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生子女被形象地称为“小皇帝”。他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这些“小皇”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和祖国未来的发展。
任何人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的塑造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当前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家庭是社会的摇篮,是人与社会的最早接触点。家庭作为独生子女居息、活动、学习、娱乐、保障等重要场所,对子女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绝大部分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十分重视,这是有利于独生子女成长的良好条件。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不少家庭把孩子当成“小太阳”“小皇帝”,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二是在教育上放任自流,有的家长甚至与学校的思想品德唱反调,致使孩子形成任性、蛮横、懒惰自私、目中无人、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淡薄等不良品质。三是一些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智力开发和某些特长的培养,由此演化出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影响儿童正常成长,促使儿童过早成人化。
学校环境。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同时按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之社会化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的影响逐步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个人社会化因素。现在学校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但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应试教育会继续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社会环境。当前的社会环境有许多方面严重影响独身子女身心健康的发展。一是社会上兴办起各种学习培训班,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子女意愿,强行把他们送进各种培训班。这样做,不仅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相反孩子自身的爱好却被家长视为旁门别类加以限制。二是大众传媒对独生子女影响大。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产业发展很快,每天除了迅速传播大量的社会信息外,还向大众宣传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人社会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有消极影响。一些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秩序的混乱,犯罪分子的增加,与黄色书籍,黄色录像及电影电视的暴力行为有密切联系。三是社区环境的影响。社区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能通过多种途径,向人传授价值标准,影响人们的行为观念。但也出现了不良的教化环境。如学校住宅周围,电子游戏很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住宅形成封闭式、单元化,邻居互不来往,缩小了孩子们的活动圈子,缺少同辈群体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严重影响独生子女的发展。
由于上述不良环境的影响,至使独生子女存在以下问题:
1.娇生惯养,适应力差。自小被亲人宠爱,吃得好,穿得好,体力劳动少,需要什么父母总是尽力满足,有什么困难家长负责解决,孩子不需要动手,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而他们在经历儿童期社会化以后,往往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判断力、适应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2.只顾自我,不顾他人。由于是独苗,家里什么好东西都给孩子一个人,孩子容易认为大人为自己服务理所当然,好东西独享理所当然,很少为他人着想,不顾他人的感受,不懂得父母的辛劳,也不知道要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3.性格孤僻,不太合群。因为无兄弟姐妹,家庭之间交往少,孩子自小主要和大人生活,很少过集体生活,不敢与外人打交道,害怕与不熟悉的人和事接触。
4.学业繁重,发展偏向。现在名为素质教育,但学习科目多、学习要求高、家庭作业多,加上还要参加一些培训班,孩子学习任务非常重,休息时间少。特别是许多老师、家长乃至社会上,流行唯分数论,成绩好一好百好,忽视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和玩乐需求,忽视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和能力锻炼,他们得不到全面发展。
5.心智“早熟”,思想“复杂”。在当前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们接受的各方面信息远胜于前辈同期,过早地接触到很多成人化的东西,因而他们显得“早熟”,小小年纪就说大人话、做大人事。有的良莠不辨,好坏不分,喜欢上黄色、武打、金钱方面的东西,沉迷于网络游戏,以怪异相标榜,以出格为时尚,思想观念很“复杂”。
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如下具体对策:
1.学校要优化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即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应付考试转化为培养他们怎样做人,怎样生存的能力,要求他们学会动脑、动手,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发展他们的个性,不要硬性强迫发展他们不适应发展的方面。对他们的未来作出正确的估价,不要期望过高。
2.家庭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家长自己要提高文化素养,用正确的思想去熏陶自己的子女,要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处处起表率作用,对子女的要求恰如其分,不要总是望子成龙、成凤,结果成不了龙、凤,反而误了孩子,要根据孩子的爱好,培养兴趣,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教育方式上,要抛弃“溺爱教育”,做到爱而有度,要抛弃“棍棒教育”,做到严而不酷,不要“忽视身教”,要遵循“养教结合,全面要求,严慈相济,情理交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原则,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严,自己却有许多不良习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口出粗语、脏话,打架斗殴,看黄色,赌博等。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社会要净化公共环境。政府与社会要对不良现象进行大规模整治,大力开展扫黄、禁赌、禁毒,整顿娱乐场所,整顿社会治安,净化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使后代能够在一个干净、和谐、温馨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总之,独生子女教育已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作者通联:412400湖南省茶陵县)
