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陈亚平(1993-),女,汉族,河南省濮阳市人,燕山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摘要:高技术产业集聚是促进高技术发展的良好产业组织形式。本文通过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文献的理论研究,提出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8个变量,并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生成因素的层次结构,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聚;ISM;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凭借其特殊的科技资源、网络优势、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与共享等独特功能,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为成功的模式,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国内外学者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只侧重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及效应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运用了解释变量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阐述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前瞻性对策,以期为政府或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数据来源
通过收集2000年到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并研读了大量相关文献,总结出以下几个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人力资本、自然资源丰裕度、社会资本、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政府财税政策、创新能力、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市场需求、地区消费水平、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家才能和机遇等。通过对其作用机理和过程的分析,对这些因素又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二)变量的识别与说明
1、变量选取原则
选取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选取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要能够科学地分析网络的协同情况,真实反映出协同的运作现状和发生的问题。(2)可行性。要简单易懂、便于获取,内容简洁明晰,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3)层次性。应分清主次,有层次性。在每一个层次中选取能够准确、科学地评估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表征集聚的状态,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为决策提供支持。
2、变量的确定
(1)人力资本。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性的特点,是个高技术、高难度和专业性强的产业,人力资本无疑是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人力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动力,是技术创新阶段的主体,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中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在地理上的集中,方便了人才的流动,在供给上给企业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可以使企业更加容易根据自身的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才。牛冲槐,张帆,封海燕(2012)[1]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科技型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本作为第一个解释变量,记为S1。
(2)居民消费能力。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能力直接决定了当地企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会影响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居民消费能力越强,则越有可能存在产业集聚。因为巨大消费能力或销售市场的存在会吸引大量的生产商或供应商在该地集聚。陈立泰,张祖妞(2010)[2]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消费者购买力与服务业空间集聚度呈正相关的结论。由于高技术产业同时具有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居民消费能力作为第二个解释变量,记为S2。
(3)国家政策。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的形成更有赖于政府的支撑与扶持,政府政策对一个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园区建设政策等都会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因此我们将政府政策作为第三个解释变量,一般表现在财政支出上面,记为S3。
(4)对外开放水平。地区相对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进程对高技术产业的地区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的相对市场化程度越高、相对开放度越高,则地区高技术产业的份额越高,表现为产业的地区集聚。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越高,就越能吸引外商投资,并可能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办法以及资金,从而成为产业集聚的潜在影响因素。王玮,方虹(2008)对FDI与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着相关性。因此我们将对外开放水平作为第四个解释变量,一般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来表示,记为S4。
(5)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拉动力,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空间范围扩大的拉动力,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实现的根本条件。当高新技术产品市场需求足够旺盛时,就能够拉动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吸引更多的产业集聚在一起。由于产品技术之间的关联,使产业化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可以相互提携,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和深度化,促进产业升级。因此我们将市场需求作为第五个解释变量,记为S5。
(6)机遇。历史和偶然因素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定产业集中于特定区域是历史和偶然事件的影响、累计循环的自我实现机制或预期的作用。历史和偶然事件是产业区位的源头,而累计循过程导致产业长时期的锁定在某个地区,但是,预期和自我实现机制可以使产业集聚重心转移或产生新中心。因此我们将机遇作为第六个解释变量,记为S6。
(7)企业家。企业家是形成基于创新网络、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和社会网络四个集群单元序参量的重要力量。在一定意义上,企业集群是以企业家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系列企业创立和不断衍生的过程,企业家创业、创新活动对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以企业家人际网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也积极地促进了集群中企业间的合作、创新的扩散。高技术产业集群从某种程度上是以关系网络,尤其是创业的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集群的形成过程是企业的集聚,也是企业家的集聚过程。因此我们将企业家作为第七个解释变量,记为S7。 (8)区位禀赋。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各个省市区的地理环境、人文习性、消费习惯等都具有较大差别。通常资源丰裕、信息灵通、社会资本充足、基础设施发达、生活环境质量良好、交通通讯便利的地区,容易具有吸引高技术产业聚集的优势。例如,著名的美国硅谷的生成和发展就依赖于当地良好的区位禀赋。因此,我们将地理位置作为第八个解释变量,只要将面板数据模型设置为变截距模型便可显示地区间的差异,记为S8。
总的来说,一共有八个主要因素,如表1所示。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ISM方法来分析,ISM方法是由美国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为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问题而开发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通过确定影响系统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利用图论中的关联矩阵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对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明确因素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从而发现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最终构建一个多级阶梯的结构模型。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建模步骤为:(1)选择有关元素,建立邻接矩阵;(2)建立可达矩阵;(3)级间划分,将系统中的所有要素以可达矩阵为准则划分为不同层次;(4)分析、讨论。
