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里的树木》一文的教学实践与体悟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02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孜县位于甘孜州北部,康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境内山环水绕,幅员辽阔,平均海拔3390米,总面积为7357平方公里,人口约六万人。这里民风古朴淳厚,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这里条件艰苦,气候恶劣,经济落后,人烟稀少。这里的教育历经56个春秋,可依旧步履迟缓,艰辛万般。由于经济技术的落后,交通信息的闭塞,导致这里农牧民思想素质的低下,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
  笔者在此教书十年,对这里的教育曾有过深入的思考。看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但由于物质上的贫困,又受其父母及环境的严重影响,这里的孩子早早的便辍学回家放羊、放牛,做苦力挣钱,过着和父辈一样的生活。只有个别学生可以走出农村,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下,通过国家的扶持,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的加大,再加上教师默默的奉献和耕耘,笔者相信定会使这里的教育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定会使这片贫瘠的草原最终走向文明富饶、秀美辽阔的康庄大道;定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上的新气象!
  当笔者给学生教《校园里的树木》这一课时,笔者的心境无比的沉重。因为书本中的校园:树木苍翠,一派浓荫,鸟语花香,蜂来蝶往;而我们的校园里仅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柏杨,放眼望去:光秃秃的山上找不到一棵树的影子,由于海拔过高,一般的树不能存活,山顶只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农牧民一年有大半时间都浸泡在雪中,学生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穿着褴褛的衣装,一双破旧的胶鞋,甚至连袜子也没穿。周遭恶劣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得他们在苦难中体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上这一课笔者没有过多地去解读课本,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校园里那棵唯一的柏杨树身上。因为照本宣科只会抹杀学生的希望,面对实际,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一种柏杨树的精神,真正的去读她,从而对自己生命本质的意义有所感悟,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一道印迹,以此达到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的目的。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笔者便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堂教学。
  
  一、细心观察柏杨树,分析树的外部形态,判断树种
  
  此时正是初秋,却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不是秋风瑟瑟而是凛冽的朔风,甚至让人有一种刺骨的冷。然而,学生们却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地站在柏杨树下,伴随一片片飘飞的落叶,他们手舞足蹈地欢呼着,一颗颗童心在秋风中萌发出新的希望。他们真挚,他们热烈;他们天真,他们浪漫。展现出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上半堂课笔者与学生们在柏杨树下欢快的度过,下半堂课随着笔者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细心观察柏杨树:从树根、树皮、至树干;从树枝、树叶到树尖,争先恐后地发言,完全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学生的问题形式多变,思维活跃,许多问题还具有生命哲学的意味。此时,也让笔者的思维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一方面向他们讲解树的“年轮”这一特殊的词,一方面描绘树的形状、变化。因为这颗柏杨是全校仅有的一棵,弥足珍贵,而且气势非凡,高大俊秀,枝叶繁茂,足有桶粗。站在树下,让人感受到了生命在艰辛中成长的高贵。
  
  二、让学生画树,写感悟
  
  第二节课笔者让学生拿起笔和本子,对着柏杨树,首先把她画下来。再在她的旁边,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上几句真心感言;哪怕只有一句,也可以。但必须是自己对“树”的体会。很快,学生的本子上出现了一棵棵鲜活,挺拔的柏杨,形态各一,丰富多彩:有画春、夏、秋、冬的白杨;有平原上的白杨,有山崖上的白杨;有写道:我要像校园里的这棵柏杨,长得高大俊秀,有写道:我要做校园里的这棵白杨,给老师在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爽,还有的写道:但愿这棵柏杨永远这样向上生长,永远的不老等等,无不表现出了他们天真无邪,一棵棵纯洁向上的童心,令笔者最感动的是一个小女孩,在画完这棵高大的柏杨树后,沉思了许久,她没有写上自己的话,而是在树的旁边又画出一棵小白杨,当时笔者很不解,甚至有些生气,后来这位小女孩才如实告诉我:“这棵柏杨树虽然她长得十分茂盛,但是她心里一定很痛苦,因为只有她一棵,她一定会感到孤单、寂寞,我给她旁边又画了一棵,这样她就有伴儿了”,那时,笔者听完她的话,感动得快流出泪来,点头向小女孩表示称赞,并且写上了自己的评语:“你是最正确的,你虽然没有写,但你远比写的更为重要,因为你的心里通过这棵小柏杨已经向老师说出你内心的语言,让我一生难忘”。笔者毫不犹豫地给了她一个满分,也是全班唯一的一个满分,因为这位小女孩不像其他学生通过树尽量的展示自己理想与对未来的渴望,而是关心这棵树的内心世界,找出痛苦根源,加以解决,使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与其他学生相比,她更具有一颗善良美好的童心,因为她稚幼的心灵已经开始了对生命的关注,对人类爱的呼唤!
  
