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潘氏图像学视角解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像学于19世纪下半叶最早出现,这一词是由图像志渐渐发展而得来,它被用以研究美术作品的正题和意义,还有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名称由法国学者马莱提出,但是潘诺夫斯基发展的图像学研究的三阶段理论是最富影响力的,三阶段理论适用面很广,在研究中西方绘画作品中是实用的。本文主要是从图像学角度出发,将以潘氏图像学研究的三层面为基点,解读扬·凡·艾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所蕴藏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图像学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三个阶段  潘诺夫斯基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28-03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一幅在木板上完成的油画名作,它的尺寸为 82 乘以 60 厘米,由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画家扬·凡·艾克于 1434 年创作,现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由 Jan van Eyck 为其朋友阿尔诺芬尼夫妇的新婚而创作的带有风俗意味的肖像画。从这对新婚燕尔夫妇的形态动作到卧室的陈设,一律反映出欧洲人于文艺复兴初期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时代风格变化的现象。画家展现了对真实生活的刻画能力,也表达了画家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之情。本文运用潘氏的图像学三阶段理论,细细研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做些颇为深入的分析,研究隐藏在这幅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一、“图像学”
   图像学研究者一般认为,“图像在文字、宗教、艺术和亡灵崇拜开始时就出现了,它也是从古代就开始的哲学思考的核心”。法国学者雷吉斯·德布雷认为:“文字可能扼杀思想,但图像可以赋予文字以活力,好比插图对于神学、神话传说对于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而在图像学的代表人物潘诺夫斯基看来,图像学方法旨在“意义的重构”,即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探寻艺术家创作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图像学被引进中国后,作为一种重要的美术作品的研究方法,常应用于研究作品的主题、风格及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图像从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像学”目的是解释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揭示图像在各文化体系和各文明中的发展过程及其所明示或暗示出来的思想观念,在西方它成为了20世纪研究美术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视觉艺术的意义》这著作中,潘诺夫斯基区别了图像志与图像学,他把图像学方法分为三层面,第一层是“前图像志描述”,即视觉上识别的东西,如辨认作品中的人、动物等原本物象的线条与色彩等,属于基本的形式;第二层是“图像志分析”,即结合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也就是对图像所表现的故事等传统意义,对作品的主题作深入的阐释;第三层是“图像学解释”图像作品更深的内容、文化内涵或内在意义,如一个国家或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情况等,通过画家的画笔凝集在艺术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和内容,即潘诺夫斯基所说的象征意义。图像学和图像志存在差别,差别点就在于图像志看到的是作品的表面直观的信息,而图像学是去觉察和揭露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隐藏内容。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三阶段理论,对于探寻艺术作品背后的潜藏意义是个“必杀技”,人们能够深入剖析出作品背后更有价值的象征含义,丰富画面的内容。
   二、画家背景
   欧洲在15 世纪开始逐渐从中世纪的束缚中迈出来,画家开始醉心于表现真实的自然,在他们的作品中,追求自然主义成为当时美术创作的主流。当时尼德兰的画家不同于意大利的画家喜爱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相反他们更愿意用他们双眼来观察现实中的美,用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刻画着这个五彩的世界。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再现世界的方法——光和大气透视,与此同时,经典的西方画种——油画也得到了新发展。这时候人类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是早期尼德兰画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之一,也是18世纪北欧后哥德式绘画的创造者,他的艺术作品有《自画像》《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等。他生于利布尔库的一个小镇上,当过海牙的皇室画家,他的画作特别精美,深得富裕者的喜欢与追捧。他本人是尼德兰自然主义的典范,是绘画史上一个关键性画家,对当时许多画师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极度地促进了艺术的“新成长”。扬·凡·艾克总结了先人绘画经验,改进了绘画创作颜料,并发明了新调色油。经过他的改良,调色油很易于调和颜色,方便深入刻画,让画面看起来更立体,当然,这点也成为了扬·凡·艾克对艺术创作的重要贡献。
