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y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青少年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社会现实和新的实践活动。单就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环境而言,他们要面对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这些新的问题,都促使当代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变化和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理论联系实际,避免陈旧空洞的说教,增强说服力,真正做到把青少年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
  首先,要从根本上明确影响当代青少年思想变化的社会因素。这些变化,就是新的社会现实,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直接面对的,是分析青少年思想产生的基础和根据。
  1、社会经济成分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特别是私营经济急剧发展起来。这无疑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必然出现代表不同经济成分的思想和声音。过去青少年教育依靠思想和舆论的单一状况消失了,青少年及其教育者必须学会在多种声音中判定是非。
  2、组织形式多样化,活跃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人们头脑中“单位”的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众多类型的组织的管理,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3、就业方式多样化,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包分配、包就业的做法,实行了自谋职业、双向选择、聘任制、合同制等就业方式。自谋职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少了,同时对政府的认同度也会随之淡化。大学生的就业不再由国家包分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一般化的学生,却能凭着家长的财富、权力和社会关系,找到称心如意、令人羡慕的工作。这个复杂的结局显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极为不利。
  4、分配方式多样化,加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引导了追求物质利益的片面性,引起学生对按劳分配的原则和共同富裕的生产目的产生了怀疑。他们清楚地看到,最大的物质利益获得者,不一定是诚实劳动致富的工农群众,日趋严重的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极大地动摇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信仰。
  5、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使人们享受到生活的种种乐趣。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激化了欠发达地区的矛盾。以权谋私、享乐主义、贪污受贿等丑恶社会现象频频抬头,这在青少年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损害了他们心目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形象和党的威信。
  其次,社会的内在要素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大胆启动了物质利益作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这一变化极大地调动了人民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后,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出现了新的特点。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思想特点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面对现实,又不要放弃主旋律。青少年渴望国家的振兴,反对腐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这是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表现。对于复杂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敢于面对、及时反映、不能回避,这样才能取得青少年的信任。只有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坚持主旋律的立场,才能受到欢迎。
  2、对于思想理论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社会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青少年普遍关注的焦点、解决思想问题的关节点。这类问题解决得好,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逆反心理。由于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现象,造成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简单的直线平面式的思维路线遇到现实障碍的回返活动。
  4、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这是当代青少年进行理论性思维追求的新特点,一切都要经过亲身体验才能接受。一是善于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缺少历史的视野;二是善于微观比较,不善于宏观比较,缺少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三是善于局部比较,不善于全局性的比较,不能作出全面的结论。这些都是需要引导的。
  根据新时代发展和青少年的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的改变已是刻不容缓。
  第一,要平视被教育者,不能居高临下,应以平等互信的原则对待被教育者,使他们从心底感觉到是自己的知心人,增加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依赖,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要努力做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要想做好教育工作,必须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懂得青少年的心理,在思想上关心他们,在情感上抚慰他们,在生活上体贴他们,努力做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第三,要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要转变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要从浅层面活跃的心理感觉入手,逐步达到解决深层思想体系方面的问题。在具体教育内容上,应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具体的教育形式上,寓教育于活动、娱乐之中,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深入到解决思想体系层面的问题。
  第四,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诚实守信,绝不回避社会消极现象,也不放弃正确的理论引导,否则,就会变成说假话、大话、空话。如果自己不信,或半信半疑,却让青少年相信,这是不会取得积极效果的。
  第五,要着力解决好思想理论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涉及到难点和热点内容时,观点要准确而严谨,生动形象地阐释和说明问题,使青少年随时理解和接受。要善于从青少年熟视无睹的事实中,提炼出打破传统观念的结论,不断化解难点和热点问题。
其他文献
一、沟通知识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学生学过分数的约分、通分后,思维往往停留在“基本法则”的浅层认识上,如果能适时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让学生悟出两者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只不过所取的角度不同,前者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期刊
一节课究竟要教什么,是任何一门教育类学科必须每天面对的问题,语文当然也不例外。但对“语文”这个较特殊的学科而言,每节课究竟要教些什么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却又是郁积在每位语文教师心头难以排解的困惑。    一、课标没有指明语文课程内容    我们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从整体上看仅能称之为“能力标准”或者“素养标准”。它仅指示而且往往是颇为含混地指示学生在某个学段中应该具有的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但对“如
期刊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居首,可见德育之重要性。中学英语教学既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智育任务,又兼有塑造灵魂、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任务。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教材,力求在教学中“遵循语言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教学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思想健康、心灵纯洁、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材。  现行的《Go For It!》教材非
期刊
班级是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担负着教育学生使其健康成长的艰巨任务。无疑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班级能成为最优秀的班集体,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教育每一个学生应面向集体,通过
期刊
人本意识是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体现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人本管理有两层意识:一是学校环境的人文化;二是学校管理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以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一、人本意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    在学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品德课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儿童现实的生活中逐步发展道德水平。”品德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我认为,只有拓展品德课堂,将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校外,从师生活动延伸到家长、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活动,才能突出品德课的生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前拓展,从生活中积累材料    翻开品
期刊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但不同学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差异或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了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  这些“学困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克星”。他们的智商在正常水平,但由于非智力因素使学习成绩不合格,而有些甚至无法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班级中的这些“学困生”往往阻碍了教师的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
期刊
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载体之一,应针对初中阶段所安排的体育锻炼内容,创设积极愉快的体育学习情境,针对不同的体育锻炼内容发展学生良好的品质,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卑、缺乏自信心   目前,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往往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
期刊
摘 要: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既没有小说里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 乐学 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在于使学生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使他们从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