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莫斯卡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082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印象】 我二十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昆明第一次远游,我去的就是大理。从此,我把大理视为我的第二故乡。
  在云南,大理乃大道之邦。中国无人不知的大理石,藏于大理苍山。苍山最高海拔4122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之一。有人将它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相提并论,而苍山比阿尔卑斯山更胜者有二:
  其一,苍山下面就是洱海,如一只蔚蓝的耳朵,永远倾听着苍山的松涛。世界上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但如苍山洱海如此近距离地名山胜水相依的并不多,雄伟至极,美丽之至。在点苍山与洱海之间展开的小平原上,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
  其二,苍山中有苍山神祠,南诏后裔,大理的土著白族崇拜万物有灵,苍山不只是山,也是苍山大神。人们经常在苍山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这种人类童年时代的仪式在世界上的许多山区都已经绝迹。
  大理的魅力还在于它是古代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与中国内地文明世界交流来往的一个十字路口。
  在大理,人们至今坚持着古老的信仰,本主是大理白族的地方神。大理的传统是,神并非独一无二,也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人都有成为本主的可能。
  2006年,我应邀在深圳评选中国的十大先锋城市,我投票大理。对于一个日异月新的世界来说,先锋意味着坚持。
  
  沿着革什扎河向北,是四川省丹巴县的另一条峡谷。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高山耸峙,许多山上依然是原始森林,河流清澈,在石头上哗哗地响着。开阔的谷地大部分已经被人们建成田园。更多地段,依然是最原始的样子,看不出人类是否来过。途中多次产生隐居的念头,如果真的选择的话,又觉得无所适从,一段比一段更好。忽然,美丽的风景中断了,出现了工地,在河流最险峻的一段,一个水电站正在施工,黄色的挖掘机像是怪物的巨鞋,把峡谷踩塌了一部分。赶紧摇起越野车的窗子来,轰隆驶过的怪物总是卷起沙尘暴。
  边尔乡与丹东乡之间的峡谷保存得非常完好,是世界一流的风景区,原始森林里突然凸起一座碉楼,陈旧但依然坚固,超越森林之上,不知道是什么时代建造的,孤零零的一座,不知道建造来做什么用,了望敌人,但附近并没有村寨。以为一路会看见更多,却是这一路唯一的一个。我们从漆黑的6点半出发,到达丹东乡已经是阳光灿烂10点半。从丹东乡转向北面的阿洛沟,汽车开始爬高,进入最危险的毛路,这条路是去年10月14日通的车,是前往莫斯卡牧场唯一路线。除了摩托、拖拉机和越野车,任何车辆也别想在这路上走。那道路勉强地粘在随着泥石流滚下的圆木和石头之上,汽车滑冰般地摇摆着,随时会失去控制。如果害怕的话,也可以在丹东乡租一匹马去莫斯卡,来回120元。或者步行,那就得走6或8个小时。汽车一边走,一边辨认着道路,海拔逐渐升高,植物群落也发生着变化,在三千米附近,是高大的冷杉树。到了四千米左右,出现了大片的青冈林,林子不高,在3米左右,非常苍老,犹如垂死的手指,挂着苔藓。之后,就来到高原草甸之上,荒凉粗犷,浑圆的山肚子之间的盆地里有一汪水亮着。一群黑牦牛一看见汽车,就惊惶逃走,像一群重型武器奔过山岗,以前见到它们都是一动不动的。