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文章中别具匠心的一笔。选取景物时要结合全文的内容,选取触动内心的典型的景物。写景不仅是为了把文章语言表达装饰得美一些,更重要的是起到以景衬情、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
景物描写点缀语言表达如果把语言表达比作文章的外衣,那么恰当的景物描写就是衣服上别致的点缀,不仅可以将衣服装点得更美,也可以表现出主人的品味和气质。行文中的景物描写,尽管也许只有几句话,写得好却可能妙笔生辉,在文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行文中的景物描写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就没有了灵魂,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写景首先要赋予人物的情感,做到情因景生,景因情美。因此,写景的时候一定要选取触动内心的典型的景物。如八下语文中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里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含羞树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掉落。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瓣,走近大树……”海伦·凯勒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她却能描绘出如仙境一般的画面,含羞树的花朵的美是她是用心感到的,而这样触动内心的美更能激起读者美丽的联想。可见,只有你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感动,才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选取景物时还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是和整篇文章密不可分的。成功的景物描写片段,不仅可以使文章的语言表达锦上添花,而且对突出中心、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如七下语文中鲁迅的《风筝》第二自然段:“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在这一段中,鲁迅选取了风筝、杨柳和山桃来表现故乡的春天。而这篇文章是以风筝为线索的,由风筝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细写“寂寞的瓦片风筝”,和下文中弟弟做的风筝相照应。发芽的杨柳和吐蕾的山桃是故乡早春特有的景物,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温和”互相映衬,增添了往事回忆哀伤动人的力量。
九上语文中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当作者终于回到了二十多年未归的家乡后,首先描述的是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可以看出故乡二十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悲凉之感隐隐而出。下文作者描绘了他记忆中的温馨瑰丽的故乡风景画,两幅反差极大的图画更加突出“我”回到故乡时的心情。心理上的故乡是值得缱绻留恋的,它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美丽而温情,作者尽情徜徉其间,几乎流连忘返;而他构筑的现实中的故乡则是写满苦难。所以,从开头对故乡环境的刻画就可以知道,这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悲哀阴灰的。
同时,行文中的景物描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景衬情。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缺乏真挚的情感,中规中矩地去写一个人一件事,情感不充分,自然不能打动人。那么怎样使情感表现得更充沛呢?在关键处以景衬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舍先生的小说《月牙儿》,写了女主人公在不同景物的不同感受:“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我敢在院中走了,一个春天的月牙儿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它的美来。天是暗蓝的,没有一点云。那个月牙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月牙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儿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轻摆的柳枝。墙那边有棵什么树,开满了白花,月的微光把这团雪照成一半儿白亮,一半儿略带点灰影,显出难以想到的纯净。这个月牙是希望的开始,我心里说。”这些景物描写的片段以景衬情,其实就是暗示着女主人公的不同境遇下的心境,既含蓄,又富有感染力,这就是借助景物描写去含蓄地表现人物的心情。
作者把情感寄托在具體的景物之中,常常会采用一些写作技巧。
七下语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自然段,是对百草园景物的生动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乐”字,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
情因景生,景因情美;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真是绘声绘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真是疏密有致;既有动景,又有静景,真是动静相生。一个接一个精巧的比喻,美不胜收;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春意盎然。这就是恰当的景物描写给语言化妆的效果。
行文中的景物描写一定是文章中别具匠心的一笔,一切与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没有联系的风景,即使词语再漂亮也不要硬塞进作文。要铭记写景不仅是为了把文章语言表达装饰得美一些,更重要的是起到传情达意、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
景物描写点缀语言表达如果把语言表达比作文章的外衣,那么恰当的景物描写就是衣服上别致的点缀,不仅可以将衣服装点得更美,也可以表现出主人的品味和气质。行文中的景物描写,尽管也许只有几句话,写得好却可能妙笔生辉,在文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行文中的景物描写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就没有了灵魂,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写景首先要赋予人物的情感,做到情因景生,景因情美。因此,写景的时候一定要选取触动内心的典型的景物。如八下语文中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里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含羞树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掉落。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瓣,走近大树……”海伦·凯勒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她却能描绘出如仙境一般的画面,含羞树的花朵的美是她是用心感到的,而这样触动内心的美更能激起读者美丽的联想。可见,只有你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感动,才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选取景物时还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是和整篇文章密不可分的。成功的景物描写片段,不仅可以使文章的语言表达锦上添花,而且对突出中心、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如七下语文中鲁迅的《风筝》第二自然段:“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在这一段中,鲁迅选取了风筝、杨柳和山桃来表现故乡的春天。而这篇文章是以风筝为线索的,由风筝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细写“寂寞的瓦片风筝”,和下文中弟弟做的风筝相照应。发芽的杨柳和吐蕾的山桃是故乡早春特有的景物,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温和”互相映衬,增添了往事回忆哀伤动人的力量。
九上语文中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当作者终于回到了二十多年未归的家乡后,首先描述的是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可以看出故乡二十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悲凉之感隐隐而出。下文作者描绘了他记忆中的温馨瑰丽的故乡风景画,两幅反差极大的图画更加突出“我”回到故乡时的心情。心理上的故乡是值得缱绻留恋的,它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美丽而温情,作者尽情徜徉其间,几乎流连忘返;而他构筑的现实中的故乡则是写满苦难。所以,从开头对故乡环境的刻画就可以知道,这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悲哀阴灰的。
同时,行文中的景物描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景衬情。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缺乏真挚的情感,中规中矩地去写一个人一件事,情感不充分,自然不能打动人。那么怎样使情感表现得更充沛呢?在关键处以景衬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舍先生的小说《月牙儿》,写了女主人公在不同景物的不同感受:“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我敢在院中走了,一个春天的月牙儿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它的美来。天是暗蓝的,没有一点云。那个月牙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月牙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儿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轻摆的柳枝。墙那边有棵什么树,开满了白花,月的微光把这团雪照成一半儿白亮,一半儿略带点灰影,显出难以想到的纯净。这个月牙是希望的开始,我心里说。”这些景物描写的片段以景衬情,其实就是暗示着女主人公的不同境遇下的心境,既含蓄,又富有感染力,这就是借助景物描写去含蓄地表现人物的心情。
作者把情感寄托在具體的景物之中,常常会采用一些写作技巧。
七下语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自然段,是对百草园景物的生动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乐”字,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
情因景生,景因情美;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真是绘声绘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真是疏密有致;既有动景,又有静景,真是动静相生。一个接一个精巧的比喻,美不胜收;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春意盎然。这就是恰当的景物描写给语言化妆的效果。
行文中的景物描写一定是文章中别具匠心的一笔,一切与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没有联系的风景,即使词语再漂亮也不要硬塞进作文。要铭记写景不仅是为了把文章语言表达装饰得美一些,更重要的是起到传情达意、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