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是孩子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在遵循“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准则的基础上,在常规教育中注重细节,讲究方式方法,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爱心流动,真情投入
小班幼儿年龄小,在他们入园以前,主要接触的是家里的人,当他们来到幼儿园,发现许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便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他们会出现哭闹不止或不接受老师的帮助等行为。这时,老师除了多和他们谈心交流外,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摸摸他们的头、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孩子们就会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离不开老师。有了感情的基础,也就为常规管理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路石。
二、依据年龄,细处入手
1.内容少,分解细。以洗手为例,老师在教幼儿洗手时,总是完整的示范并讲解一下洗手的整个过程,然后让幼儿操作,但小班的幼儿很难达到要求,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算两只小手洗干净了。因此,小班的老师不能粗线条的教,而必须细化某一个环节。这样,在十分具体的边讲边做的过程中,幼儿就比较容易掌握擦肥皂的要领。
2.考虑仔细、周全。教师考虑的周到,教的仔细,有利于小班幼儿良好常规的建立。过去,老师在组织小班幼儿玩皮球时,会把所有的球都放在一只或两只大筐内,孩子们在取皮球时总是拥挤争抢,取放皮球的常规也总是不好。其实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把球放进四只筐内,放的比较浅,每只筐摆放时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告诉孩子:“等他拿好了,你再拿”。这样,孩子既可以比较分散地取皮球,又能懂得当别人拿皮球时,自己要在旁边等一等,还可以避免发生混乱的现象。教师考虑得全面,设想的周到,有利于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更有利于幼儿常规习惯的养成。
3.语言明确简练,慢、轻、短。小班幼儿耐心不足,如果像开大会一样,摆事实,讲道理,他们会听不进去。但要用我们常用的上课坐好的对唱儿歌的形式“小小手!放腿上!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就比较好,孩子们就乐于说并按要求去做。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很容易进入角色。如小朋友在放杯子时,老师要求他们轻放,但发现孩子们没有做到这一要求时,老师可以说:“听,是哪一只杯子在吵架啊?这些杯子都是好朋友,应该这样说话(教师示范轻放杯子,并请出错的孩子模仿一下)对,现在他们是轻轻讲话了,才是好朋友。”按这样的方式提出要求,小班的幼儿会比较容易接受。
三、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1.树立榜样,模仿学习。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老师要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进行点名这一常规上和晨间入园时,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又能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
2.巧用图标,细化常规。通过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图标帮助小班幼儿逐渐认识和理解规则的意义,加强对规则的内化和迁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盥洗室、饮水机旁边的地上贴一些脚印,就可以指引幼儿有序排队;地上贴上一些小圆点,集体教学时幼儿就能很整齐的围坐在老师周围等,这样一来孩子就有目标了,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班级常规就显得井然有序了。
3.妙用儿歌,及时提醒。儿歌朗朗上口,短小又易记,在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可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如在洗手的时候,可让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
4.物质奖励,及时巩固。离园是一个很乱的环节,如果组织得不好,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这时就可发挥小红花的魅力。老师手举着小红花,嘴里念着儿歌:“我有许多小红花,小朋友们都爱它,请你快快坐坐好,坐好了就奖小红花。”孩子们看见后,很快就会坐好安静下来。同时,还可用红花鼓励幼儿的进步,如吃饭独立吃的、睡觉不哭的、自己入厕的等已有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老师及时表扬并奖励给小红花,就可大大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5.创设情境,寓常规于乐。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如开园初,可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找自己的标记朋友,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同时,由于小班幼儿及容易进入角色,教师设计活动时要创设一定的游戏性的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令他们主动地参与常规的练习,并使他们印象深刻。
四、齐心协力,持之以恒
班内保教人员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班内三位教师要根据班里孩子的特点,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常规管理办法,对一日生活中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达成共识,然后三个人一起来维护执行,让孩子形成常规。如孩子坐的位置、饭前饭后应该怎么坐、过度环节入厕、喝水的时间要求等,都要管理一致。也不能时有时无,更不能造成前紧后松,使幼儿的生活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
