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旨在以输出驱动理论、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结合当代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新方案,为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未来发展提供依据,指引方向。
关键词: 输出驱动 能力本位 民办高校 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当前大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专业不对口的困境,这使得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招生不尽理想。深思和分析之后发现的确存在问题,比如民办三本院校对于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认识不够,专业培养计划中仍基本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未实现能力本位转换,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教学实践。在此,笔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语言输出驱动理论为依据,分析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整课程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英语专业教学,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创建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
1.理论基础
语言输出驱动理论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中级外语水平、中高级或者高级外语水平的学习者,不包括初级外语学习者。输出驱动理论的基本理念是:输出既是目标,又是促进输入吸收的手段;以输出为驱动,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提高吸收输入的效率。传统的英语教学认为应以听、读促说、写、译,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则强调说、写、译促进听、读而且听、读对说和写的能力提高起到帮助作用。输出驱动理论强调输入与输出相结合[2]。由此看来,输出驱动理论符合社会需求,符合民办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即以交际和应用为目的,实现能力本位。
2.输出驱动、能力本位与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a
2.1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要实现“课程体系开放性”
输出驱动理论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
坚持课程体系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时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其他技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因而,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最终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目前三本院校在校学生主要涉及本专业能力课程培养,实现跨专业选修课程将是我们的出路。
2.2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英语专业课程改革首先要从以语言知识输入为主转变成以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即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以适应职业需求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公共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公共课的比重,对公共课课程的内容重新组合,将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公共课中。
其次,在专门课程的改革中,坚持以培养“三能力”为核心,即“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拓展技能”[1]。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对英语专业来说,不再使用“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名词,而是启用“语言技能课,职业技能课”,等等。当然,技能设计要求应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体现职业资格特征。再以此为基础,建立技能模块体系,依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开发相应课程,完善课程大纲和课程教材,等等,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
开设技能导学课,提高输出能力课程比例,将输出与输入课程相结合。不再开设单一的英语听力课,而是将听说课程有机结合。将输入内容转化为输出能力,教学效果好,效率高,也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技巧,重在学习英语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方法。将英语专业的技能教学有效地与非英语专业区别开来,将技能学习与知识面拓宽、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再次,设置专业知识课程必修课和专业知识导学课作为选修课,设立英语专业的职业技能课[3]。同时强化校企合作项目,实行考核方式多元化,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等。
2.3输出驱动理论与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综合技能法和辅导渐减法
在外语教学中,采用综合技能教学法,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巧妙结合。在口头方面,可以设计复述新闻、传达报告等活动,让学生边听边记录要点,最后复述;组织学生参加辩论,查阅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然后写成文字稿,参加辩论。笔头表达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读故事写梗概,读文件写小结,听报告写小结,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件资料几种类型的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知识的内化。
辅导渐进法以脚手架理论为依据,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相依性:一方面,教师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向老师提供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是逐渐减弱的,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承担了更多责任。笔者在听力课堂实践此法,弱化和逐减语言知识学习,强化语言技能培养和语言文化知识充实,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依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层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并有意识地逐步减少对学生的帮助,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学习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
输出驱动是手段,能力本位是目的。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改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实践、调整并逐步完善。此项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各校各地教育实际情况,因需施教,因地施教,转变教师观念,完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一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争取改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困境,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简祖平,李振陆.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5(21).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
关键词: 输出驱动 能力本位 民办高校 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当前大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专业不对口的困境,这使得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招生不尽理想。深思和分析之后发现的确存在问题,比如民办三本院校对于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认识不够,专业培养计划中仍基本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未实现能力本位转换,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教学实践。在此,笔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语言输出驱动理论为依据,分析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整课程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英语专业教学,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创建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
1.理论基础
语言输出驱动理论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中级外语水平、中高级或者高级外语水平的学习者,不包括初级外语学习者。输出驱动理论的基本理念是:输出既是目标,又是促进输入吸收的手段;以输出为驱动,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提高吸收输入的效率。传统的英语教学认为应以听、读促说、写、译,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则强调说、写、译促进听、读而且听、读对说和写的能力提高起到帮助作用。输出驱动理论强调输入与输出相结合[2]。由此看来,输出驱动理论符合社会需求,符合民办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即以交际和应用为目的,实现能力本位。
2.输出驱动、能力本位与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a
2.1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要实现“课程体系开放性”
输出驱动理论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
坚持课程体系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时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其他技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因而,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最终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目前三本院校在校学生主要涉及本专业能力课程培养,实现跨专业选修课程将是我们的出路。
2.2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英语专业课程改革首先要从以语言知识输入为主转变成以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即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以适应职业需求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公共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公共课的比重,对公共课课程的内容重新组合,将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公共课中。
其次,在专门课程的改革中,坚持以培养“三能力”为核心,即“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拓展技能”[1]。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对英语专业来说,不再使用“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名词,而是启用“语言技能课,职业技能课”,等等。当然,技能设计要求应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体现职业资格特征。再以此为基础,建立技能模块体系,依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开发相应课程,完善课程大纲和课程教材,等等,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
开设技能导学课,提高输出能力课程比例,将输出与输入课程相结合。不再开设单一的英语听力课,而是将听说课程有机结合。将输入内容转化为输出能力,教学效果好,效率高,也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技巧,重在学习英语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方法。将英语专业的技能教学有效地与非英语专业区别开来,将技能学习与知识面拓宽、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再次,设置专业知识课程必修课和专业知识导学课作为选修课,设立英语专业的职业技能课[3]。同时强化校企合作项目,实行考核方式多元化,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等。
2.3输出驱动理论与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综合技能法和辅导渐减法
在外语教学中,采用综合技能教学法,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巧妙结合。在口头方面,可以设计复述新闻、传达报告等活动,让学生边听边记录要点,最后复述;组织学生参加辩论,查阅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然后写成文字稿,参加辩论。笔头表达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读故事写梗概,读文件写小结,听报告写小结,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件资料几种类型的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知识的内化。
辅导渐进法以脚手架理论为依据,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相依性:一方面,教师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向老师提供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是逐渐减弱的,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承担了更多责任。笔者在听力课堂实践此法,弱化和逐减语言知识学习,强化语言技能培养和语言文化知识充实,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依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层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并有意识地逐步减少对学生的帮助,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学习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
输出驱动是手段,能力本位是目的。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改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实践、调整并逐步完善。此项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各校各地教育实际情况,因需施教,因地施教,转变教师观念,完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一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争取改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困境,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简祖平,李振陆.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5(21).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