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看了很多研究的文章和经验介绍后,我觉得搞好作文教学的研究工作,首先要有一个规范的共识,否则只能是“各自为战,天下大乱”。所以我尝试从基本的内容开始去解答一些问题。
一、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把作文当作文”来研究。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师在介绍经验时,经常把作文训练的目标定在“教学生做人”上。我不反对作文教学要体现出育人的内容,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时没有到意识到二者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落实上“教学目标”往往被“教育目标”所取代!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识”所取代。
2.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我理解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找到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因素影响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这种规律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而且这种规律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掌握。比如说,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略懂电脑,另一个是电脑高手,两个人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个人打开电脑的过程却是相同的。我想通过对作文教学过程的分析,把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固定在“相同”这一点上。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通过训练掌握“相同”的技能。
二、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象
我们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写作规律是为谁服务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以什么样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规律应从一定水平学生的身上总结,反过来又在同水平的学生身上实施。所以就要看我们如何确立研究对象了!弗洛伊德只采用支持他理论的病例,所以精神分析学说日渐衰微;孔子曾把自己的学生分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但现代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只面向那些“中人以上”的“精英”,而应该面向那些“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既然我们作文教学研究的是一种人人能掌握的本质规律,那么作文教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基于水平最低的学生的展开的。因此上,只拿个别学生的现象来推广所谓经验的做法,完全是无视教育原则的行为。
三、说不清楚的“作文”
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小学生写的叫“作文”,中学生写的叫“作文”,大学生写的叫“作文”,甚至专业作家也可以写“作文”。虽然我认为从宏观的角度看,联系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每一篇作文都是一种创造性地劳动。但从内容和技巧的角度分析,“习作”和“作品”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以往“大而化之”的被称为作文的这个概念,根本没有体现出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家长一直弄不清楚“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学时作文挺好的,一到了中学就不行了?”其实,是因为小学与中学在作文要求上不同的缘故,是一种“名同质异”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用对大学生的标准要求小学生是不切合实际的,同样我们用小学习作成果来说明“作家创作是轻而易举的”也是片面的。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的可操作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阅读。第二种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练笔。课堂上无非是,读读好文章,分析分析结构和修辞,互相批改等等一些活动。这也是无视作文教学本体的做法!我们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增强写作能力”的实质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学生的差异,有的效果能够很快体现,有的效果可能要很久之后才体现出来。而我们的作文指导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让他们有“规”可随,有“径”可走。 再说第二种让位的情况,有的老师说“让学生每天写八百字的文章,肯定会提高!”的确,想当初海明威也只是每天练四百字嘛。每天写八百字能比海明威提前成功!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八百字的文章要占用多少时间?如果说在小学其他科目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展开的话,到了高中在所有学科难度的压力下,每天八百字的目标又怎么可能达到呢? 在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不应该仅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抢、占、挤,而应该注重指导,让学生自己安排,毕竟那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设想应该有一种,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作文指导作用,符合所有学生认知规律的标准的既简单又高效的训练内容,而且这些训练内容不因授课教师的水平而有差异。
五、作文教学在语文中的比重
如果我们细致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现在作文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形式,作文教学是不是该永远与语文为伴呢?我的观点是作文训练应该有明确的量化达标标准,这个标准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而且任何人只要达标后,就可以不再接受统一的作文指导。 现在,有一种教学现象和试验就是抛开课本,只强调阅读与写作,并声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个人觉得这是绝对错误的倾向。 我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这种试验往往是单方面的训练,同时这种训练是通过挤占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和其他学科学习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而得 到作文方面的进步的。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短时间内可能在作文上有所进步,但从长远上看,这种训练已经影响了学生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虽说现行的教材本身有一定的缺陷,但只以识字为目标而舍弃教材的做法,不能挽救语文,只能害了语文。要知道写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更何况,语文教学还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作文教学要少讲术语,多多实践。很多教师以为作文教学仅仅是作文技巧的传授,但事后却发现,单纯的技巧对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帮助实在有限。在这一点上,写作或许与游泳之类的竞技活动有某种相似之处:只说不练是不行的,光懂写作技巧,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到时还是不会写;同样不懂技法,盲目苦练也不行,这样不知得多走多少弯路,多花多少精力,最终能否学会同样不得而知。所以明智的方法可能是精讲多练,在实践中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方法,在探索中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
