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应当是什么样的感知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lu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感知是近几年语文教学中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词汇,也是语文教研论文中的热门概念。这个概念多出现在阅读教学中,其理解一般是这样的: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应当说这样的理解是有趣的,其是对传统阅读教学中肢解式的讲解的否定,其能够给语文教师带来很大的理解空间。但凡事都易矫枉过正,整体感知恐怕也不例外。面对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是否应当将它们纳入整体感知的范畴,值得商榷。
  岳亚军老师在《“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原载于《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年第3期,下称“岳文”)提及多个与整体感知相关的教学片段,笔者读后颇有收获,也有一些不同见解,在此提出来商榷。
  一、整体感知如何面对学生的任意解读
  整体感知是对学生阅读文本时第一感觉的认可!问题在于,这种第一感觉应当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从整体感知的上述理解来看,似乎只要是学生直觉性的反应,都是隶属于整体感知的。但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这样的把握究竟对不对呢?
  岳文中举了《藤野先生》一课的教学示例,在引用了课文中“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一段文字,然后展开了一段师生对话。在对话中,两个学生的发言说出了阅读这段文字后的直觉“觉得他(指藤野先生)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人”“看上去有点像黑社会的老大”。 上课老师对这两个学生的表达是“诧异的”,因而通过“较强的应变能力”矫正了学生的看法,但在岳老师看来,学生这样的“整体感知”尽管是一种错误的直觉,但却“很难批评”,因为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中,黑老大的形象与藤野先生的形象是吻合的。依照岳老师的观点,应当先作一个铺垫,告诉学生“藤野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遇到的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整体感知结果了。
  不能认为岳老师的观点就是错的,但猜度岳老师的初衷,是为了化解或者说回避学生的错误感知结果。但事实上无论是不是有技巧地回避,学生的真实想法就在那里,无非是说出来和不说出来而已。真正触及本质的教学选择应当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应当交由学生自己去判断。笔者可以武断地讲:学生内心将藤野先生当成黑老大是无所谓对错的,但说出来就是错的。因为整体感知已经涉及到学习中的知觉(而不只是感觉),既为知觉,就需要思维的参与。鲁迅先生作此文自然不是为了写一个黑老大,如果这样的认识都没有,那建立其上的整体感知是没有意义的;此刻,唯有完成一次自我否定然后说出相应的认识,才是真正的整体感知,才不是任意解读。
  二、整体感知是否等同于另辟蹊径
  岳文第二点从“设计独特的教学切入点”角度切入,论述通过另辟蹊径的办法来吸引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整体感知,并以梁衡的《夏》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这让笔者很是迷惑了一阵子。
  从理论上讲,整体感知是基于学生直觉的,既是直觉,那就是学生阅读文本后的第一感觉;难道另辟蹊径可以唤醒原来未被学生意识到的直觉?能够将不是直觉的感觉或知觉变成直觉?再看岳文所举的例子:先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夏》中的三个体现夏天的词语——紧张、热烈、急促,然后“引导”学生“研读”,并“挖掘”;然后举出另一个独辟蹊径的例子:通过教师的一段语言(较长,不引述)描述作为“切入点”,然后“话锋一转,水到渠成地引入讨论问题”(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旺’字的内涵”解决的。笔者有点疑惑,岳老师自己都看出这个教师是通过这么多动词引出了学生对《夏》一文的阅读感受的,这怎么能说是学生的整体感知结果呢?
  后来仔细琢磨,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会,认为经由学生思考后说出的内容就是整体感知的内容。但这样的理解与整体感知显然又是有异的,整体感知一定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也不是想啥说啥)。整体感知更多的是一种源于学生直觉且符合一般规律的认识。整体感知未必是对的,但至少应当是合乎逻辑的,离开了学生的直觉而深思熟虑,不是真正的整体感知。
  三、整体感知与思维张力之间距离几何
  岳文在引述了朱绍禹先生的一段话之后明确指出,“情境在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学中显得犹为重要”,对于这一点,笔者高度认同。因为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情境中解读,学生的感知结果确实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悖论:整体感知难道是依赖于情境的?我们所创设的情境有利于预设结果的得出,安知这些情境是学生所需要的、所适应的情境?
  情境创设所为何来?按岳文的意思,自然是为了思维的张力。确实,在课堂上是需要思维的张力的,精彩往往也是源自于思维的张力,可这与整体感知何干呢?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引发的整体感知,真的是有意义的整体感知吗?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的多元性的要求重于整体感知,因此整体感知是不排斥甚至应当是欢迎感知结果的多元性的,而当全体学生一同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时,这种多元性便会被消弥,整体感知的结果也将一元化。显然,这不是整体感知的初衷。有意义的整体感知,一定是放在情境创设之前的!