一群地狂奔而去,卷成一团黑色的旋风,忽然又停下,恢复原状,它们对汽车还怕生。荒野上有许多洞,一个旱獭的脑袋晃了一下,当地人把这些笨头笨脑的胖子叫做雪猪。道路上经常有不知名的鸟在前面带路,有一次带路的是一家野鸡,有十几只,一群地跳在我们的车子前面,走了很久才回荒原,藏族司机慢慢地跟着走,没有按喇叭。时常有藏族人骑在马上走下山岗,身上裹着红色氆氇,一只袖子故意空着不穿,潇洒地垂着,马背上铺着彩色羊毛毡,五花马,千斤裘,就像天神下凡。有一辆摩托车卧倒在路边,爆胎了,藏族摩托手似乎首次经历这样的事情,完全不知所措,问司机能否帮他补胎。司机说,这种摩托用的是真空胎,他补不了。汽车到达了海拔最高的山垭,4646米。垭口有一石头,上面放着一块彩色的刻着经文的玛尼石,暗示着我们已经来到某个世界的入口。玛尼石遍布于藏区的大地上,提醒着人们神灵无所不在,它有令人们不敢轻举妄动的作用。莫斯卡是一个高原草甸、大地上分布着雪山、牧场、原始森林、河流,有二十一个海子(高原小湖泊)等等。过了垭口,开始下坡,海拔逐渐下降到4200米左右。荒凉的山坡上忽然出现一群粉红色的风马旗,林立于高岗,犹如美丽的幽灵现形。旁边还有一个用粉红色的长布条搭成的高塔,形如碉楼,有两层楼那么高,与丹巴那些石砌的碉楼不同,这个风马旗碉堡轻盈地飘扬着,光芒忧郁。它们之间是否有什么远古的联系?如果这里不是地老天荒的莫斯卡,你会以为这是某个艺术家的“大地艺术”,在西藏,各种艺术都通过那个非艺术的目的——对众神的感激与敬畏呈现着,虔诚保证了这些作品总是最精粹的,也许诸神同时被无名的艺人们想象为最高的鉴赏者。一匹白马在它自己的附近低头寻找着什么。一场细雨飘忽而过,几百个旱獭从土包后面跳出来,像动画蹦跳而舞,唱着无声的歌。几个山包之间的盆地上,莫斯卡村出现了。天堂就是这个样子,一条从草原溢出的溪流环绕着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低矮的城堡。有一个老人缓慢地、仿佛盲人,绕着村子的外墙走着,低着头,捻着珠子,仿佛那村子是一个圣地。这个忽然凸起在平坦草甸上的石头村子由一道东西长110米、南北宽90米、高约2米的石头围墙所环绕,围墙刷着白石灰,在上方画着暗红色的边。有条石子路绕城一周,是村民的转经之路。城堡有四个入口,围墙以内是居民用石头和木料盖成的歪歪斜斜规格不一的房子,房顶用黑色的页岩覆盖,位居中心的金龙寺是最高最好的建筑物,活佛日琼说,莫斯卡村是一个袖珍的坛城,坛城就是佛教想象中的宇宙秩序,它旋转着,环绕着某个中心呈上升之势。在附近的山包上看,绿色盆地上的莫斯卡村的形势确实是环绕,就像一群彼此依偎俯伏在草原中间的暗灰色羊只,围拢着中间的寺院,这个寺院就像一个戴着金色王冠穿着红袍的牧人。经幡飘扬,白云飞渡,草地上躺着牦牛,流着溪水,流水上也安装着转经筒,像水磨一样,整日吱哑地转动着。没有树。地上的石块大都刻着经文或者神像。几个旱獭躺在大门外面的草地上睡觉,你给它们食物的话,它们就笑呵呵地站起来。外来者以为这是人们动物保护意识觉醒的结果,不对,在藏族人看来,旱獭自古就是土地神的宠物。神灵系统在藏区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大地上的万物,它们化身为万物。与旱獭共同生活的还有猴子、盘羊、马鸡、贝母鸡、藏雪鸡、鹿子、黑熊、马熊、獐子、小熊猫、猞狸、狼、豺狗以及上百种鸟类,但它们不像旱獭那样亲近,远远地一晃,或者根本杳无踪迹,只存在于牧民们的传说中。在夜晚,除了风声,流水声,和动物们在高谈阔论,就没有别的声音了。
  莫斯卡是一个高山牧场,人们把在这里居住的人们叫做牛场娃。他们主要靠饲养牦牛生活,住在帐篷里,逐水草而迁移,夏天迁到夏季牧场,冬天迁移到冬季牧场。一头牦牛养六年,可以卖到1600元。但他们一般不卖,牦牛是家族成员,供给他们牛奶、酥油和奶酪等等。他们另一个收入来源是挖药材,冬虫夏草、贝母、羌活、大黄、当归、青交、党参等等,虫草曾经卖到9块多一根,还有各类菌子,也是可以卖好价钱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越来越少,很难采集到了。