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师;语言技巧;批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B)—0031—01
语言是人类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高雅的谈吐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教师不得不说一些学生不愿意听的话,这样就容易让学生感到不快,甚至对教师产生偏见,给教师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如果使用一些技巧,将原本逆耳的话说得动听,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种办法。
一、注意批评的场合与时机
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和场合,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一般来说,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在办公室进行适当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学生,则应以单独聊天的方式进行批评,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其在与教师平等交谈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学生时,可以采用公开批评,起到对全班同学敲警钟的作用。
二、批评的方式
1. 启发暗示。对于所犯错误不十分严重的学生,应采取启发、暗示、诱导的方式,用委婉的言语达到批评的目的。以前我校幼师班有位女学生,由于一件小事和班主任闹了矛盾,就不想上学了。后来,班主任多次到她家家访都无济于事。于是笔者就决定去试一试。谈话之初,笔者先转移话题表扬她:“你这么小就能给家里挣钱,画又画得好,学习成绩也不错,干吗要到这样的幼儿园来工作呢?我可以介绍你到大城市条件更好的幼儿园去工作,你去不去?”她低着头说:“我一没幼师毕业证,二没教师资格证,条件好的幼儿园不要我啊。”笔者接着问:“你呆在这儿,能不能拿到毕业证和资格证?”她摇了摇头。笔者又问:“那你呆在这儿有前途吗?”这时笔者开始开导她说班主任是关心她的,是班主任让笔者来请她回去的。这位学生对这件事感到很后悔,第二天就来上学了。
2. 点到为止。对于自尊心很强、自觉性和悟性较高的学生,批评尽量不要用激烈的言辞,也不要啰嗦不休,只需指出问题,点到为止即可。我校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招收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开学之初,笔者会激励他们说, “有人说我们都是差生,我很生气,我们班的同学有热情,有爱心,为什么会被人瞧不起呢?不就是中考没考好吗!让我们一起卸下这个枷锁,给自己争口气,好吗?”。
在表达对学生成绩的不满时,笔者并没有作为旁观者进行指责,而是多次使用“我们”这个词,把自己置于这个被人瞧不起的集体之中,听起来不像是在批评,而像是在自勉。由于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共鸣,使教师的话对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作用,鞭策之效显而易见。
3.以鼓励代批评。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我班一名学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没人照料,所以成绩较差。在和她谈心时,笔者没有直接指出她的缺点,而是不断地夸奖她的长处,然后做出鼓励。学生在听了笔者的话后,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保证要改掉以往的坏毛病,用功读书,后来这位同学的成绩一直不错。由此可见,在评说学生的缺点或进行批评时,首先肯定这些缺点存在的客观条件,减轻话语对她们的直接冲击 ,以鼓励代批评,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
这是我们批评学生常用的三种方法,我们细心观察教学过程,认真揣摩教学经验,让我们的话语更加动听,就能让我们的校园结出累累硕果。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B)—0031—01
语言是人类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高雅的谈吐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教师不得不说一些学生不愿意听的话,这样就容易让学生感到不快,甚至对教师产生偏见,给教师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如果使用一些技巧,将原本逆耳的话说得动听,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种办法。
一、注意批评的场合与时机
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和场合,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一般来说,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在办公室进行适当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学生,则应以单独聊天的方式进行批评,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其在与教师平等交谈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学生时,可以采用公开批评,起到对全班同学敲警钟的作用。
二、批评的方式
1. 启发暗示。对于所犯错误不十分严重的学生,应采取启发、暗示、诱导的方式,用委婉的言语达到批评的目的。以前我校幼师班有位女学生,由于一件小事和班主任闹了矛盾,就不想上学了。后来,班主任多次到她家家访都无济于事。于是笔者就决定去试一试。谈话之初,笔者先转移话题表扬她:“你这么小就能给家里挣钱,画又画得好,学习成绩也不错,干吗要到这样的幼儿园来工作呢?我可以介绍你到大城市条件更好的幼儿园去工作,你去不去?”她低着头说:“我一没幼师毕业证,二没教师资格证,条件好的幼儿园不要我啊。”笔者接着问:“你呆在这儿,能不能拿到毕业证和资格证?”她摇了摇头。笔者又问:“那你呆在这儿有前途吗?”这时笔者开始开导她说班主任是关心她的,是班主任让笔者来请她回去的。这位学生对这件事感到很后悔,第二天就来上学了。
2. 点到为止。对于自尊心很强、自觉性和悟性较高的学生,批评尽量不要用激烈的言辞,也不要啰嗦不休,只需指出问题,点到为止即可。我校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招收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开学之初,笔者会激励他们说, “有人说我们都是差生,我很生气,我们班的同学有热情,有爱心,为什么会被人瞧不起呢?不就是中考没考好吗!让我们一起卸下这个枷锁,给自己争口气,好吗?”。
在表达对学生成绩的不满时,笔者并没有作为旁观者进行指责,而是多次使用“我们”这个词,把自己置于这个被人瞧不起的集体之中,听起来不像是在批评,而像是在自勉。由于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共鸣,使教师的话对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作用,鞭策之效显而易见。
3.以鼓励代批评。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我班一名学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没人照料,所以成绩较差。在和她谈心时,笔者没有直接指出她的缺点,而是不断地夸奖她的长处,然后做出鼓励。学生在听了笔者的话后,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保证要改掉以往的坏毛病,用功读书,后来这位同学的成绩一直不错。由此可见,在评说学生的缺点或进行批评时,首先肯定这些缺点存在的客观条件,减轻话语对她们的直接冲击 ,以鼓励代批评,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
这是我们批评学生常用的三种方法,我们细心观察教学过程,认真揣摩教学经验,让我们的话语更加动听,就能让我们的校园结出累累硕果。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