   三、从潘氏图像学视角分析《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一幅刻画新婚夫妇的作品,扬·凡·爱克在这幅画上采取了一种新的油色画法,使画面能保持持久鲜润和美丽。它摆脱了中世纪宗教绘画拘谨呆板的方法,传神细腻地描绘了富贵市民婚房的室内场面和人物的外貌特点。背景墙上挂着的凸面镜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15世纪的中产阶層家庭中,这样的镜子是一件装饰品。镜子的表面上反照出卧室的床铺、吊灯以及新人的背影,这种精致的油画只有在尼德兰的细密画中可以遇见。这幅杰作最大的亮点是使用了镜子,通过镜子的特性来伸画面的空间,这一点对后来的风俗画创作产生了极大的作用。正因为扬·凡·艾克显露出表现自然色彩和质感的鲜有才能,才使他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席位。
  (一)前图像志描述
   潘氏的图像学三阶段理论中,第一层可以理解为人们眼睛所见到的就是心中所感悟的,探讨画作所反映的直观含义,即只看画面中直接描绘的内容,感受作品传达给我们的基础的信息,先不去思考作品背后的内在意义,让我们从视觉上对画作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描绘的人物与物件十分精美,美术界曾经称赞该作品为“欧洲第一幅心理肖像画”,它在扬·凡·艾克创作的所有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标杆意义。从整体上来看这幅作品,写实作品的背后潜藏着许许多多象征的意义,微妙且值得深思。整幅作品的构图和谐,给人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感觉。从潘氏的图像学理论中,我们认识到,绘画作品可从三个层次去分析,深入探讨其内涵。在“前图像志描述”中,他认为:“所见即所得,且这些发生在‘前图像学’层面”。你在画面中所看见的东西就是你心中所想的,这一层是基本阶段,人们并不需要有任何艺术方面的知识,大家眼睛所看到的就是画家直接表述的,这点易于做到。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可以直观的看到两个人,画中的新郎是扬·凡·艾克的朋友,他和妻子对称地站在画面中线的左右,夫妇两人牵着手,开心地摆出造型让扬·凡·艾克画肖像。画中的新郎左手牵着新娘的右手,表现新郎对妻子感情,看得出新郎的温柔贴心。新郎的右手犹如摆着佛教里“阿弥陀佛”的动作,像是在祈求他们婚后生活的平安与幸福。画面中刻画的床铺和配饰都是艳红色,从视觉大体上给人营建了喜庆、幸福的氛围。婚房的家具十分豪华,如别致的镜子、金黄色的吊灯以及新婚燕尔精美的婚服等,尽显了新郎的富裕。窗台上出现的橘子也是当时一种昂贵的水果,这是有钱人家才能吃得起的水果,这也尽显出男主人的家庭地位与经济背景。房间里还摆放着新人的生活用品,如白蜡烛、木拖鞋、念珠等,这些皆洋溢着生活气息。两人把二者的生活用品放进了同一间卧室里,也代表着两人从此将告别独居日子,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迈向婚后的幸福生活。
  (二)图像志分析
   观赏作品时不能仅停留在它的一些概况,应该更加深入去了解画家想要表述的某种含义,接着我们对作品的分析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进入了第二层面时,潘诺夫斯基他认为,那已经不是“所见即所得”能够传达的了。“图像志分析”是图像学研究的关键点,运用图像学知识去分析美术作品是艺术研究领域的一大进步,也可以再结合有关的艺术、文化等知识,把它们应用于“分析”中,加深人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第二层面,才是图像学正式开始起作用的地方。画家想要表述的思想,一般不会简单明了地展示出来,会通过有特殊形象或者有特征的物件来传达。画家通过一些符号、物体、特征等表现其想要表达的象征含义,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容,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明白“第二个层面”的真实意义。
   以《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为例,这幅作品就包含了许多的潜藏意义。扬·凡·艾克利用手中的画笔,极为精细地描绘出了新婚夫妇卧房里的东西:红色的杯子与床帘、新娘白色的头巾和绿色的衣服、新郎的手势等。这些物件都具有某种象征性含义,其中一些代表了新婚夫妇对婚后生活的憧憬。众所周知,信任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夫妻关系中更是如此,信任是夫妻感情稳定持久的基石。所以画家有意地在新婚夫妇中间刻画了一条狗,狗一直以来象征着信任与忠诚,代表着新婚夫妇二人之间的感情稳定。
   新郎头上戴着的白色头巾,象征着纯洁、神圣的意思。新娘穿着绿色婚服,绿色象征着生命力,就像是春天里嫩绿的新芽,这代表了夫妇对新生命到来的憧憬。新娘背后的红色被子、枕头和床帘共同烘托出了结婚的喜庆氛围,象征着新婚夫妇的和谐生活。背景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里可以看到当时在场的人,起到了拓展画面内容的作用。
  (三)图像学解释
   在潘氏的图像学研究中,“图像学解释”就是第三层面,它是图像学研究的“最终环节”。这一层面强调的重点不同于前两个层面,它表达的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也许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并没有那么多想法和文化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了。在生活中,许多事情一般会远超于我们的预期,我们更要费心思去深挖它的内在价值,做到充分有效地分析。
  扬·凡·艾克别出心裁,在创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时,在背景墙上画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暗藏玄机,通过镜子的视角,反照了卧室里的全景。在新婚夫妇的背景后墙上刻画出一面镜子,隐约映射出了这对新婚夫妇的背影和参加婚礼的证婚人。达·芬奇曾说过“镜子为画家之师”,通过这一物件,拓展了画面的空间范围。利用这面镜子架起了观众与作品之间沟通的新桥梁,现实性与形象性结合,现实空间与绘画空间有效交汇。观众在欣赏这幅作品时,是站在画家的角度,自然也成为了阿尔诺芬尼夫妇婚礼的证婚人。这幅作品具有一定的结婚证书的象征,畫家及每一位观赏者皆是这对新人爱情的见证者,这幅作品将会在未来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画家画的这张结婚证,也会永恒的留存下来。作品中的几乎每一个物件都含有一定的象征性。
   所以,我们在欣赏画家的作品时要深入思考,不能单纯地认为画家是为了写实,为了丰富画面内容才特意刻画这么多东西。这幅作品让世人由衷地佩服画家的写真功力,画作中的每一部分好像指引着观众加强对婚姻的想象。在鉴赏这幅作品中,观众可以被带入其中,促使其生出一种对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结语
