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人期待的2008年已经来临,公众普遍认为奥运盛会将全方位拉动消费,同时把中国经济推向新的起点。因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深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全球经济,2008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放缓。而且国家宏观调控正进一步加强,在收缩银根压缩投资的经济环境下,2008年中国投资增速或将见顶。所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将成为至关重要的“领头马”。
不仅如此,在推动消费升级、拉动消费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我们发现,更为深刻的革命性变化,才刚刚拉开帷幕,随之亮相的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消费需求新时代。
告别孤岛
30年前,年轻人结婚时需要置办家具的话,必须找木匠去,“打”一套家具回来。如今,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打家具了,人们都会结合自己的装修需要,到商场去“买”家具。
从“打”到“买”的变迁,是消费的升级,也是社会生产的进步。但是这种变迁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打”家具时代,生产与需求是一对一的关系,客户先跟木匠定样式、量尺寸、谈价钱,然后木匠才去破木料、画墨线、锯木板……这是典型的从需求到资源的配置关系。而“买”家具时代正好相反,家具都生产好了,摆在商场等你来买。这种主动发起配置给需求的供给,具有刚性,无法还原为木材或大树,一旦最后没有消费者愿意买,就白白浪费了。
“打”的家具都是个性化的,即使样式差不多,也能够根据房子大小和整体布局做针对性的设计和制作,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要。而“买”的家具都是标准化的,由于采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方式,消费者必须拿自己的需求“适应”产品。
不仅家具,几乎所有商品都是这样被标准化了,这是后工业社会的普遍无奈。如果用诗人忧伤的句子来形容就是,“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离得再近也无法连成一片陆地”。后工业社会把每一个消费者都隔绝在了一个独立的孤岛上。
对于要买某个东西,我们既没有质量好坏的话语权,也没有价格高低的决定权,我们最多“用脚投票”表示不买,此外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而且,如果决定要买某个东西了,我们也只能靠摆渡的渡船给我们配送。我们的给养其实是被渡船控制的,这渡船就是流通企业的商业链条。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信息的阻隔。因为技术的原因,我们的需求信息被阻隔了,资源与需求“一对一”的匹配不现实,我们无法凭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去设计和定做我们想要的东西。第二个原因是生产成本过高。即使我们能够把需求的信息传达给生产企业,还是无法得到我们需求的东西。工业化生产企业只生产标准化的东西。因为按照边际效用理论,产品的价格等于最后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单独定制是不经济的。
品牌终结
在孤岛状态下,我们只好紧紧地依靠品牌。
从生产企业的角度来说,必须生产数量很多的商品才能够使自己的成本最低,才能够给消费者一个能够承受的价格,这样就无法顾及个性化的需求。反过来说,因为产品不是跟需求紧密匹配的,所以愿意主动买该产品的消费者数量肯定远远不够,也许规模生产一天必须有一万个商品下线,而每天购买的消费者可能只有一百个。生产企业要想把这一万个商品迅速卖出去,就只能靠做广告的方式建立品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
但是正如我在以前的专栏文章《品牌的历史局限》(本刊2005年第10期)中讨论过的,品牌是下策,因为不知道什么人来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更不知道买多少。下策的意思就是明知费力却不得不做,那上策是什么呢?自然就是低成本地实现产品供给和消费个性需求的完美匹配。
生产力不断提高,使得工业生产开始扁平化,从纵向的链条变成横向的模块。
如果传统模式必须每天生产一万个商品,才能获得最低的成本,现在可能只需要生产一百个了。显而易见,把一万个类似的消费者需求凑在一起,用一个产品来满足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把一百个类似的消费者需求凑在一起,是有可能实现的。
有没有一种产品,对任何个性化需求都以同样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来?有的,比如生日蛋糕上的名字。生产蛋糕的老板根本不管你上面写什么字,都是一样的生产成本。无论你是叫丁一还是叫樊梨花,都是一样的价格。
工业生产扁平化以后,企业就将更加关注客户群、客户需求、需求的个性化等问题,愿意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于是,品牌因为建设成本过高而被终结。当然,这并不是说品牌所代表的技术、诚信、服务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只是在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是直接能够见面的情况下,不需要用品牌来曲线沟通了。
