绿,姹紫嫣红。许多卖字画、古玩、杂架、冬果、陶瓷、漆器的摊档,夹杂在万花丛中。
从东山来的军政要人、东山少爷、番书仔、斯士她,从西关来的西关小姐、西关亚瓜、凑仔婆、梳傭老妇,还有从大南路平民宫来的工人大佬、趿屐友、流浪汉,汇聚一街,摩肩接踵,享受这欢乐的一刻。欧阳山在《三家巷》中描写1925年的花市:“那里灯光灿烂,人山人海。桃花、吊钟、水仙、腊梅、菊花、剑兰、山茶、芍药,十多条街道的两旁都摆满了。人们只能一个挨着一个走。笑语喧声,非常热闹。”
直到迎接大年初一到来的炮仗声在全城爆响,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才告结束。花市散后,由当地的庙祝、更夫负责清扫场地,后来改由各花档档主向警局缴费,由警局派人清洁。岁暮花市是广州人过新年的习俗,流传至今,称之为“逛花街”。
鲜花于广州人而言,不仅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装饰,而且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广州人一见到鲜花,往往会很自然地接受“繁荣兴旺”的暗示。有一位在下九路开绸缎铺的老板,已快要破产了,对外却谎称找到了新股东,准备扩充营业。为了让人相信,他在除夕夜买回大株桃花,摆在铺头。其他行家一见桃花盛开,便像中蛊毒一样信了他的谎言,向他赊出大批货物,结果这老板还没等桃花谢尽,已卷货潜逃了。事后大家纷纷自嘲:“看他桃花开得这么靓,怎么会估到骗人呢?”广州人对鲜花,就是如此毫无免疫力。
1930年代修筑的绿化路,还有维新路(北段)、法政路、越秀北路、应元路等。据政府的统计,到1934年,全市已种植路树万余株,品种有石栗、大叶榕、细叶榕、尤加利、银桦、南洋楹、紫荆、黄槐、金合欢、梧桐、相思、秋枫、红豆、木棉、阴香等。绿荫深处,烦嚣的市声,也有了清凉之意。
责任编辑:杨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