唯有牦牛,一直忠实地供给着高原生活必须的一切,吃的、穿的、取暖的都依靠它,制造帐篷、毯子和衣物的牛毛、食用的牛奶、奶酪、酸奶和肉。但可怕的是,牦牛维持生命的水草也日渐稀薄。一位老牧人告诉我,一个普通的三、四口人的家庭,满足基本的丰衣足食,养20多头牦牛足够了。过去牦牛就是牧民的家族成员,根本舍不得宰杀或出卖。现在人们受到电视机里面宣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希望更富裕,牦牛不只是自己使用,还要依靠出卖牦牛致富,获得更多的钱财,人们养的牦牛越来越多,多的达到几百头。这样,草场就不够了,日益贫乏恶化。当我问他是否愿意放弃这种传统的生活,像电视里那样生活的时候,他迷惘地摇摇头。我现在很好,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安心。他不知道,这种他认为安心的生活,在电视机的世界里已经被宣判了死刑,住在牦牛帐篷里是落后的,不可思议的,那个电视机世界的意识形态已经如此认定。富起来可真是个翻天覆地的运动,更富裕的结果将是,为了只可能是少数人的富裕起来而把全体人们传统的生活世界连根铲除,因为这个传统的小世界容纳不下富裕者的新世界所带来的一切。年轻人正在接受新的价值观,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老辈人把人生的主要内容奉献给宗教而在世俗生活只满足于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
  金龙寺建造于1786年,这是一个红教寺庙,它是荒凉草场上牧民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核心。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祭坛,也是学校、博物馆、歌剧院、广场、牧民发表言论的地方、社交活动的会所、沙龙,以及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典范、标准……每到节日,牛场娃都要卷起帐篷赶着牦牛向这个寺院靠拢,从莫斯卡、边耳、巴底、阿科里……最远的从道孚县的玉科而来,要走两三天。人们向诸神表达他们的虔诚和感激、狂欢数日之后又重返黑暗孤独的草原。藏历一月四日至十五日,念十二字经,期间有六天的晚上演藏戏,演格萨尔王。藏历四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念哑巴经;藏历五月十日至十三日:十一个神山烧烟、转山;十三日至十五日:赛马;藏历五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九日:念四种经;六月十日:庆莲花生生日;六月十一号:演格萨尔王(跳布扎),这是全年最大的活动。藏历九月,念七天金刚经。藏历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念三种经,祈福,平安,免灾。更多的不定期的即兴的活动是跳锅桩,音乐一响起来,整个村庄就像喝醉了酒似的,东倒西歪地舞蹈起来。每个村民都是舞蹈家,许多人是技艺高超的乐师和演员。这些角色在他们看来并不比放牧牦牛更高贵,艺术是劳动的另一种形式,这天然的事情。1984年,莫斯卡自筹经费建立了有80多位业余演员的藏剧团,而莫斯卡登记在册的居民有107户,570人,就是说,14%的人有更杰出的表演才能。再加上喇嘛,他们是传统的文化人,莫斯卡的文化含量相当高。别看这地方远离都市,算起来,就是完全没有电视,他们的文化活动也比城市居民要丰富得多。生活和艺术并没有根据专业分类,两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那些戏剧、音乐都是寓教于乐的,与佛教的思想有关,惩恶扬善,是非分明没有大城市那些无聊庸俗的内容,永恒的主流文化,天经地义,崇拜英雄格萨尔,人们完全不知道正在中国内地的风行的后现代的解构、消解一切传统价值观的思潮。