(四)数据分析
1、建立邻接矩阵
按照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得到矩阵A如下,其中“1”表示要素Si对Sj有影响;“0”表示要素Si对Sj无影响。所得邻接矩阵如表2所示。
2、确立层次化的缩减可达矩阵M
采用布尔运算规则,得到可达矩阵。可达矩阵是对矩阵(A+I)进行幂运算,直至满足R=(A+I)r+1=(A+I)r≠…≠(A+I)2≠A+I。通过计算求得r=5和可达矩阵R。可达矩阵M表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因素之间经过长度不大于(n-1)的通路可以到达的程度,表示所有因素之间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根据可达矩阵,进行影响因素的划分,形成缩减可达矩阵(如表3所示)。
3、级间分解可达矩阵,确定层级结构
首先,把可达矩阵中的系统元素按照列R(Si)、行A(Si)分解成若干个区域,不同区域间元素没有相互关系。得到可达集合R(Si)、先行集合A(Si)和交集A=R(Si)∩A(Si),如表4所示。
然后,根据R(Si)=R(Si)∩A(Si)条件进行层级的抽取。对表4中的i=0要素进行分析,由于该级R(S0)=R(S0)∩A(S0),该级最高要素为S0,即第一层要素为{S0}。同时划去S0所对应的行和列,得到第二级的可达矩阵,从中寻找新的最高级因素。依次类推,第二层要素集为{S6,S7},第三层要素集为{S2,S4,S8},第四层要素集为{S1,S3,S5}。我们可以得出缩减可达矩阵B,如表5所示。
三、研究结果分析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在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中,机遇和企业家是表层直接因素,居民消费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区位禀赋是中层间接因素,人力资本、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是深层根源因素,三层因素因素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共同推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一)导向层动力因素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机遇因素,比如某一技术的发明,某种资源的发现都具有偶然性,这些偶然发生的事件也会带来产业的调整、技术创新创造的机会。而在产业调整和技术创造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对高技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以企业家人际网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的集聚也促进了集群中企业间的合作和创新的扩散,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系列企业以企业家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创立和不断衍生的过程。只有具备了技术创造的机会和企业家不断创新的动力才能促使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产生。
(二)中间层动力因素
首先,居民消费能力是促进产业发展进而产生集聚现象的一个主要动力因素,一个地区居民消费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存在产业集聚。因为只有存在巨大消费能力或销售市场才会吸引大量的生产商或供应商在该地集聚。而某个地区的相对开放度越高,区位禀赋越优越,就越能吸引外商投资,并可能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办法以及资金,那么该地区高技术产业的份额就会越高,表现出产业的区域性集聚。
(三)深层动力因素
人力资本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动力,是技术创新阶段的主体,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中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当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亟需复合型高级人才。随着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的推进,高技术产业高级人才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增值效应。此外,市场需求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外在动力,随着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长,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扩大,需要政府部门引导其消费,调控高技术产品价格,优化消费结构,带动市场需求的扩大。政府采取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政策,包含一系列产业、财政税收等政策,最终都是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这一系列因素都会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将在企业不断创新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的成长、升级。
四、政策建议
(一)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中,国家政策必须侧重于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环境,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创新资源和要素的互动,形成要素之间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稳定集群网络系统,促进新的具有创新的企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集群提升创新能力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创新型高技术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发挥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强调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创新型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人才的培养。
(二)促进产业间的耦合集群发展
产业耦合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各产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正向关联关系[3]。作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和相关产业的耦合集群发展,消除各自的发展障碍,寻找技术、资源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产业耦合主要包括产品、技术和资本三个方面的耦合。产品上的耦合体现在数字化产业对传统产业产品的替代、高新产品和其他部门产品的融合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对高新产品需求的提升上。技术上的耦合比较多地表现为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渗透的过程。资本上的耦合表现为高技术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有利于拉动社会资本投向高技术产业,为高技术产业集群萌芽与发展积累资本。
(三)发挥内外动力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高技术产业中,政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相应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特点的区域高技术产业体系。而企业主要负责引进高技术产业创新型人才,生产、销售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产品,打造高级技术产业集群。其次,在经营过程中,政府负责搭建产业招商平台,加快高技术产业基础设建设,扩大市场需求,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创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企业则着重改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招商引资的实力。内外动力的双螺旋结构表明,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不能只依赖于现有的资源和政府部门的协助,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快企业技术、管理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产品、技术和资本三个方面的耦合作用,才能体现高技术产业集群系统的涌现性特点。(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牛冲槐,张帆,封海燕.科技型人才集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50-51.
[2]陈立泰,张祖妞.我国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9):51-57.
