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就是一场旅行,我们永远在路上。
——题记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关于读书》)
我们为何出发
我们都需问问内心的自己,想想为什么要读书,我们一生努力又为寻求什么?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跟我们的父辈比,或者为了符合父辈对我们的想象而活。归根到底,我们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为了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尊严与成就感。龙应台曾对她的孩子说过:“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们如何出发
“每个懂得如何读书的人,就懂得如何利用所学来增进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生活的方式,并使生活充满意义和乐趣。”每个人都会有自成一套的读书方法。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长曾与我们聊天,我们问他怎样可以考入清华,他认为方法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用他的方法对于别人未必可以行得通,而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能靠在长期摸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学习这件事本该如此,如若不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又怎么能奢求成功呢?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沉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去对待读书这件事,与好书来一场约会,让自己的灵魂体味百态人生,心有了栖息的地方,就不算流浪了……
书中沿途风景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我们正青春,虽不能如同智者一般大彻大悟,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理解与故事。这一场旅行没有尽头,我们一直在成长,书则是这一场旅行中最好的朋友,它不会离开你,不会让你神伤,它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与现实相遇,那将是一场久别的重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因年少的自己有书的陪伴而更加熠熠生辉。我们会走很久,许是因为有书,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不忘我们为何出发。我觉得看书是一个沉淀的过程,能让我更平和地面对一些事情。也许刚读完后觉得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坚持下去就会发现大有不同,那些读过的书、感悟的心情会变成我的一部分,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自己的信念,让我能以我自己特有的节奏生活下去。这就是读书的魅力。
我特别喜欢这段话:读书不是避难。任何一本书放到谁的案头、谁的面前,读得如何透彻、取得多少共鸣,它也不能去让主人有权利避免风雨磨难。但读书人可以刻意去养一种风骨:能够对贫瘠的生活、孤绝的处境安之若素;能对着光明与美好追逐不息。即便达不到这种淡泊与坚韧,至少该具备可以看到希望和愿意为某种东西坚持的能力。
我仍以最初的热情读着书,享受着只有我一人的旅途。
人来人往,莫失莫忘。
编者注:周睿枫同学来自芜湖市鸠江区汤沟中心学校。2017年,她以总分783分的成绩位列鸠江区第1名、芜湖市第28名。睿枫平时喜欢练练字,听听歌,看看名著和电影,打打乒乓球,更喜欢参与到各种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在省级和市级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績。她现阶段的目标是考入理想的大学,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指导老师/吴小燕
——题记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关于读书》)
我们为何出发
我们都需问问内心的自己,想想为什么要读书,我们一生努力又为寻求什么?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跟我们的父辈比,或者为了符合父辈对我们的想象而活。归根到底,我们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为了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尊严与成就感。龙应台曾对她的孩子说过:“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们如何出发
“每个懂得如何读书的人,就懂得如何利用所学来增进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生活的方式,并使生活充满意义和乐趣。”每个人都会有自成一套的读书方法。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长曾与我们聊天,我们问他怎样可以考入清华,他认为方法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用他的方法对于别人未必可以行得通,而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能靠在长期摸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学习这件事本该如此,如若不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又怎么能奢求成功呢?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沉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去对待读书这件事,与好书来一场约会,让自己的灵魂体味百态人生,心有了栖息的地方,就不算流浪了……
书中沿途风景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我们正青春,虽不能如同智者一般大彻大悟,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理解与故事。这一场旅行没有尽头,我们一直在成长,书则是这一场旅行中最好的朋友,它不会离开你,不会让你神伤,它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与现实相遇,那将是一场久别的重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因年少的自己有书的陪伴而更加熠熠生辉。我们会走很久,许是因为有书,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不忘我们为何出发。我觉得看书是一个沉淀的过程,能让我更平和地面对一些事情。也许刚读完后觉得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坚持下去就会发现大有不同,那些读过的书、感悟的心情会变成我的一部分,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自己的信念,让我能以我自己特有的节奏生活下去。这就是读书的魅力。
我特别喜欢这段话:读书不是避难。任何一本书放到谁的案头、谁的面前,读得如何透彻、取得多少共鸣,它也不能去让主人有权利避免风雨磨难。但读书人可以刻意去养一种风骨:能够对贫瘠的生活、孤绝的处境安之若素;能对着光明与美好追逐不息。即便达不到这种淡泊与坚韧,至少该具备可以看到希望和愿意为某种东西坚持的能力。
我仍以最初的热情读着书,享受着只有我一人的旅途。
人来人往,莫失莫忘。
编者注:周睿枫同学来自芜湖市鸠江区汤沟中心学校。2017年,她以总分783分的成绩位列鸠江区第1名、芜湖市第28名。睿枫平时喜欢练练字,听听歌,看看名著和电影,打打乒乓球,更喜欢参与到各种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在省级和市级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績。她现阶段的目标是考入理想的大学,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指导老师/吴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