  最初,牧民在节日时期环绕着金龙寺搭帐篷,后来有些帐篷搬不动了,留下来,长久地环绕着寺庙,里面居住的都是年老的牧人和儿童。大约五十年前,人们把环绕着金龙寺的帐篷改成了简易的房子,固定居住下来,年轻力壮的牛场娃依然住在帐篷里,游牧于草原,定期回来。房子主要是安顿年老的牧人、儿童以及储藏物资。村民基本上都是亲戚,不与外面的人通婚。村里有五部拖拉机,集体有一台丰田小货车,人均收入530元。村子里没有通电,使用太阳能的充电器,充足一次可以发电四小时左右。房屋底矮,但大多数也有两层楼,住房、仓库、以及传经堂、藏剧院都环绕着金龙寺。那个小转经堂是老人们每天聚会的地方,走廊上铺着磨腻了的羊皮,一个很舒服的家。剧院主要是用于开村民大会和演出藏戏,也放电影,村里有一个放映员,看电影每人收费一元,用于发电机的油钱。村里有一个乡上派来的赤脚医生。今年准备培养一个本村的医生,并建立卫生所。
  院落之间有大片长着青草的空地,供人们随时席地而卧,每家的门槛都由于经常坐而被磨得很光滑,老妈妈枕着二楼的窗口与下面路过的人聊天。两个胖而强壮的老爷子坐在自家的门口,他们是70的岁泽斯嘉和64岁的扎西泽旺,从小到老都在一起。有着童年时代的天真表情,脸上布满被高原上的风暴刻出的黝黑皱纹,表情却是童年时代的。他们既是牧民也是石匠,既是舞蹈演员也是歌手,身份随着生活的需要而随时转换。远远近近的牧民有二三十人在跟着他辆学习石刻。扎西泽旺家有80多头牦牛,七匹马,三个人放牧,他自己则要养老啦。泽斯嘉这几日的活计是为一个牧民的马刻一块玛尼石,以保佑那匹马健康而有奔跑得更快的力气。他们穿着自己缝制的牦牛毛做的靴子,这种靴子是古代传下来的,适合在高原草甸上用,冬天非常暖和,夏天被水溽湿后干得很快,一双靴子可以穿五个冬天。老爷子们胸前挂着几个黑乎乎的小皮袋子,见我好奇,就打开给我看,一个小袋子里装着镫亮的银色钢针,是缝纫用的,这是我曾经见过的漂亮的针了。另一个小袋里装着黑色的牦牛线,还有一个装着顶针。这三样东西以及吉祥物(佛像宝石之类)他们几乎是终生挂在身上。野外活动,帐篷、衣服、鞋子经常会破,需要修补,必须马上动手,在这地方生活,你得什么都会。这大院的景象令我想起荷兰画家勃鲁盖尔描绘过的19世纪的生活世界,弥漫着一种大家庭的安全感,每个人都朝陌生人亲切地微笑,孩子在滚木制轱辘或者轮胎。妇女在木桶旁边洗着什么,青年一群地靠着墙根,披着长发,穿着磨旧了的牛皮靴子,并不是现代派而是传统,许多人非常英俊,内心淤积着最狂热纯洁的爱情,他们不知道他们这种形象为好莱坞的导演所青睐。
  历史记载,金龙寺是来自青海果洛州的红教活佛青则益西多吉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主持修建的。这是汉藏结合的建筑,其木工部分是汉地木匠的活计。不大,经堂也就够20多个喇嘛在里面坐上两排。气味浓烈呛人,来自酥油、羊皮和其他东西,暗红色的,也混杂着金色、黄色、绿色和白色。幽暗,由于时间久远所致,光被时间藏起来了,一切都已经被长期地抚摩而像厨房里的器皿那样温暖。你可以躺下坐下,面对诸神的偶像你不会战战兢兢,而是回到了家里的感觉。红教属藏传佛教中“宁玛”派,“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始祖莲花生大师所创立的宗派,俗称“红教”。藏文“宁玛”的意思是“老派”,或“旧译派”,有别于后来其他祖师创立的“新译派”(白教、花教、黄教),是藏传佛教中最古老的教法。在11世纪时形成宗派体系。它所传承的教法主要是藏传佛教前弘期传译的密法,故称为“旧派”。红教僧人穿有红边的白袈裟,头上盘着辫子,他们安家立业,娶妻生子。我走进经堂,立即被浓烈的酥油味熏得几乎窒息,光来自顶上,阴暗的佛龛上供着佛、莲花生,低处的壁画是印刷品。高处的壁画是手工绘制的,显然不是18世纪的遗物,60岁的扎西泽朗在介绍的时候,提起文革,那场革命居然深入到如此遥远而且基本上不通汉语更不说普通话的地方,令我感慨。壁画上的一位神我没有见过,那是一位上身赤裸的白胡子老者,看上去像是印度人士,扎西泽朗说他是唐太宗。我很奇怪,后来问了活佛,原来他说的是唐宗杰布,是西藏的鲁班和藏戏的创造者。这是口承文化的特点,许多事情以讹传讹,歪曲了细节,但无损于宇宙的秩序。