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而新颖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绘本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理解;丰富多彩、风趣幽默的画面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上绘本。因此,绘本不仅是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有效载体,还能使幼儿从绘本中“吸收”所蕴含的生命讯息,成为生命教育的“基石”,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结合幼儿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将绘本主题和生命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活动,能让幼儿通过探究和学习,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使幼儿获得与该主题相关的自我保护的经验。
在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知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4~5岁的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但动作的准确性和自控能力还较差。”因此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容易发生危险;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的摩擦,有时会“动起手来”;有时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当处于危险中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有获得生命教育的需要。
例如,《进城》这本绘本里面的图案是剪纸,有点像陕西皮影戏,充满浓郁的中国风。幼儿被绘本里的黑白画面所吸引,从而对剪纸产生兴趣,也会对绘本中父子顶着驴走的情节产生兴趣。在后续的剪纸探究和学习中,幼儿掌握了如剪刀、小刀、筷子、铅笔等尖锐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外,我们还针对“顶驴”开展了一次讨论活动,期间有幼儿提出:“在马路上我们不能做出像‘小虎和老爹’这种不安全的行为。”基于此,我们展开了“马路上的安全”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不能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要遵守交通规则等安全知识。
在主题活动中营造自我探究生命奥秘的环境
《纲要》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因此重视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是主题活动中的重点。要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的物质环境,丰富的材料是他们自由操作、持续探究的重要保证,更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年龄特点。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发参与、自主学习,积累许多有意义的经验。
例如,主题《花木兰》讲述的是一个传统民间故事,孩子们很喜欢绘本内容,尤其是绘本中关于花木兰练剑的插图,有的幼儿还会模仿她的动作;在小班时孩子们就对哥哥姐姐们的“武术操”很感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好动”的年龄特点,我们组织开展了相关主题活动。我们投放了多樣的体育器材,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探索玩法,培养幼儿发现危险的能力,学会躲避危险的方法。如在走梅花桩时,幼儿一边走一边摆出武术姿势,在摆姿势的过程中幼儿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同时,通过主题活动幼儿还知道了武术不是用来打架的,争吵和打架解决不了问题;武术的主要作用是强身健体,不能欺负他人,应乐于助人。
主题游戏中注重幼儿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
幼儿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体验。因为只有亲身感受,才能收获经验。在主题活动中,要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获得。
例如,《谁偷了包子》的绘本中渗透了一些社会规则,通过图片幼儿能够直观看到小镇居民排队买包子,反映出文明有序的良好社会规则,为幼儿的公共安全提供了榜样作用。绘本中还渗透了关于盗窃与交友的内容。盗窃的行为是不被允许、不被认可的,通过小黑猫偷包子的行为引发幼儿认识到盗窃行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但当妞妞捉到偷包子的小偷,并发现是一只瘦巴巴的小黑猫后,同情心瞬间被激发,化敌为友,与小黑猫成为好朋友。这凸显出绘本中传递的宽容、友善的积极情感。此外,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利用游戏实践和戏剧表演再现情节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讨论、操作和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了解一些防盗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防卫意识。如《谁偷了包子》绘本中化敌为友的部分,给了幼儿交往方面的启示。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谈话、游戏等形式组织幼儿开展班级交朋友活动,使幼儿学会倾听同伴的想法,获得交往的方法并体验交往的乐趣。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