  即使基于整体感知就事论事,也应当认识到有时候学生整体感知的结果是没有任何感知,这种“无”也是有意义的无——只要其有了“感知”的过程;那种通过思维张力催生出来的“有”,对于学生来说未必有太大的成长意义。相反,对于这类学生,通过岳文前面所说的同化或者是顺应实施教学,才是有意义的。一句话,整体感知更多的是一种元认知,其应当是学生的一种有意义的直觉,而不是精心雕饰的结果。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高新区实验初中]
其他文献
一、活动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
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中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僧惠洪在《冷端夜话》中这样评论白居易的诗歌:“老妪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则评论白诗“用语流便”。综观前人评论,白诗之所以流传胡汉,老少皆懂,根本原因在于其明白晓畅。笔者以为,《琵琶行》之所以流传千古,除了语言因素之外,其故事、情节诸方面因素也是功不可没。下面不妨就此角度对《琵琶行》作新的解读。  《
近年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不断刷新我们对教育,特别是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要求指明了方向。步入高三,学生直接面对的就是高考和应试。我们对此不必讳莫如深。教育改革触及的是考试的内容方式,调整的是应试的方式方法,研究的是如何以考试为手段,
读过《听听那冷雨》的人,一定会对文中那连绵不断的叠词留有深刻的印象。的确,在这篇美文中余光中先生有意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音节重叠的词——来勾勒雨形雨声,描绘雨情雨韵,读来琅琅上口,铿然有声,只觉雨意纷至沓来。其实这些叠词多数是大家日常习用的,但进入本文中却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还有些是作者随文独创的,又十分妥帖,无生硬感。学习时如果将它们画出来写下来,再细心品味记诵一番,对于学习者的语汇积累以及增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就如一篇好文章,起承转合,节奏和谐;导语“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语“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导语的设计只是一个美丽的花瓶,缺少了实用性;而有的课堂又徒有“凤头”没有“豹尾”,课堂结语匆匆了之,着实令人惋惜。精彩的课堂应该首尾相应,导语结语应该既各有特色又相互照应,使课堂结构严谨。   一、联引联结《兰亭集序》   联引联结,即采用对联的形式来设计导语结语。对联是民
一   《风波》是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0年9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是鲁迅第一篇展现农民历史命运的杰作,陈独秀说“鲁迅兄做的小说,我实在五体投地的佩服”①就是针对这篇小说而言。小说以1917年张勋复辟为背景,以质地老到的笔触描绘了这起政治丑剧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戏剧性的风波,把一起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投影到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牢牢把握住事件的两极——北京的张勋复辟进程和江南七斤的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语文教学的“必修篇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其收录于必修二第一单元,与郁达夫《故都的秋》、陆蠡《囚绿记》放在一起;苏教版将其收录于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人文专题中的“一花一世界”子专题,与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放在一起。作为写景散文的名篇,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抓住这篇文章的“神”和写景散文的文体特征呢?   一、“教学目标”的选择排列   散文写法灵活,表达方式
一、活动背景    新课程实行已经好几年了,新的理念也逐步进入师生的视野,教学气象的确可喜。但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究竟如何整合,一直是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新的形式出现在师生面前,教师应该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学生应该如何深入到这一活动之中呢?特别是包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各种现象与事件,语文综合性活动如何能完成好这一活动呢?为此,我们组织了一次双学科教研活
提起柳永,我们很可能会想到一个风流倜傥的帅哥,会想到一个玉树临风的才子,会想到一个对酒当歌、笑傲江湖的达人,更会想到一个缠绵悱恻的多情诗人。可以这么说,最能代表柳永多情的作品应该首推《雨霖铃》。  《雨霖铃》意境优美,感情凄切,情意绵绵。开头几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其意境大概是这样的:那嘶嘶的蝉声,那傍晚的迷雾,那寂寞的长亭古道,那刚刚停下来的凄风骤雨,一切的一切无不染上凄凉、冷落、萧
为了实现语文课的高效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我尝试着将视线投向学生,不断探索实现“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规律。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充分利用“预习导学案”,可以有效地实现“以学定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以自己教学《背影》为例,谈谈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以学定教”。  一、利用“预习导学案”进行预习,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起点  拿到一篇新的课文,要了解学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