二楼漆黑发亮,有一根削出坎的圆木梯子通向天窗,窗子周围摆着许多石板,上面刻着与格萨尔王故事有关的石刻,有些已经不知道刻制的时间,有的是1991年以来补刻的。莫斯卡地区分布着数千块玛尼石,石刻有六百多块,其中大约有四百多块刻着与格萨尔传说有关的题材和佛教题材。这并非全部,刻玛尼石是莫斯卡的传统,村里有许多石匠,就是修建房子挖地基的时候也能刨出石刻,有的石刻在多年前修建房屋的时候被盖在屋顶,已经找不到了。老石匠说,目前村里还有十多个刻玛尼石的匠人,但他们已经不会刻格萨尔,只会刻经文了,90年代重刻的部分是请道孚的石匠完成的。据专家说,这些与格萨尔王有关的大规模石刻在国内是首次发现。据说格萨尔王的叔叔(达绒本波晁通)的部落曾在此地安营扎寨,这个部落在莫斯卡的后代现在还有20余户,如叫卓玛、白马热申、洛尔登、仁真洛则、扎西多吉、耿秋斯嘉等的就是。楼上保存的石刻片是精品。刻得生动有力,令人闪电般地进入那个骑在马上的英雄时代。有一块刻着格萨尔王的爱妃,她的穿着与今天草原上女人们一致,多彩、烦琐、厚重但穿在身上却透出缓慢的轻盈。这些石刻大多被重新涂上了新的彩漆,少数还保留着本色,看得出风格不一,并不是同一个时期刻成的。扎西泽朗说,文革时期,这些石刻被活佛翻过来铺成路面,才没有被发毁掉,这倒合了匠人刻制这些石像的本义,本来就是为迷途的人们指示道路的么。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喝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格萨尔王是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他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具有非凡的才能,受到诸天神的保护,最后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先后降伏了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邦),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返回天界。据说他的原型就是统一西藏的松赞干布。这个充满奇异的想象力的故事就像荷马史诗一样,是口口相传传下来的,它其实已经成为各时代草原上的行吟诗人的集体创作。这些行吟诗人有着传奇色彩,能够吟诵整部史诗的人被人们视为神人。《格萨尔王传》一般由前辈歌手口传下来。而最神秘的是那些叫做“包仲”的说唱艺人,他们获得《格萨尔王传》的演唱方式,是梦传神授,这些歌手在之前从未师承任何老师,突然有一天在睡梦中梦见有神人传授,并且一入梦就昏迷多日,苏醒后就能滔滔不绝地说唱表演史诗。一般演唱《格萨尔王传》,基本故事过程框架是一样的,但每个歌手在演唱过程中都会根据具体时代、场合的情景自由创造、发挥。在藏区,格萨尔王不只是一个古代英雄,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当代英雄。他一次次通过行吟诗人的传唱而在每个时代复活。人们不仅通过说唱来流传格萨尔王史诗,也通过石刻、雕塑、绘画、舞蹈、音乐和戏剧来流传它,格萨尔王传在藏区,其实是一个综合的巨大的艺术行为,环绕着这个永恒的主题,无数的艺术天才获得自由的表现空间,而匿名是这种艺术创造的普遍原则,因此,在草原上,人们经常惊叹那些穿越时间的伟大的艺术,但很少有人知道谁是它们的作者。
  金龙寺目前的主持是1943年出世的转世灵童日琼活佛。领导莫斯卡的日琼活佛是丹巴县的前政协副主席和现在的县佛教协会的主席,他是一个杰出的地方领袖,他既是莫斯卡地区的精神生活的领袖也是地方事物的判决者和文化生活的倡导者(他也是甘孜州和阿坝州的丹巴县、道孚县、金川县治安联防会主任)。他既作为杰出的僧侣引导信徒们未来转世的道路,也要解决当下的地方事务,这与西藏传统的教政合一的传统有关。教政合一不只是布达拉宫的传统,也是西藏地方运转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一个地方宗教小领袖其实也就是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小领袖,在西藏,一个活佛就是一个大知识分子,精通经文、典籍、医学、文学和艺术。当然,他决不是书斋里面的知识分子,他必须对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作用。我没有见到日琼先生,他到康定参加一个由众多活佛们在一起召开的野生动物保护的会议去了,草原上留下了一行越野车的车辙印子,这并不表示他不在莫斯卡。
