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创新能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dg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崛起,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21世纪将是一个教育创新的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而教师则必须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历史重任。
  关键词:创新能力;继续教育;创新知识
  
  在人类发展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当今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踏入21世纪门槛儿的时候,一种全新的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并爆炸性地向全球扩展,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国家的持续发展、民族的兴旺发达依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来建设,而可持续发展的人必须通过具有创新性观念的教师和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可以说,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性的教育。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没有创新,21世纪的劳动主体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创新是21世纪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职业准则。
  教师是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换的主体,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先从老师做起”。教育部在全国实施“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提出它的显著特点就是“立意新”,从而追求“创新能力”,才能突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什么叫做“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同样具有能力的三要素:态度、知识和技能。创新态度相当于创新意识,其核心是强烈的事业心,对国家、对时代的使命感,对学生超越父母般的情感与责任。这种态度相当于创新的动力系统,其形成需要系统的有效的培养。创新知识,其核心是思维的知识和科研的知识,尤其是科研的创新设计与创新实验的知识,并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创新知识犹如创新的能源系统。创新的技能,关键是现代技术手段的掌握要为教学科研与创新服务。创新技能相当于创新的界面工具系统。
  二、如何追求“创新能力”
  1. 追求“创新态度”——继续教育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对教育思想和教育法规等的学习,使我们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国内和国外教育现状。当今世界科学发达,竞争激烈,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而我国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因此教师的思想道德、精神面貌、学识水平、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以致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况且,在国内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不安心本职工作,进行大面积的有偿家教,甚至向家长索要礼物等现象在教师中都有所反映。通过继续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的学习,使教师明白他们除应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以良好的风尚影响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国际形势所迫,国内教育赶不上时代,以及教师的自身素质等,从而使他们深感肩上的重担,激化和加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 追求“创新知识”——继续教育能提高外语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学理论水平
  通过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外语教学法等理论方面的学习,使教师系统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交流能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以及各种教学法的来龙去脉和优劣之处,从而有助于教师运用辩证观点,正确理解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知识,切实采取适合自己教学的有效步骤和措施,提高外语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拓展视野,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并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外语教学科研,总结提高自己的优秀的英语教学经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对外英语系统授H.G.Widdowson指出:“教学的成功在于理论的正确指导,在于教师采取与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并根据特定学生群众的具体情况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他还说:“只有受过系统教育,具有语言教学意识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才有可能搞好语言教学。语言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达到职业水平,必须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3. 追求“创新技能”——继续教育能够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目前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使得其中的教学素材进入了教室和家庭,其强大的储存容量和灵活的交互性能调动人体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一方面,通过对运用现代技术的学习,使教师能掌握和操作各种媒体技术和新手段,提高他们获取、处理、呈现教学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针对中学外语教学的落后现状和语言交流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其教学重心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由教师控制、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自觉程序和双向自由交流的学习状态。
