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上海海事大学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高校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特点,并就如何提高特困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特困;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高校特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背负的巨大经济压力,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高校并轨制度实行后,随着学费的不断升高,高校特困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了解、掌握、关注高校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真正使他们成为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
选择上海海事大学特困生100人为特困组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96份,并从三个学院随机抽取100名非贫困生作为普通组,获得有效问卷92份。基本情况见表1-1。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作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工具。
1.2.2 数据统计
在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利用SPSS15.0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高校特困生中,主动交往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7.5%,超过15%的高分常模,低分百分率也低于30%的低分常模,说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比较主动大方,容易与人建立联系;在适当拒绝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33%,低分百分率基本持平,这表明他们在遇到对方的无理要求或言行伤害时,常采取忍耐让步的做法;在自我表露维度得分高的占总人数的10.42%,得分低的占25%,这说明在受试特困生中大部分人不善于并且不会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想,彼此间的信任与亲密感不足;在冲突管理维度上高分的占18.75%,低分的占4.17%,表明他们可以直面与他人的冲突,正确处理矛盾,有一定的解决技巧;在情感支持维度得分高的占14.58%,得分低的占12.50%,这说明他们注重情感支持,善于同情、回应他人的情感体验,能够恰当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
高校特困生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如表2-1,在五个维度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主动交往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低分率较高,这说明和普通大学生相比,特困生中更多的人倾向于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不能自然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适当拒绝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也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低,而低分率高,这说明特困生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或伤害时更习惯采用隐忍的方式对待;在自我表露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亦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比普通大学生低,这说明特困生中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在冲突管理、情感支持两个维度上,特困生有略高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这说明特困生面对矛盾时更能够给予理解与忍让,更善于从情感上支持和帮助他人。
以上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建议与对策
要解决特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键在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使大学特困生能够真正地面对自己、正视贫困,学会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
一方面学校要解决他们的实际经济困难,通过不断完善奖、贷、助、减、补、扶“六位一体”的助學体系,拓展资助渠道。另一方面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给予特困生特别的关注,帮助他们度过“人际交往贫困期”:第一,在特困生入校伊始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发现问题,建立特困生心理档案,通过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二,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课程及讲座,为特困生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渠道;第三,依托大学生心理社团及心理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特困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第四,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思想和技巧,结合专业实习,讲述一些现实中可能面对的交际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培养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五,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创造一个互助互谅的和谐班集体,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团结互爱,加强与特困生的交流和沟通,让特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化解其孤独、寂寞情绪,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最后,建立校内心理网络,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异常人际交往状态给特困生造成的影响,对有严重障碍的特困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1.刘俊喜,王志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2(2):45-47
关键词:高校;特困;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高校特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背负的巨大经济压力,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高校并轨制度实行后,随着学费的不断升高,高校特困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了解、掌握、关注高校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真正使他们成为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
选择上海海事大学特困生100人为特困组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96份,并从三个学院随机抽取100名非贫困生作为普通组,获得有效问卷92份。基本情况见表1-1。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作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工具。
1.2.2 数据统计
在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利用SPSS15.0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高校特困生中,主动交往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7.5%,超过15%的高分常模,低分百分率也低于30%的低分常模,说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比较主动大方,容易与人建立联系;在适当拒绝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33%,低分百分率基本持平,这表明他们在遇到对方的无理要求或言行伤害时,常采取忍耐让步的做法;在自我表露维度得分高的占总人数的10.42%,得分低的占25%,这说明在受试特困生中大部分人不善于并且不会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想,彼此间的信任与亲密感不足;在冲突管理维度上高分的占18.75%,低分的占4.17%,表明他们可以直面与他人的冲突,正确处理矛盾,有一定的解决技巧;在情感支持维度得分高的占14.58%,得分低的占12.50%,这说明他们注重情感支持,善于同情、回应他人的情感体验,能够恰当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
高校特困生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如表2-1,在五个维度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主动交往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低分率较高,这说明和普通大学生相比,特困生中更多的人倾向于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不能自然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适当拒绝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也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低,而低分率高,这说明特困生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或伤害时更习惯采用隐忍的方式对待;在自我表露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亦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比普通大学生低,这说明特困生中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在冲突管理、情感支持两个维度上,特困生有略高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这说明特困生面对矛盾时更能够给予理解与忍让,更善于从情感上支持和帮助他人。
以上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建议与对策
要解决特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键在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使大学特困生能够真正地面对自己、正视贫困,学会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
一方面学校要解决他们的实际经济困难,通过不断完善奖、贷、助、减、补、扶“六位一体”的助學体系,拓展资助渠道。另一方面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给予特困生特别的关注,帮助他们度过“人际交往贫困期”:第一,在特困生入校伊始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发现问题,建立特困生心理档案,通过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二,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课程及讲座,为特困生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渠道;第三,依托大学生心理社团及心理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特困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第四,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思想和技巧,结合专业实习,讲述一些现实中可能面对的交际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培养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五,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创造一个互助互谅的和谐班集体,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团结互爱,加强与特困生的交流和沟通,让特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化解其孤独、寂寞情绪,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最后,建立校内心理网络,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异常人际交往状态给特困生造成的影响,对有严重障碍的特困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1.刘俊喜,王志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2(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