  日琼活佛在莫斯卡领导着文化和风俗,亲自改编并组织藏戏的演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位剧作家,他改编了藏戏《格萨尔》中最后一小节,他也是藏戏团的主要的演员之一。同时他也决定在村子的外面修筑厕所。他通过佛教经典解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以及保护环境,他骑着马到远地去念经,也乘坐越野车前往县城出席政府会议。他开设了一个学习藏语的小学校。有22个学生和两个老师,课文就是经书。他规定,凡一家的孩子不愿在乡上的汉语小学或村里的藏文学校念书,又不愿集中补习的,家中人死后喇嘛不给念经。他规定,每年藏历十月至十二月人们留守一个人放牧,其他人回村读书学习,并建立了一个藏经楼,收藏着各种经书、藏传佛教理论书籍上万册。藏经楼的底层是印经房,有专门到德格学习过印经技艺的村民担当印经的工作。我听到一个传说,发生土地纠纷的时候,如果活佛在那引起争议的土地上划一条线,争端就平息了。他规定:在莫斯卡不赌博、不抽烟、不喝酒、不捕不猎、不偷盗、尊老爱幼。如果谁违反了,就要处罚,处罚用的是传统的“土办法”,例如脱了上衣受活佛的轻微的鞭刑,指甲和头发要被剪掉。背上放置带刺的树枝,再压上石头,人人朝他脸上吐口水,自己还要说“我错了”。如果抽烟了,就是嘴里含着有刺的树枝在所有人面前说我错了。犯严重错误的人,如果家里死了人,庙里也不给念经超度。如果态度极好,认错改正,交数百元罚款才可恢复。本地人是终身不许抽烟,就是外出了也不许抽,有一个小伙了去外地打工,愣是不敢抽,担心神灵知道。外地人到莫斯卡也只能在经堂外抽烟,不能在庙里抽。如果两人打架了,打一拳罚一百。前几年有人打死人了,被活佛判罚一百五十头牛,并将凶手驱逐出村。小金县附近的一群赌徒被活佛罚款十万元,用作野生动物的保护基金。如果男的强奸女的,也要罚款。双方乐意的通奸(“钻蓬子”)活佛则不干涉。
  莫斯卡还保存着古代的某些婚姻形式,适龄青年多有婚前的性行为,这些性伴侣未必一定就成为妻子或丈夫。在莫斯卡,只要两情相悦,自由的性行为是允许的,如果婚前怀孕生子,这个孩子也不会成为年轻人今后婚姻的羁绊。如果认为对方不适合做自己的终身伴侣,随时可以解除双方的关系,孩子跟随母系家族成长,但男方需要负担抚养孩子的一定费用。非婚生的孩子在莫斯卡是不会受到歧视的,按照传统,养父(舅舅)对待非婚生的孩子,甚至会比对自己的亲生子女还好,否则他将得不到妻子及家人、族人的尊重。僧人只有进入寺院的时候才是僧侣,穿起僧衣是喇嘛,脱了僧衣是牧民,在寺院以外,他们过着世俗生活。
  高原上天气变化很快,一日中可以经历下雨、出太阳、阴天、下雪、冰雹之后又蓝天万里。下雨时,我跟着扎西泽朗去他家避雨。门很矮,这是为了防冬天的风。过道里堆放着木柴,但他们主要还是燃牛粪。底层主要是储藏一些粗笨的物资,人、粮食、细软住在二楼,二楼也很矮,支着火炉、锅子和床。是起居和睡觉的地方,也是一代一代人的产床,他们依然像古代那样生育,用刀子切断脐带,用火和炉灰消毒。房间杂乱温暖,布匹、皮子、盐巴、木头、铜、铁、粮食、牦牛提供的各种食品混在一处,散发出过日子的浓烈气味。炉子上总是煨着热水,瓦罐里煮着奶茶,老妈妈随时守着,添火。酸奶、奶酪、糌粑都放在伸手可及之处,同行的藏族向导阿布立即躺在火炉边的床上睡着了,仿佛那是他已经睡了一生的床。那床铺挨着火炉,堆着被褥,并不整洁但非常催眠。温暖、安全,满足。