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准确性,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我们要发音规范,表达确切,分寸适度,通俗简洁,学生易懂;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要用幽默、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吸引、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深思熟虑,字斟句酌,言简意赅。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让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应用软件。
关键词: 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言之“得体”
有不少语文老师的“口头禅”、多话、废话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大大抹杀了语言的凝练性,影响了语文课堂的风采。我觉得语文课堂应杜绝这种语言污染,还学生洁净、明丽的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言之有“理”,循循善诱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也就是准确性,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授课语言规范、准确、思路井然有序,才能轻松自如的讲解课文,学法指导才会简洁明确。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这样的教学质量才会高。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课文《阳光》时,有一句话:“小河变成长长的锦缎了。”学生不理解,因为对于“锦缎”学生难以理解,于是就找来一块锦缎的实物,给孩子们看,然后问他们:“你们觉得‘锦缎’怎么样?”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锦缎好漂亮!”“锦缎是亮亮的”“锦缎是五彩缤纷的”“锦缎是金色的”等等,理解了锦缎,老师又继续问:“你想对阳光说什么?”“阳光你真像魔法师”,“阳光你真好!”等等,瞧,通过老师简洁准确的语言启发和学法指导,教学语言流畅、明快,表达确切,没有闲话、废话,具有逻辑性,脉络分明,推理严密。孩子们水到渠成地体会到了阳光的美好,学生的思维、语言、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最基础的汉语拼音“a”时,老师先要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这个字母的发音要领:“孩子们,你们嗓子疼,去医院看病时,医生有没有让你张开嘴巴,检查检查呀?”孩子们说有。老师接着说:“好,让我们就像让医生检查嗓子一样,张大嘴巴,发出‘a’的音。”这样,孩子们不光听懂了老师的话,而且,正确地掌握了“a”的发音,终身难忘。
二、言之有情,“情境”交融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极力主张“要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更是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优秀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的和谐的气氛中受到鼓舞”。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首先,教师的语言必须绘声绘色、抑扬顿挫。
其次,教师的语言必须鼓舞人心、以情动人。
再次,教师的语言必须妙语连珠、旁征博引。
三、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在教学中,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具有幽默感的语文教师,常能用他的语言打动、感染人。 幽默、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吸引、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加自身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言之得体,言简意赅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语境语言。如对中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语言是一门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让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应用软件。
参考文献:
[1] 李小庆 .《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技巧》
[2] 苏春红.《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初探》
[3] 王世友.《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 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言之“得体”
有不少语文老师的“口头禅”、多话、废话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大大抹杀了语言的凝练性,影响了语文课堂的风采。我觉得语文课堂应杜绝这种语言污染,还学生洁净、明丽的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言之有“理”,循循善诱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也就是准确性,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授课语言规范、准确、思路井然有序,才能轻松自如的讲解课文,学法指导才会简洁明确。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这样的教学质量才会高。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课文《阳光》时,有一句话:“小河变成长长的锦缎了。”学生不理解,因为对于“锦缎”学生难以理解,于是就找来一块锦缎的实物,给孩子们看,然后问他们:“你们觉得‘锦缎’怎么样?”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锦缎好漂亮!”“锦缎是亮亮的”“锦缎是五彩缤纷的”“锦缎是金色的”等等,理解了锦缎,老师又继续问:“你想对阳光说什么?”“阳光你真像魔法师”,“阳光你真好!”等等,瞧,通过老师简洁准确的语言启发和学法指导,教学语言流畅、明快,表达确切,没有闲话、废话,具有逻辑性,脉络分明,推理严密。孩子们水到渠成地体会到了阳光的美好,学生的思维、语言、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最基础的汉语拼音“a”时,老师先要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这个字母的发音要领:“孩子们,你们嗓子疼,去医院看病时,医生有没有让你张开嘴巴,检查检查呀?”孩子们说有。老师接着说:“好,让我们就像让医生检查嗓子一样,张大嘴巴,发出‘a’的音。”这样,孩子们不光听懂了老师的话,而且,正确地掌握了“a”的发音,终身难忘。
二、言之有情,“情境”交融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极力主张“要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更是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优秀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的和谐的气氛中受到鼓舞”。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首先,教师的语言必须绘声绘色、抑扬顿挫。
其次,教师的语言必须鼓舞人心、以情动人。
再次,教师的语言必须妙语连珠、旁征博引。
三、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在教学中,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具有幽默感的语文教师,常能用他的语言打动、感染人。 幽默、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吸引、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加自身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言之得体,言简意赅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语境语言。如对中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语言是一门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让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应用软件。
参考文献:
[1] 李小庆 .《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技巧》
[2] 苏春红.《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初探》
[3] 王世友.《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