任何人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的塑造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当前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家庭是社会的摇篮,是人与社会的最早接触点。家庭作为独生子女居息、活动、学习、娱乐、保障等重要场所,对子女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绝大部分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十分重视,这是有利于独生子女成长的良好条件。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不少家庭把孩子当成“小太阳”“小皇帝”,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二是在教育上放任自流,有的家长甚至与学校的思想品德唱反调,致使孩子形成任性、蛮横、懒惰自私、目中无人、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淡薄等不良品质。三是一些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智力开发和某些特长的培养,由此演化出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影响儿童正常成长,促使儿童过早成人化。
学校环境。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同时按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之社会化的专门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的影响逐步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个人社会化因素。现在学校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但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应试教育会继续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社会环境。当前的社会环境有许多方面严重影响独身子女身心健康的发展。一是社会上兴办起各种学习培训班,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子女意愿,强行把他们送进各种培训班。这样做,不仅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相反孩子自身的爱好却被家长视为旁门别类加以限制。二是大众传媒对独生子女影响大。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产业发展很快,每天除了迅速传播大量的社会信息外,还向大众宣传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对个人社会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有消极影响。一些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秩序的混乱,犯罪分子的增加,与黄色书籍,黄色录像及电影电视的暴力行为有密切联系。三是社区环境的影响。社区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能通过多种途径,向人传授价值标准,影响人们的行为观念。但也出现了不良的教化环境。如学校住宅周围,电子游戏很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住宅形成封闭式、单元化,邻居互不来往,缩小了孩子们的活动圈子,缺少同辈群体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严重影响独生子女的发展。
由于上述不良环境的影响,至使独生子女存在以下问题:
1.娇生惯养,适应力差。自小被亲人宠爱,吃得好,穿得好,体力劳动少,需要什么父母总是尽力满足,有什么困难家长负责解决,孩子不需要动手,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而他们在经历儿童期社会化以后,往往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判断力、适应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2.只顾自我,不顾他人。由于是独苗,家里什么好东西都给孩子一个人,孩子容易认为大人为自己服务理所当然,好东西独享理所当然,很少为他人着想,不顾他人的感受,不懂得父母的辛劳,也不知道要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3.性格孤僻,不太合群。因为无兄弟姐妹,家庭之间交往少,孩子自小主要和大人生活,很少过集体生活,不敢与外人打交道,害怕与不熟悉的人和事接触。
4.学业繁重,发展偏向。现在名为素质教育,但学习科目多、学习要求高、家庭作业多,加上还要参加一些培训班,孩子学习任务非常重,休息时间少。特别是许多老师、家长乃至社会上,流行唯分数论,成绩好一好百好,忽视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和玩乐需求,忽视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和能力锻炼,他们得不到全面发展。
5.心智“早熟”,思想“复杂”。在当前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们接受的各方面信息远胜于前辈同期,过早地接触到很多成人化的东西,因而他们显得“早熟”,小小年纪就说大人话、做大人事。有的良莠不辨,好坏不分,喜欢上黄色、武打、金钱方面的东西,沉迷于网络游戏,以怪异相标榜,以出格为时尚,思想观念很“复杂”。
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如下具体对策:
1.学校要优化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即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应付考试转化为培养他们怎样做人,怎样生存的能力,要求他们学会动脑、动手,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发展他们的个性,不要硬性强迫发展他们不适应发展的方面。对他们的未来作出正确的估价,不要期望过高。
2.家庭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家长自己要提高文化素养,用正确的思想去熏陶自己的子女,要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处处起表率作用,对子女的要求恰如其分,不要总是望子成龙、成凤,结果成不了龙、凤,反而误了孩子,要根据孩子的爱好,培养兴趣,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教育方式上,要抛弃“溺爱教育”,做到爱而有度,要抛弃“棍棒教育”,做到严而不酷,不要“忽视身教”,要遵循“养教结合,全面要求,严慈相济,情理交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原则,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严,自己却有许多不良习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口出粗语、脏话,打架斗殴,看黄色,赌博等。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社会要净化公共环境。政府与社会要对不良现象进行大规模整治,大力开展扫黄、禁赌、禁毒,整顿娱乐场所,整顿社会治安,净化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使后代能够在一个干净、和谐、温馨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总之,独生子女教育已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作者通联:412400湖南省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