  我国已经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教师培训的法规性文件,对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种培训尚未由外在需求转变为教师的自觉愿望。教师的创新精神在一这程序上受制于个人教育理论的修养和教育经验的积累。通过强化教师终身学习制度,有利于提高国家和教师两个方面对教师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的理论修养和经验概括,有利于教师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2]吕型伟,阎立钦.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宜春市奉新冶城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看到一则故事,颇受启发。有位船长,在一次返航途中遭遇风暴。眼看轮船就要被风浪吞没,他果断下令打开空货轮的舱门,让海水灌注船舱的1/3空间。出乎很多船员意料,货轮竟渐渐恢复了平稳。  原来,没有负重的“空船”最危险。增加重量能保证一定的吃水深度,从而提高航行的稳定性。压舱的这一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人生。正所谓“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一个人如果没什么压力,每天都做一些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工作,
摘 要:“真”是艺术的生命。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真话、抒真情、描实景是其散文历久不衰、永葆艺术魅力的奥秘所在。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儿女;真情     朱自清的散文中,除了抒写至真、至厚、至纯的父子情和至情至爱的夫妻情外,还展示了一幅平常而又欢乐的儿女情。   在文章《儿女》如家常聊天一般的叙述中,家的和谐图景如一幅画般展开:“吃饭图”“训子
新的世纪以来,关于“纯文学”、“文学史写作”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小说《那儿》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于文学的关注。在文学已经边缘化,以及作为一种知识变得越来越可疑和无力的今天,如何重新理解文学?同时,文学如何应对社会和现实?这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文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中,历史的痕迹被不断抹去。历史的痕迹被抹去,知识才变成为神话。杰姆逊曾
〔摘要〕课堂观察是一种专业性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诊断教学的临床技术,更是架设于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间的桥梁。借鉴课堂观察技术,开发课堂观察工具实施深度教研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心理活动课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基于数据和信息评价活动课质量,实现教师通力合作研究。  〔关键词〕课堂观察;心理活动课;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4-0013-04 
刘彭芝被称为中国教育的一个“传奇”。  一位女性,一个校长,以10年的时间,把一所普通中学,带成了一所国内外知名中学。  这所学校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各种奇珍异宝:虚拟科学实验室、远程教室、数字化物理实验室、虚拟数字创意实验室、数字图像实验室、学生网络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国际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少年科学院、中学生汽车模拟驾驶教室、超常儿童实验班…
在她之前,我也喜欢过很多人。  从小时候喜欢听的金海心和羡慕得要命的“小燕子”,到初中极度崇拜的Jay,然后是“甜心教主”王心凌。  但,没有一个人能带给我这种奇妙的感觉——她的声音如一把温柔的刀,轻轻地划开生活的假面,让你懂得生活是快乐的,亦是残酷的;同时又悄无声息地刺入你那也许完好无损也许正淌着血或已结了痂的心,等你回过神,已经触到最深的地方,只能幽微地,隐隐作痛。  说起我和她的“第一次”,
莫高山壁立的山岩,打开一扇扇神奇之门。  佛沿着驼铃悠悠的丝绸之路,沿着红柳遍生的戈壁大漠,一路逶迤而来。在路上,佛遇见芸芸众生,佛记住了众生的面孔。  佛向路过的每一个人微笑。佛的手,指向太陽和月亮。佛的袈裟,绘满了劳作图画。佛转身,将沉重的叹息雕刻在苍茫的大地上。  浩瀚戈壁,拉长夕阳的影子。佛的脚步,在那一刻静止。一个洞窟又一个洞窟,佛走进去,在时光深处,打坐修行。  壁画上所有图景,静止在
在Flickr、推特网等社交网站上,每个月你都会看到一些奥巴马的“幕后照片”:半蹲着与小男孩打篮球、听到校园枪击案时双手抱臂、满面忧伤……这些照片都是出自皮特·索萨之手。也许你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他却是与总统最亲近的人之一,《新共和》杂志曾将索萨列入“华盛顿最有影响力却最不被公众所知的人物”之一。作为白宫首席摄影师,他如影随形地跟在总统左右,用镜头忠实记录着奥巴马的白宫岁月。  和总统谈条件  
教材分析:  纵观三到六年级的习作训练,发现从教材安排上看,“看图作文”这一形式在习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内容上看,呈现从“一幅图”至“多幅图”再至“一幅图”……螺旋上升的特点。而本篇习作训练在整个“看图作文”的序列中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三年级上册中已有一篇“看单幅图”的作文训练,而在三年级下册的习作4中则也是“看多幅图”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看懂图意、发挥想象、写好对话”。通过以上对教材
在城里,一个上下班的工薪族,一个普通市民,坐公交车,自然成了日常生活。我工作生活在一座三线小城,每天就是坐着公交车上下班的。公交车坐久了,就有了一些见闻与感慨。  譬如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不管是在大城还是小城,基本都能做到。不过在网络上,常看到这样一些新闻,如某地有青年未给老人让座,遭老人白眼辱骂,甚至有的老者,肝火甚旺,竟然动口带动手。某地有一女士下班坐公交车,一位老大爷强烈要求该女士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