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厘清知识点的教材编排逻辑,针对学生的认知逻辑,重构教学逻辑。《摩擦力》一节,先分析教材的编排逻辑,再进行教学的逻辑重构,具体教学环节如下:以疑激思,引入摩擦力;直观体验,认识摩擦力;改进实验,探究摩擦力;创新实验,深化摩擦力。
关键词:摩擦力教材逻辑教学逻辑
初中物理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初中物理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让学生的学习有趣、有序地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厘清知识点的教材编排逻辑,针对学生的认知逻辑,重构教学逻辑。下面,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谈一谈笔者的思考与实践。
一、“摩擦力”的教材编排逻辑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将“摩擦力”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在“弹力”和“重力”之后,在“二力平衡”之前。教材的编写意图可能是:将三种性质的力编排在一起,便于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编排容易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利用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更谈不上主动探究实验方法,只能机械记忆。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另外,教材对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只是利用在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的方法(如图1),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这样的编排设计,学生缺乏直观的体验过程,对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二、“摩擦力”的教学逻辑重构
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教材章节顺序做出调整。“摩擦力”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就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的过程涉及二力平衡,因此笔者将本节课的内容调整到第九章“二力平衡”一节之后。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顺序,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探究,也更利于學生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有必要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处理,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体验加深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可按如下逻辑顺序展开:
(1)亲身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直观体验摩擦力的方向;
(3)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设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4)通过创新设计,突破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困惑。
三、“摩擦力”的教学实施
(一)以疑激思,引入摩擦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能让学生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设置夹球小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用筷子将杯中事先涂过洗涤剂的玻璃球夹起(如图2),并运到另一个杯中。
学生本以为小小的玻璃球应该不难夹取,谁知尝试了才发现非常困难。在艰难的夹球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就会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生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直观体验,认识摩擦力
身边处处皆物理,物理与生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些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都可以改装为实验器材,当学生发现常见的物品出现在课堂时,也会好奇这些物品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同时,还会促进学生留心观察和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并以此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课,教师设置了3个体验活动:(1)将手掌用力按在课桌上向前推动(如图3),体会手心的感觉;(2)将牙刷刷毛直立在木板表面,然后向右拉动牙刷(如图4),观察刷毛的变化;(3)将牙刷刷毛直立在木板表面,保持牙刷不动,如何拉动木板,使刷毛向左弯曲?
设计这3个体验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科学地认识摩擦力。体验(1),旨在让学生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存在。体验(2),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牙刷进行实验,通过刷毛弯曲的方向来“看见”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意在把看不见的摩擦力变得“看得见”。切身的体会,直观的现象,揭开了摩擦力神秘的面纱。体验(3),针对学生的思维定式“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通过与体验(2)对比,学生从刷毛向左弯曲得出牙刷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就会产生“为什么牙刷不动也受到摩擦力”的困惑。教师适时追问:牙刷真的不动吗?学生会发现,牙刷相对于接触面是向右运动的,从而得出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更为准确的表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于接触面运动的方向相反,进而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
选用生活中的物品来直观呈现抽象的物理现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熟悉的牙刷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过程,帮助学生有效突破了教学障碍,同时还为后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探究实验的改进做铺垫。
(三)改进实验,探究摩擦力
对于一些实验方案的不完善之处,教学时可以不事先提醒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一个“失败”的探究过程,在“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发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和真正获得时的喜悦,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1.进行常规实验,发现问题。
经过系列问题的引导后,学生提出: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测量拉力的大小来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反馈实验中的发现和困惑。学生在实验后提出的问题和困惑有: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很困难,弹簧测力计在运动过程中读数不准确,示数忽大忽小,等等。让学生在做中思,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效果。 发现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回顾之前的体验(2)和体验(3),如何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学生通过回顾之前的体验活动发现,“不动”的牙刷也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从而将方法正向迁移,对之前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将木块固定,拉动木板产生滑动摩擦力(如图5),此时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因此不必匀速拉动木板(但尽可能保持速度稳定)。这样的操作简单而且效果明显。为了增加演示实验的可视度,还可以进一步做出改进——安装定滑轮来改变拉力的方向,并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如图6),便于观看和读数。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之前的体验活动中已经渗透了这样的思路:木板不动时向右拉动牙刷和牙刷不动时向左拉动木板,效果是相同的。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将牙刷换成木块,达到学以致用并迁移深化的目的。对实验方法的改进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上述教学设计,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创新实验,深化摩擦力
掌握了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就可以继续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在猜想与假设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各种猜想。学生可能会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重力大小、速度大小、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其中,压力和重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学生常常分不清楚。为此,笔者创新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一块长条形磁铁在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然后,在木板的下表面粘上钢尺,在增大磁铁对木板压力的同时又保持了磁铁的重力不变,再测出磁铁此时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两次示数发现: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明显增大。为了让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可以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完善实验方案:如何在保持压力不变时增大重力,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保持学生的认知活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体验式教学促进初中生物理科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编号:D/2016/02/99)和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编号:2017—L—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洪从兵.强化学习体验,培养科学思维——以《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7).
[2] 洪从兵.科学探究中猜想与假设的引导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9).