足以栖身的小屋,供奉着诸神的寺院,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提供寄托,保证人们不会空虚,自由而有限度的两性关系以及大自然,我觉得在古代社会所能提供的一切条件下,莫斯卡已经把自己建成一个天堂,天堂是什么,就是那种可以安身立命并且安心的地方,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的栖居。所谓诗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目的,劳动不是为了别的目的,例如更大的欲望、更富裕等等。劳动是对神灵的感激,劳动本身就是令人热爱的关于生活的艺术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每个居民都是诗人而不是苦役犯。他们把在异乡人看来非常可怕的风暴和恶劣气候,视为高质量的艺术活动——劳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什么生存的障碍。如果没有对劳动和生活的这种诗意的感受,很难想象人们可以长久地居住在这样的高原上。从另外的角度看,莫斯卡完全是西伯利亚那样的流放地。我听见那些在暴雨中缓慢地跟着牦牛行走的牧人唱着歌,那绝对是天堂之歌。在某个点上,莫斯卡也许无意识地抵达了他们生活历史上最完美的地点。但那是过去了,人们总是被欲望吸引,欲望一次次摧毁了人类已经达到的天堂,重新把他们带入黑暗和空虚。将来莫斯卡会如何,它如何调整自己与那个毫无诗意的完全以“致富”为目的的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宗教生活的古老力量和对日常生活的“知足”,使莫斯卡免于孤独、空虚而超然。但这还可以维持多久呢?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我再次看到那辆产自中国内地有着真空内胎的摩托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盖着一床帆布,摩托车手已经下山补胎去了。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其他文献
女儿十五岁了,在祥云一中读高一,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八年前抢救女儿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却不时浮上我的心头,让我至今一想起来仍有些后怕……  那是女儿与死神的一场赛跑。  2000年2月的一天,我从马街回到禾甸上赤老家去看望父母。在下午四点左右,突然接到同事打来的电话:“你女儿吃蜂蜜水中毒了!现在人已在前所医院里抢救,你先别急,直接赶到医院来,救护车已经通知了……”对方虽强作镇定,但我
期刊
时间:2010年月3月3日  地点:大理州文联会议室  话题:大理文学创作的现状、问题及出路  主持人:王晓云  谈话人:  杨泽文(大理州作协主席)  杨义龙(大理州作协副主席、大理文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  纳张元(大理州作协副主席、大理学院文学院院长)  张时胜(大理州作协副主席、大理学院院报编辑)    王晓云:今天把各位请在一起,主要是想请各位谈谈大理文学创作的现状,问题及出路。杨泽文老师
期刊
沐浴了数日的风雨之后,太阳重回头顶,依旧像过去那样火辣辣地照耀着今年6月3日的天空和大地。这天上午,我有幸同大理州作家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一道去弥渡县,准备进行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  这天,一辆18座的小客车,把我和张乃光、杨泽文、杨义龙、李智红等作家的距离拉近了。面对各路文坛高手,我本打算像一条鱼那样,在弥渡的山水村落之间谦逊地闭着嘴做一回穿梭,但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之中,又不得不时常张开嘴偶尔放出几个
期刊