   本文运用了潘氏的图像学理论来研读扬·凡·艾克绘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依据这个图像学理论,有序地解读这幅作品,一改以前分析绘画作品中的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潘氏这套图像学理论适合用来解读文学或艺术作品。潘氏图像学理论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前图像志描述”,向观众直接讲述画面上的内容,讲的是什么故事等。第二层是“图像志分析”,画作上的物品是否隐藏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在这个阶段,观众懂得画家真实想传达的思想对于理解这幅画作是至关重要的。第三层是“图像学解释”,这是最后环节,观众需要结合画家创作时所处的文化背景等挖掘出更多信息,做更加深透地解释。由此可知,运用潘氏的这套图像学理论,分析解释作品,可以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有序地分析作品,改变以往研读绘画作品时泛泛而谈的现象。最为重要的是,用这种图像学方法在分析作品时,可以打开自己的视野,拓展知识面,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精髓,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添.《关于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的三维解读[J].美与时代(下),2013(01):75-77.
  [2]邓佳丽.解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J].美与时代(中),2018(10):67-68.
  [3]玛蒂娜·乔丽.图像分析[M].怀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7.
  [4]雷吉斯·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M].黄迅余,黄建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艾小铮.图像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例[J].大众文艺,2014(19):117.
  [6]赵娜.视觉图像视域下的《酸寒尉像》[J].美与时代(中),2019(09):51-52.
  [7]郑蓓蓓.从图像学角度分析周昉绘画——以《挥扇仕女图》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6(01):52-53.
  [8]徐笑笑.用色彩构成理论解读当代工笔画作品[D].天津:天津大学,2017年.
其他文献
摘要:经典可能是舞蹈观看“入门”的产品,所以在基础教育建构认知的期间,被经常提及的大多都是那种“有所依据”的,大家都说好、大家都认同的、有辨识度的经典作品,这就是经典不可忽视的“权威性”。经典作品在大家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耳濡目染,它会在潜移默化形成一般观众的评价基础,所以“经典”看起来是某些存在已久且影响深远的作品,实际上它指的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某一类型的审美观和艺术价值观。本文从经典纬度出发,对当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素质教育发展事业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更多的家庭开始注重早教问题。音乐教育是幼儿早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艺术情操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早教的定义、音乐早教的重要性、音乐早教的需求、音乐早教对幼儿的影响以及早教音乐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音乐早教 幼儿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
摘要:在中西绘画艺术中,镜子都是在画面中经常出现的题材。中西艺术中的镜子,由于艺术土壤的差别,逐渐发展出不同的内涵。由此,本文阐释了中西美术中的镜子及其背后的深层内涵与差异,并且探究其原因所在。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探讨了镜子物象在文学、艺术中出现的渊源,中西方主要在绘画中塑造镜子物象的不同题材,以此引出中西方绘画中镜子物象不同的内涵。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中镜子物象各自所
摘要:肖像画属于人物画的一种,明代肖像画大师曾鲸的《葛一龙像》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作品,通过这个作品可以看出曾鲸肖像画的表现手法——“墨骨法”,本文以《葛一龙像》为基础,对曾鲸“墨骨法”进行了研究,“墨骨法”是重要的肖像画技法,并且对后世肖像画影响深远。  关键词:曾鲸 肖像画 《葛一龙像》 “墨骨法”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31-03 
摘要:文场属于广西的民间曲艺,从演奏、表演的方式以及唱腔曲牌和曲目唱本来看,是由明清时期的俗曲发展起来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入了时代和地方的特色。文场有着超过200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在桂北地区流行,并代代流传了下来。文场唱腔语言独特,曲体结构和节拍板眼都很与众不同,既能够发挥其价值,也能够给聆听者带来美的享受。本文将详细讨论广西民间曲艺文场的历史沿革,并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场 历
摘要:本文通过对受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平湖派琵琶的传派、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系列总结性研究,表明对传统琵琶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对平湖派研究现状的整理,厘清平湖派的发展概况,论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平湖派的重要影响,并探讨平湖派传承及传播中可能面对的困境。  关键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琵琶 平湖派 艺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J6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