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过程中语篇衔接手段的运用

来源 :俄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82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性的重要手段,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俄三种语言有着各不相同的衔接手段,本文以韩礼德(M.A.K. Halliday)和哈桑(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以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所著《罗素自传》的序言《我为何而生》英、汉、俄两种译本为例,从语篇层面对英、汉、俄衔接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衔接手段在英、汉、俄语篇中的运用特点和侧重,提出翻译应根据各种语言的特点及语篇体裁的要求,灵活变通或转换衔接手段,从而忠实而生动地再现原文。
  关键词:语篇衔接;罗素;翻译;英俄;英汉
  衔接是篇章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于1962年首次提出“衔接”的概念。1976年,他与哈桑合作发表《英语的衔接》,使得“衔接”一词正式成为篇章语言学的专业术语并被广泛运用。韩礼德、哈桑认为,一组句子组成语篇要有一定的机制,并把这种组成语篇的机制称作语篇的谋篇机制(texture)。他们将衔接定义为“组成语篇的非结构性关系”,其作用是将语篇中的一系列句子联系起来,建立起语篇各部分之间的联络,从而共同组成一个具有整体意义的语篇。
  衔接又是语篇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英语、汉语、俄语等语言中。但是,在具体使用特定衔接方式的倾向性和频率上,三种语言表现出了较大差异。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汉语更常用原词重复和省略等衔接手段,而英语、俄语则多用照应和替代等衔接手段。英语、俄语语篇的衔接倾向于依赖语言形式来实现,而汉语语篇的衔接则多通过语义关系来实现。我们认为,研究英语、汉语、俄语中衔接手段的运用有助于对英语、汉语、俄语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对三种语言衔接手段的理解,从而在翻译中得以提高译文质量。
  1.衔接手段的类型
  在《英语的衔接》中,韩礼德与哈桑把衔接手段归纳为五种类型,他们分别为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词语(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语法衔接手段包括照应、替换和省略;词汇衔接手段包括重述和搭配;连接词语则介于语法和词汇衔接手段之间,主要属于语法衔接,但也包含词汇衔接的成分。(Hallidav & Hasan 2007:3-11)
  1.1 语法衔接手段
  1.1.1 照应(reference)
  照应是指语篇中一个成分不是靠自身的词义来表达意义,而是靠参照其他成分来得到解释。韩礼德把英语中的照应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三种类型。人称照应是运用话语情景中的功能、通过人称类别表现的照应。指示照应是运用在远近程度上的不同位置表现的照应。比较照应是运用相同或相似性表现的间接照应。照应分为四种形式,即前指(anaphora)、后指(cataphora)、内指(endophora)和外指(exophora)。
  1.1.2 替代(substitution)
  替代是用替代词或简单的成分替代另一成分。它既可以避免重复,又可以使上下文连接起来。替代可以分为名词替代、动词替代、小句替代三类。
  1.1.3 省略(ellipsis)
  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而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略去,突出新信息,并使语篇上下更紧凑连贯的语法手段,被略去的成分一般都能在语篇中找到。包括名词省略(nominal ellipsis)、动词省略(verbal ellipsis)和小句省略(clausal ellipsis)。
  1.1.4 连接词语(conjunction)
  连接词语是通过连接各种成分来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连接词语往往是一些过度性的词语,主要由连词、连接副词和介词短语体现。它们可以表示为条件(conditional)、时间(temporal)、添加(additive)、让步(concessive)、同位(appositive)等语义关系。
  1.2 词汇衔接手段
  另一位英国语言学家侯易(Hoev)指出:“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占篇章衔接纽带中的40%。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是词汇关系而非语法关系的产物,词汇关系是唯一有系统地构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方式,词汇衔接是谋篇机制的主要手段。”(Hoev 2000:5256)
  韩礼德和哈桑把词汇衔接分为两种:重述和搭配。而重述又分为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局部义这三种。
  1.2.1 重复
  重复是词汇衔接中最普遍、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指具有相同语义和相同形式的词或词组在同一语篇中反复出现。重复主要是指原词重复,也指同根词重复。
  1.2.2 同义词(近义词)
  同(近)义词是指具有相同意义或意义相近的不同词项。在语篇中,同(近)义词的使用可以在语义上重复和补充上文的内容,使得语段中的不同成分彼此相联,实现语篇的连贯。此外,从修辞的角度来看,同(近)义词的使用可以避免重复,防止单调,为语篇增色。
  1.2.3 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含义相反的词。在同一语篇中出现的反义词,可以使该语篇中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意义上形成对立或反衬,帮助读者感受到同一事情有相反或相对的现象或力量存在,或者是事物由于有了相反或相对之处的存在,而在某些方面显得迥然不同。
  1.2.4 上下义关系
  在词汇的上下义关系中,上义词指的是那些相对比较概括的词,下义词是那些相对比较具体的词,上义词的语义包含了下义词的语义。比如在水果(fruit)和苹果(apple)的语义关系中水果是上义词,苹果是下义词。上义词和下义词的使用不但可以衔接语篇、使词汇多样化,而且使语篇的层次更清晰。
  1.2.5 搭配   韩礼德和哈桑将“搭配”视作词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论述的搭配与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搭配有着明显的区别。搭配这一术语所涵盖的范围被大大拓宽,不仅指一个词组或是一个句子内部的词与词的横向组合关系,而且包括了跨句或跨段落的词项的习惯性共现,所涉及的词项之间可能存在若干种不同的共现模式和语义关系。
