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要实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完成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师的高素质至关重要。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将成为空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一、教师要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形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教学中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而且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扼杀了学生头脑中的新想法,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要想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
二、设计课堂结构,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突出以几大板块、几大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程序的结构设计,突出了教师的引、教师的导,因而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但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尤其是到了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思维比较活跃,仅仅学习书本上的新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我认为,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预习,看教学参考书,初步理解要学的知识,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以及所想到的、发现的、疑问等。特别是学生自己的看法、见解有利于学生主体思维的个性发展。
三、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如何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呢?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1)让学生了解教学大纲,把大纲的要点简明扼要地告诉学生,让学生逐步了解国家在某一学科中对自己的要求。例如数学学科,开学初和学生共同学习新颁布的教育教学大纲精神。让学生明确:新一代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了解大纲的同时,让学生对准目标,鼓励学生在某些方面可提前完成本册的学习目标,做学习的主人。(2)教会学生求知。国家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对现代人的四项要求,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习求知”。包括学会学习,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明白“将来的文盲不是没有进过学校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树立终生学习、一生乐学好学的信念,作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要学习实践,学会创造,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一个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四、创造良好的学习心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要教会学生预习并重视课堂教学中“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除常规要求外,教师更要注重激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所以在上课开始前5分钟让位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预习中疑难问题,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谁就会获得“预习智慧星”的光荣称号。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有针对性地确定或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使之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求知的需要。师生经历了预习、质疑、修订、明确等一系列双向交流的过程之后,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激励下,会大大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法,鼓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成为课本、教师、同学的勇敢挑战者。思维最活跃提出异议最多,发言最精彩的,可被评为“课堂智多星”。自学后,在小组交流,让组员代表小组水平汇报。同学们都积极准备,互相帮助,提高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找(谈)不会的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是调皮的同学)。让低层次、中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高层次的学生解答,各层次的学生均得到发展和训练,创新性精神也得到了体现。
五、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中注意鼓励学生人人为生,个个为师。激励学生除虚心向他人学习外,还明白人人有为师的潜能;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积极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都担任一定角色。如四人小组分别是: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有着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要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机会;“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理解学习内容。由于四人小组成员各负其职,其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由于是组内交流,没有心理障碍,各种答案随口而出。这种教学设计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历的学生,都能自主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减少了不必要的提问,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实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长期以来,不少数学教师习惯于采用整齐划一、齐步走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很少考虑如何根据班里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是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中应重视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水平。(1)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例如,综合练习教学可设计高、中、低三个层次目标,低层次的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学习能力目标,中高层次学生再提高要求。注重鼓励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迈进。课前要让学生知道目标的分层情况,增强选择意识和达标意识。(2)分层进行提问回答:高层次学生进行示范性问答,中层次学生进行激励性问答,低层次学生进行模仿性问答,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3)分层设作业练习:在内容方面,低层次学生只要求完成基本题,中层次学生要求完成基本题和提高题,高层次学生要求完成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在方式方面低层次学生完
成模仿练习,中层次学生完成变式练习,高层次学生完成应用练习。
七、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要给学生以选择、发展、发挥的权利和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积极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数学的测试考核中,采取闭卷与开卷(口试)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促学生,让学生共同提高。小组间参与补充、争辩,以小组为单位,“让一部分学生先优秀起来”,“让一部分小组先优秀起来”。另外还设立了“必答题”“选答题”。四人小组成员都举手,有两人回答很好,小组成绩为优秀(小组内推选一名,随机抽样一名交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性发挥,使其知识更全面更系统。学生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班上的后进生平时课上应付,在交流、讨论、争辩的参与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效果明显。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彻底地从“应试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课堂结构,突出“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
一、教师要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形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教学中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而且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扼杀了学生头脑中的新想法,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要想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
二、设计课堂结构,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突出以几大板块、几大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程序的结构设计,突出了教师的引、教师的导,因而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但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尤其是到了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思维比较活跃,仅仅学习书本上的新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我认为,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预习,看教学参考书,初步理解要学的知识,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以及所想到的、发现的、疑问等。特别是学生自己的看法、见解有利于学生主体思维的个性发展。
三、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如何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呢?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1)让学生了解教学大纲,把大纲的要点简明扼要地告诉学生,让学生逐步了解国家在某一学科中对自己的要求。例如数学学科,开学初和学生共同学习新颁布的教育教学大纲精神。让学生明确:新一代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了解大纲的同时,让学生对准目标,鼓励学生在某些方面可提前完成本册的学习目标,做学习的主人。(2)教会学生求知。国家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对现代人的四项要求,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习求知”。包括学会学习,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明白“将来的文盲不是没有进过学校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树立终生学习、一生乐学好学的信念,作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要学习实践,学会创造,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一个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四、创造良好的学习心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要教会学生预习并重视课堂教学中“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除常规要求外,教师更要注重激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所以在上课开始前5分钟让位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预习中疑难问题,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价值,谁就会获得“预习智慧星”的光荣称号。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有针对性地确定或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使之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求知的需要。师生经历了预习、质疑、修订、明确等一系列双向交流的过程之后,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激励下,会大大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法,鼓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成为课本、教师、同学的勇敢挑战者。思维最活跃提出异议最多,发言最精彩的,可被评为“课堂智多星”。自学后,在小组交流,让组员代表小组水平汇报。同学们都积极准备,互相帮助,提高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找(谈)不会的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是调皮的同学)。让低层次、中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高层次的学生解答,各层次的学生均得到发展和训练,创新性精神也得到了体现。
五、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中注意鼓励学生人人为生,个个为师。激励学生除虚心向他人学习外,还明白人人有为师的潜能;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积极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都担任一定角色。如四人小组分别是: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有着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要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机会;“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理解学习内容。由于四人小组成员各负其职,其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由于是组内交流,没有心理障碍,各种答案随口而出。这种教学设计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历的学生,都能自主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减少了不必要的提问,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实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长期以来,不少数学教师习惯于采用整齐划一、齐步走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很少考虑如何根据班里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是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中应重视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水平。(1)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例如,综合练习教学可设计高、中、低三个层次目标,低层次的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学习能力目标,中高层次学生再提高要求。注重鼓励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迈进。课前要让学生知道目标的分层情况,增强选择意识和达标意识。(2)分层进行提问回答:高层次学生进行示范性问答,中层次学生进行激励性问答,低层次学生进行模仿性问答,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3)分层设作业练习:在内容方面,低层次学生只要求完成基本题,中层次学生要求完成基本题和提高题,高层次学生要求完成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在方式方面低层次学生完
成模仿练习,中层次学生完成变式练习,高层次学生完成应用练习。
七、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要给学生以选择、发展、发挥的权利和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积极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数学的测试考核中,采取闭卷与开卷(口试)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促学生,让学生共同提高。小组间参与补充、争辩,以小组为单位,“让一部分学生先优秀起来”,“让一部分小组先优秀起来”。另外还设立了“必答题”“选答题”。四人小组成员都举手,有两人回答很好,小组成绩为优秀(小组内推选一名,随机抽样一名交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性发挥,使其知识更全面更系统。学生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班上的后进生平时课上应付,在交流、讨论、争辩的参与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效果明显。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彻底地从“应试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课堂结构,突出“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