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个万年不融冰洞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问你哪里有冰洞,你可能会想到北极,也可能想到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其实找冰洞或许不用去那么北的地方,就在山西,就有中国最大规模的冰洞。

这里有个大冰洞


  山西省宁武县是一个山岭纵横的地方,这片区域海拔在2000米左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气温又会陡然上升,日照增强。稍显寒冷的春季终于过去,温度更舒适的夏天到来时,就在这个县城西50千米处的春景畦乡境内,一个洞穴吸引了大批游人前往。
  这个洞穴位于超过2300米海拔的山上,洞外地表温度在17℃以上,植被茂密、繁花盛开时,走进洞穴,却是另一番景象。洞内地面、过道、洞壁都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寒气袭人,冰挂林立,冰钟乳石、冰瀑布垂挂,冰石笋“拔地而起”,在五彩灯光的照射下,仿佛是一个梦幻的水晶宫。沿着台阶越往下走,洞穴冰层越厚,温度越低,冰洞深度达到了85米。
  据考证,这个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经有约 300万年的历史。人们结合地名和形成时间,将其命名为宁武万年冰洞。
  我们知道,一般洞穴是由流水侵蚀基岩形成,这些基岩洞穴通常绝热于地表,温度基本上是恒温的,大约相当于地表的年平均温度。所以,在一些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大夏天里有冰洞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因为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当夏天地表冰雪融化后,水流入低于冰点的洞穴时,就会结冰。
  然而,宁武县地处温带,虽然冬季非常寒冷,但年均气温在23℃以上,根本构不成形成冰洞的环境,其地下怎么会形成低于0℃的庞大冰洞呢?

不可思议的冰洞


  一些人猜测宁武万年冰洞所在地是不是为冻土层,這种冻土层形成的洞穴温度会低于冰点。虽然在高纬度地区,冻土层非常常见,但在一些温带地区,也会分布有永久冻土层。这是因为如果某个地区的冬季风非常强劲,而地表又没有被雪覆盖,不影响冬季土层的冷却和冻结,可能会使得冰冻土层可以保存于地下很深的位置,尤其是在不容易吸收热量的浅色岩石中。
  然而,由于冻土层一般很坚硬,地表水很难渗透,所以如果冻土层形成了冰洞的话,冰洞里的冰量也会非常少,这样的洞穴越往深处走.越干旱,最终完全无冰。但显然宁武万年冰洞并不是这样的。
  一些人提出了地热不均理论,认为有的时候地幔层的热流不会流经某个区域,导致这个区域温度过低,如果这个区域正好有个洞穴,经年累月,冰冷的沉积物将在洞穴沉积,形成冰洞。
  不过,这个理论也没法解释宁武万年冰洞。虽然在地球上,地热确实有所不同,但如果由于地热不足,导致洞穴温度过低,地表温度也会较冷。然而在宁武万年冰洞,即使洞穴温度在零度附近,地表的夏季气温也可能达到20℃,差距相当大。

