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自身性质和地位的阐述,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素质教育,才能为素质教育创造好工具、打好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语文素质教育呢?通过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大家的教学经验的学习和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我们体会到:成功的语文素质教育应着眼于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全面落实,才能搞好语文素质教育。
一、氛围民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给学生创造民主化的氛围,学生才能和谐发展、全面提高。
1、建立平等的人格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为树立自身的权威而着意掩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着意装饰自己,好像无所不知、十全十美。可是这种刻意装扮、居高临下的态度,疏远了师生间的距离,设置了师生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反之,教师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学生敞开,向学生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经验感受,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平易坦诚、容易接近,就会把老师当做朋友、知己,看作和他们一样平常的人,乐意倾吐自己心中连父母都不愿告诉的秘密。教师的教学在这个时候就成功了一半,因为他能“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走路”,不仅营造出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能充分、自由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创立平等的机会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民主化的真正体现。语文是基础,语文是工具,那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打好这个基础、掌握这个工具。因此,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只注重少数的“优秀生”而放弃自己眼中的“差生”。要全面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尊重学生随时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让所有学生与教师展开争鸣;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指出教师的教学错误,提出对某一问题的见解。
二、过程科学化
语文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这里说的科学,是指语文教学应符合语文的学科规律,同时又要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语文这一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和人生境界的养成。
1、盘活情境,发展认识
语文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除必要的语言训练外,更要讲究教师和课本对学生的陶冶和感化,讲究对学习内容的体验和感悟,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可大可小,因人而异,也就决定了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数、理、化等学科的每堂课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而语文只能提供合理的见解,但不是唯一的结论,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合理,没有唯一。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时要把语文教“活”,教给学生活的认识,而不是死的结论;要始终把教会学生学语文当做中心问题对待,教学生学会了如何学语文,学生才可以追求“更好”的结论,而学会学习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拓展范围,培养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这绝不是说语文学习只能缓慢不能加快,而是说语文学习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反复练习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内容庞杂、广泛,只靠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学不好语文,只学语文不学其他学科也学不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要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养成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可以在离开学校、离开教师的情况下继续学习语文,丰富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开阔语文视野,达到“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
3、学用结合,提高素质
阅读是学,写作是用;听讲是学,交流是用。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巩固和深化,学用要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非但要重视传授知识、传授方法,还要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千万不要让书本知识和实际运用相互脱节,要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完成“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一教学宗旨。
三、认知个性化
语文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应该通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每一次作文的训练以及每一次语文活动的开展,引导和激发学生发表正确而又新颖独到的见解、构思和创意,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照耀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氛围的民主化主要体现了一种学生观,过程的科学化主要体现了一种教学观,认知的个性化主要体现了一种人才观。只有把三者有机统一,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才能切实搞好语文素质教育,才能创造好语文这一工具,打好语文这一基础。
一、氛围民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给学生创造民主化的氛围,学生才能和谐发展、全面提高。
1、建立平等的人格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为树立自身的权威而着意掩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着意装饰自己,好像无所不知、十全十美。可是这种刻意装扮、居高临下的态度,疏远了师生间的距离,设置了师生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反之,教师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学生敞开,向学生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经验感受,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平易坦诚、容易接近,就会把老师当做朋友、知己,看作和他们一样平常的人,乐意倾吐自己心中连父母都不愿告诉的秘密。教师的教学在这个时候就成功了一半,因为他能“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走路”,不仅营造出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能充分、自由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创立平等的机会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民主化的真正体现。语文是基础,语文是工具,那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打好这个基础、掌握这个工具。因此,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只注重少数的“优秀生”而放弃自己眼中的“差生”。要全面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尊重学生随时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让所有学生与教师展开争鸣;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指出教师的教学错误,提出对某一问题的见解。
二、过程科学化
语文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这里说的科学,是指语文教学应符合语文的学科规律,同时又要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语文这一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和人生境界的养成。
1、盘活情境,发展认识
语文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除必要的语言训练外,更要讲究教师和课本对学生的陶冶和感化,讲究对学习内容的体验和感悟,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可大可小,因人而异,也就决定了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数、理、化等学科的每堂课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而语文只能提供合理的见解,但不是唯一的结论,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合理,没有唯一。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时要把语文教“活”,教给学生活的认识,而不是死的结论;要始终把教会学生学语文当做中心问题对待,教学生学会了如何学语文,学生才可以追求“更好”的结论,而学会学习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拓展范围,培养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这绝不是说语文学习只能缓慢不能加快,而是说语文学习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反复练习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内容庞杂、广泛,只靠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学不好语文,只学语文不学其他学科也学不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要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养成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可以在离开学校、离开教师的情况下继续学习语文,丰富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开阔语文视野,达到“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
3、学用结合,提高素质
阅读是学,写作是用;听讲是学,交流是用。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巩固和深化,学用要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非但要重视传授知识、传授方法,还要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千万不要让书本知识和实际运用相互脱节,要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完成“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一教学宗旨。
三、认知个性化
语文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应该通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每一次作文的训练以及每一次语文活动的开展,引导和激发学生发表正确而又新颖独到的见解、构思和创意,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照耀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氛围的民主化主要体现了一种学生观,过程的科学化主要体现了一种教学观,认知的个性化主要体现了一种人才观。只有把三者有机统一,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才能切实搞好语文素质教育,才能创造好语文这一工具,打好语文这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