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作的这些年中,笔者发现在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辛苦备课,尽心尽力上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学生整天埋头苦学,作业一大堆, 师生付出的辛苦有目共睹,但却仍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来谈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8-055-01
0
一、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喜欢一位教师,就会喜欢这位教师的课,正所谓:“亲其师,才能爱其科”,教师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我们教学,不仅要向學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还要有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尊重,希望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情感的数学课就没有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因此数学教师应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真切感觉到你是一位和蔼可亲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自觉去钻研,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更有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直观趣味和知识实用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放下包袱,而且还能更快进入学习的佳境,学有所得,激励他们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如:在“全等三角形判定”导入新课的教学中,笔者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图,某同学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他应带几块玻璃去?带哪几块去?
这种贴近生活,图文并茂、新颖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的探索欲望油然而生,兴趣骤起。
三、教会学生预习和听课的方法
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先把所要学的内容逐字逐句地看一遍,完成“预习提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垂径定理这一内容不理解,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四、变式训练,提高效率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从而暴露问题的本质特点,揭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组合,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例题的演示,而应引导学生去探求“变异”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以前数学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粉笔 黑板 小黑板”,有时加自制的教具,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的激情飞扬,所收效果却往往没有想象中满意。枯燥、单调、难是学生对数学最直接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难题。课堂上,多媒体的进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多种感官集体参与,好奇激发出兴趣的火花,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随之提高。特别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例如学习《旋转》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各种图形的旋转过程,使学生对于旋转实质的理解直观易懂,突破难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课堂教学方式虽然有所改变,但学生从被动的认知化为主动的参与学习,事半功倍,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改善。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做学生的亲密伙伴,使学生由于对数学老师的亲近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8-055-01
0
一、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喜欢一位教师,就会喜欢这位教师的课,正所谓:“亲其师,才能爱其科”,教师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我们教学,不仅要向學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还要有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尊重,希望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情感的数学课就没有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因此数学教师应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真切感觉到你是一位和蔼可亲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自觉去钻研,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更有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直观趣味和知识实用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放下包袱,而且还能更快进入学习的佳境,学有所得,激励他们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如:在“全等三角形判定”导入新课的教学中,笔者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图,某同学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他应带几块玻璃去?带哪几块去?
这种贴近生活,图文并茂、新颖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的探索欲望油然而生,兴趣骤起。
三、教会学生预习和听课的方法
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先把所要学的内容逐字逐句地看一遍,完成“预习提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垂径定理这一内容不理解,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四、变式训练,提高效率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从而暴露问题的本质特点,揭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组合,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例题的演示,而应引导学生去探求“变异”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以前数学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粉笔 黑板 小黑板”,有时加自制的教具,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的激情飞扬,所收效果却往往没有想象中满意。枯燥、单调、难是学生对数学最直接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难题。课堂上,多媒体的进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多种感官集体参与,好奇激发出兴趣的火花,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随之提高。特别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例如学习《旋转》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各种图形的旋转过程,使学生对于旋转实质的理解直观易懂,突破难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课堂教学方式虽然有所改变,但学生从被动的认知化为主动的参与学习,事半功倍,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改善。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做学生的亲密伙伴,使学生由于对数学老师的亲近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实施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