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校将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与其它初中传统文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具有内容灵活、实践性强等特点,信息技术课更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家庭情况不同,在平时不可能每位学生都有接触、实践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机会,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选择好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信息技术实践的氛围,让学生们利用上课的有限时间来进行实践,从而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项项“任务”,通过讲解或让学生自学、讨论或操作实践等方法去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设置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可分为三个阶段:布置阶段、解决阶段、总结阶段。下面以河北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世界”前三课教学为例,谈一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布置阶段(0.25课时)
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应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结合教材中本课前后各课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着重点。如本课内容需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PowerPoint的简单制作,第二、三课时分别为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和声音,其重点为新建演示文稿、增加幻灯片以及运用各式图片影音素材对演示文稿进行修饰。由于学生在以前信息技术课中曾学过了Word,Word和PowerPoint同为微软公司办公系列软件,所以操作区别不大,因此新建及插入修饰素材方面操作对于学生不应难于理解,所以并非本课难点,一般来说PowerPoint的演示文稿多由数张幻灯片组成,在操作时每一张幻灯片可看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这与Word文稿的操作是不同的,因此这一部分才是本次教学的难点,在布置任务时应注意此部分知识的提示和讲解。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开始上课,利用第一课时的前1/4时间将准备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以操作演示为主,讲解为辅,将这几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不要求过细过精,只需将重点讲到,难点讲清即可。由于学生在前面教学中已掌握Windows及Word的常用操作方法,因此与Word操作方法相似的PowerPoint操作方法不需细讲,通过学生自学足可以自己掌握操作方法。讲解时要注意学生对PowerPoint独特操作理念——“幻灯片构成演示文稿”的理解。
二、解决阶段(2.25课时)
任务布置阶段完成后,学生开始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此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亲自在完成任务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或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教师并不直接参与,也不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而是成为学生的“协作者”和“顾问”,当学生真正遇到问题时再给予提示。以此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的目的。
当然教师不参与并不意味着老师对学生的活动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作为“协作者”的教师可以选择下面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协作”,例如,如何在网上搜索图片及音乐和如何新建演示文稿等问题,均是前面已经学过或过于简单的问题,并非共性问题,所以可对提问同学进行个别提示。对于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文字,如何在编辑不同幻灯片时进行切换等PowerPoint独有的问题,由于是初次接触该软件,可对全体同学进行补充讲解。对于新奇且有共性的问题,如果通过部分学生自学能够解决,教师则可利用投影机将问题显示在投影屏上,并鼓励同学自学,并将找出的解决方法并写在投影机上,与全体同学分享。
三、总结阶段(0.5课时)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布置阶段是以教师布置任务为主的阶段,解决阶段是以学生为主解决任务的阶段,而总结阶段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任务完成成果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可安排数名任务完成出色的学生边演示作品边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手法、技巧,在其讲解完成后教师可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异之处和稍不足之处,并和学生用讨论的方式共同想出改进的方法。例如:让作品较优秀的两名学生讲解自己制作时是如何计划的,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其后组织学生对其作品进行“挑优”和“挑错”,并让在座学生共同想出去除不足的方法。
“任务驱动”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使教师对于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个体化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个性化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于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任务,教师着重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启发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东风镇中心学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项项“任务”,通过讲解或让学生自学、讨论或操作实践等方法去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在设置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可分为三个阶段:布置阶段、解决阶段、总结阶段。下面以河北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世界”前三课教学为例,谈一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布置阶段(0.25课时)
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应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结合教材中本课前后各课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着重点。如本课内容需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PowerPoint的简单制作,第二、三课时分别为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和声音,其重点为新建演示文稿、增加幻灯片以及运用各式图片影音素材对演示文稿进行修饰。由于学生在以前信息技术课中曾学过了Word,Word和PowerPoint同为微软公司办公系列软件,所以操作区别不大,因此新建及插入修饰素材方面操作对于学生不应难于理解,所以并非本课难点,一般来说PowerPoint的演示文稿多由数张幻灯片组成,在操作时每一张幻灯片可看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这与Word文稿的操作是不同的,因此这一部分才是本次教学的难点,在布置任务时应注意此部分知识的提示和讲解。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开始上课,利用第一课时的前1/4时间将准备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以操作演示为主,讲解为辅,将这几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不要求过细过精,只需将重点讲到,难点讲清即可。由于学生在前面教学中已掌握Windows及Word的常用操作方法,因此与Word操作方法相似的PowerPoint操作方法不需细讲,通过学生自学足可以自己掌握操作方法。讲解时要注意学生对PowerPoint独特操作理念——“幻灯片构成演示文稿”的理解。
二、解决阶段(2.25课时)
任务布置阶段完成后,学生开始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此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亲自在完成任务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或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教师并不直接参与,也不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而是成为学生的“协作者”和“顾问”,当学生真正遇到问题时再给予提示。以此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的目的。
当然教师不参与并不意味着老师对学生的活动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作为“协作者”的教师可以选择下面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协作”,例如,如何在网上搜索图片及音乐和如何新建演示文稿等问题,均是前面已经学过或过于简单的问题,并非共性问题,所以可对提问同学进行个别提示。对于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文字,如何在编辑不同幻灯片时进行切换等PowerPoint独有的问题,由于是初次接触该软件,可对全体同学进行补充讲解。对于新奇且有共性的问题,如果通过部分学生自学能够解决,教师则可利用投影机将问题显示在投影屏上,并鼓励同学自学,并将找出的解决方法并写在投影机上,与全体同学分享。
三、总结阶段(0.5课时)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布置阶段是以教师布置任务为主的阶段,解决阶段是以学生为主解决任务的阶段,而总结阶段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任务完成成果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可安排数名任务完成出色的学生边演示作品边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手法、技巧,在其讲解完成后教师可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异之处和稍不足之处,并和学生用讨论的方式共同想出改进的方法。例如:让作品较优秀的两名学生讲解自己制作时是如何计划的,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其后组织学生对其作品进行“挑优”和“挑错”,并让在座学生共同想出去除不足的方法。
“任务驱动”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使教师对于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个体化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个性化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于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任务,教师着重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启发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东风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