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有效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出发,对目前我国有效教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學的涵义
有效教学的概念始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个概念提出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目前,对于有效教学,我国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一般来说,国内有效性教学的涵义一般包含以下观点。
1、基本涵义观,有部分学者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主要指教学效益,有效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他们把有效教学看作一种教学规律,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而组织的活动。它需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教学设施的投人,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围绕这个核心,要求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精心设计课程,综合运用教学技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
2、多重涵义观,有一些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包含效果、效益、效率三重意义。教学效果反应的是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的比值,教学效率反应的是学员在课堂上时间精力的投入与由此而得到的收获的比值,教学效益反应的是社会的实际需要同教学目标的相符程度。在这三个涵义当中,教学效益是最终目标。
此外,还有其他更多层面的解释。纵观国内学者的定义,所区别基本集中在对有效的“效”字的理解,但无论那种涵义解释,对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解释基本一致,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个人、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符。有效教学最为关注教学的主体学生,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思维模式的变化和学习环境的营造。总之,有效教学不仅注重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更关注教学对学生思想、行为、态度、创造力上是否产生持久的实质性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有效教学的特征
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上。研究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引,直接决定着教学实践的内容。教师所持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了教学的目标、任务等,我们常常说到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是对教学理念的认知。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工具和技巧,是影响教师执教能力的关键性因素。目前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断出现,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去熟悉和掌握这些教学方法,并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此外,作为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中知识的容量和难度,让学生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里获得适度的知识。一方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完整和拓展性,保证学生的知识量,另一方面要防止满堂灌与面面俱到,不要因为拓展而借题发挥、离题万里。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难度适中,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若过于晦涩,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使学生感到迷惑,甚至出现厌学的态度,从而影响课堂效率。反之,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若过于肤浅,无法让学生开动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也不会高。因此,任何一堂课,既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也要注重授课形式的选择,更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此外,有些学者的研究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有效教学的特征。观点认为,有效教学首先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严肃的智力行为,是一种创造、一种科研探索,在正确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引下,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中,高效吸收知识,能力得到提升,创造力得到发展。其次,有效教学要围绕学生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教学内容,而是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的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这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课堂环境,要让学生感受到民主、自由和安全,在这种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敢想敢说,教师才有可能调动起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活跃的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學的涵义
有效教学的概念始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个概念提出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目前,对于有效教学,我国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一般来说,国内有效性教学的涵义一般包含以下观点。
1、基本涵义观,有部分学者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主要指教学效益,有效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他们把有效教学看作一种教学规律,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而组织的活动。它需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教学设施的投人,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围绕这个核心,要求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精心设计课程,综合运用教学技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
2、多重涵义观,有一些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包含效果、效益、效率三重意义。教学效果反应的是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的比值,教学效率反应的是学员在课堂上时间精力的投入与由此而得到的收获的比值,教学效益反应的是社会的实际需要同教学目标的相符程度。在这三个涵义当中,教学效益是最终目标。
此外,还有其他更多层面的解释。纵观国内学者的定义,所区别基本集中在对有效的“效”字的理解,但无论那种涵义解释,对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解释基本一致,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个人、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符。有效教学最为关注教学的主体学生,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思维模式的变化和学习环境的营造。总之,有效教学不仅注重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更关注教学对学生思想、行为、态度、创造力上是否产生持久的实质性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有效教学的特征
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上。研究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引,直接决定着教学实践的内容。教师所持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了教学的目标、任务等,我们常常说到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是对教学理念的认知。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工具和技巧,是影响教师执教能力的关键性因素。目前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断出现,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去熟悉和掌握这些教学方法,并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此外,作为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中知识的容量和难度,让学生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里获得适度的知识。一方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完整和拓展性,保证学生的知识量,另一方面要防止满堂灌与面面俱到,不要因为拓展而借题发挥、离题万里。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难度适中,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若过于晦涩,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使学生感到迷惑,甚至出现厌学的态度,从而影响课堂效率。反之,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若过于肤浅,无法让学生开动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也不会高。因此,任何一堂课,既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也要注重授课形式的选择,更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此外,有些学者的研究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有效教学的特征。观点认为,有效教学首先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严肃的智力行为,是一种创造、一种科研探索,在正确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引下,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中,高效吸收知识,能力得到提升,创造力得到发展。其次,有效教学要围绕学生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教学内容,而是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的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这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课堂环境,要让学生感受到民主、自由和安全,在这种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敢想敢说,教师才有可能调动起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活跃的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