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德不仅是一种品质和修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新时代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要坚持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本文希望立足积极心理学的层面,探索加强和优化中职师德建设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师德建设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师德就是教育之魂,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关系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师德建设的影响要素中,心理健康是良好师德形成的前提和关键。
一、心理对培养高尚师德的影响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以认知能力为基础,而我们的个体心理倾向及个性心理特征都会对道德行为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中职教师肩负教育、科研、管理等多重任务,在压力下常常出现迷茫、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导致对职业产生懈怠感,师生关系淡漠,缺乏创新精神和进取心,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较低。在这样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下,甚至还会把自身的一些消极的行为和思想传染给学生,起到负面的导向影响。
师德建设工作要以教师为本,让教师产生愉悦的体验、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能拥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和力量,最终实现师德培养的内化,在工作中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呵护关爱学生,主动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放弃。这正是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关注对象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希望、宽恕、感激、乐观和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我们要以一种欣赏性的发展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潜能、动机和力量。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积极心理学认为有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力量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其中愉悦、希望、慷慨、仁慈、幸福等属于积极的力量,能让人对过去怀着感激和满足,对现在产生快乐和幸福,面对未来感到乐观和希望。而自私、恐惧、自卑、压抑、贪婪等属于消极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是相互制约的,只有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强,才能抑制或消除消极力量的影响。
积极的社会环境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另一关注对象,注重研究积极的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条件,以培养个体的美德,十分看重个体在社会背景下的体验,认为社会组织机构及积极的团体等能帮助个人心理健康成长。
三、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谈中职师德建设
(一)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师德建设的作用
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的前提,教师展现积极、幸福的情绪,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提高其自身的幸福感。教师积极的个性品质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品质及积极真诚的态度能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愉悦和师爱,从而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
因此,从积极心理学层面入手,加强教师积极心理的培养,可以作为进一步促进中职教师师德建设的可行途径。
(二)如何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维护教师的积极心理
师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离不开对教师积极心理的关注,同样,中职教师积极心理的维护也离不开师德建设的支持。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如果要将外在的社会活动内化成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积极体验起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也就意味着通过增强积极体验能习得积极心理。因此,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维护教师的积极心理:
1.家庭营造幸福美好的氛围
家庭环境对教师既有现实客观的社会影响,也有着广泛的心理影响,既影响人生观、价值观,也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效能。家庭是教师压力舒缓的关键,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加强和维护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爱护、体谅,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舒适温馨、亲情浓厚的家庭港湾,让教师在家庭的关爱中,形成自信、自强、尊重、宽容、乐观等人格魅力。
2.学校创造和谐积极的环境
首先,建立积极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制度,在教师职称职务晋升、考核分配制度等物质方面考虑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通过树立学习榜样,大力宣传师德典型,满足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其次,寻找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幸福的教师能把幸福感展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心灵交流、共同成长。学校管理人员应充分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和创造适宜的积极工作环境,挖掘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让教师享受个人生活的幸福,而且也享受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因素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3.社會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康德曾说过,“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思考就越对他们心生敬畏,一个是我们头上的天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全球化趋势对我们的认知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眼界更开阔的同时,由于社会价值观向多样化不断发展,使部分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困惑。因此,社会应加强媒体的正能量宣传,净化社会风气,帮助教师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坚持信念,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事业的辉煌。
真教育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感动到心的深处。教师的积极心理可以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加强师德建设过程中应该努力维护中职教师的积极心理,让师生共同体会幸福既是快乐的现在,又是美好的将来!
参考文献:
[1](爱尔兰)卡尔. 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陶新华.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关键词:积极心理;师德建设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师德就是教育之魂,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关系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师德建设的影响要素中,心理健康是良好师德形成的前提和关键。
一、心理对培养高尚师德的影响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以认知能力为基础,而我们的个体心理倾向及个性心理特征都会对道德行为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中职教师肩负教育、科研、管理等多重任务,在压力下常常出现迷茫、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导致对职业产生懈怠感,师生关系淡漠,缺乏创新精神和进取心,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较低。在这样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下,甚至还会把自身的一些消极的行为和思想传染给学生,起到负面的导向影响。
师德建设工作要以教师为本,让教师产生愉悦的体验、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能拥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和力量,最终实现师德培养的内化,在工作中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呵护关爱学生,主动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放弃。这正是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关注对象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希望、宽恕、感激、乐观和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通过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我们要以一种欣赏性的发展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潜能、动机和力量。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积极心理学认为有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力量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其中愉悦、希望、慷慨、仁慈、幸福等属于积极的力量,能让人对过去怀着感激和满足,对现在产生快乐和幸福,面对未来感到乐观和希望。而自私、恐惧、自卑、压抑、贪婪等属于消极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是相互制约的,只有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强,才能抑制或消除消极力量的影响。
积极的社会环境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另一关注对象,注重研究积极的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条件,以培养个体的美德,十分看重个体在社会背景下的体验,认为社会组织机构及积极的团体等能帮助个人心理健康成长。
三、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谈中职师德建设
(一)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师德建设的作用
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的前提,教师展现积极、幸福的情绪,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提高其自身的幸福感。教师积极的个性品质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品质及积极真诚的态度能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愉悦和师爱,从而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
因此,从积极心理学层面入手,加强教师积极心理的培养,可以作为进一步促进中职教师师德建设的可行途径。
(二)如何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维护教师的积极心理
师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离不开对教师积极心理的关注,同样,中职教师积极心理的维护也离不开师德建设的支持。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如果要将外在的社会活动内化成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积极体验起了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也就意味着通过增强积极体验能习得积极心理。因此,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维护教师的积极心理:
1.家庭营造幸福美好的氛围
家庭环境对教师既有现实客观的社会影响,也有着广泛的心理影响,既影响人生观、价值观,也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效能。家庭是教师压力舒缓的关键,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加强和维护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爱护、体谅,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舒适温馨、亲情浓厚的家庭港湾,让教师在家庭的关爱中,形成自信、自强、尊重、宽容、乐观等人格魅力。
2.学校创造和谐积极的环境
首先,建立积极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制度,在教师职称职务晋升、考核分配制度等物质方面考虑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通过树立学习榜样,大力宣传师德典型,满足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其次,寻找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幸福的教师能把幸福感展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心灵交流、共同成长。学校管理人员应充分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和创造适宜的积极工作环境,挖掘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让教师享受个人生活的幸福,而且也享受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因素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3.社會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康德曾说过,“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思考就越对他们心生敬畏,一个是我们头上的天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全球化趋势对我们的认知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眼界更开阔的同时,由于社会价值观向多样化不断发展,使部分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困惑。因此,社会应加强媒体的正能量宣传,净化社会风气,帮助教师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坚持信念,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事业的辉煌。
真教育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感动到心的深处。教师的积极心理可以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加强师德建设过程中应该努力维护中职教师的积极心理,让师生共同体会幸福既是快乐的现在,又是美好的将来!
参考文献:
[1](爱尔兰)卡尔. 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陶新华.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