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践尝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o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对字词句正确使用,此外,还应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创作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不同年龄的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其读写结合的具体实践方式也不同,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使用适合自身的读写结合方式,这样有利于发挥出这一阅读模式的最佳效果。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二者贯穿于全部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而读写结合是二者的完美融合,其重要性不可评估。作为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它一直被沿用,说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适用面也特别广泛,如果使其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语感和写作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有其特殊的地方,在教学方面其实非常困难,因为这是对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的规划与重建,大量的阅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训练有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最应该解决的就是阅读品质的提升。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对阅读量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规定学生必须拘泥于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素材学习,并且会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价值较高的图书,其中包括童话故事、少儿刊物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对善恶的辨识能力非常差,他们正处在一个身心懵懂的状态中,所以在向他们推荐图书时必须谨慎,确保学生的阅读具有正能量。此外,写作能力的训练也应该被充分重视,相较于阅读量的积累,写作能力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才会更加明显,教师通过对文章的讲解分析,学生才能汲取其中的养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读后感写作。读后感是指读者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的感受和得到的启示用文字表达出来所形成的文章,主要目的是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情绪。学生在阅读到优秀的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自发进行读后感的创作。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珍宝被烧毁时的悲切愤怒,也可以在聽完文章的内容讲解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交流彼此的感受,并且在课后写下读后感。课文中对圆明园被烧毁前的景物描写深入人心,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读后感写作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根据课文,进行仿写。仿写是指仿照例句写句子,结构相似,且词性对仗工整。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对教材中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感悟,并对教材中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学习。这一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仿写。例如: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的教学时,当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后,教师进行写作手法的讲解。这篇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非常值得学习,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自行描写一处景物。仿写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写作手法的牢固掌握。
  3.坚持书写日记。日记是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将自己一天之中经历的事情记录到本子上,内容非常广泛,可以写人、状物、写景,非常有益于写作经验的积累。因为日记的写作内容非常宽泛,所以日记内容的选择成为一个大问题。一天之中经历的事情非常多,记录在日记中的应该是非常富含情感的内容,简单地罗列发生的事情是无意义的。日记最大的魅力在于从生活中来感悟阅读和写作,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家长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旅游景点或者去做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然后让学生进行日记的书写。写日记就是读写结合最完美的体现,学生通过将日常经历书写在日记本上,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由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必须认真对待。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正确应用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进入三年级,借助工具书成为学生预习时理解文中生字词意思的主要途径之一。课堂上如果能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关注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参与,将会让词语教学变得更有思维含量,更能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接下来,以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来进行阐述。  一、促进词语在语境中深度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语境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
期刊
“新课标”在口语训练中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
期刊
语文是有生命的,应将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本就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语文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有情感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开放,外来节日不断涌入,我国传统节日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很多学生对“洋节”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而传统节日越来越让人觉得节日氛围不浓,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缺乏了解,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也逐渐遗忘。但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将中华传统节日与课程整合,对于弘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认识和领悟德育渗透的要点,学习美术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提高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好心灵和谐发展呢?下面就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小学美术教学对德育渗透的独特优势  1.美术教学的综合性。德育本身关乎社会的方方面面,美术教
期刊
读过《山东教育》的一篇名为《师爱就在点滴中》的文章,刘老师的老师弯腰捡起了书本,也捡起了刘老师的自觉,刘老师又弯腰捡起了对孩子的宽容,点滴之中播撒师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致李友梅》这封信中曾说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知道你们这样教育小孩子,总是不会错。”“不带半根草去”,我不敢说我有这样伟大,一味付出不求回报未免有些夸张,但“捧着一颗心来”的亲切教诲却总是会激起我心中对教育事业憧憬的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开展读书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一、搭建读书平台,多渠道为学生提供优良图书  1.图书室的建设。学校要注重文化建设,每年投入一定资金,购买订阅一定数量的适合师生阅读的图书,切实加强图书的管理,对阅览室的图书、报刊进行科学分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借书制度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礎,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正确引导,规范写字,使学生乐于写字,学会写字。通过教学实践,我对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想象激趣,调动写字意愿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期刊
首先,让学生学习课文的主旨。茨威格的《成功的秘诀》叙述了艺术家罗丹请自己参观他的工作室,却因过于专注修改作品而将客人忘记的故事。在故事结尾,作者感悟: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  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叙述了体弱怯懦的小亨特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最后在父亲的
期刊
怀着对新基础教育理念学习的渴求,我们一行来到了上海闵行区。第一天上午,正巧是“上海闵行——江苏淮安”两地“学科育人价值深度开发”现场研讨活动,并安排了公开课,而我有幸聆听了两节精彩的语文课,第一节课是闵行区汽轮小学的蔡颖老师执教《梅兰芳练功》,一节课35分钟,蔡老师一分钟不差,没有一句废话,课堂效率极其高效,思路极其清晰,讲课背后的则是教师的付出,仅仅是教学设计之前的分析就足足有满满四页纸,仅仅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