小班幼儿的常规养成是一件既辛苦又繁琐的事情,也是一件系统工程,作为小班的老师,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去认真对待,更要用十足的耐心和超凡的智慧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要求和培养。
一、爱心流动,真情投入
小班幼儿年龄小,在他们入园以前,主要接触的是家里的人,当他们来到幼儿园,发现许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便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他们会出现哭闹不止或不接受老师的帮助等行为。这时,老师除了多和他们谈心交流外,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摸摸他们的头、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孩子们就会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离不开老师。有了感情的基础,也就为常规管理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路石。
二、依据年龄,细处入手
1.内容少,分解细。以洗手为例,老师在教幼儿洗手时,总是完整的示范并讲解一下洗手的整个过程,然后让幼儿操作,但小班的幼儿很难达到要求,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算两只小手洗干净了。因此,小班的老师不能粗线条的教,而必须细化某一个环节。这样,在十分具体的边讲边做的过程中,幼儿就比较容易掌握擦肥皂的要领。
2.考虑仔细、周全。教师考虑的周到,教的仔细,有利于小班幼儿良好常规的建立。过去,老师在组织小班幼儿玩皮球时,会把所有的球都放在一只或两只大筐内,孩子们在取皮球时总是拥挤争抢,取放皮球的常规也总是不好。其实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把球放进四只筐内,放的比较浅,每只筐摆放时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告诉孩子:“等他拿好了,你再拿”。这样,孩子既可以比较分散地取皮球,又能懂得当别人拿皮球时,自己要在旁边等一等,还可以避免发生混乱的现象。教师考虑得全面,设想的周到,有利于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更有利于幼儿常规习惯的养成。
3.语言明确简练,慢、轻、短。小班幼儿耐心不足,如果像开大会一样,摆事实,讲道理,他们会听不进去。但要用我们常用的上课坐好的对唱儿歌的形式“小小手!放腿上!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就比较好,孩子们就乐于说并按要求去做。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很容易进入角色。如小朋友在放杯子时,老师要求他们轻放,但发现孩子们没有做到这一要求时,老师可以说:“听,是哪一只杯子在吵架啊?这些杯子都是好朋友,应该这样说话(教师示范轻放杯子,并请出错的孩子模仿一下)对,现在他们是轻轻讲话了,才是好朋友。”按这样的方式提出要求,小班的幼儿会比较容易接受。
三、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1.树立榜样,模仿学习。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老师要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进行点名这一常规上和晨间入园时,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又能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
2.巧用图标,细化常规。通过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图标帮助小班幼儿逐渐认识和理解规则的意义,加强对规则的内化和迁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盥洗室、饮水机旁边的地上贴一些脚印,就可以指引幼儿有序排队;地上贴上一些小圆点,集体教学时幼儿就能很整齐的围坐在老师周围等,这样一来孩子就有目标了,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班级常规就显得井然有序了。
3.妙用儿歌,及时提醒。儿歌朗朗上口,短小又易记,在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可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如在洗手的时候,可让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
4.物质奖励,及时巩固。离园是一个很乱的环节,如果组织得不好,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这时就可发挥小红花的魅力。老师手举着小红花,嘴里念着儿歌:“我有许多小红花,小朋友们都爱它,请你快快坐坐好,坐好了就奖小红花。”孩子们看见后,很快就会坐好安静下来。同时,还可用红花鼓励幼儿的进步,如吃饭独立吃的、睡觉不哭的、自己入厕的等已有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老师及时表扬并奖励给小红花,就可大大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5.创设情境,寓常规于乐。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如开园初,可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找自己的标记朋友,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同时,由于小班幼儿及容易进入角色,教师设计活动时要创设一定的游戏性的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令他们主动地参与常规的练习,并使他们印象深刻。
四、齐心协力,持之以恒
班内保教人员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班内三位教师要根据班里孩子的特点,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常规管理办法,对一日生活中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达成共识,然后三个人一起来维护执行,让孩子形成常规。如孩子坐的位置、饭前饭后应该怎么坐、过度环节入厕、喝水的时间要求等,都要管理一致。也不能时有时无,更不能造成前紧后松,使幼儿的生活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
小班幼儿的常规养成是一件既辛苦又繁琐的事情,也是一件系统工程,作为小班的老师,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去认真对待,更要用十足的耐心和超凡的智慧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要求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