  三、课堂讨论“树与人”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树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从而笔者引出这一主题,主要是想让学生明白以下几个道理:首先,树跟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有着属于自己的年轮。其次,建立树与人类关系,从而引出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最后,让他们体会树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给予人类的启示。第一个问题,大家都能很快的理解,树像人一样需要阳光、雨露以及空气、土壤。由于是讨论课,笔者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互相交换意见最终得出的这一结论。在这里,笔者由此引出“环境”这一词,影响树的间接因素是土壤、气候以及海拔的高度等因素,最直接的因素是人和动物。校园里这棵高大的柏扬,虽然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可仍能正常生长,关键在于师生的共同努力,树立起保护意识,没有人为的直接破坏,她才会越长越茂盛,越来越挺拔。因此,所有的生命最大的敌人除了天灾,就是人类对它们的破坏与毁灭。接着在第二个问题上,笔者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时候,教室里气氛沸腾起来,每个小组的代表踊跃发言。有的说:是因为那把斧子,才导致了小村庄的毁灭;有的说:是因为人们没有懂得珍惜,保护树木导致这个小村庄最终的悲剧;还有的说:树对水土的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笔者对学生的意见汇总和补充补充一点:那是因为人类的自私与贪婪,才导致了这个美丽小村庄最终的命运——毁灭性的消失。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必须对生命负责,以关爱生命,保护环境为己任,为人类建造一个美好的家园。第三个问题是向学生们传授树的精神。她具有一种永远向上的精神,顽强的生长,无畏条件的艰苦,气候的恶劣以及土壤的坚硬与贫瘠,她终归会克服重重困难,去展示自己的生命与价值。这一点上,学生们也能各抒已见,有的说:树完全是一种向人类奉献的精神,合理地利用,她会给我们带来物质的财富;有的说:如果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必将造成人类的一大悲剧;还有的说:我们要多植树,共同树立保护的意识,同时也是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最后笔者补充了一些:树的内在精神、情感世界是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的。我们要像树一样顽强地生长,无畏条件的艰苦、气候的恶劣,最终我们也会长得高大俊秀,苍翠欲滴,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本来这《校园里的树木》一课,只有两课时的教学,笔者却用了四课时,是因为笔者个人也喜欢树,喜欢她内在的精神。笔者觉得人要像树一样,具有独立的品格,正直的思想;像树一样执着向上。通过树的教学,让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校园里仅有的一棵树,让学生们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生命存在的意义,这棵树无疑会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楷模,激励他们奋斗追求。
  中国的教育从应试转变为素质,教师的责任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与基本技能外,另一方面就是对他们思想品德的教学,培养他们正直、独立、高尚的品质,树立对生命的珍爱意识,具有顽强、拼搏的内在精神,成为新世纪一名优秀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人类的责任与良知更能唤醒我们沉睡的灵魂,灵魂在苦难中的精神价值,更能激发我们与命运进行顽强抗争,让生命最终找到一种高于生命的本质意义,让学生从小接受这种思想与精神的熏陶,这无疑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使他们从实际出发,无畏环境的艰苦、气候的恶劣,他们会像树一样扎根土壤,顽强生长;面对苦难,他们会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用一颗真诚的心善待生命;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园而努力!
  最后,我们坚信:最终的人类是属于最真实的人类,最终的民族是属于最和善的民族,最终的世界是属于最美的世界!也就是那个小女孩给笔者的重要启示,后来笔者在自己的教学随感笔记本中记下了这句话!
  (作者单位:626700四川省甘孜县二完小)
其他文献
现在,有很多学生都缺乏学习的自制力,虽然清楚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动,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应如何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两步走:  学好一门功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遇到困难、问题是很正常的。针对高中生而言,这种学习的困难解决得不好就会变成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拦路虎。解决得好就可能成为提高意志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磨刀石。教师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困难是解决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面临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应是:加强中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建构,培养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什么是生态道德观,它与传统的道德观有哪些区别,以及如何建构生态道德观。本文作者认为应该从人文素质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合理有效融合,达到真正提高中学生道德素质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中学生 生态道德观 传统道德观 建构    拥有得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
期刊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全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其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班主任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根据学生的表现,及
期刊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无论是优化育人环境,还是自我完善发展,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予以贯彻落实。那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呢?
期刊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悄然来临。然而这股春风的力度尚未到达基层职高。基层职高,身兼就业与升学双重压力,尤其是像我校这种处于较为贫困落后地区的边境职高,由于办学资金的短缺,校建设施的不完善,专业教师的贫乏,导致本为“两条腿走路”的职高教育,日常教学偏向于高考升学。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但在这种条件下,数学在基层职高教学中无形的变成了一门主科,成
期刊
【摘要】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前电子专业的教学,我们必须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采用科学研究及实践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子专业教学 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期刊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阐述了施泰因的行政学和法学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梅奥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班级管理科学化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化 班级管理 科学化 西方管理学思想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办学能否取得巨大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但是要想使班级管理卓有成效,单凭经验和激情是不够的。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于创造,而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学为重心,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质疑交流,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创造性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培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会学,掌握学习的技能,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既然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及终
期刊
有效教学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小学语文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应做到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呢?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浅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立足课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