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学习“8的认识”中,一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马上讨好“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奏曰“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中,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作者单位:721000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果子市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容易踏入的误区,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问题意识、思维创新等方面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努力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
期刊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我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替代学生的阅读,同样也不能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的过程。《学记》有“学不躐等”“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的说法,1835年第斯多惠也提出四条教学规则:“
期刊
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创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待未知的事行。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出现两极分化是一种危险信号,预示着部分初二数学学困生面对初三难度更大的数学学习会有放弃的可能,而数学在整个初中学科中地位显著,所以初二学生一旦有放弃数学学习的心理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避免初中数学两极分化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产生初二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提出了避免两极分化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两极分化 原因 对策  从每年各地统计的数据来看,进入初二的学生
期刊
2013年国庆后我有幸在广州参加了新课程理念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及下到学校进行研修听课,品课。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理论引领,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特别是教师的角色定位这一块,是受益匪浅,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就我这次研修学习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定位教师角色的话题。  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传
期刊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变化,数学课程必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我求知欲望尤为重要。然而,面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得不郑重地思考:他
期刊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如何让一个班集体成为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的作用不可或缺,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成了许多班主任共同的话题。根据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为建立优秀的班集体服务:  一、学生自定制度,先礼后兵  老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班级管理来说也是如此。对于班集体来说学生才是主人,制度的制定也应该由
期刊
阅读教学似乎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好像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联系,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实际上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同样重要,尤其是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更要重视阅读教学。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是会阅读教课书,能读懂数学题的题意、能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明阅读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去阅读数学文本,在阅读中提高解题能力呢? 笔者认为可
期刊
很多语文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总是认真研究教材,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教案本上写的密密麻麻,花费不少时间和心血。但到了课堂上,每篇课文都要讲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以及进行字、词、句、篇方面的分析,内容太多,往往是讲了这句丢了那句,教学质量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备课上,备课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习惯的方法,但一般来说,备课还是要讲究方法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首先,钻研教材  为了了解
期刊
教师每天都要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作业。但这些题目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如何?  是否有不顾“大纲”的要求数量过大,掺进了偏、难、怪题,给学生造成精力浪费,使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我认为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练习质量,必须把握好数学作业设计的五个“度”。  1.密度  密度是指作业量的大小。一般地,巩固性作业要多练,要求的密度高。复习性作业要精练,要求的密度低。在把握作业密度时,既要考虑到差生“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