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会休息、会自学、会锻体”的教学背景下,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学校和教师正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
化学是研究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化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亲自体验。例如,同学们对于寒冷与酷热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身体体验。在《分子运动》相关学习时应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这种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与学生亲自体验有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感觉寒冷时脸会干燥?为什么感觉炎热时全身会泛红流汗?”“为什么感觉寒冷时身体会蜷缩,而炎热时要敞开怀、扇扇子?”“为什么冬天会将汽车部件、自来水管等冻裂?”等具体现实的问题,使教材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分子运动变得生动形象。
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
不同学生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也就使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社会生活信息。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例如,在学习“空气”一节时,请生活在农村的同学回忆家中是如何贮藏粮食的,他们普遍提及了粮食在贮藏前要晒干,贮藏地要求温度比较低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们进行相关的分析。另外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想出水果保鲜的方法。在学生学习“实物中的有机物”一节前,笔者了解到有同学去过新疆,亲自体验到新疆水果与内地水果味道的不同。于是笔者就请他根据已有的知识谈谈对这味道不同的理解。像这样,资源来自学生,通过理论又回到学生之中,一方面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认可,一方面也促使学生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通常具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而且可能是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依据后,并不强求学生程式化的记忆模式。而是发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创造性地去发现和记忆有关方程式的学习内容。结果,有的学生依据书本知识,按部就班地掌握了完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也有学生通过参考书、网络等,了解其它各种各样的好办法。还有学生发明了自己的办法。然后通过交流和课堂强化练习,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张扬、生长、发展,学习效果良好。
使用现代媒体信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是多种多样,同时,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已经成了学生最喜爱的学习形式和习惯。正确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现代信息学习技术,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习惯和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比如,不少老师尝试精心制作自己的教学博客、微博,博客里面有老师自己的教学课件、有精心编制的习题练习、有专业知识的摘抄汇集、有自己的和学生的交流平台等。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好自己的教学博客,既对自身的专业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课堂教学中对互联网知识的引用和学习,可以组织学生上专门的上机学习课。教师精心组织好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自主学习引擎,学会自主学习的信息互动和交流,学会对教材学习的内容进行批判和反思,学会自主学习成果的张扬和发展等。这样,改变了传统的“化学课堂”,为学生学习化学也注入了更多的内涵和动力。
重视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同时在学生经验基础上开发的课程,更能促使学生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课程意识。在课堂资源开发中,学生可以增强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同时丰富社会经验,获得实践能力,使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
化学是研究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化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亲自体验。例如,同学们对于寒冷与酷热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身体体验。在《分子运动》相关学习时应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这种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与学生亲自体验有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感觉寒冷时脸会干燥?为什么感觉炎热时全身会泛红流汗?”“为什么感觉寒冷时身体会蜷缩,而炎热时要敞开怀、扇扇子?”“为什么冬天会将汽车部件、自来水管等冻裂?”等具体现实的问题,使教材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分子运动变得生动形象。
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
不同学生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也就使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社会生活信息。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例如,在学习“空气”一节时,请生活在农村的同学回忆家中是如何贮藏粮食的,他们普遍提及了粮食在贮藏前要晒干,贮藏地要求温度比较低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们进行相关的分析。另外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想出水果保鲜的方法。在学生学习“实物中的有机物”一节前,笔者了解到有同学去过新疆,亲自体验到新疆水果与内地水果味道的不同。于是笔者就请他根据已有的知识谈谈对这味道不同的理解。像这样,资源来自学生,通过理论又回到学生之中,一方面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认可,一方面也促使学生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通常具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而且可能是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依据后,并不强求学生程式化的记忆模式。而是发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创造性地去发现和记忆有关方程式的学习内容。结果,有的学生依据书本知识,按部就班地掌握了完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也有学生通过参考书、网络等,了解其它各种各样的好办法。还有学生发明了自己的办法。然后通过交流和课堂强化练习,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张扬、生长、发展,学习效果良好。
使用现代媒体信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是多种多样,同时,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已经成了学生最喜爱的学习形式和习惯。正确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现代信息学习技术,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习惯和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比如,不少老师尝试精心制作自己的教学博客、微博,博客里面有老师自己的教学课件、有精心编制的习题练习、有专业知识的摘抄汇集、有自己的和学生的交流平台等。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好自己的教学博客,既对自身的专业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课堂教学中对互联网知识的引用和学习,可以组织学生上专门的上机学习课。教师精心组织好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自主学习引擎,学会自主学习的信息互动和交流,学会对教材学习的内容进行批判和反思,学会自主学习成果的张扬和发展等。这样,改变了传统的“化学课堂”,为学生学习化学也注入了更多的内涵和动力。
重视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同时在学生经验基础上开发的课程,更能促使学生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课程意识。在课堂资源开发中,学生可以增强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同时丰富社会经验,获得实践能力,使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