  搭配要符合语法规律、逻辑意义,同时符合语言习惯。语言中词语与词语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许多词语经过长期文化习俗的积淀已经固定下来,成为俗语和成语。有关的词项以及这些项的形式与序列不得随意改变。
  2.英汉俄衔接手段的一些差异
  由于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俄三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手段上各有差异。总的说来,俄语、英语的衔接具有显性的特征,俄语、英语像许多其他印欧语言一样是高度形式化、逻辑化的语言。句子中主谓结构完备,形式齐全,主要借助于形态变化和形式词来表明词语之间或小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在语句衔接方式上多用“形合法”。
  汉语的衔接趋于隐性,汉语也用形合法,但主要用意合法,汉语不重视形式,汉语在语篇构建时,更加关注的是隐性衔接,以意统形,少用甚至不用形式手段,靠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实现衔接。(罗利丽,杨廷君2011:100)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因而在语言上重意合而不重形合。
  通过对《我为何而生》原文和汉、俄两个译文文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种语言对衔接手段的使用有如下差异:
  (1)英语、俄语中大量使用照应(如人称和指示代词的照应)和替代手段,而汉语中相对较少。
  (2)英语和俄语是屈折语,句子中主谓结构完备,形式齐全。而汉语是分析语,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不管句子是否完整,只要表达清楚,与意义无关的形式成分皆可省去,因此俄语、英语中的省略用的不如汉语中的频繁。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大多数情况下,省略的是主语的部分,不是谓语的部分。例如:
  (3)俄语及英语语篇多使用连接词语,并需要借助于不同的连接词以明示其内在逻辑,连接词语出现频率非常高。具有意合特点的语言行文时多将短语、分句、句子放在一起,通常不使用连接词,或者最低限度地使用连接词,因而汉语中虽然也有些连接词,但常常表现出少用或不用连接词的趋势,语义间的逻辑关系并不呈现为具体的连接词语,而是隐性的,主要依赖语义的贯通来行文,表现为零形式连接或意合连接。例如:
  3.翻译中衔接手段的处理
  衔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关系到译文是否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视为翻译。最大限度的意义和形式对等是语篇翻译的终极目标。然而,翻译又不是简单的复制,它要求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目的语的衔接特点来构建译文,以达到语篇中语义逻辑上的一致。构建译文语篇衔接模式通常采取直译、换译和增添衔接手段等三种形式。
  3.1 直译原文衔接手段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一定的衔接手段保留到目的语中,使得语篇达到一致的衔接效果。例如:
  3.2 变换原文衔接手段
  不同的语言,衔接手段也有所差异,不加变换地翻译衔接手段有时也会破坏目的语的行文准则,会降低读者对文章的接受程度。因此根据目的语变换衔接手段是翻译的中另一个原则。例如:
  3.3 增添衔接手段
  英语和俄语是屈折语,可以通过形式地变化来清晰地表示逻辑关系,而汉语作为分析语,为了表意需要,会适当地添加某些衔接手段。例如:
  结语
  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正确理解原文的关键,是传达原文信息与构建译文语篇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的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著自传的序言《我为何而生》,作为哲学家和数学家的罗素,思维缜密,语辑性强,对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把握得十分精准,这个语篇的语言相对于其他文学作品而言较为简洁、连贯,充分体现了西方语言注重形式逻辑的特点,句式较为常用,诸如排比、重复等衔接手段,以此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哲理性。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英、汉、俄语篇的衔接手段具有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认真把握三种语言的成篇方式和衔接特点,在译文构建过程中,根据英、汉、俄语言的形式要求,自然贴切地调整和变换衔接手段,既要遵从翻译的一般规律,又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为译语读者提供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的译文,确保译文的质量。
其他文献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库斯托季耶夫(BopHC МиxaйлOBич КyCTOдиeB,1878-1927)俄罗斯著名画家,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909)。他1896~1903年在圣彼得堡美术学院师从列宾(И.E.PenHH,1844-1930)学习油画时获得俄罗斯美术界认可,从此蜚声画坛。库斯托季耶夫追求在作品中再现光明、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他的名字与俄罗斯绘画中极其鲜艳、美丽、喜庆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自身的温饱问题之后,开始逐渐对日常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追求,而我国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大多都改在的沿用传统的管理思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性化的生活需求,因此,对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市场环境下,我国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如何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科
期刊
Myзeю эpMитaж 250 лeт!
