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丽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把关定向,继续深化提升“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努力在为天津“海河号”航船乘风破浪、万里航行提供思想保证的实践中作出东丽贡献。
一、突出“一条主线”,强化政治引领
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条主线,抓龙头、抓层级、抓互动,深化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理解和把握。
一是抓“龙头”带动。量化细化区委中心组集体研讨、学习交流、学习通报、学习考核等八项规范化制度,完善二级中心组学习通报考核机制,用制度机制助学促学。2016年以来,突出强化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学习,区委中心组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讲座、集体参观”等形式,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开展集体学习25次。同时积极探索开放式、体验式、问题导向式等学习与研讨模式,以理论为先导,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向心力、思想凝聚力和实践引领力。
二是抓“层级”共享。在深化“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对接搞好基层理论普及服务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学习共享机制,每月重点理论学习内容和宣传工作成果,以《理论学习要点》《东丽宣传》《学习型》等形式,定期发放到两级中心组和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带动更多的党员干部参与学习,分享理论成果,激活思维,形成共识,促进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和执政水平的提升。
三是抓“微讲”互动。创建“百姓沙龙”新模式,发挥“乡贤”、“草根名人”和群众代表作用,用灵活新鲜、短小精悍的“微宣讲”方式,以身边实例、生动典型和樸实故事,讲述生活新变化、新气象,针对不同受众,讲群众语言,说乡土话,有“泥土味”,力求简洁,雅俗共赏,让百姓喜闻乐见。
二、夯实“三个基础”,优化资源配置
夯实“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基础,抓阵地、抓队伍、抓师资,推进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智库建设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筑牢“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根基。
一是夯实阵地建设这个基础,搭好载体平台。开展调查摸底,整合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活动室等各级各类阵地资源,建立《东丽区“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阵地资源数据库》,阵地累计403个。区委宣传部设立区级“理论超市”总部,在街道、社区(村)、机关、企业、学校设立17个“连锁理论超市”示范点。同时,进一步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增设30个“连锁理论超市”,配发学习读物,推广普及力度,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网格化阵地体系。
二是夯实基层宣讲骨干这个基础,抓好队伍建设。开展全区宣讲员普查,建立《东丽区宣讲员队伍动态管理数据库》,宣讲员累计617人。建立“东丽宣讲团”微信群,及时发布学习宣讲内容,交流工作经验做法。同时,组织宣讲员业务培训,实现规范化、动态化教育管理,使基层宣讲骨干把握政治方向,工作精准有力,带头推进和完成“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各项任务。
三是夯实学习资源这个基础,强化学习指导服务。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帮助指导下,建立完善“两个智库”。选邀我市专家学者107位和区委党校9位优秀讲师,建立了由116位专家讲师组成的师资库。围绕“时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文化、科学生活”4个方面内容,精选市级课题277个;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形势政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13个方面内容,精选区级课题194个,建立了由市、区两级471个课题组成的课题库。同时,编印《东丽区“理论超市”<师资库>、<课题库>指南》,为基层单位开展“理论超市”各项活动提供工作指南。
三、完善“三个体系”,提升活动实效
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教育党员群众,完善“三个体系”,抓指导、抓项目、抓考评,确保“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
一是建立分类指导体系。坚持分众化、精准化原则,将全区总人口划分为“在职人员”“党员”“团员”“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志愿者”“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九个群体,制定《东丽区“3296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组织架构及服务流程示意图》,明确各自阵地、内容、方式和责任单位,实施精准化理论服务。如,由区文明办依托区学雷锋服务指导中心、各级志愿服务站等阵地,围绕志愿服务理论、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等内容,统筹开展志愿者“理论超市”活动;由区教育局依托各中小学校,围绕个人品德教育、伦理知识教育、心理知识教育、生理卫生知识教育等内容,统筹开展未成年人“理论超市”活动。
二是完善项目服务体系。结合面向基层干部群众“量身定制、按需输送”的宣讲模式,推行“理论课堂”“基层论谈”“道德讲堂”“文艺课堂”“传统文化进校园”“百姓理论沙龙”六个服务项目。“理论课堂”开展菜单式宣讲,把政策理论送进基层,累计宣讲168场。“基层论谈”搭建交流研讨平台,在“街道、党群、城市化、社会事业、经济”五条战线中心组开展专题式、互动式研讨,促进学习与实践紧密融合。“道德讲堂”培育核心价值观,建设道德讲堂183个,组建150人的“道德宣讲团”。“文艺课堂”面向社区、企业等群众文艺社团,实施订单式服务,开展文学艺术辅导112场。“传统文化进校园”组织艺术骨干到各小学开办“第二课堂”,开展书法、戏曲、民间艺术等专项辅导共计150堂课,惠及3000名小学生。“百姓沙龙”,打造百姓舞台,让“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更贴民心、接地气。
三是规范考核评比体系。建立完善年度考核机制,将“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纳入年度宣传思想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学习宣讲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建立完善学习评比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对各“连锁理论超市”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情况进行评比表彰,推动“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落地生根。建立宣讲奖励机制,对“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宣讲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统计台账,依据宣讲次数和宣讲效果对宣讲团成员进行奖励。建立完善成果交流机制,开展成果交流、征文评选等学习共享活动,深入推进理论下基层,推动学习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拓展。
