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入主科龙之前,科龙的亏损额大到令我吃惊,以至我与管理层商量是否还要进入,现在忽然有人说我是捡了个大便宜,这让我非常莫名其妙”
“七板斧”是郎咸平就顾雏军所掌控的格林柯尔席卷国有资产手段的指责。对于这种指责,顾雏军从未予以正面回应。
2004年10月20日——科龙企业20年大庆的日子,在“科龙20年发展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研讨会上,顾雏军通过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对郎咸平的“七板斧”论作出了回应。
这也似乎是顾雏军在“郎顾之诉”浮出水面之后的首次公开露面。
在这份名为《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的调研报告中,谈及近期极受关注的资产流失问题。报告认为,在产权改革中,公有资产流失应该避免,蓄意鲸吞公有资产应该受到严惩。但在计划经济和国有体制下,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真实市场价值可能相差非常大。产权改革还涉及很多复杂的不容易控制和把握的环节,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真正的资产流失和被误判为资产流失。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报告的结论——“不能否认科龙发生在2000年、2001年的危机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战略失误、核心管理层的更迭,等等,但从历史的轨迹来看,体制层面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显然,这是对郎咸平所持的“七板斧”论进行的直接反驳。报告同时指出,科龙短短“半年内”就扭亏是经过“战略性整顿”,主要原因在于压缩成本和新产品开发。
“外面很多评论让我恍若隔世,仿佛回到文革时代,企业管理又不被推崇了。”当天的会议顾雏军本人到会并发表讲话,“一夜之间,我受到怀疑,我觉得奇怪,党和国家的国企改革路线怎么就不对了?现在又是一夜之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没有问题。”
但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顾雏军对政治又似乎有意拉开距离:“我认为最近的一些问题根本没有探讨的必要,有些问题是政治的问题,我也不想多谈。”
针对与郎咸平的诉讼,顾雏军说:“我已经交给律师了,估计打完这个官司要一两年吧。”但他强调,“在我入主科龙之前,科龙的亏损额大到令我吃惊,以至我与管理层商量是否还要进入,现在忽然有人说我是捡了个大便宜,这让我非常莫名其妙。”
在调转话题谈了一段格林柯尔的经营后,对于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对他的负面评论,顾雏军仍然耿耿于怀:“如果有一天我把汽车做得像冰箱空调一样好,你们是不是才相信我是个能人?”
本次研讨会另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与会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副所长张文魁,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军扩,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助理巡视员贾小梁,国务院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研究员常修泽,产业所副所长胡春力,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宁向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卢东斌,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黄速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邹东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等,他们都是来自政府机关、经济学界、法学界的重头人物。
对于本次壁垒森严的研讨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华民教授认为,国研中心企业所、北京的经济学界部分学者以及顾雏军就这个问题对郎咸平给予回应,是正确的。华民表示:“中国处于转型之中,不能简单用一个企业的财务数据说明问题,要看大事实,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到底是民营企业效率高还是国有企业效率高?这些大事实一看,问题就很清楚了。”
上海锦天诚律师事务所大律师严义明则认为,顾雏军的收购到底有没有问题,应该由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审计,调查进行澄清。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争论双方做的都有些感情用事:“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不要过多陷于具体争论。”刘教授不偏不倚地说:“国企改革过程中,既要防止左,也要反对右。”
“七板斧”是郎咸平就顾雏军所掌控的格林柯尔席卷国有资产手段的指责。对于这种指责,顾雏军从未予以正面回应。
2004年10月20日——科龙企业20年大庆的日子,在“科龙20年发展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研讨会上,顾雏军通过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对郎咸平的“七板斧”论作出了回应。
这也似乎是顾雏军在“郎顾之诉”浮出水面之后的首次公开露面。
在这份名为《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的调研报告中,谈及近期极受关注的资产流失问题。报告认为,在产权改革中,公有资产流失应该避免,蓄意鲸吞公有资产应该受到严惩。但在计划经济和国有体制下,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真实市场价值可能相差非常大。产权改革还涉及很多复杂的不容易控制和把握的环节,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真正的资产流失和被误判为资产流失。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报告的结论——“不能否认科龙发生在2000年、2001年的危机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战略失误、核心管理层的更迭,等等,但从历史的轨迹来看,体制层面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显然,这是对郎咸平所持的“七板斧”论进行的直接反驳。报告同时指出,科龙短短“半年内”就扭亏是经过“战略性整顿”,主要原因在于压缩成本和新产品开发。
“外面很多评论让我恍若隔世,仿佛回到文革时代,企业管理又不被推崇了。”当天的会议顾雏军本人到会并发表讲话,“一夜之间,我受到怀疑,我觉得奇怪,党和国家的国企改革路线怎么就不对了?现在又是一夜之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没有问题。”
但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顾雏军对政治又似乎有意拉开距离:“我认为最近的一些问题根本没有探讨的必要,有些问题是政治的问题,我也不想多谈。”
针对与郎咸平的诉讼,顾雏军说:“我已经交给律师了,估计打完这个官司要一两年吧。”但他强调,“在我入主科龙之前,科龙的亏损额大到令我吃惊,以至我与管理层商量是否还要进入,现在忽然有人说我是捡了个大便宜,这让我非常莫名其妙。”
在调转话题谈了一段格林柯尔的经营后,对于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对他的负面评论,顾雏军仍然耿耿于怀:“如果有一天我把汽车做得像冰箱空调一样好,你们是不是才相信我是个能人?”
本次研讨会另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与会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副所长张文魁,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军扩,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助理巡视员贾小梁,国务院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研究员常修泽,产业所副所长胡春力,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宁向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卢东斌,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黄速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邹东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等,他们都是来自政府机关、经济学界、法学界的重头人物。
对于本次壁垒森严的研讨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华民教授认为,国研中心企业所、北京的经济学界部分学者以及顾雏军就这个问题对郎咸平给予回应,是正确的。华民表示:“中国处于转型之中,不能简单用一个企业的财务数据说明问题,要看大事实,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到底是民营企业效率高还是国有企业效率高?这些大事实一看,问题就很清楚了。”
上海锦天诚律师事务所大律师严义明则认为,顾雏军的收购到底有没有问题,应该由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审计,调查进行澄清。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争论双方做的都有些感情用事:“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不要过多陷于具体争论。”刘教授不偏不倚地说:“国企改革过程中,既要防止左,也要反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