期刊
摘要:文学语篇中的时间建构并非遵循客观时间的单向不可逆特点。传统上对时间范畴的关注都局限在语法语义研究领域,而加里别林(Гaлbпepии)和乌斯宾斯基(УCпeHCKий)都摆脱了传统研究模式。前者提出“时空连续体”概念,后者以其新颖的时空视点著称,二人理论支点虽然不同,但对时间范畴的本质把握却不谋而合。本文重点考察两位学者对时间范畴的理论思想,结合具体文学语篇片段进行文本分析,试图对文学语篇中
期刊
科洛廖娃的新衣服  科洛廖娃睡过了头,误了上班时间。她来不及穿衣服,只穿了双便鞋,就从家里跑出来。在单元门口,一个老太太喊了她一声。  “啊呀,小孙女,啥季节?”  “春天!”科洛廖娃叫了一声,接着飞跑起来。  “这就叫潮。”老太太向她背后吐了一口唾沫。  警察在街上挡住了科洛廖娃,严厉地说:  “同志,您怎么回事?!想钻到车下面去?”  “不”,科洛廖娃说,“乘公共汽车”。  “那就从没车地儿过
期刊
摘要:什克洛夫斯基有言艺术即手法,艺术作品的材料不是形象和情感,而是词。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特殊手法对词汇材料所进行的加工和改造。本文旨在以屠格涅夫的抒情短篇小说《三次偶遇》中的风景描写为例,考察作家在塑造抒情氛围,融情于景方面如何艺术性地组织词汇材料。  关键词:艺术即手法;屠格涅夫;《三次偶遇》  0.导语  读一部小说,品一首好诗,潜移默化中我们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熏陶,激发
期刊
摘要: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阿克梅派诗歌的主将之一,其诗歌创作独具一格,成绩斐然。他的诗歌中大量用典。其诗歌主题大体可概括为:文化与时间中人的现代存在。诗人认为应从时间延续的角度看待历史及文化,不可以割裂历史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他对历史、时间、文化的议论,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艺术的不朽和创造的本质。本文通过对《失眠·荷马·绷紧的帆》的浅析,展示曼德尔斯塔姆创作的古典风格、诗歌韵律及其历史文化观。
期刊
摘要:女性作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以独特的视角映射出社会制度的制约和规范。安娜和小福子分别是契诃夫《脖子上的安娜》和老舍《骆驼祥子》中的女性形象,她们虽处不同时空,却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同的人生抉择和同样走向毁灭的结局——精神的或是肉体的。社会底层的贫苦女性受到社会制度的严重制约和压迫,她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生活。  关键词:安娜;小福子;女性形象;对比  安娜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是由幼儿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然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园要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确保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教育,使每个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 家园配合 同
期刊
尤里·米哈伊洛维奇·聂普林采夫(юpий MиxaйлOBич HenpиHцeB,1909-1996)是俄罗斯画家、美术教育家、斯大林奖金一等奖获得者(1952)、人民画家(1965)、列宾美术学院(пижCA)教授。  聂普林采夫二次大战后的作品,主要歌颂俄罗斯人民在反德国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的英雄主义,如《你好,列宁格勒!》(《Здравствуй, Ленинград!》,1947)、《最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