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味自己十几年的从教经历,反思眼下教师教学的种种表现,我觉得,从语文教师的层面而言,语文教育有三个层次,三种境界:为生计而做的语文教育;为生活而做的语文教育;为生命而做的语文教育。
同是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能说清诗的特点,领着学生朗读几遍,而后监督学生熟读成诵,便能应付考试,保住教师的“饭碗”,这可算是“为生计而做的语文教育”。如果在此基础上扩而展之,灌输做人的道理,述及生活的意义,可算是“为生活而做的语文教育”。
而魏书生老师上这堂课时,则是一袭黑衣,胸前戴着一枚周总理的像章走上讲台,而后用深情的语言激发出一种肃穆、怀悼、景仰的气氛,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师生同时体会到人格的力量,生命的伟大,这可算是“为生命而做的语文教育”。
同是书信写作的教学,有的教师仅是讲讲书信写作的格式,以使学生考试时不至于天地不分,称呼混乱,这可算是保住了“生计”。有的教师在此基础上指令学生给父母、亲戚写一封信,而后评改指正一番,这可算是为生活而做的语文教育。
而我在每学期里,都布置一次书信体作文的练习,要求学生给我写一封信,信封必须是学生亲手制作的,格式必须规范,内容则要说真话。每次打开几十封精心制作的信封时,我总能看到几十颗纯真鲜活的心。学生大多能倾吐肺腑之言,有的信内容多达二三千字。我总是写上一封回信,或者当面和“问题学生”促膝交谈。面对学生心灵的倾诉,我感到了一种生命的存在,觉得自己是在教语文,更是在用生命之灯照亮另一个生命。
同样是写一篇爱父母的文章,寫出一个题目,交代几点写作要求,似乎做到了教师的“本份”。如果精批细改,引导学生陈述父母的良苦用心,也算是把语文拓宽到了生活的领域。
而有的教师却另辟蹊径。作文的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晚上给妈妈(或爸爸)洗脚,而后据此写出自己的感受。于是,平凡普通的生活突然显现了生命个性的色彩,父母为孩子的举动而激动,孩子因父母的激动而深思。而教师则为见证了这一幕幕亲情的演绎而获得了生命的快感。凡此种种,不禁让我们在对比中反思为生命而进行的语文教育的特征:
强烈的责任意识。“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应为“人学”之教学,我们不但负有启迪学生心智、训练交际能力的责任,更负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重任。为学生的一切负责,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用生命启迪和影响生命,是为生命而教学的重要特征。
炽热的情感投入。感情是人的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感情折射着个性的光辉。为生命而进行的语文教学体现了生命的参与,感情的融入。一个对世界冷漠的人,对生活冷漠的人,是不可能进行富有生命个性的语文教育的。
丰富的变化性。生命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重复不前,则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为生命而做的语文教育要求教师放眼气象万千的世界,不断更新和变化自己。教本是重复的,而思想则是变化的。
独特的创新性。为生命而做的语文教育必然是创新的教育,或许仅仅是一点点的创新,你的语文教育就充满了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语文教坛上神鹜八极,思接千载,你就会感到自己的心是新的,思想是新的,生命是新的,人是新的。
同是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能说清诗的特点,领着学生朗读几遍,而后监督学生熟读成诵,便能应付考试,保住教师的“饭碗”,这可算是“为生计而做的语文教育”。如果在此基础上扩而展之,灌输做人的道理,述及生活的意义,可算是“为生活而做的语文教育”。
而魏书生老师上这堂课时,则是一袭黑衣,胸前戴着一枚周总理的像章走上讲台,而后用深情的语言激发出一种肃穆、怀悼、景仰的气氛,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师生同时体会到人格的力量,生命的伟大,这可算是“为生命而做的语文教育”。
同是书信写作的教学,有的教师仅是讲讲书信写作的格式,以使学生考试时不至于天地不分,称呼混乱,这可算是保住了“生计”。有的教师在此基础上指令学生给父母、亲戚写一封信,而后评改指正一番,这可算是为生活而做的语文教育。
而我在每学期里,都布置一次书信体作文的练习,要求学生给我写一封信,信封必须是学生亲手制作的,格式必须规范,内容则要说真话。每次打开几十封精心制作的信封时,我总能看到几十颗纯真鲜活的心。学生大多能倾吐肺腑之言,有的信内容多达二三千字。我总是写上一封回信,或者当面和“问题学生”促膝交谈。面对学生心灵的倾诉,我感到了一种生命的存在,觉得自己是在教语文,更是在用生命之灯照亮另一个生命。
同样是写一篇爱父母的文章,寫出一个题目,交代几点写作要求,似乎做到了教师的“本份”。如果精批细改,引导学生陈述父母的良苦用心,也算是把语文拓宽到了生活的领域。
而有的教师却另辟蹊径。作文的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晚上给妈妈(或爸爸)洗脚,而后据此写出自己的感受。于是,平凡普通的生活突然显现了生命个性的色彩,父母为孩子的举动而激动,孩子因父母的激动而深思。而教师则为见证了这一幕幕亲情的演绎而获得了生命的快感。凡此种种,不禁让我们在对比中反思为生命而进行的语文教育的特征:
强烈的责任意识。“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应为“人学”之教学,我们不但负有启迪学生心智、训练交际能力的责任,更负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重任。为学生的一切负责,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用生命启迪和影响生命,是为生命而教学的重要特征。
炽热的情感投入。感情是人的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感情折射着个性的光辉。为生命而进行的语文教学体现了生命的参与,感情的融入。一个对世界冷漠的人,对生活冷漠的人,是不可能进行富有生命个性的语文教育的。
丰富的变化性。生命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重复不前,则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为生命而做的语文教育要求教师放眼气象万千的世界,不断更新和变化自己。教本是重复的,而思想则是变化的。
独特的创新性。为生命而做的语文教育必然是创新的教育,或许仅仅是一点点的创新,你的语文教育就充满了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语文教坛上神鹜八极,思接千载,你就会感到自己的心是新的,思想是新的,生命是新的,人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