真正的原因


  实际上,宁武万年冰洞的形状、空气对流等诸多因素,共同创造出了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
  宁武万年冰洞形状就像一个口袋,洞口狭小,“肚子”大,洞穴的主体位置又比洞口低,可以充当冷陷阱的作用。在春夏秋季,外部空气比洞内热,洞内的冷空气沉在洞底,不会产生热对流。虽然此时热量从外界向冰洞内传递,但由于岩石和空气的热传导率都不高,不足以使冰洞内的温度显著上升。
  在冬天,洞穴外的温度会下降到-15℃。由于洞内常年气温保持在-1℃左右,因而冬季外界气温一旦低于这一温度,寒冷的空气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洞中。洞外沉重的冷空气进入洞穴后,洞内较暖的空气升起并逃逸,进一步降低了洞穴内温度。
  而一旦洞穴中形成冰块,就可以作为平衡洞内温度的“缓冲剂”。在夏天,如果温暖的空气进入洞穴,很大一部分热量用于使冰融化,可以防止洞内温度升得过高,让洞穴中的其他部分不会过热。
  到了冬天,当非常冷的空气流入时,洞穴中的液态水将冻结,释放热量,使得洞穴的温度不会降得过低。这个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洞穴中的温度相当恒定,所以冰洞的温度一年内变化幅度会很小。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后的结果就是宁武这个冰洞可以保持几百万年不会融化的奇迹。
  科学家们认为,宁武万年冰洞自身可以维持非常稳定的冻结状态,即便游客和安装在冰洞中的灯泡会散发热量,也并不会破坏冰洞的环境。
  选自《读者报》
其他文献
疼痛从腹部蔓延到全身,仿佛有两排尖利的牙齿在腹腔里撕咬着五脏六腑,隔着薄薄的皮肤,似乎能听到里面咀嚼肠胃的声音。铁青的面孔汗如雨下,口中不断吐出鲜血。极度痛苦引起声嘶力竭的哭喊,还不时爆出令人恐惧的狂笑。独孤皇后突然发作的怪病,让宫人战栗不已。在隋文帝的审视下,御医报出了诊视的结果──猫鬼疾。  “猫鬼”这两个字,隋文帝并不陌生。此前就有百姓上诉,称自己的母亲被人役使猫鬼杀死了。不过隋文帝根本不信
期刊
在唐宋时代,流行的是女厨师,不但皇宫中有“尚食娘子”,大富大贵之家亦以聘请女厨师烧菜为时尚,市井中经营私房菜的饭店,也颇多手艺高超的厨娘。  相传北宋末年宰相蔡京家有“厨婢数百人,庖子亦十五人”,南宋初年宫廷中也有一位女御厨,“乃上皇(宋孝宗)藩邸人,敏于给侍,每上食,则就案所治脯修,多如上意,宫中呼为‘尚食刘娘子’,乐祸而喜暴人之私。”这位女御厨的厨艺无可挑剔,不过人品却不怎么样,是一个“喜暴人
期刊
宣统二年(1910年)的冬天,傅家甸的鼠疫,从巴音的死拉开序幕,仅仅十天时间,死亡人数竟然攀升至四百多!人们怕死时穿不上寿衣,睡不上棺材,棺材铺和寿衣店的门槛,快被人踏平了。  有没有不怕死的呢?当然有了。一贫如洗的,重病在身的,鳏寡孤独的,他们倾其所有,买酒买肉,狂吃纵饮;买绸买缎,装扮光鲜;买柴买炭,将屋子烧得从未有过的暖和。肉铺、烧锅和柴草铺的生意,因了这些人愈发红火了。  傅百川经营的生意
期刊
相传刘伯温朝中为官多年后辞别皇帝朱元璋,告老还乡回到老家养老。这天他正在家中闭目养神,突然有人来报,说是有自称徐半仙的风水先生上门求见。  闻得风水先生上门,刘伯温心念一动,不由来了劲儿。要知道刘伯温虽是以辅佐朱元璋得江山为己任,但其平生最大的爱好却是研习风水术,如今回到老家,竟然有风水先生上门,觉得正可切磋一番,忙道:“快快有请!”家人得令,忙去门口传唤徐半仙。  不一会儿,只见年岁不大却已呈仙
期刊
一个地界富不富看哪儿?看吃看穿看玩看乐?那都是浮头表面的,要看还得看钱号票庄银楼金店是多是少──顶要紧的是看金店。那些去银行钱号存钱的人未必富,真正的富人是有钱花不了。钱太多了怎么办,存起来藏起来是傻瓜,想一想──要给小偷偷了呢?家里着火烧了呢?受潮烂了呢?虫蛀鼠咬了呢?市面不景气钱毛了呢?顶好的法子还是买金子。金子烂不了、啃不动、烧不坏,金子永远是金子,金子比钱值钱。  买金子的人多金店就多。天
期刊
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海湾在柔柔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是如此美丽。月光下,一位少年站在橡皮艇旁熟练地整理潜水服。他快速地将一只1米长的网袋挂在腰带上,然后抬头笑着对旁边的父亲说:“好了,我们可以去痛痛快快地捉龙虾了。”  他的父亲──乔·梅斯特雷笑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乔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进行潜水,他的儿子大卫也因此喜欢上了潜水。  父子俩最喜欢的潜水地就是这儿──圣·莫尼卡海湾。
期刊
清朝康熙年间,保定府博野县城出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情:有一个开封来的富商要寻找他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兄弟。他说自己名叫马益文,他的兄弟名叫马益武。他的左脚脚底板上长着一颗黑痣,他兄弟的右脚脚底板上长着一颗黑痣,黑痣上还有一小撮绒毛。他还说由于当年母亲怀着他们的时候兵荒马乱,外出逃难到保定府,并在博野县生下他们,不幸离散。而今母亲病重,愈加思念分离多年的孩子,故而马益文来到此处寻觅。他要找到亲兄弟,并赠送
期刊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然后进攻占据中原的金朝,战乱迭起,生灵涂炭。全真教道长丘处机劝说成吉思汗敬天爱民,被成吉思汗尊为“神仙”,全真教的赋役也得以减免。  佛道兩教向来互争雄长,如今道教捷足先登,佛教自然不甘落后。自唐武宗发动“会昌法难”后,佛教各派大衰,而禅宗一枝独秀,成为佛教主体。禅宗高僧海云法师在向蒙古传教的过程中也见了成吉思汗,被尊为“大长老”,颇受皇室推崇。
期刊
南宋时期,建康府(今南京市)一派繁华,手艺人齐聚于此,特别是北街的磨刀匠张一手,牌子挂着“磨刀王”,更是大家公认的磨刀界第一名,老百姓要磨菜刀,士兵要磨大刀,砍头的要磨鬼头刀,因此,张一手生意好得不得了。  可是,城里又来了一位刘半炷,无论什么样的刀,他都能在半炷香之内磨好。  磨刀界有磨刀界的规矩,那就是比赛,谁磨的刀好谁就是“磨刀王”。比赛当天人山人海,大家都想看看张一手与刘半炷谁的技术高超,
期刊
《万岁通天帖》是国家一级文物,一睹真容并非易事。2018年3月,《万岁通天帖》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辽宁省博物馆艺术部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董宝厚表示:“《万岁通天帖》历经千年岁月,保存至今实属不易。”琅琊王氏一门28人集体创作  《万岁通天帖》尚存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七人十通书翰,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表明这件国宝曾历经沧桑。  这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