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未来的命运把握在少年的手中,小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支撑。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贯彻落实“以德树人”的思想,做到全面深化改革。本文就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出发,探索德育教育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小学生处于发展的特殊时期,小学阶段也是一个人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是在教育领域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教育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对教学理念做出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德育教育全过程,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推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学思想,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小学生处于习惯养成的特殊时期,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看学生是否养成良好道德习惯,优秀的品质,这些是评价“立德树人”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育体制深刻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束缚,以更多新形式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从点滴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在路上看见老师要积极问好,老师可以对这一现象在班级中表扬同学,来激起其他同学懂文明讲礼貌的积极性;老师还可以号召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这样也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道德品质。老师根据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引导学生,可以增加学生对道德理解的真实感,这样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利用在学校学到的道德知识,积极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1]。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老师要适应教改,建立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落实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德育渗透到个各学科中,全面落实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的职责除了以上提到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更大的意义是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老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二、创新教育方法,贯彻“以德树人”思想
教师在教育改革创新的背景下,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就是老师只是一味的单向授课,不注重学生的意见,而新形势下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决定教课的内容和形式,在互动学习,课外拓展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创设任务驱动型教学,将以往的教学模式变得灵活化,增加更多弹性。例如,在《我爱中国》的德育主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达到此目的,老師的教学不能像以往一样单向输出,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看法,及时和学生沟通[2]。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利用音频和视频来加深同学们对主题教育的理解,比如最接几年中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重大创举,让同学们真正领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是树立文化自信”、中国的“工匠精神”等等,让同学们有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为中华崛起而不懈奋斗。在给同学们观看演示文稿或视频时,教师也要发出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呢,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以科技视角,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们养成爱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落实以上的内容,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形成优良品质。
三、优化教学内容,实践“立德树人”精神
教学优化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优化教学内容可以为“立德树人”的实践创设良好环境。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但传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也是常常被忽视的一部分[3]。中国十分注重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当代小学生德育教育要培养的目标。为此,在德育教育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同时也可以组织国学知识竞赛,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号召同学们多读书,比如《论语》《三字经》等,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并不完善,老师可以采用导读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以保障“立德树人”教育的完整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的改革,应该以“立德树人”为依托,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贯彻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整改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将“立德树人”教育落实到同学们的生活中,以新的教学思维,创新教育方法,盘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晓霞.“立德树人”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多元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20,12:13-14.
[2]马德泽.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9,10:31-32.
[3]郭强.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5:31-32.
兴宁市新圩中心小学 514500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小学生处于发展的特殊时期,小学阶段也是一个人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是在教育领域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教育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对教学理念做出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德育教育全过程,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推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学思想,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小学生处于习惯养成的特殊时期,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看学生是否养成良好道德习惯,优秀的品质,这些是评价“立德树人”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育体制深刻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束缚,以更多新形式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从点滴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在路上看见老师要积极问好,老师可以对这一现象在班级中表扬同学,来激起其他同学懂文明讲礼貌的积极性;老师还可以号召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这样也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道德品质。老师根据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引导学生,可以增加学生对道德理解的真实感,这样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利用在学校学到的道德知识,积极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1]。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老师要适应教改,建立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落实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德育渗透到个各学科中,全面落实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的职责除了以上提到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更大的意义是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老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二、创新教育方法,贯彻“以德树人”思想
教师在教育改革创新的背景下,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就是老师只是一味的单向授课,不注重学生的意见,而新形势下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决定教课的内容和形式,在互动学习,课外拓展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创设任务驱动型教学,将以往的教学模式变得灵活化,增加更多弹性。例如,在《我爱中国》的德育主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达到此目的,老師的教学不能像以往一样单向输出,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看法,及时和学生沟通[2]。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利用音频和视频来加深同学们对主题教育的理解,比如最接几年中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重大创举,让同学们真正领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是树立文化自信”、中国的“工匠精神”等等,让同学们有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为中华崛起而不懈奋斗。在给同学们观看演示文稿或视频时,教师也要发出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呢,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以科技视角,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们养成爱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落实以上的内容,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形成优良品质。
三、优化教学内容,实践“立德树人”精神
教学优化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优化教学内容可以为“立德树人”的实践创设良好环境。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但传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也是常常被忽视的一部分[3]。中国十分注重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当代小学生德育教育要培养的目标。为此,在德育教育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同时也可以组织国学知识竞赛,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号召同学们多读书,比如《论语》《三字经》等,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并不完善,老师可以采用导读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以保障“立德树人”教育的完整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的改革,应该以“立德树人”为依托,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贯彻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整改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将“立德树人”教育落实到同学们的生活中,以新的教学思维,创新教育方法,盘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晓霞.“立德树人”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多元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20,12:13-14.
[2]马德泽.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9,10:31-32.
[3]郭强.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5:31-32.
兴宁市新圩中心小学 5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