夏日来临的时候,我们烦倦着城市里的燥热,忽然就决定要到密祉去消受清凉。密祉是弥渡管辖的乡镇,位于弥渡县城的东南,那首著名的《小河淌水》就发源于那里。  密祉的阳光纯净得发蓝,那种没有际涯的铺展形成了气势,它所笼罩的是一幅意外形态的水墨。我们都是在城市里待久了的人,平时所见的山水都经过了人力的干预,久而久之,记忆中的山水就完全地暗淡了。现在我们走进的是纯性的乡间,置身于这片亘古的深邃和辽远的宁静,曾
期刊
有一段话似乎平淡,却可以载入大理文学的史册。  公元1979年春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为了迎接建国30周年庆典,大理州发起了献礼活动。在一次文艺界的座谈会上,时任州委书记的刘树生同志对大家说了一段非常亲切的话:“发展民族文艺是拨乱反正题中之义。目前条件有限,我们还没有能力给大家营造一座大花园,但提供一个小小花盆却是应该的。”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一份定名为《大理文化》的
期刊
作为世界名曲的《小河淌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作为《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大理弥渡密祉,却几乎鲜为人知。  今年六月,借参加大理州作家协会采风团活动之际,我有幸走进了弥渡密祉。  密祉乡位于弥渡县的西南部,其东北与弥渡县苴力、寅街两乡接壤,其西南与巍山、南涧两县毗邻。素有花灯之乡、文化之乡、《小河淌水》的故乡的美誉。  为了追溯《小河淌水》中那条小河神奇迷离的源头,我们径直来到了太极山
期刊
顺荡,不仅因盛产食盐而在滇西成为久负盛名的古井,而且还是一个山川秀美、四季宜人、民族风情古朴浓厚的地方。这几年来,许多游人纷纷慕名前来采风观光,虽说不上名声大噪,却也墙内开花墙外香,名声在外了。  人朴实,山雄奇,水柔美,谷幽深,加上火葬墓梵文碑的古老神秘,成为了顺荡的五大特色。  顺荡是一个白族聚居的地区,隶属云龙县白石镇,距白石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距县城73公里。当地百姓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
期刊
时 间:2009年10月15日  地 点:大理州文联  话 题:大理美术的现状、问题及出路  主持人:杨义龙(《大理文化》编辑)  谈话人:秦伟(云南省美协理事、大理州第三届美协主席、版画家)   辛恒(大理州美协副主席,国画家),   段旭骏(大理州美协副主席,油画家)     杨义龙:今天请几位聊聊大理美术的话题,主要围绕大理美术的现状、问题及出路谈谈,我们将在《大理文化》刊发,以期引起大家的
期刊
——史载,弥渡有“白国故地,西汉旧郡”之称,相传古代是一片浩瀚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    那么多人来了,来了  就再也找不到出口  古书上说,弥渡  原本迷渡  一片浩瀚的水域  润泽了大半个滇西    可能是小船  也可能是莲一样出浴的女子  后来我认识的弥渡  还有诱惑万千的红岩  民间都说——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  到了红岩,不想回来  (那么多地道
期刊
一看题目,就知道我写的弥渡,那个民歌像小河里的浪花一样多,那个因一首名叫《小河淌水》的民歌名扬四方的地方。  《小河淌水》是一首民歌,一首已经走进音乐圣殿的民歌。但在弥渡的民歌记事簿中,它只是哗哗流淌的民歌小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因一个名叫尹宜公的人把它带进了世界歌坛,它就身价百倍,已经不属于弥渡,不属于云南,不属于中国,更不属于尹宜公。  《小河淌水》不是一首通俗歌曲,更不是一首流行歌曲,不是谁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