一、突出“一条主线”,强化政治引领
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条主线,抓龙头、抓层级、抓互动,深化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理解和把握。
一是抓“龙头”带动。量化细化区委中心组集体研讨、学习交流、学习通报、学习考核等八项规范化制度,完善二级中心组学习通报考核机制,用制度机制助学促学。2016年以来,突出强化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学习,区委中心组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讲座、集体参观”等形式,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开展集体学习25次。同时积极探索开放式、体验式、问题导向式等学习与研讨模式,以理论为先导,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向心力、思想凝聚力和实践引领力。
二是抓“层级”共享。在深化“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对接搞好基层理论普及服务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学习共享机制,每月重点理论学习内容和宣传工作成果,以《理论学习要点》《东丽宣传》《学习型》等形式,定期发放到两级中心组和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带动更多的党员干部参与学习,分享理论成果,激活思维,形成共识,促进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和执政水平的提升。
三是抓“微讲”互动。创建“百姓沙龙”新模式,发挥“乡贤”、“草根名人”和群众代表作用,用灵活新鲜、短小精悍的“微宣讲”方式,以身边实例、生动典型和樸实故事,讲述生活新变化、新气象,针对不同受众,讲群众语言,说乡土话,有“泥土味”,力求简洁,雅俗共赏,让百姓喜闻乐见。
二、夯实“三个基础”,优化资源配置
夯实“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基础,抓阵地、抓队伍、抓师资,推进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智库建设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筑牢“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根基。
一是夯实阵地建设这个基础,搭好载体平台。开展调查摸底,整合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活动室等各级各类阵地资源,建立《东丽区“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阵地资源数据库》,阵地累计403个。区委宣传部设立区级“理论超市”总部,在街道、社区(村)、机关、企业、学校设立17个“连锁理论超市”示范点。同时,进一步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增设30个“连锁理论超市”,配发学习读物,推广普及力度,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网格化阵地体系。
二是夯实基层宣讲骨干这个基础,抓好队伍建设。开展全区宣讲员普查,建立《东丽区宣讲员队伍动态管理数据库》,宣讲员累计617人。建立“东丽宣讲团”微信群,及时发布学习宣讲内容,交流工作经验做法。同时,组织宣讲员业务培训,实现规范化、动态化教育管理,使基层宣讲骨干把握政治方向,工作精准有力,带头推进和完成“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各项任务。
三是夯实学习资源这个基础,强化学习指导服务。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帮助指导下,建立完善“两个智库”。选邀我市专家学者107位和区委党校9位优秀讲师,建立了由116位专家讲师组成的师资库。围绕“时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文化、科学生活”4个方面内容,精选市级课题277个;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形势政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13个方面内容,精选区级课题194个,建立了由市、区两级471个课题组成的课题库。同时,编印《东丽区“理论超市”<师资库>、<课题库>指南》,为基层单位开展“理论超市”各项活动提供工作指南。
三、完善“三个体系”,提升活动实效
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教育党员群众,完善“三个体系”,抓指导、抓项目、抓考评,确保“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
一是建立分类指导体系。坚持分众化、精准化原则,将全区总人口划分为“在职人员”“党员”“团员”“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志愿者”“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九个群体,制定《东丽区“3296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组织架构及服务流程示意图》,明确各自阵地、内容、方式和责任单位,实施精准化理论服务。如,由区文明办依托区学雷锋服务指导中心、各级志愿服务站等阵地,围绕志愿服务理论、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等内容,统筹开展志愿者“理论超市”活动;由区教育局依托各中小学校,围绕个人品德教育、伦理知识教育、心理知识教育、生理卫生知识教育等内容,统筹开展未成年人“理论超市”活动。
二是完善项目服务体系。结合面向基层干部群众“量身定制、按需输送”的宣讲模式,推行“理论课堂”“基层论谈”“道德讲堂”“文艺课堂”“传统文化进校园”“百姓理论沙龙”六个服务项目。“理论课堂”开展菜单式宣讲,把政策理论送进基层,累计宣讲168场。“基层论谈”搭建交流研讨平台,在“街道、党群、城市化、社会事业、经济”五条战线中心组开展专题式、互动式研讨,促进学习与实践紧密融合。“道德讲堂”培育核心价值观,建设道德讲堂183个,组建150人的“道德宣讲团”。“文艺课堂”面向社区、企业等群众文艺社团,实施订单式服务,开展文学艺术辅导112场。“传统文化进校园”组织艺术骨干到各小学开办“第二课堂”,开展书法、戏曲、民间艺术等专项辅导共计150堂课,惠及3000名小学生。“百姓沙龙”,打造百姓舞台,让“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更贴民心、接地气。
三是规范考核评比体系。建立完善年度考核机制,将“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纳入年度宣传思想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学习宣讲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建立完善学习评比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宣传阵地作用,对各“连锁理论超市”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情况进行评比表彰,推动“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落地生根。建立宣讲奖励机制,对“理论超市”进基层活动宣讲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统计台账,依据宣讲次数和宣讲效果对宣讲团成员进行奖励。建立完善成果交流机制,开展成果交流、征文评选等学习共享活动,深入推进理论下基层,推动学习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