[3]杨红,董耀武,尹新哲.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发展模式[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
摘要:高技术产业集聚是促进高技术发展的良好产业组织形式。本文通过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文献的理论研究,提出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8个变量,并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生成因素的层次结构,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聚;ISM;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凭借其特殊的科技资源、网络优势、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与共享等独特功能,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为成功的模式,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国内外学者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只侧重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及效应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运用了解释变量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阐述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前瞻性对策,以期为政府或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数据来源
通过收集2000年到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并研读了大量相关文献,总结出以下几个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人力资本、自然资源丰裕度、社会资本、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政府财税政策、创新能力、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市场需求、地区消费水平、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家才能和机遇等。通过对其作用机理和过程的分析,对这些因素又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二)变量的识别与说明
1、变量选取原则
选取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选取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要能够科学地分析网络的协同情况,真实反映出协同的运作现状和发生的问题。(2)可行性。要简单易懂、便于获取,内容简洁明晰,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3)层次性。应分清主次,有层次性。在每一个层次中选取能够准确、科学地评估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表征集聚的状态,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为决策提供支持。
2、变量的确定
(1)人力资本。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性的特点,是个高技术、高难度和专业性强的产业,人力资本无疑是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人力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动力,是技术创新阶段的主体,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中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在地理上的集中,方便了人才的流动,在供给上给企业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可以使企业更加容易根据自身的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才。牛冲槐,张帆,封海燕(2012)[1]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科技型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本作为第一个解释变量,记为S1。
(2)居民消费能力。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能力直接决定了当地企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会影响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居民消费能力越强,则越有可能存在产业集聚。因为巨大消费能力或销售市场的存在会吸引大量的生产商或供应商在该地集聚。陈立泰,张祖妞(2010)[2]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消费者购买力与服务业空间集聚度呈正相关的结论。由于高技术产业同时具有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居民消费能力作为第二个解释变量,记为S2。
(3)国家政策。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的形成更有赖于政府的支撑与扶持,政府政策对一个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园区建设政策等都会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因此我们将政府政策作为第三个解释变量,一般表现在财政支出上面,记为S3。
(4)对外开放水平。地区相对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进程对高技术产业的地区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的相对市场化程度越高、相对开放度越高,则地区高技术产业的份额越高,表现为产业的地区集聚。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越高,就越能吸引外商投资,并可能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办法以及资金,从而成为产业集聚的潜在影响因素。王玮,方虹(2008)对FDI与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着相关性。因此我们将对外开放水平作为第四个解释变量,一般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来表示,记为S4。
(5)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拉动力,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空间范围扩大的拉动力,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实现的根本条件。当高新技术产品市场需求足够旺盛时,就能够拉动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吸引更多的产业集聚在一起。由于产品技术之间的关联,使产业化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可以相互提携,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和深度化,促进产业升级。因此我们将市场需求作为第五个解释变量,记为S5。
(6)机遇。历史和偶然因素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定产业集中于特定区域是历史和偶然事件的影响、累计循环的自我实现机制或预期的作用。历史和偶然事件是产业区位的源头,而累计循过程导致产业长时期的锁定在某个地区,但是,预期和自我实现机制可以使产业集聚重心转移或产生新中心。因此我们将机遇作为第六个解释变量,记为S6。
(7)企业家。企业家是形成基于创新网络、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和社会网络四个集群单元序参量的重要力量。在一定意义上,企业集群是以企业家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系列企业创立和不断衍生的过程,企业家创业、创新活动对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以企业家人际网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也积极地促进了集群中企业间的合作、创新的扩散。高技术产业集群从某种程度上是以关系网络,尤其是创业的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集群的形成过程是企业的集聚,也是企业家的集聚过程。因此我们将企业家作为第七个解释变量,记为S7。 (8)区位禀赋。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各个省市区的地理环境、人文习性、消费习惯等都具有较大差别。通常资源丰裕、信息灵通、社会资本充足、基础设施发达、生活环境质量良好、交通通讯便利的地区,容易具有吸引高技术产业聚集的优势。例如,著名的美国硅谷的生成和发展就依赖于当地良好的区位禀赋。因此,我们将地理位置作为第八个解释变量,只要将面板数据模型设置为变截距模型便可显示地区间的差异,记为S8。
总的来说,一共有八个主要因素,如表1所示。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ISM方法来分析,ISM方法是由美国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为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问题而开发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通过确定影响系统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利用图论中的关联矩阵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对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明确因素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从而发现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最终构建一个多级阶梯的结构模型。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建模步骤为:(1)选择有关元素,建立邻接矩阵;(2)建立可达矩阵;(3)级间划分,将系统中的所有要素以可达矩阵为准则划分为不同层次;(4)分析、讨论。
