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力求让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 生活实例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对此,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本很注重从实例出发引入数学问题。然而,如何根据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充分挖掘我们身边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学习素材,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地创新。根据教学体会,本人谈谈如何将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教学。
一、捕捉社会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不亚于成人。捕捉一些热点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加于整理,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1、将数学问题现实化处理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平移”一课时,笔者作了如下的设计:同学们,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创造了32枚金牌的骄人成绩。当我们听到国歌32次奏响、国旗32次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当你目睹国旗冉冉升起时,是否用数学的眼光思考过一个问题:亚军、季军的国旗与作为冠军的中国国旗上升的高度是否一样呢?中国国旗上的每一颗五角星、每一个点是否上升了相同的高度呢?此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国旗升起那一激动人心的瞬间,学生在再次为祖国自豪的同时,运用数学的方法对国旗的升起过程进行了再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国旗抽象成为一个矩形,让学生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操作,从而经过分析、归纳和讨论得出了图形平移的一般规律。
2、利用本土资源信息开展数学活动。
例如,我市盛产沙田柚,我在进行“统计初步”的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每人调查十个农户,收集“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沙田柚面积、株数、产量、总收入”六项资料,回校后将数据随机按50个一组分为十个组,然而让学生分组按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分析,最后还向有关部门递交分析报告。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兴趣高、学得牢,面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二、用回归生活的方式去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有的还是亲身经历过,所以当老师提出这类问题时,学生会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中去。
1、从生活形象中抽象概念
在引入数学概念时,教师选择的感性材料应当是那些充分显示出概念的特征属性的事例。
如在引入《平行线》概念时,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平行线的原型,像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黑板上下两边缘,教室里同一平面的两条墙角线等,让学生对这些原型先去感性认识在引导他们讨论得出事物中的二直线在位置方面的共同属性,最后得出“平行线”的概念。
又如在讲“三线八角”时,为了学生便于记忆,教师用大拇指和食指构造“三线八角”(大拇指代表被截线,食指代表截线),让学生思索: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各种特征,每类角分别可以什么英文字母,来描述三类角中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学生的好奇之火点燃了,思维的闸门打开了,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同位角呈“F”型,内错角呈“Z”型,同旁内角呈“U”型。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趣味怏然,易于接受。
2、从生活情境中引发概念
一些概念可以从生活的情境中生发出来。鲜活的情境,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教《绝对值》时,笔者这样引入新课:
(a)从我校走300米到车站记作:+300米,那么从车站走到我校要记作_____米。(-300米)
(b)从我校乘出租车到车站10元,记作:+10元,那么从车站乘出租车到我校需10元要记作_______(学生讨论)
第一题的正、负号是区分走的方向不同,第二题如果也用正、负号来区分的话,那么+10元表示乘客拿10元给司机,-10元就要表示司机拿10元给乘客,显然不符合生活实际,所以,第二题的两个“10”就是同学们要学习的新概念“绝对值”。这样,同学们很自然地将生活中的“绝对值”与数学中的“绝对值”挂钩起来。
三、将学生的经验积累或生活常识引入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尽管已经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却极少或不可能经常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如果我们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将其恰当地引进课堂,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在墙壁上钉一根木条至少要几个钉子?人们为什么不惜踏坏花草而不愿从花坛的边沿走路?公路上的里程碑只用一个数字,而电影院的座位号为什么要用两个数字?等等。只要教师留意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比比皆是。
2.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让学生在房屋建造前运用几何知识参与设计;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评价一些商店的促销策略是否合理;让学生参与某些小土建工程的测量等等。只要教师组织有力,不仅学生会在这些活动中受益非浅,或许学生还能真正为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将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使许多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的东西。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尝试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
[2]、邹泗勇,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中学数学研究,2007,9.
[3]、宁宏智,以问题提出的方法为纲创设数学情境. 中学数学研究,2007,4.
