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师生互动的新方法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F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教育部所发起的每一轮课程改革都是针对教学矛盾与现实问题展开的,而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重新调整了师生关系,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重新确立了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关系与方式方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便要遵循这一教学理念,改善传统的师生互动形式,以便保证教师、学生可以共同进步。本文将从保证学生的话语权、保留教师的主导性、展开一对一师生互动三个角度来分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新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新方法
  常规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教师“一言堂”的互动特征,由教师全面讲解数学知识,学生需根据教师讲解记录课堂笔记、完成知识记忆与数学作业,然后再由教师统一讲解相关问题。虽然部分学习素养较高的学生会自主学习,但是却并不能改变课堂互动的内容与形式。这种师生互动方式是以教师为主的,学生没有话语权、选择权与探究权,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然而,教育的本质是要优化学生的素质,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显然,这种忽视学生主体需求的师生互动方式并不能体现教育本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及时优化师生互动方式,与学生平等沟通,与学生个体及时交流,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长远发展。
  一、保证学生的话语权
  要想切实改变常规的师生互动方式,首要前提便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权利,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数学学习收获与需求,据此设计并调整教学计划。因此,在组织新型师生互动活动时,初中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说、多做、多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
  就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与解集问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分析教材例题,汇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内容。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会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提问。比如,有的学生便主动观察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式结构与特点,尝试解答,自主归纳出了消元法的应用要点。对此,笔者会积极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继续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问题。另外,如果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到吃力、费劲,那么也可举手示意,笔者会询问其他学生的学习感受,适当减缓教学节奏,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消化时间。这就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官,使其真正喜欢上数学学习。
  二、保留教师的主导性
  虽然新课改反复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同时也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既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被动关系,也不是只关注学生、不重视教师的错误关系。因此,在优化师生互动形式时,初中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切入教师指导,但是不可越俎代庖,强制要求学生听从自己的安排,而是要平等互动、相互配合。
  就如在“一次函数”教学中,笔者就准备了一些一元一次方程式,鼓励学生自主解答,然后引导学生使用描点法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使其观察这一函数图像与x轴相交的坐标信息,对比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解,由此分析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在联系。这个数学问题与探究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回忆,还可促使学生主动对比新旧知识,提高学生的新知接受能力。然后,笔者还会准备一些函数问题,鼓励学生利用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去解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积极内化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
  三、展开一对一师生互动
  即便是在新课改下,人们也经常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虽然会以学生所表露出的共性需求组织课堂教学任务,也会与学生平等互动,但是却没有与学生展开一对一沟通,使得少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自主权。然而,初中数学要保证“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与学生展开一对一师生互动,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实现数学进步。
  就如在“因式分解”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认真观察了本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有几个学生的神色比较紧张,而且一直皱着眉头。于是,笔者便在学生自学的时候走到这个学生身边,询问学生是否遇到了解题瓶颈。这个学生表示,他并不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确定因式分解的有效方法。对此,笔者及时列出了几个整式乘法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整式的结构特点,据此重新解释了因式分解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从逆向思维去分解因式,重新得到整式乘法。由此,学生便可及时跟上教学节奏,把握本课重点知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优化师生互动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的作用,找到最易于激发出学生学习智慧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并落实新课改的多元理念,优化师生互动方式,有效促使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齐宁.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89.
  [2]贾鹏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J].林区教学,2018(10):88-90.
其他文献
摘 要: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近发展区  余文森教授说过:“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是老师的家常便饭,就像人们总是不断地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一样,老师也总是在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方面不断改进,使之更有效更充满生命的活力”。这话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英语教学表现出了以应试为目的的特点,要想改变这种传统、有弊端的教学模式,需要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有效、科学且合理的策略和方法,以此来提升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能力,并激发小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语音;趣味性元素;示范作用  语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言语技能的基础。学习英语必须从语音开始,没有语音就没有口头的交流。良好的语音能为英语进一步学习和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园教师为提高幼儿健康认知、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活动。首先,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莫定基础,还为他们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根基;其次,让幼儿了解安全常识,这种常识包括认识各种安全标识、学习自我保护和求生技能等;最后一个是以幼儿健康教育为主要目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学习在课堂上上使用频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小组学习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在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实验性较强的科目突显出更加明显的教学效果,其中就包括了物理科目。本文针对八年级物理教学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物理的合作学习方式提供一些新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和理解相应的语文知识内容,加深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起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积极的转变教法和学法,用心施教,不断的提升培养的效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要重视起语文课堂的教学,积极的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用心施教,不断的转变教学理念,更
期刊
摘 要:无论是出于传统文化本身对学生成长学习的良多益处的原因,还是国家逐渐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课改背景下,上至国家下至地方及学校,都对传统文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纷纷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本文就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渗透 传统文化 措施  前言:随着国家和地方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小学时期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的人数中,农村小学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参加工作这几年来,我都是在农村的小学,我觉得农村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缺陷。接下来我将对目前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个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但愿对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能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农村;教育教学;新课程标
期刊
摘 要: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在低分子量双官能环氧树脂(端环氧基聚乙二醇)存在下聚合。实验证明用2%的环氧树脂效果最佳,并且其机械性能保持对不受环氧树脂的影响。实验表明pCBT的羧基端基和二环氧化物的缩水甘油基官能团发生酯化反应。随着环氧含量增加,链增长的pCBT显示出分子量增加和玻璃化转变减少的现象。  The cyclic butylene terephthalate (CBT) i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不仅是关乎着学生高考的成败,还影响着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提升。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所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能力发展,由此可见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性。对此,本文将从创设探索知识情境、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与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三方面出发,分析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和具体
期刊
摘 要:幼小衔接一直是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本文从幼小衔接的意义是什么、幼小衔接要衔接什么、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幼小衔接的策略和幼小衔接活动参考等方面,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问题;策略  1前言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