(四)数据分析
1、建立邻接矩阵
按照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得到矩阵A如下,其中“1”表示要素Si对Sj有影响;“0”表示要素Si对Sj无影响。所得邻接矩阵如表2所示。
2、确立层次化的缩减可达矩阵M
采用布尔运算规则,得到可达矩阵。可达矩阵是对矩阵(A+I)进行幂运算,直至满足R=(A+I)r+1=(A+I)r≠…≠(A+I)2≠A+I。通过计算求得r=5和可达矩阵R。可达矩阵M表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因素之间经过长度不大于(n-1)的通路可以到达的程度,表示所有因素之间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根据可达矩阵,进行影响因素的划分,形成缩减可达矩阵(如表3所示)。
3、级间分解可达矩阵,确定层级结构
首先,把可达矩阵中的系统元素按照列R(Si)、行A(Si)分解成若干个区域,不同区域间元素没有相互关系。得到可达集合R(Si)、先行集合A(Si)和交集A=R(Si)∩A(Si),如表4所示。
然后,根据R(Si)=R(Si)∩A(Si)条件进行层级的抽取。对表4中的i=0要素进行分析,由于该级R(S0)=R(S0)∩A(S0),该级最高要素为S0,即第一层要素为{S0}。同时划去S0所对应的行和列,得到第二级的可达矩阵,从中寻找新的最高级因素。依次类推,第二层要素集为{S6,S7},第三层要素集为{S2,S4,S8},第四层要素集为{S1,S3,S5}。我们可以得出缩减可达矩阵B,如表5所示。
三、研究结果分析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在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中,机遇和企业家是表层直接因素,居民消费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区位禀赋是中层间接因素,人力资本、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是深层根源因素,三层因素因素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共同推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一)导向层动力因素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机遇因素,比如某一技术的发明,某种资源的发现都具有偶然性,这些偶然发生的事件也会带来产业的调整、技术创新创造的机会。而在产业调整和技术创造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对高技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以企业家人际网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的集聚也促进了集群中企业间的合作和创新的扩散,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系列企业以企业家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创立和不断衍生的过程。只有具备了技术创造的机会和企业家不断创新的动力才能促使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产生。
(二)中间层动力因素
首先,居民消费能力是促进产业发展进而产生集聚现象的一个主要动力因素,一个地区居民消费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存在产业集聚。因为只有存在巨大消费能力或销售市场才会吸引大量的生产商或供应商在该地集聚。而某个地区的相对开放度越高,区位禀赋越优越,就越能吸引外商投资,并可能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办法以及资金,那么该地区高技术产业的份额就会越高,表现出产业的区域性集聚。
(三)深层动力因素
人力资本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动力,是技术创新阶段的主体,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中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当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亟需复合型高级人才。随着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的推进,高技术产业高级人才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增值效应。此外,市场需求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外在动力,随着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长,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扩大,需要政府部门引导其消费,调控高技术产品价格,优化消费结构,带动市场需求的扩大。政府采取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政策,包含一系列产业、财政税收等政策,最终都是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这一系列因素都会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将在企业不断创新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的成长、升级。
四、政策建议
(一)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中,国家政策必须侧重于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环境,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创新资源和要素的互动,形成要素之间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稳定集群网络系统,促进新的具有创新的企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集群提升创新能力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创新型高技术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发挥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强调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创新型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人才的培养。
(二)促进产业间的耦合集群发展
产业耦合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各产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正向关联关系[3]。作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和相关产业的耦合集群发展,消除各自的发展障碍,寻找技术、资源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产业耦合主要包括产品、技术和资本三个方面的耦合。产品上的耦合体现在数字化产业对传统产业产品的替代、高新产品和其他部门产品的融合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对高新产品需求的提升上。技术上的耦合比较多地表现为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渗透的过程。资本上的耦合表现为高技术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有利于拉动社会资本投向高技术产业,为高技术产业集群萌芽与发展积累资本。
(三)发挥内外动力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高技术产业中,政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相应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特点的区域高技术产业体系。而企业主要负责引进高技术产业创新型人才,生产、销售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产品,打造高级技术产业集群。其次,在经营过程中,政府负责搭建产业招商平台,加快高技术产业基础设建设,扩大市场需求,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创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企业则着重改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招商引资的实力。内外动力的双螺旋结构表明,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不能只依赖于现有的资源和政府部门的协助,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快企业技术、管理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产品、技术和资本三个方面的耦合作用,才能体现高技术产业集群系统的涌现性特点。(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牛冲槐,张帆,封海燕.科技型人才集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50-51.
[2]陈立泰,张祖妞.我国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9):51-57.
[3]杨红,董耀武,尹新哲.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发展模式[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