(本文获紫金县2007年度教研论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刁坊中学)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 生活实例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对此,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本很注重从实例出发引入数学问题。然而,如何根据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充分挖掘我们身边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学习素材,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地创新。根据教学体会,本人谈谈如何将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教学。
一、捕捉社会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不亚于成人。捕捉一些热点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加于整理,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1、将数学问题现实化处理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平移”一课时,笔者作了如下的设计:同学们,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创造了32枚金牌的骄人成绩。当我们听到国歌32次奏响、国旗32次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当你目睹国旗冉冉升起时,是否用数学的眼光思考过一个问题:亚军、季军的国旗与作为冠军的中国国旗上升的高度是否一样呢?中国国旗上的每一颗五角星、每一个点是否上升了相同的高度呢?此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国旗升起那一激动人心的瞬间,学生在再次为祖国自豪的同时,运用数学的方法对国旗的升起过程进行了再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国旗抽象成为一个矩形,让学生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操作,从而经过分析、归纳和讨论得出了图形平移的一般规律。
2、利用本土资源信息开展数学活动。
例如,我市盛产沙田柚,我在进行“统计初步”的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每人调查十个农户,收集“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沙田柚面积、株数、产量、总收入”六项资料,回校后将数据随机按50个一组分为十个组,然而让学生分组按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分析,最后还向有关部门递交分析报告。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兴趣高、学得牢,面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二、用回归生活的方式去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有的还是亲身经历过,所以当老师提出这类问题时,学生会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中去。
1、从生活形象中抽象概念
在引入数学概念时,教师选择的感性材料应当是那些充分显示出概念的特征属性的事例。
如在引入《平行线》概念时,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平行线的原型,像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黑板上下两边缘,教室里同一平面的两条墙角线等,让学生对这些原型先去感性认识在引导他们讨论得出事物中的二直线在位置方面的共同属性,最后得出“平行线”的概念。
又如在讲“三线八角”时,为了学生便于记忆,教师用大拇指和食指构造“三线八角”(大拇指代表被截线,食指代表截线),让学生思索: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各种特征,每类角分别可以什么英文字母,来描述三类角中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学生的好奇之火点燃了,思维的闸门打开了,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同位角呈“F”型,内错角呈“Z”型,同旁内角呈“U”型。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趣味怏然,易于接受。
2、从生活情境中引发概念
一些概念可以从生活的情境中生发出来。鲜活的情境,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教《绝对值》时,笔者这样引入新课:
(a)从我校走300米到车站记作:+300米,那么从车站走到我校要记作_____米。(-300米)
(b)从我校乘出租车到车站10元,记作:+10元,那么从车站乘出租车到我校需10元要记作_______(学生讨论)
第一题的正、负号是区分走的方向不同,第二题如果也用正、负号来区分的话,那么+10元表示乘客拿10元给司机,-10元就要表示司机拿10元给乘客,显然不符合生活实际,所以,第二题的两个“10”就是同学们要学习的新概念“绝对值”。这样,同学们很自然地将生活中的“绝对值”与数学中的“绝对值”挂钩起来。
三、将学生的经验积累或生活常识引入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尽管已经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却极少或不可能经常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如果我们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将其恰当地引进课堂,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在墙壁上钉一根木条至少要几个钉子?人们为什么不惜踏坏花草而不愿从花坛的边沿走路?公路上的里程碑只用一个数字,而电影院的座位号为什么要用两个数字?等等。只要教师留意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比比皆是。
2.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让学生在房屋建造前运用几何知识参与设计;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评价一些商店的促销策略是否合理;让学生参与某些小土建工程的测量等等。只要教师组织有力,不仅学生会在这些活动中受益非浅,或许学生还能真正为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将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使许多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的东西。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尝试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
[2]、邹泗勇,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中学数学研究,2007,9.
[3]、宁宏智,以问题提出的方法为纲创设数学情境. 中学数学研究,2007,4.
(本文获紫金县2007年度教研论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刁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