一、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把作文当作文”来研究。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师在介绍经验时,经常把作文训练的目标定在“教学生做人”上。我不反对作文教学要体现出育人的内容,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时没有到意识到二者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落实上“教学目标”往往被“教育目标”所取代!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识”所取代。
2.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我理解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找到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因素影响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这种规律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而且这种规律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掌握。比如说,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略懂电脑,另一个是电脑高手,两个人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个人打开电脑的过程却是相同的。我想通过对作文教学过程的分析,把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固定在“相同”这一点上。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通过训练掌握“相同”的技能。
二、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象
我们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写作规律是为谁服务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以什么样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规律应从一定水平学生的身上总结,反过来又在同水平的学生身上实施。所以就要看我们如何确立研究对象了!弗洛伊德只采用支持他理论的病例,所以精神分析学说日渐衰微;孔子曾把自己的学生分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但现代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只面向那些“中人以上”的“精英”,而应该面向那些“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既然我们作文教学研究的是一种人人能掌握的本质规律,那么作文教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基于水平最低的学生的展开的。因此上,只拿个别学生的现象来推广所谓经验的做法,完全是无视教育原则的行为。
三、说不清楚的“作文”
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小学生写的叫“作文”,中学生写的叫“作文”,大学生写的叫“作文”,甚至专业作家也可以写“作文”。虽然我认为从宏观的角度看,联系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每一篇作文都是一种创造性地劳动。但从内容和技巧的角度分析,“习作”和“作品”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以往“大而化之”的被称为作文的这个概念,根本没有体现出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家长一直弄不清楚“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学时作文挺好的,一到了中学就不行了?”其实,是因为小学与中学在作文要求上不同的缘故,是一种“名同质异”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用对大学生的标准要求小学生是不切合实际的,同样我们用小学习作成果来说明“作家创作是轻而易举的”也是片面的。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的可操作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阅读。第二种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练笔。课堂上无非是,读读好文章,分析分析结构和修辞,互相批改等等一些活动。这也是无视作文教学本体的做法!我们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增强写作能力”的实质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学生的差异,有的效果能够很快体现,有的效果可能要很久之后才体现出来。而我们的作文指导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让他们有“规”可随,有“径”可走。 再说第二种让位的情况,有的老师说“让学生每天写八百字的文章,肯定会提高!”的确,想当初海明威也只是每天练四百字嘛。每天写八百字能比海明威提前成功!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八百字的文章要占用多少时间?如果说在小学其他科目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展开的话,到了高中在所有学科难度的压力下,每天八百字的目标又怎么可能达到呢? 在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不应该仅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抢、占、挤,而应该注重指导,让学生自己安排,毕竟那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设想应该有一种,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作文指导作用,符合所有学生认知规律的标准的既简单又高效的训练内容,而且这些训练内容不因授课教师的水平而有差异。
五、作文教学在语文中的比重
如果我们细致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现在作文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形式,作文教学是不是该永远与语文为伴呢?我的观点是作文训练应该有明确的量化达标标准,这个标准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而且任何人只要达标后,就可以不再接受统一的作文指导。 现在,有一种教学现象和试验就是抛开课本,只强调阅读与写作,并声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个人觉得这是绝对错误的倾向。 我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这种试验往往是单方面的训练,同时这种训练是通过挤占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和其他学科学习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而得 到作文方面的进步的。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短时间内可能在作文上有所进步,但从长远上看,这种训练已经影响了学生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虽说现行的教材本身有一定的缺陷,但只以识字为目标而舍弃教材的做法,不能挽救语文,只能害了语文。要知道写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更何况,语文教学还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作文教学要少讲术语,多多实践。很多教师以为作文教学仅仅是作文技巧的传授,但事后却发现,单纯的技巧对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帮助实在有限。在这一点上,写作或许与游泳之类的竞技活动有某种相似之处:只说不练是不行的,光懂写作技巧,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到时还是不会写;同样不懂技法,盲目苦练也不行,这样不知得多走多少弯路,多花多少精力,最终能否学会同样不得而知。所以明智的方法可能是精讲多练,在实践中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方法,在探索中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