此时,生产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将不再是规模,而是设计能力和组合能力。这已经初见端倪,现在绝大多数的品牌商都是做外包代工的,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它已经把生产平台想象成了扁平的,生产要素可以信手拈来。这就为富于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前景,因为设计能力和组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主观方面,可以通过努力迅速提高,而规模则是硬性的外部决定因素,没有资本只能望洋兴叹。
需求制胜
扁平的生产平台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了,那么需求怎样被搜集起来,再反向配置给生产呢?有两个条件,一是搜集信息的成本必须微乎其微,才能够进入操作层面,二是需求信息必须是确定的,不能做乌托邦游戏。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前者不是问题,完全可以实现。而后者,必须通过规模需求的办法加以解决。
作为一个技术性解决方案,规模需求理论推荐需求平台。这个需求平台应该包括信息流与资金流,建立违约惩罚机制。
比如说,假设联想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是5000元到10000元。如果你想在一月之内买一款联想笔记本电脑的话,你可以把信息登记在需求平台上,然后存5000元到需求平台指定的监管银行。那么按照需求平台的规定,一月后你去联想那里购物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型号,只要是笔记本电脑,任何一款都可以享受到当时市价的88折优惠,便宜12%。如果到时候你不买的话,需求平台将扣除你本金的2%作为违约罚款,然后把余额退回你指定的个人账户。
如果是对联想笔记本电脑的个性化需求,也可以实现交易,只要这个需求是联想生产能力可以实现的就可以,比如CPU类型和频率、内存类型和大小、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等等。以联想的生产能力,生产100台电脑和1万台电脑的单位生产成本,已经远没有十年前大了。假如有十个人或者100个人都“确定”来买联想的某种配制的电脑,联想完全可以为之设计一款新型号,生产10台或100台。
当然,如果你想要一个变形金刚一样的电脑,可能无法如愿了。但是就算这样,你也可以把需求亮出来。如果你第一个表明这样的需求,并且愿意等到联想技术进步到可以生产此类产品的时候,你将获得最大可能的优惠幅度。这样的忠诚客户,无疑将受到需求平台和联想集团的极大欢迎。
除了电脑,其他如食品、家电、服装等消费品,甚至旅游度假等消费行为,都可以采用类似的办法,通过需求平台,实现个性化需求与工业化生产的充分匹配。
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结果:作为消费者,可以愉快地说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并能以工业化产品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被满足;作为生产企业,从规模化变成小型化,因为需求的明确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规模需求的搜集者,做起了撮合交易的生意,只不过进的“货”是消费需求,卖的对象是生产企业。这样不但能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有效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不仅如此,在推动消费升级、拉动消费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我们发现,更为深刻的革命性变化,才刚刚拉开帷幕,随之亮相的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消费需求新时代。
告别孤岛
30年前,年轻人结婚时需要置办家具的话,必须找木匠去,“打”一套家具回来。如今,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打家具了,人们都会结合自己的装修需要,到商场去“买”家具。
从“打”到“买”的变迁,是消费的升级,也是社会生产的进步。但是这种变迁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打”家具时代,生产与需求是一对一的关系,客户先跟木匠定样式、量尺寸、谈价钱,然后木匠才去破木料、画墨线、锯木板……这是典型的从需求到资源的配置关系。而“买”家具时代正好相反,家具都生产好了,摆在商场等你来买。这种主动发起配置给需求的供给,具有刚性,无法还原为木材或大树,一旦最后没有消费者愿意买,就白白浪费了。
“打”的家具都是个性化的,即使样式差不多,也能够根据房子大小和整体布局做针对性的设计和制作,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要。而“买”的家具都是标准化的,由于采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方式,消费者必须拿自己的需求“适应”产品。
不仅家具,几乎所有商品都是这样被标准化了,这是后工业社会的普遍无奈。如果用诗人忧伤的句子来形容就是,“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离得再近也无法连成一片陆地”。后工业社会把每一个消费者都隔绝在了一个独立的孤岛上。
对于要买某个东西,我们既没有质量好坏的话语权,也没有价格高低的决定权,我们最多“用脚投票”表示不买,此外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而且,如果决定要买某个东西了,我们也只能靠摆渡的渡船给我们配送。我们的给养其实是被渡船控制的,这渡船就是流通企业的商业链条。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信息的阻隔。因为技术的原因,我们的需求信息被阻隔了,资源与需求“一对一”的匹配不现实,我们无法凭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去设计和定做我们想要的东西。第二个原因是生产成本过高。即使我们能够把需求的信息传达给生产企业,还是无法得到我们需求的东西。工业化生产企业只生产标准化的东西。因为按照边际效用理论,产品的价格等于最后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单独定制是不经济的。