[3] 陳栋,季卫新.研究性备课: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难点突破为例[J].物理教师,2019(4).5,7,14,15,16,19,32,47,62,72,74,77-79,86,91
关键词:摩擦力教材逻辑教学逻辑
初中物理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初中物理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让学生的学习有趣、有序地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厘清知识点的教材编排逻辑,针对学生的认知逻辑,重构教学逻辑。下面,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谈一谈笔者的思考与实践。
一、“摩擦力”的教材编排逻辑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将“摩擦力”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在“弹力”和“重力”之后,在“二力平衡”之前。教材的编写意图可能是:将三种性质的力编排在一起,便于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编排容易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利用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更谈不上主动探究实验方法,只能机械记忆。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另外,教材对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只是利用在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的方法(如图1),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这样的编排设计,学生缺乏直观的体验过程,对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二、“摩擦力”的教学逻辑重构
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教材章节顺序做出调整。“摩擦力”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就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的过程涉及二力平衡,因此笔者将本节课的内容调整到第九章“二力平衡”一节之后。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顺序,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探究,也更利于學生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有必要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处理,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体验加深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可按如下逻辑顺序展开:
(1)亲身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直观体验摩擦力的方向;
(3)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设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4)通过创新设计,突破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困惑。
三、“摩擦力”的教学实施
(一)以疑激思,引入摩擦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能让学生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设置夹球小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用筷子将杯中事先涂过洗涤剂的玻璃球夹起(如图2),并运到另一个杯中。
学生本以为小小的玻璃球应该不难夹取,谁知尝试了才发现非常困难。在艰难的夹球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就会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生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直观体验,认识摩擦力
身边处处皆物理,物理与生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些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都可以改装为实验器材,当学生发现常见的物品出现在课堂时,也会好奇这些物品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同时,还会促进学生留心观察和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并以此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课,教师设置了3个体验活动:(1)将手掌用力按在课桌上向前推动(如图3),体会手心的感觉;(2)将牙刷刷毛直立在木板表面,然后向右拉动牙刷(如图4),观察刷毛的变化;(3)将牙刷刷毛直立在木板表面,保持牙刷不动,如何拉动木板,使刷毛向左弯曲?
设计这3个体验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科学地认识摩擦力。体验(1),旨在让学生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存在。体验(2),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牙刷进行实验,通过刷毛弯曲的方向来“看见”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意在把看不见的摩擦力变得“看得见”。切身的体会,直观的现象,揭开了摩擦力神秘的面纱。体验(3),针对学生的思维定式“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通过与体验(2)对比,学生从刷毛向左弯曲得出牙刷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就会产生“为什么牙刷不动也受到摩擦力”的困惑。教师适时追问:牙刷真的不动吗?学生会发现,牙刷相对于接触面是向右运动的,从而得出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更为准确的表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于接触面运动的方向相反,进而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
选用生活中的物品来直观呈现抽象的物理现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熟悉的牙刷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过程,帮助学生有效突破了教学障碍,同时还为后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探究实验的改进做铺垫。
(三)改进实验,探究摩擦力
对于一些实验方案的不完善之处,教学时可以不事先提醒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一个“失败”的探究过程,在“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发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和真正获得时的喜悦,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1.进行常规实验,发现问题。
经过系列问题的引导后,学生提出: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测量拉力的大小来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反馈实验中的发现和困惑。学生在实验后提出的问题和困惑有: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很困难,弹簧测力计在运动过程中读数不准确,示数忽大忽小,等等。让学生在做中思,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效果。 发现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回顾之前的体验(2)和体验(3),如何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学生通过回顾之前的体验活动发现,“不动”的牙刷也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从而将方法正向迁移,对之前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将木块固定,拉动木板产生滑动摩擦力(如图5),此时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因此不必匀速拉动木板(但尽可能保持速度稳定)。这样的操作简单而且效果明显。为了增加演示实验的可视度,还可以进一步做出改进——安装定滑轮来改变拉力的方向,并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如图6),便于观看和读数。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之前的体验活动中已经渗透了这样的思路:木板不动时向右拉动牙刷和牙刷不动时向左拉动木板,效果是相同的。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将牙刷换成木块,达到学以致用并迁移深化的目的。对实验方法的改进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上述教学设计,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创新实验,深化摩擦力
掌握了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就可以继续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在猜想与假设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各种猜想。学生可能会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重力大小、速度大小、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其中,压力和重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学生常常分不清楚。为此,笔者创新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一块长条形磁铁在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然后,在木板的下表面粘上钢尺,在增大磁铁对木板压力的同时又保持了磁铁的重力不变,再测出磁铁此时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两次示数发现: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明显增大。为了让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可以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完善实验方案:如何在保持压力不变时增大重力,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保持学生的认知活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体验式教学促进初中生物理科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编号:D/2016/02/99)和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编号:2017—L—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洪从兵.强化学习体验,培养科学思维——以《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7).
[2] 洪从兵.科学探究中猜想与假设的引导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9).
[3] 陳栋,季卫新.研究性备课: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难点突破为例[J].物理教师,2019(4).5,7,14,15,16,19,32,47,62,72,74,77-79,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