品牌终结
在孤岛状态下,我们只好紧紧地依靠品牌。
从生产企业的角度来说,必须生产数量很多的商品才能够使自己的成本最低,才能够给消费者一个能够承受的价格,这样就无法顾及个性化的需求。反过来说,因为产品不是跟需求紧密匹配的,所以愿意主动买该产品的消费者数量肯定远远不够,也许规模生产一天必须有一万个商品下线,而每天购买的消费者可能只有一百个。生产企业要想把这一万个商品迅速卖出去,就只能靠做广告的方式建立品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
但是正如我在以前的专栏文章《品牌的历史局限》(本刊2005年第10期)中讨论过的,品牌是下策,因为不知道什么人来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更不知道买多少。下策的意思就是明知费力却不得不做,那上策是什么呢?自然就是低成本地实现产品供给和消费个性需求的完美匹配。
生产力不断提高,使得工业生产开始扁平化,从纵向的链条变成横向的模块。
如果传统模式必须每天生产一万个商品,才能获得最低的成本,现在可能只需要生产一百个了。显而易见,把一万个类似的消费者需求凑在一起,用一个产品来满足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把一百个类似的消费者需求凑在一起,是有可能实现的。
有没有一种产品,对任何个性化需求都以同样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来?有的,比如生日蛋糕上的名字。生产蛋糕的老板根本不管你上面写什么字,都是一样的生产成本。无论你是叫丁一还是叫樊梨花,都是一样的价格。
工业生产扁平化以后,企业就将更加关注客户群、客户需求、需求的个性化等问题,愿意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于是,品牌因为建设成本过高而被终结。当然,这并不是说品牌所代表的技术、诚信、服务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只是在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是直接能够见面的情况下,不需要用品牌来曲线沟通了。
此时,生产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将不再是规模,而是设计能力和组合能力。这已经初见端倪,现在绝大多数的品牌商都是做外包代工的,自己没有生产能力,它已经把生产平台想象成了扁平的,生产要素可以信手拈来。这就为富于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前景,因为设计能力和组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主观方面,可以通过努力迅速提高,而规模则是硬性的外部决定因素,没有资本只能望洋兴叹。
需求制胜
扁平的生产平台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了,那么需求怎样被搜集起来,再反向配置给生产呢?有两个条件,一是搜集信息的成本必须微乎其微,才能够进入操作层面,二是需求信息必须是确定的,不能做乌托邦游戏。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前者不是问题,完全可以实现。而后者,必须通过规模需求的办法加以解决。
作为一个技术性解决方案,规模需求理论推荐需求平台。这个需求平台应该包括信息流与资金流,建立违约惩罚机制。
比如说,假设联想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是5000元到10000元。如果你想在一月之内买一款联想笔记本电脑的话,你可以把信息登记在需求平台上,然后存5000元到需求平台指定的监管银行。那么按照需求平台的规定,一月后你去联想那里购物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型号,只要是笔记本电脑,任何一款都可以享受到当时市价的88折优惠,便宜12%。如果到时候你不买的话,需求平台将扣除你本金的2%作为违约罚款,然后把余额退回你指定的个人账户。
如果是对联想笔记本电脑的个性化需求,也可以实现交易,只要这个需求是联想生产能力可以实现的就可以,比如CPU类型和频率、内存类型和大小、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等等。以联想的生产能力,生产100台电脑和1万台电脑的单位生产成本,已经远没有十年前大了。假如有十个人或者100个人都“确定”来买联想的某种配制的电脑,联想完全可以为之设计一款新型号,生产10台或100台。
当然,如果你想要一个变形金刚一样的电脑,可能无法如愿了。但是就算这样,你也可以把需求亮出来。如果你第一个表明这样的需求,并且愿意等到联想技术进步到可以生产此类产品的时候,你将获得最大可能的优惠幅度。这样的忠诚客户,无疑将受到需求平台和联想集团的极大欢迎。
除了电脑,其他如食品、家电、服装等消费品,甚至旅游度假等消费行为,都可以采用类似的办法,通过需求平台,实现个性化需求与工业化生产的充分匹配。
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结果:作为消费者,可以愉快地说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并能以工业化产品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被满足;作为生产企业,从规模化变成小型化,因为需求的明确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规模需求的搜集者,做起了撮合交易的生意,只不过进的“货”是消费需求,卖的对象是生产企业。这样不但能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有效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